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资料完整的胆囊癌病例。结果 20例胆囊癌中,软组织肿块型12例,胆囊壁增厚型6例,腔内结节型2例,肝脏受侵9例,肝内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8例,肝内外胆管扩张6例,腹水4例,14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论 CT扫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的CT诊断与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西军  荣文霞 《河北医学》2002,8(8):712-714
目的:回顾性分析22例胆囊癌的CT表现,探讨胆囊癌的CT影像学特征,讨论胆囊癌的CT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对22例经CT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CT表现归纳为:①胆囊壁增厚,其中局限性增厚11例,弥漫性不规则增厚2例;②胆囊区及胆囊腔内肿块,其中腔内6例,胆囊区2例;③合并胆囊结石9例;④直接侵犯肝脏及肝内转移9例,10例合并肝内外胆囊管扩张;⑤肝门及胰周淋巴结转移6例。结论:CT具有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不受肠气干扰等优点,能清晰显示胆囊区肿块,并能区分腔内肿块的范围及了解对周围脏器的侵犯。胆囊癌的CT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估计预后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归纳总结胆囊癌的CT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癌的CT表现,其中女性9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61.3岁.术前13例均行CT平扫,同时10例行增强CT检查.结果 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7例,腔内结节型2例,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型4例.肝脏受侵犯6例,淋巴结转移3例,肝内、肝外胆管扩张4例,合并胆囊结石9例.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76.92%(10/13).结论 CT是一种无创、有效地发现和诊断胆囊癌的方法,并且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胆囊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的19例胆囊癌的CT资料,均经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 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9例,胆囊壁局部或弥漫增厚型6例,腔内结节型4例.肝脏受侵犯5例,淋巴结转移7例,肝内外胆管扩张4例,腹水1例,10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论 CT在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归纳总结胆囊癌的CT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癌的CT表现,其中女性9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61.3岁.术前13例均行CT平扫,同时10例行增强CT检查.结果: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7例,腔内结节型2例,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型4例.肝脏受侵犯6例,淋巴结转移3例,肝内、肝外胆管扩张4例,合并胆囊结石9例.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76.92%(10/13).结论:CT是一种无创、有效地发现和诊断胆囊癌的方法,并且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归纳总结胆囊癌的CT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癌的CT表现,其中女性9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61.3岁。术前13例均行CT平扫,同时10例行增强CT检查。结果 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7例,腔内结节型2例,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型4例。肝脏受侵犯6例,淋巴结转移3例,肝内、肝外胆管扩张4例,合并胆囊结石9例。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76,92%(10/13)。结论 CT是一种无创、有效地发现和诊断胆囊癌的方法,并且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癌胆囊周围结构侵犯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指导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3例胆囊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等,总结分析MSCT、MRI检查中胆囊癌对邻近结构侵犯情况、图像特征。结果腔内结节型26例,病变基底部增厚,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肿块型31例,呈局限性厚壁型6例;厚壁型胆囊壁厚平均壁厚1.10cm,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其中54例患者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侵犯邻近肝实质,MRI及MSCT图像中,胆囊肿块与邻近受侵的肝实质分界模糊、伴肝实质异常强化。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观察、测量侵犯的深度比较,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窦受侵CT、MRI三维断面图像表现:(1)胃窦受压变形,胃窦浆膜面模糊,脂肪间隙消失;胃窦壁增厚伴强化异常。胆囊内合并胆结石呈结节状高密度影或结节状低信号影;肝内转移瘤密度低,轻度边缘性强化;MRI图像显示,6例患者胆管和肝门淋巴结出现转移压迫,MSCT扫描MPR显示胆道梗阻,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肿瘤侵犯血管7例。行根治性切除手术者36例,占比57.14%;姑息性切除手术者12例,占比19.04%;无法切除改行探查手术5例,占比7.96%。结论 CT和MRI检出均可显示胆囊癌侵犯胆囊周围血管、肝实质等影像学征象,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CT表现为,胆囊呈等密度的实质性肿块;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癌结节影,肿瘤可以直接侵犯肝脏;胆管扩张或合并胆囊结石,肝门,胰头,后腹淋巴结转移等。并对胆囊癌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CT与MRI在胆囊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CT、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①方法患20例均行CT、MRI检查后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癌进行分析。③结果:囊壁增厚型3例、团块型10例、腔内结节型5例、胆囊颈型2例。14例胆囊癌并发胆囊结石及胆囊炎,16例伴肝内侵犯或转移。④结论:CT、MRI在胆囊癌诊断和应用中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胆囊癌的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36例胆囊癌的CT征象,以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36例的CT表现,其中女性21例,男性15例,术前36例均行CT平扫,同时14例行增强CT检查,12例择日也作了增强扫描。结果: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16例,腔内结节型6例,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型27例。肝脏受侵犯21例,淋巴结转移14例,肝内、外胆管扩张21例,合并胆囊结石26例,肝腹水2例。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75%(27/36)。结论:CT扫描在目前是一种简捷、方便、无创及有效地发现和诊断胆囊癌的有效方法,并且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分析28例胆囊癌的CT表现,主要有胆囊区肿块、胆囊壁增厚、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合并结石、累及周围脏器、肝脏直接侵犯、肝脏和胰腺转移、胆管扩张、合并腹水等。提示CT能较好地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病变和类型、大小及侵犯邻近脏器的范围及转移情况;CT增强扫描可提高胆囊癌的CT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钟联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4):467-467,469
