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天鹅记忆接骨器能对长骨干形成三维立体固定,保证骨折端稳定,并在骨折端间产生持续动态的压应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于骨生长代谢、细胞分化和有丝分裂都有调节作用,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能促进细胞增生,刺激骨和软骨形成。目的:定量检测天鹅记忆接骨器与传统固定方式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下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动物实验,于2007-01/05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天鹅记忆接骨器为含镍50%~53%的镍钛合金板材,形状恢复温度为(33±2)℃,由兰州西脉生物医疗器械公司定制。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选择兔一侧肱骨,截骨后用天鹅记忆接骨器固定;对侧肱骨同法截骨后,在相应位置用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内固定后第2,3,4,6,8,12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以骨折线两侧0.5cm范围内为取材区,标本按内固定物分为天鹅记忆接骨器组和动力加压接骨板组。主要观察指标:天鹅记忆接骨器、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后2,3,4,6,8,12周兔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结果:天鹅记忆接骨器组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在内固定后2周逐渐增高,6周时达到顶峰,8~12周逐渐下降。动力加压接骨板组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在内固定后2周逐渐增高,8周时达到顶峰,12周下降。内固定后2,8,12周,两组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4,6周,天鹅记忆接骨器组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明显高于动力加压接骨板组(P<0.05),4周时差异最大。结论:与传统固定方式动力加压接骨板相比,天鹅记忆接骨器独特的持续动态加压应力和三维立体固定能明显促进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分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背景:国内外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内固定材料及设计的改变尽量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的:进一步验证镍钛合金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下的快速高质量的骨愈合,从临床研究角度评价天鹅记忆接骨器的应力遮挡效应.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1-03/2003-08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进行.对象:随机从临床病例中选取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天鹅接骨器内固定和不锈钢板内固定后骨折完全愈合的上肢骨干骨折患者.天鹅记忆接骨器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4~34岁;手术至取出内固定时间(11.2±3.7)个月.不锈钢接骨板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6~36岁;手术至取出内固定时间(12.6±4.1)个月.方法:征得患者同意后,在忠者行内固定取出时,天鹅记忆接骨器组在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取极少量皮质骨;不锈钢板组在钢板下、钢板对侧取极少量皮质骨.进行皮质骨的组织学观察、X射线观察和CT扫描定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光镜下进行骨细胞形念、哈弗氏管等组织学观察.②X射线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③CT测量骨皮质CT值.结果:①组织学观察:天鹅记忆接骨器组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骨皮质中,板层骨结构规整,无明显骨质疏松和吸收:不锈钢接骨板组钢板下骨质疏松、骨质吸收明显,可见含有大小不一吸收腔,哈佛氏管扩大,骨细胞萎缩、骨陷窝增大,而钢板对侧骨质吸收现象轻于板下.②X射线摄片观察:天鹅记忆接骨器组无外骨痂,骨皮质厚度、密度与正常骨质相似;不锈钢接骨板组板下皮质骨吸收变薄,钢板对侧骨皮质厚度与密度多大于板下.③CT扫描定量:组内不同部位比较,天鹅记忆接骨器组中,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C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锈钢接骨极组中,钢板下CT值低于钢板对侧.CT值(P<0.01):组间比较,不锈钢接骨板组中两部位CT值均低于天鹅记忆接骨器组中两部位CT值(P<0.05,P<0.01).结论:与不锈钢接骨板相比,天鹅记忆接骨器对固定骨段具有较低的应力遮挡效应.  相似文献   

3.
背景:天鹅记忆接骨器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出现了"无骨痂、无应力遮挡"新的骨愈合现象。目的:电测分析天鹅记忆接骨器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贴片、标定,得到天鹅记忆接骨器的载荷-应变曲线,然后根据天鹅记忆接骨器固定新鲜人体肱骨的应变值,计算天鹅记忆接骨器的动态记忆持骨力值。结果与结论:天鹅记忆接骨器的鹅颈加压部、鹅体接骨板部、鹅翼持骨部三部相互协调,记忆持骨,其动态记忆持骨的生物学力值为110.35N。提示天鹅记忆接骨器产生的动态记忆持骨力保证了早日去除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拍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跟踪随访观察患肢功能的恢复。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0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线模糊,无骨痂生长,记忆合金无松动。术后1年复查X线片显示:鹅体部下和加压枝下均未见外骨痂,骨皮质厚度、密度与正常骨质相似,形态良好,与正常侧无明显差异;无骨折畸形愈合,无松动、断裂,骨折局部无感染;无神经损伤、肢体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结论: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5.
