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时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接受的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B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麻醉的有效性,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 min后、手术结束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有效性,各时间段心率、舒张压,术前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 min后、手术结束时收缩压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下肢手术时,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方式有效性相同,但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优于全身麻醉,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单侧腰麻(SA)、腰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及连续硬膜外麻醉(EA)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80岁以上下肢骨折的患者,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分别采用SA、CSEA、EA进行麻醉.记录三组椎管注药前、注药后15、30、60 min、术毕时的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用Bromage评分评估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结果 三组不同时点血液动力学指标相比,P均>0.05;A、B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较C组明显缩短(P均<0.01),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C组,麻醉效果及Bromage评分优于C组(P均<0.01).结论 SA和CSEA比EA起效快,肌肉松弛好,麻醉用药量小,麻醉效果好,,但SA比CSEA和EA操作简单,失败率少,完全能满足高龄患者2h内的下肢手术麻醉要求且更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胃镜安全性的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和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运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中自愿接受麻醉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4例为麻醉胃镜组(A组),另30例常规胃镜检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非麻醉胃镜对照组(B组),A组于镜检前静脉推注异丙酚和芬太尼,检测两组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心率、心律、血压、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表现等。结果 麻醉组的各项生理指标较对照组稳定,引起心脏意外的风险明显减少,安全可行。结论 异丙酚和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运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是安全可行的,但应在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实施和监控下及有抢救条件的胃镜室进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患者骨折的比例也明显上升,针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也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临床麻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取盐酸罗哌卡因不同麻醉方法的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下肢骨折疾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进一步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全身麻醉的60例患者纳入全麻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另外60例患者纳入腰硬联合组.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腰硬联合组的感觉和运动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骨科住院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和平面固定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以及麻醉后20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值均显著低于麻醉前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具有对呼吸功能影响小,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并存冠心病(CHD)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和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将441例老年患者分为CHD组117例、DM组42例、DM并存CHD组(DM+CHD组)132例、无DM与CHD的对照组150例.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仪测定下肢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房直径(LA)、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EF)、EF斜率. 结果 DM+CHD组的baPWV较DM组和对照组增加[分别为(2012±354)与(1849±467)、(1863±347)cm/s,均为P<0.05];DM+CHD组ABI较其他3组降低[分别为(0.91±0.23)与(1.15±0.11)、(1.07±0.16)、(1.06±0.14)em/s,均为P<0.053;TBI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M+CHD组LA和LVPw与CHD组和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照组增高(P<0.05);DM+CHD组的FS和EF斜率较DM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DM+CHD组EF较其他3组降低(均为P<0.05).baPWV与FS、EF和EF斜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12、-0.151、-0.275,均为P<0.05);ABI与FS、EF和EF斜率呈正相关(r分别0.150、0.186、0.260,均为P<0.01);TBI与LA和LVPW呈负相关(r分别-0.158、-0.171,均为P<0.01),与FS、EF和EF斜率正相关(r分别0.163、0.197、0.243,均为P<0.01).结论 老年DM并存CHD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心功能下降.baPWV、ABI、TBI的监测小仅直接反映了外周血管功能,同时与心功能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功能的状况.可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全麻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法,Ⅱ组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法,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静卧首次(T_0)、给药后2min(T_1)、插管前(T_2)、插管即刻(T_3)、插管后1min(T_4)、插管后3min(T_5)、插管后5min(T_6)的HR、MAP、SpO_2,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_0时两组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Ⅰ组各时刻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Ⅱ组T_(1~2)MAP降低(P0.05);与T_0时比较,Ⅱ组T_(3~5)MAP升高(P0.05);与T_0时比较,Ⅱ组T_2HR降低(P0.05);与T_0时比较,Ⅱ组T_(3~5)HR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增多(P0.05)。结论与静脉快诱导相比健忘镇痛慢诱导法用于老年人更为安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冠心病患者不断增加.既往冠心病以内科药物治疗或外科搭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快速发展,使老年冠心病的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改进[1].临床研究已证实,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后其远期预后优于单纯的内科药物治疗.