分析28例胆囊癌的CT表现,主要有胆囊区肿块、胆囊壁增厚、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合并结石、累及周围脏器、肝脏直接侵犯、肝脏和胰腺转移、胆管扩张、合并腹水等。提示CT能较好地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病变和类型、大小及侵犯邻近脏器的范围及转移情况,CT增强扫描可提高胆囊癌的CT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陈敏蓉 《中外医疗》2010,29(33):176-17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双期扫描对厚壁型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的表现特点以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厚壁型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4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2者在64排螺旋CT的表现征象。结果厚壁型胆囊癌主要表现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壁僵硬或连续性中断,壁强化特点为动脉期高密度,门静脉期等或高密度。常伴有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及邻近肝组织侵润或肝内转移灶,局部淋巴结肿大。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均匀,周围水肿,强化特点为动静脉期均等或稍高密度,可伴有可胆囊窝积液积气,不伴有肝脏侵润和转移灶,无局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64排螺旋CT双期扫描对厚壁型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钱斌  胡晓华  鲍健  陈宏伟  吴晶涛 《重庆医学》2011,40(28):2836-2837
目的探讨胆囊癌肉瘤(carcinosacoma of gallbladder)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胆囊癌肉瘤的CT影像表现,5例均行CT平扫,3例增强。结果 5例均为单发;3例位于胆囊颈部,1例位于胆囊底部,1例位于胆囊体部;均见胆囊内有结节状或菜花状软组织影突入,密度不均匀,3例可见坏死,1例见出血;伴胆囊体积增大、基底部胆囊壁增厚;4例伴有胆囊内结石;4例可见肝脏等周围组织浸润及肿大淋巴结;3例可见肝内转移及远处转移灶;2例出现腹腔积液;1例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增强的3例中,增厚的胆囊壁、腔内软组织肿块有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全面综合地分析胆囊癌肉瘤的CT影像学特征对胆囊癌肉瘤的诊断及其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原发性胆囊癌的CT征象.结果 本组27例胆囊癌,腔内型6例,占22.22%,壁厚型9例,占33.33%,肿块型12例,占44.44%;正确诊断24例,占88.89%,3例误诊,占11.11%.其中16例合并肝内转移,5例合并肝门区和腹膜后区淋巴结转移,14例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19例合并胆囊炎、胆结石.结论 CT在胆囊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胆囊癌CT形态学表现及增强特点,探讨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复习2002年至2010年3月我院3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术前CT资料,归纳其较为特征的CT表现,统计对照病理后诊断率,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组32例胆囊癌患者CT术前诊断28例,诊断正确率达87.5%(28/32),CT诊断胆囊癌的特征表现主要为胆囊区肿块、胆囊壁增厚、胆囊腔内乳头状影、肝内外胆管扩张、肝脏及邻近组织受侵犯等。结论胆囊癌表现多样,CT能清晰显示病变、确定病变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在胆囊癌的定位、定性诊断上有较高的正确率,但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原发性胆囊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以及指导手术的价值,并分析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CT表现。结果:根据CT表现分为:肿块型12例(48%),结节型8例(32%),壁厚型5例(20%)。常伴有胆囊结石,易发生肝浸润转移及胰头周围淋巴结转移。原发性胆囊癌术前用CT检查正确诊断22例,占88%。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CT检查直接征象有肿块型、腔内结节型和壁厚型。掌握原发性胆囊癌的特征性CT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癌变的肝硬化结节侵及胆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均能利用CT诊断进行确诊,原发性胆囊癌的CT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结节与肿块,胆囊壁增厚和胆囊形态的改变,间接征象主要为肝脏直接受侵、肝转移及肝内外胆管扩张。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表现复杂多样,CT检查不失为一种确立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胆囊癌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特征,提高胆囊癌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25例疑似胆囊癌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对显像结果采用半定量和目测法分析,分别与单纯PET、CT、病理检查及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5例胆囊疾患中恶性肿瘤21例(其中原发胆囊癌19例,胆囊癌术后复发2例),良性病变4例;胆囊床受侵及肝内转移14例、十二指肠受侵2例、骨骼等远处转移3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7例;PET/CT诊断胆囊癌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9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并可准确监测疗效。  相似文献   

20.
胆囊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雨  王西宾 《当代医学》2011,17(33):97-97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胆囊癌患者40例,对其临床CT表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块:本组有18例,占45%.胆囊壁增厚:本组30例,占75%.腔内肿块:本组7例,占17.5%.合并胆囊结石:本组28例,占70%,其中多发18例,单发4例,泥沙样为3例.肝脏直接侵犯:本组24例,占60%.肝内转移:本组10例,占25%.肝内外胆管扩张:本组24例,占60%.淋巴结转移:本组16例,占40%.肝腹水:脾周及肝周围带状低密度区2例,为晚期胆囊癌表现.侵犯腹壁:腹膜与胆囊分界不清1例,向腹壁呈局限性肿块突起.B超检查:本组诊断为胆囊占位性病变或胆囊癌者10例,占25%.慢性胆囊炎并结石30例,占75%.本组胆囊癌经CT确诊30例,占75%.B超确诊10例,占25%.结论 采用CT进行检查,是一种无创、方便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胆囊癌的方法,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应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