背景:通过记忆生物力学计算和实验测定,分析肱骨骨折和近关节部位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目的:通过对天鹅型记忆加压接骨器进行力学测定,分析相关记忆生物力学意义。设计: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互为补充,互为验证。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实验于2001-01/2003-05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完成。选择死于颅脑损伤的成年男性肱骨20根。方法:分别选取成人尸体湿肱骨,制作骨折模型,包绕压敏胶片后以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测定加压支和环抱支固定骨折时的应力值。主要观察指标:①环抱支的压力测量结果。②加压支的测量结果。结果: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环抱支与肱骨接触部位的应力范围是2.42~22.68N,而加压支在骨折断面产生的应力较大,应力为13.6MPa左右。结论: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环抱支应力有利于固定骨折两断端,加压支在骨折断面形成的应力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鹅记忆加压接骨器(SMC)对骨折愈合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力学意义和记忆生物力学机制。方法2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型截骨,左侧以SMC内固定,右侧以加压接骨板固定,术后1,2,4,8,12周行X线摄片、三点折弯测试观察。结果SMC组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愈合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外骨痂及骨质疏松。骨折后4,8,12周,SMC组截骨处骨皮质厚度和股骨力学强度均高于对照组。SMC组4,8,12周内固定骨折愈合过程中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分别为(48±13),(79±15),(86±18),与钢板组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的意义(P<0.05,t=7.56,P<0.01,t=4.33)。结论SMC内固定可起到有效内固定和持续加压作用,使骨愈合时间缩短,提高了固定段骨的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7.
背景:通过记忆生物力学计算和实验测定,分析肱骨骨折和近关节部位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目的:通过对天鹅型记忆加压接骨器进行力学测定,分析相关记忆生物力学意义。设计: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互为补充,互为验证。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实验于2001-01/2003—05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完成。选择死于颅脑损伤的成年男性肱骨20根。方法:分别选取成人尸体湿肱骨,制作骨折模型,包绕压敏胶片后以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测定加压支和环抱支固定骨折时的应力值。主要观察指标:①环抱支的压力测量结果。②加压支的测量结果。结果: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环抱支与肱骨接触部位的应力范围是2.42~22.68N,而加压支在骨折断面产生的应力较大,应力为13.6MPa左右。结论: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环抱支应力有利于固定骨折两断端,加压支在骨折断面形成的应力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天鹅加压接骨器影响骨折愈合记忆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天鹅记忆加压接骨器(SMC)对骨折愈合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力学意义和记忆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25只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型截骨,左侧以SMC内固定,右侧以加压接骨板固定,术后1,2,4,8,12周行X线摄片、三点折弯测试观察。结果 SMC组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愈合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外骨痴及骨质疏松。骨折后4,8,12周,SMC组截骨处骨皮质厚度和股骨力学强度均高于对照组。SMC组4,8,12周内固定骨折愈合过程中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分别为(48&;#177;13),(79&;#177;15),(86&;#177;18),与钢板组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的意义(P&;lt;0.05,t=7.56,P&;lt;0.0l,t=4.33)。结论 SMC内固定可起到有效内固定和持续加压作用,使骨愈合时间缩短,提高了固定段骨的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新型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和动力加压钢板的力学性能和固定后皮质骨微循环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2-01/05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力学测试:采用山羊新鲜配对胫骨20对,做成横断骨折模型,分别用动力加压钢板及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加压固定和骨折断端存在3mm间隙情况下固定,进行四点弯曲实验及扭转实验比较两者的力学性能。②骨血液循环改变:采用13只山羊,在左右侧完整胫骨中段分别用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和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分别于固定术后1d,2,6,12周进行活体双硫蓝染色,固定骨段钢板床和横切面观察。结果:13只山羊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种接骨板四点弯曲试验结果:两种接骨板抗弯、抗扭性能差异均无显著性。②两种接骨板动物实验结果:动力加压钢板固定侧术后1d,2周,6周板下皮质骨外层持续存在缺血现象,直到术后12周微循环恢复;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实验侧于术后1d螺钉孔周围和钢板点接触部位皮质骨缺血,两螺钉孔中间骨段未观察到明显缺血区域,于术后2周已完全恢复。结论: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和动力加压钢板的力学性能相似,但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可明显保护局部骨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天鹅记忆接骨器加压枝的动态记忆加压力值,为术后功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并阐明其临床康复意义。方法 应用二维光测弹性力学技术,将天鹅接骨器特有的加压枝的动态记忆应力冻结在环氧树脂板材中,测定天鹅接骨器动态记忆加压肽骨于解剖位的生物力学值。结果 天鹅接骨器纵向持续动态加压力为163.88N。结论 天鹅接骨器特有的持续加压力,保证了早日云浮除外固定后可接受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康复。  相似文献   

11.
