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的治疗目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肾脏损害的患者中约60%~70%具有贫血的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而且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方法有:输血、促红素α或β和Darbepoetinα(一种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与促红素作用机制相同)。由于一些  相似文献   

2.
肾性贫血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的调查报告显示[1,2],透析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98.2%。贫血是尿毒症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缺乏被认为是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尿毒症毒素导致的红细胞寿命缩短,失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也参与了肾性贫血的发生。目前临床多通过补充EPO、铁剂、叶酸、B12联合充分透析的途径治疗肾性贫血,但治疗效果欠佳,透析患者贫血的达标率仍不足60%[4]。近年来研究发现,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会影响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5,6];中成药肾衰宁胶囊可改善CKD患者微炎症状态[7,8]。本研究试图观察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宁胶囊是否对贫血有辅助治疗作用,并通过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情况及炎症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探讨该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总结2例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伴纯红再障(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临床资料,介绍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例ESRD合并PRCA的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ESRD患者均确诊为肾性贫血常规给予α-促红素(α-rhuEPO)治疗后出现PRCA.2例经肾移植术,随访3年以上,目前病情稳定.结论:使用促红素治疗ESRD所致肾性贫血出现的PRCA,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肾移植.  相似文献   

4.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终末期肾病( ESRD)患者[1].一项横断面调查显示, ESRD患者贫血患病率高达60%,其中腹膜透析( PD )患者贫血患病率为53. 5% [2].肾性贫血是多因素导致的[3] ,除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缺乏外,缺铁是主要原因[4].铁可通...  相似文献   

5.
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scquired pure rell cell aplasia,PRCA)是一种少见的严重贫血。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肾性贫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使贫血症状缓解。但在使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后,有可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导致抗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介导的纯红再障。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抗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在对抗外源性促红素的同时,对内源性促红素也发生交叉反应,导致比EPO治疗前更严重的贫血。现将我院近年来使用EPO后发生的2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科莫非)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口服铁剂联合促红素治疗不理想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治疗组)改用静脉滴注科莫非100 mg,2/周,总量达1 000 mg后改为100 mg,1/1~2周;16例(对照组)继续口服速力菲0.2,3/d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剂量和方法两组相同,总疗程均为8周.结果:科莫非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01),红细胞比容显著升高(P<0.001),血清铁蛋白显著增加(P<0.001);患者精神、食欲、体力、生活质量等均有明显改善.偶有恶心、呕吐,皮肤刺痒,均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上升幅度有限,多数有恶心、上腹不适,影响食欲.结论:科莫非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铁剂联合促红素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清热解毒通便利水治疗慢性肾衰竭5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肾衰竭是内科临床的难症、重症之一 ,其发病率高 ,预后较差 ,尤其是早期尿毒症或慢肾衰氮质血症期的病人 ,若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最终会发展致尿毒症晚期 ,危及患者生命。本文主要针对早期尿毒症及慢肾衰氮质血症期的患者 ,利用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治疗 5 0例患者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兹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患者中 ,男性 30例 ,女性 2 0例 ;最高年龄 79岁 ,最低 47岁 ,平均 40岁 ;慢性肾衰竭史最长 2 0年 ,最短 2年 ,全部病人经系统肾功检查、双肾B超等确诊为本病。肾功能的损害已失代偿 ,血肌…  相似文献   

8.
肾性贫血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病人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是慢性肾衰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认为肾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所致 ,如EPO的缺乏或产生相对不足 ,尿毒症血浆中存在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红细胞寿命缩短 ,失血 ,铁和叶酸的缺乏 ,铝中毒等 ,其中以EPO不足为主要原因〔1〕。本文拟就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r -HuEPO)的临床应用及副作用预防、治疗目标的确定、铁剂的应用、EPO转基因疗法及中药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简述。   1 r-…  相似文献   

