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通过对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间诊治的11例急性良性肌炎病例进行分析,根裾症状,辅助检查,可以与多发性肌炎、病毒性脑炎进行鉴别。结果 急性良性肌炎多发生在儿童流行性感冒过程中,明确诊断后,经过休息、抗病毒治疗,一周左右可恢复,预后良好。结论 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期的独特的综合征,多见于学龄儿童,是流感病毒直接侵犯肌肉组织而引起的肌肉炎性改变所致,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本院50例急性良性肌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诊疗情况。结果 42例患者1~3d内疼痛消失,6例3~7d内恢复正常,2例8d后恢复正常.2例治愈后自行出院,其余48例患者随访6个月,1例于6个月复发,其余无复发无后遗症。结论急性良性肌炎发病前大多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不典型者可无呼吸道症状或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但可直接表现为多脏器损伤的临床症状,另急性良性肌炎易与吉兰巴雷综合症、多发性肌炎等疾病混淆,在诊断及治疗时应当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检测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肌疼发生后24 h及2、4、7 d时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前2 d检测值诊断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肌疼发生后24 h内血清肌红蛋白(Mb)能平均升高10倍以上并达到峰值,7 d左右降至正常水平;CK在2 d左右达峰值至10倍以上,以后浓度逐渐降低,7 d时其浓度仍高于正常水平;CK-MB及LDH仅在发病2 d左右时,其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红蛋白在肌疼发生24 h内检测灵敏度最高;2 d时检测与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红蛋白是一种灵敏度高,并对肌炎的诊断有更早的提示作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6.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分析番禹市人民医院儿科(511400)孔卫乾广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儿科(510120)赖永洪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儿童在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病程中发生的肌炎。临床医生往往对此病认识不足。本文报道诊断明确的急性良性肌炎10例。I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全部患者确诊后采取综合治疗,主要是以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抗病毒、营养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以利巴韦林、喜炎平,维生素C为主,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肌痛剧烈及肌酶显著增高者加用果糖治疗。结果:本病起病急,大多冬春季发病,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主要表现为小腿肌肉疼痛和步态异常,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增高数10倍以上。本病具有自限性,病程7天左右,无特殊治疗方法。结论:儿童晨起突发小腿肌肉疼痛和步态异常,结合CPK显著增高可基本上诊断本病,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症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全部患者确诊后采取综合治疗,主要是以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和抗病毒、营养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以利巴韦林、炎琥宁,大剂量维生素C为主,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肌痛剧烈及肌酶显著增高者加用果糖治疗.结果:患儿2周内恢复.出院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及后遗症.结论:急性良性肌炎的患儿急性期均有肌痛表现,且大部分患儿肌酸肌酶(CK)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24例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24例均为急性起病,16例有前驱感染症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4例,消化道感2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特别是小腿肌肉疼痛,伴步态异常。1~2岁幼儿表现为哭闹、烦躁、拒站、拒走或易摔倒。查体均无皮肤异常感觉或神经病理征。4例哭闹、拒站的幼儿心脏听诊闻及奔马律。血清肌酸肌酶(CPK)在急性期显著增高,一般在580U~1600U/L(正常值24~195U/L)。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起病突然,儿童主要为晨起突发小腿肌肉疼痛和步态异常。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烦躁、哭闹、拒站。结合急性期血清CPK显著增高可基本诊断此病。本病预后良好,需与流感过程中肌痛、流行性肌痛、多发性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26例急性良性肌炎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26例患儿治疗3 d-7 d全部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未见后遗症及复发病例。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为一自限性疾病,发病突然,恢复快,预后好。急性期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异常升高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2006~2008年,我科门诊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 686例,其中合并急性良性肌炎22例,发生率为0.23%。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疗效。方法将210例儿童急性良性肌炎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与对照组105例,两组均抗感染、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对照组用能量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治愈天数上治疗组为(4±0.5)天,对照组为(6±1.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肌酸磷酸激酶(CPK)检测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能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9月 ,我院儿科门诊用脉冲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良性肌炎 80例 ,并设 80例单用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6 0例患儿来自我院儿科门诊 ,诊断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六版的标准 ,随机分成 2组。治疗组 80例 ,年龄 1~ 3岁 15例 ,3~ 5岁 2 5例 ,5~ 8岁 4 0例 ,伴发热的 2 7例 ,头痛的 15例 ,腹痛的 10例 ;对照组 80例 ,年龄 1~ 3岁 2 0例 ,3~ 5岁 2 4例 ,5~ 8岁 36例 ,伴发热的 2 4例 ,头痛的 18例 ,腹痛的 8例。 2组患儿均做血常规检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检查。治疗组白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血乳酸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6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急性良性肌炎患儿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接受健康检查儿童66名进行对比,测定两组空腹血糖水平与乳酸水平,并记录急性良性肌炎患儿疼痛消失时间、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与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患儿治疗1~2 d后肌痛缓解,3~5 d疼痛消失,1周后治愈,血乳酸复查结果正常,随访1个月未发现复发与后遗症。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虽发病急,但及时治疗可获得较佳预后,同时可根据患儿血乳酸水平变化预测病情变化,指导疾病治疗,以提高救治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型流感病毒相关良性儿童肌炎(benign acute childhood myositis, BACM)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甲型流感病毒相关BACM患儿49例,根据首诊医生是否给予临床治疗分为治疗组(16例)和非治疗组(33例),根据初诊时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是否> 10 000 U/L分为CK<10 000 U/L组(41例)和CK≥10 000 U/L组(8例)。分析甲型流感病毒相关BAC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比较不同组别CK值恢复正常时间及各实验室指标。结果 49例患儿中男35例、女14例,年龄2~11岁,平均(6.2±2.0)岁;就诊前均有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病史,且就诊时体温均已恢复正常1~3 d,发生流感症状至出现腿痛的时间为3~7 d,主要表现为双下肢疼痛、乏力,CK高于正常值(正常参考值25~200 U/L)。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患儿CK值恢复正常时间及WBC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ALT、AST、CK及肌红蛋白(myoglobin, Mb...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肌炎属炎症性肌病,是多种病因引起骨骼肌间质炎症浸润和肌纤维变性为特点的综合征,病变局限于肌肉.属中医痿证范畴.<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5年11至12月中旬住院收治的儿童急性良性肌炎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病初均有发热、流涕、鼻塞、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病程3d-7d,患儿均有突然发生的行走困难、跛行或拒绝行走,双小腿肌肉酸痛,查体均无皮肤感觉异常或神经病理征,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检查均升高。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为一良性自限性疾病,起病突然,恢复快,需与流感过程中的骨痛、流行性肌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