赵玉峰  李起鸿  顾祖超  王爱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5):107-109,113,i0005
目的:比较新型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和动力加压钢板的力学性能和固定后皮质骨微循环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2-01/05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力学测试:采用山羊新鲜配对胫骨20对,做成横断骨折模型,分别用动力加压钢板及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加压固定和骨折断端存在3mm间隙情况下固定,进行四点弯曲实验及扭转实验比较两者的力学性能。②骨血液循环改变:采用13只山羊,在左右侧完整胫骨中段分别用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和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分别于固定术后1d.2,6,12周进行活体双硫蓝染色,固定骨段钢板床和横切面观察。结果:13只山羊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种接骨板四点弯曲试验结果:两种接骨板抗弯、抗扭性能差异均无显著性。②两种接骨板动物实验结果:动力加压钢板固定侧术后1d,2周,6周板下皮质骨外层持续存在缺血现象,直到术后12周微循环恢复;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实验侧于术后1d螺钉孔周围和钢板点接触部位皮质骨缺血,两螺钉孔中间骨段未观察到明显缺血区域,于术后2周已完全恢复。结论: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和动力加压钢板的力学性能相似,但点式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可明显保护局部骨微循环。  相似文献   

12.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由成骨细胞合成,并对成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分化作用。目的:观察中枢神经损伤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血清、局部骨痂的表达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脑损伤-骨折组、脊髓损伤-骨折组、单纯骨折组。于术后第1,2,3周测量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术后第2,3周行X射线摄片评估骨痂愈合情况,术后1,2,3,4周取股骨制作标本,测量骨痂体积,术后3d,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骨痂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正常对照组、单纯骨折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血清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骨痂体积、X射线评分高于单纯骨折组(P<0.05);伤后3d,1,2周时,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血清质量浓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1);伤后1周,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骨折端平均阳性细胞数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提示中枢神经损伤可以影响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质量浓度和骨痂局部的表达,从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已有研究证实,不锈钢接骨板坚强内固定可引起钢板固定局部骨质疏松,为最大限度减轻接骨板早期应力遮挡的影响,实验设计在不锈钢接骨板下加入不锈钢垫圈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垫圈,观察置入不锈纲接骨板后接骨板下骨质结构的组织学改变,并与传统加压钢板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1999-08/2006-07在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成年雄性家兔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加压钢板固定,实验组在钢板下加用不同组合垫圈固定,每组32只.②分别于术后第4,8,12,20周麻醉后处死家兔,每批8只,取出胫骨行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测量钢板下胫骨内外径及双侧骨皮质厚度;并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理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结果:64只家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固定术后4周,两组家兔骨质情况无明显差别.②固定术后8周两组接骨板下皮质骨开始出现松质骨样改变,实验组皮质骨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③固定术后12周,对照组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接骨板下皮质骨呈明显松质骨样改变;实验组改变不明显,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 0.01).④固定术后20周,对照组接骨板下皮质骨出现较实验组更为显著的骨质疏松. 结论:接骨板下加用不同组合垫圈可以明显减轻固定早期因血运障碍导致的骨质疏松,在骨折愈合的中后期可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效果优于传统加压钢板固定术.  相似文献   

14.