9.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rHu -Epo商品名地奥依倍 )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治疗肾性贫血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明显改善了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是一种疗效确切的生物制剂。我们对腹膜透析贫血患者分别采用静脉和皮下注射地奥依倍进行研究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2 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年龄 36岁~ 72岁 ,平均 (4 9.1 11.9)岁 ;透析时间均超过 3个月。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16例 ,糖尿病肾病2例 ,慢性肾盂肾炎 1例 ,肾动脉硬化 1例。患者治疗前未用任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RA)患者促红素低反应性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促红素低反应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各28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治疗前后肾功能、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RA的疗效、统计两组患者8周疗程人均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总用量及每周使用量,描绘r Hu EPO使用曲线图;计算促红素抵抗指数(ERI)并描绘ERI变化曲线图。结果:完成研究50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治疗组RBC、Hb、HCT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Cr、BUN、CC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 31%,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人均使用r Hu EPO总量少于对照组(P 0. 01); r Hu EPO使用曲线图显示,治疗组r Hu EPO用量在前3周时呈上升趋势,3周后逐渐下降;在治疗的4~5周,治疗组ERI低于同期对照组(P 0. 05),在治疗的6~8 w,治疗组较对照组同期ERI明显下降(P 0. 01)。结论:中药黑地黄丸治疗促红素低反应性疗效确切,可改善贫血水平和肾功能,减少rh EPO用量,降低ERI,从而减轻促红素低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
肾性贫血患者甲状旁腺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甲状旁腺素 (Parachyriodhormone ,PTH)增高作为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 ,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它对各脏器、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在慢性肾衰各并发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尿毒症患者血红蛋白 (Hb)、PTH测定及其它相关因素的观察 ,旨在探讨PTH与肾性贫血的相互关系。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 35例 ,男 17例 ,女 18例 ;年龄 34岁~ 72岁 ,全部病人均行血液透析替代治疗 ,每周 2~ 3次 ,无一例合并出血者。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 17例 ,男 9例 ,女 8例 ,应用促红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补铁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策略.方法:51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补铁组27例,静脉补铁组24例.结果:8周后.静脉组外周血Hb、RBC、MCV、MCH、MCHC、Ferritin提高幅度均明显超过口服组,治疗中适当的护理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在促红素治疗的同时,静脉补铁是安全、有效且改善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全方位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肾性贫血基本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肾性贫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病名 ,而是一个并发症 ,即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阶段产生的贫血 ,它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 (EPO)分泌减少和红细胞破坏增多所导致的。为了提高肾性贫血的疗效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EPO用量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任高教授的经验表明配合中药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促红素者 ,现将其基本方介绍如下。组  方1 组成 红参 5g ,黄芪 30g ,菟丝子 30g ,茯苓 10g ,当归 10g ,白术 10g ,甘草 6g ,鹿角胶 (烊化 ) 15g ,补骨脂 15g ,何首乌 15g。2 来源…  相似文献   

14.
<正>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病死率~([1])。肾性贫血主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营养不良所致造血物质缺乏、尿毒症所致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等原因有关~([2])。贫血的改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CAPD)中应用大剂量促红素(rh 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腹膜透析中心CAPD并伴肾性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比奥(10 000 IU),试验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济脉欣(12 000 IU),共治疗12周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8、12周监测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肾性贫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 89%和70%,经治疗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及红细胞压积(HCT)均有所升高,试验组Hb在8周后升高较为显著,且持续稳定水平。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钾(K)无明显变化(P 0. 05)。两组不良反应率低,仅有个别病例表现为血压升高、高血钾及注射痛,临床应用安全。结论:大剂量rh EPO能显著改善腹透患者贫血情况,12 000 IU济脉欣与10 000 IU益比奥同样有效。大剂量低频次使用促红素能快速提高和维持患者Hb水平,安全性高。减少注射频次更适合腹膜透析这种居家治疗模式,,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正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failure,CRF)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CRF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根据2014年国内一项对肾脏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 disease,CKI)患者贫血状况的调研显示,贫血的发生率随肾功能的下降而逐渐增加,透析患者贫血患病率高达98.2%~([1])。肾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类肾脏疾病造成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相对或者绝对不足以及铁相对或绝  相似文献   

17.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 ,近来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 -HuEPO)应用于临床使慢性肾衰贫血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本文收集我院 30例肾性贫血患者 ,应用国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益比奥 ,沈阳三生制药公司产品 )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 ,男 13例 ,女 17例 ;其原发病为慢性肾炎 2 4例 ,痛风肾 2例 ,多囊肾 2例 ,慢性梗阻性肾病 2例。本组病例氮质血症期 16例 ,尿毒症期 14例 ,均有不同程度贫血 ,其中红细胞(RBC)最高 2 .90× 10 12 /L ,最低 1.6 3× 10 …  相似文献   

18.
<正>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非透析患者的贫血患病率约为51.5%,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患病率可达到98.24%[1,2],目前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手段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治疗。尽管大量研究证实了rHuEPO能有效治疗肾性贫血,但尚有约5%~15%的患者疗效不佳,出现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3,4]。此类患者长期贫血,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5,6]。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4 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14 7例 (其中早中期慢肾衰 113例 ,晚期慢肾衰 34例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肾衰方 ,对照组 10 1例 (其中早中期慢肾衰 70例 ,晚期慢肾衰 31例 )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综合评价 ,总有效率为92 .0 4 % ,显著优于对照组 77.14 % (P <0 .0 1) ,但对晚期慢肾衰患者 ,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肾衰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终末期肾衰期(ESRD)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临床少见,因使用α-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而出现PRCA国内罕有报道。现将我院近年发现的2例ESRD伴PRCA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一、临床资料 1.例1:女性,35岁,病案号147367,因反复蛋白尿10年,透析1年半,乏力、气喘半年于2000年6月7日入院。患者于1989年体检发现蛋白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