但是,决定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介入治疗风险相对较大.我们从2003年开展了心脏介入治疗技术,通过对年龄≥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影像、PCI结果的观察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现状,制订相应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降脂药物辛伐他汀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343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B超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选择其中128例资料完整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64为伴有间歇性跛行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且接受降脂治疗(治疗组),64例为无临床症状下肢动脉硬化患者(无症状组).64例无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脂、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及服用辛伐他汀18个月后血脂、CRP水平的变化.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下肢动脉斑块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水平分别为(6.3±1.7)mmol/L、(3.8±1.3)mmol/L和(5.74±1.5)mmol/L,对照组分别为(5.2±1.3)mmol/L、(2.1±1.3)mmol/L和(3.3±1.4)mmol/L,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经辛伐他汀治疗18个月后TC、LDL-C、CRP水平比较,[分别为(5.3±1.2)mmol/L、(2.9±1.6)mmol/L和(4.6±1.1)mmol/L]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超声显示,治疗组治疗18个月后斑块大小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发生跛行症状的行走距离延长[治疗前(31.7±22.8)m,治疗后(41.2±26.7)m,P<0.05].无症状组18个月后自身斑块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LDL-C及CRP水平升高. 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进行降脂治疗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进展,CRP可作为病情发展及监测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12例 16 8支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 193只支架。植入左前降支 82只 ,右冠状动脉 6 8只 ,左回旋支 43只。  结果 支架植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效果良好 ,其中 3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植入支架后 ,病情转危为安。 112例患者全部植入成功 ,无 1例发生重要的并发症。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可靠、效果好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测定的血清肌酐值和MDRD公式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120例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组[eGFR〈60ml·min^-1·(1.73m^2)^1]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20例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44%。肾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升高(66.04%比32.84%,P〈0.01);心衰发生率显著增多(52.83%比25.37%,P〈0.01);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增高(28.3%比7.46%,P〈0.01);糖尿病发生率高(58.49%比31.34%,P〈0.05)。结论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发生率高,多合并糖尿病,住院期间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4例和老年冠心病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老年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均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5.
姚玲  刘平 《实用老年医学》1999,13(5):246-247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对老年冠心病人心率变异性( HRV) 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86例老年冠心病人分为阿替洛尔组和对照组。阿替洛尔组在硝酸酯类扩冠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替洛尔6-25 ~12-5 m g ,每日1 ~2 次,用24h Holter 资料对2 组的HRV 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阿替洛尔组HRV 参数中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活性的SDNN(121-97 ±26-20) ms 、SDANN(107-77 ±25-90) ms 、SDNNindex(50-13 ±18-01) ms 及LF(398-81 ±281-12) ms2·Hz- 1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P< 0-05) 。 结论 阿替洛尔对HRV 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失衡而实现的,其对预防冠心病人恶性心律失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75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0年11月~2012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244例,记录和分析介入相关资料、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事件(全因死亡、心绞痛发作、再发心梗、靶血管重建、出血事件)等.结果 244例老年患者中,共有237例实施了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介入成功率为99.2%,介入相关并发症4例(1.6%),3例为血肿并发症,1例为桡动脉闭塞;住院期间共发生主要临床事件4例(1.6%),2例死亡,2例消化道大出血;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增加,共发生26例(9.8%),其中死亡1例,心绞痛23例,心肌梗死1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结论 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2 93例为一组 ,非冠心病人群 191例为一组 ,两组均空腹查血尿酸。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升高者明显多于非冠心病组 (P<0 .0 5 ) ;高尿酸血症常多合并高血压病和高三酰甘油血症 ;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支数与冠心病无高尿酸血症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协同其它危险因素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8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及与之配对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资料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比较,有高血压病史者分别占71.5%和45.3%(P〈0.05),有高血脂者分别占68.7%和42.2%(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的3支病变比例分别为35.0%和12.5%(P〈0.05),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68.3%和55.8%(P〈0.05),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15.0%和5.8%(P〈0.05)。两组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比例较高,其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特点有别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3支病变比例和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高,血管受累支数多,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