天鹅记忆合金接骨器治疗肱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鹅记忆合金接骨器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天鹅记忆合金接骨器(SMC)治疗肱骨骨折68例72根骨,术后1、4、8、12周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骨折于8~12周全部愈合,骨折端由板层骨替代,除1例外余均未见外骨痂出现,无接骨器下皮质骨疏松现象。结论天鹅记忆合金接骨器(SMC)治疗肱骨骨折可以达到理想的一期愈合,并可以减少或防止骨不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天鹅记忆接骨器加压枝的动态记忆加压力值,为术后功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并阐明其临床康复意义。方法应用二维光测弹性力学技术,将天鹅接骨器特有的加压枝的动态记忆应力冻结在环氧树脂板材中,测定天鹅接骨器动态记忆加压肱骨于解剖位的生物力学值。结果天鹅接骨器纵向持续动态加压力为163.88N。结论天鹅接骨器特有的持续加压力,保证了早日去除外固定后可接受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康复。  相似文献   

16.
王林 《中国临床康复》2011,(33):6168-6172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由成骨细胞合成,并对成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分化作用。目的:观察中枢神经损伤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血清、局部骨痂的表达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脑损伤-骨折组、脊髓损伤-骨折组、单纯骨折组。于术后第1,2,3周测量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术后第2,3周行X射线摄片评估骨痂愈合情况,术后1,2,3,4周取股骨制作标本,测量骨痂体积,术后3d,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骨痂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正常对照组、单纯骨折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血清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骨痂体积、X射线评分高于单纯骨折组(P〈0.05);伤后3d,1,2周时,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血清质量浓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1);伤后1周,脑损伤-骨折组和脊髓损伤-骨折组骨折端平均阳性细胞数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提示中枢神经损伤可以影响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质量浓度和骨痂局部的表达,从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肱骨骨折治疗中经常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于应力加载的方向与应力加载的力值.目的分析天鹅记忆加压接骨器固定肱骨时不同应力加载的选择,为今后肱骨骨折治疗时内固定器械的放置部位、载荷的施加方向及大小等提供力学依据.设计进行不同应力加载的条件下,构建肱骨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实验于2001-01/2003-05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完成.选取湿成年尸体肱骨标本和与之相对应型号的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方法选择湿肱骨标本行CT成像得到肱骨每层横截面图像,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5.6建立肱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以及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肱骨的三维模型.主要观察指标对比不同加载方式下肱骨的受力情况,寻求临床治疗的参考数值.结果所构建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肱骨三维模型,逼真反映真实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行为,同时获得不同加载方式下肱骨的受力情况.结论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肱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可以为肱骨正常力学行为以及骨折后内固定的力学基础研究提供精确模型.  相似文献   

18.
郭太显 《临床医学》2013,33(10):69-70
目的 观察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DCP)和传统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对A组运用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B组运用传统闭合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骨折处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康复后再骨折率及总体疗效.结果 运用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的A组疗效显著,运用传统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B组疗效不显著,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康复后再骨折率及总体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恢复快,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65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其中4例患者尺骨骨折用三棱针内固定,术后外固定5~6周,其他患者术后不用外固定,术后早期坚持适当功能锻炼直至骨折愈合。结果 65例术后随访10~14个月,骨折均达到Ⅰ期骨性愈合,患肢功能优良率达95.38%。结论成人不稳定的前臂双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治疗要求,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前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对天鹅记忆接骨器(SMC)与动力加压钢板(D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142例肱骨干骨折分别接受了上述两种内固定治疗,定期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后进行CT扫描。结果:DCP组骨痂出现较晚、量较少,骨折线消失最晚,骨折区域灰度密度积分及CT值较低;SMC组基本无骨痂出现,骨折线消失最早,并由板状骨直接替代,骨折区域灰度密度积分及CT值较高。结论:与DCP相比,SMC具有力学性能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在促进骨折愈合的速度、方式及质量上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