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匿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发现部分复制水平较低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中检测不到HBV表面抗原 (HBsAg) ,这种感染状态可发生于抗HBs或抗HBc阳性的患者 ,也可见于HBV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 ;部分HBsAg阴转的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 ,其血清中仍可检测出低水平HBV -DNA或肝组织中检测出HBsAg或HBcAg,这种患者被称为HBV隐匿感染[1] 。HBsAg阴性的HBV感染与许多临床情况有关 ,由于HBsAg阴性HBV感染难以用常规方法检出 ,成为较复杂的流行病学和临床问题。1 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机制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容易出现漏诊,且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对于乙型肝炎系列属于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抗-HBs阳性、HBsAg阴性、HBeAg阴性的患者,应进行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本文结合1例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并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指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而血清和(或)肝组织HBV DNA阳性的一种HBV感染状况[1],这种感染状态可发生于抗-HBc和(或)抗-HBs阳性的患者,也可见于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的个体[2]。  相似文献   

4.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全世界约20亿人有HBV感染血清标记,3.6亿的人呈慢性HBV携带。上世纪70年代首次报告HBV感染的"隐匿性"或"沉默性",是由一个献血员抗-HBc阳性、HBsAg阴性,但传播了乙型肝炎~([1-2])而引起。但真正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临床意义是源于1998年的篇综述~([3])。此文全面综述与探讨OBI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隐匿性HBV感染是指血清HBsAg(-),而应用PCR技术检测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1].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检出血清HBV标志物,包括抗-HBs(+)、抗-HBc(+)或抗-HBe(+);另一类是所有血清HBV标志物均(-).  相似文献   

6.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量研究通过对肝组织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或转录体的检测,证实隐匿性HBV感染是所谓“隐源性肝炎”及其它慢性肝病的常见病因。现就其发生率、形成机制、临床意义、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隐匿性HBV感染是指血清HBsAg(-),而应用PCR技术检测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1].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检出血清HBV标志物,包括抗-HBs(+)、抗-HBc(+)或抗-HBe(+);另一类是所有血清HBV标志物均(-).  相似文献   

8.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爱文 《肝脏》2010,15(2):140-141
隐匿性HBV感染是指血清HBsAg阴性,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检出血清HBV标志,包括抗一HBs阳性、抗-HBc阳性或抗-HBe阳性;另一类是所有HBV标志均阴性。隐匿性HBV感染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临床和流行病学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贾林梓  冯英明 《肝脏》2008,13(5):438-441
隐匿性HBV感染可定义为病毒基因在HBsAg阴性个体的肝组织中(有些也存在于血清中)长期持续存在。这种特殊慢性病毒感染估计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存在,然而在最近10年里才得到很好的认识。高灵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使得认识这种感染病毒成为可能,并揭示其与许多临床疾病可能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近年来发现部分复制水平较低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中检测不到HBV表面抗原(HBsAg),这种感染状态可发生于抗-HBs或抗-HBc阳性的患者,也可见于HBV标志物全阴性的患者;部分HBsAg阴转的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其血清中仍可检测出低水平HBVDNA或肝组织中检测出HBsAg或HBcAg,这种患者被称为HBV隐匿感染。  相似文献   

11.
HBsAg阴性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经成为共识,尤其在HBV感染的高发地区。HBsAg阴性的HBV感染通常称为隐匿性HBV感染,是指血清HBsAg阴性,而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我们对可疑人群的HBVDNA进行检测,以观察本地区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情况,同时对隐匿性HBV感染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并对隐匿性HBV感染的肝炎(肝功能异常)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血清HBs Ag阴性,但肝组织或血清HBV DNA长期存在,这种状态被称为隐匿性HBV感染(OBI)。由于实际HBV流行率和病毒流行株的地域性差异、所选取的研究人群的差异和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不同研究所得到的OBI的流行率有很大的差别。OBI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有多种病毒学因素、宿主因素参与其中。OBI能通过输血、分娩和肝移植等方式进行传播,引起新发感染。当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或应用免疫抑制性药物时,OBI可以复燃,恢复经典的血清学表现。OBI引起的轻微但持续的坏死性炎症可以促进肝脏疾病的进展,并且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机制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临床上需要建立更敏感的检测方法诊断OBI,以减少OBI相关的潜在威胁,帮助医师合理采取治疗措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3.
隐匿性乙型肝炎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是 HBV 的高感染地区,约1.2亿人携带 HBV,其中约1/4的人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慢性 HBV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多数 HBV 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血清 HBV 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病毒血症是 HBV 感染的主要证据。血清 HBsAg 阴转及抗 HBs 的出现一直被认为是 HBV 清除和临床痊愈的标志。1978年 Hoofnagle 等报道:HBsAg 和抗 HBs 阴性,但抗HBc 阳性的血液可引起输血后 HBV 感染,提示单独抗 HBc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临床上少见,合并隐匿性乙型肝炎更为罕见,由于本例患者合并上述两种疾病,治疗上存在矛盾因素,通过综合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隐匿性乙型肝炎79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9例不同HBV抗体阳性而肝功能反复异常者的临床与肝组织病理进行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27例(34.2%),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59例(74.7%),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26.1,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慢性肝炎77例,其中大多数为轻中度损害,肝硬化早期2例;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肝组织中HBsAg阳性11例,HBcAg阳性32例。结论:①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②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肝损害,需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当心率缓慢时,在两个正常的窦性激动之间夹着一个期外收缩,心电图上则称为“间位型期外收缩”(in-terpolated extrasystole)。在一份长条心电图上反复出现间位型(或称插入型)室性早搏时,则称为显性间位型室性早搏(manifest interpolated ventncular ex-trasystole,MIVE)。当间位型室早间断出现时(即两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隐匿性HBV感染(OBI)的情况。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HBsAg(-)且其他HBV标志物阳性患者血清样本1570份,同时排除单独抗-HBs阳性患者。采用全自动磁珠法核酸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同时采用罗氏CAP/Prep HBV检测系统复核。结果 1570份标本中共有71份HBV DNA阳性标本。1570份标本中,肝炎506份,肝硬化399份,肝占位41份,肝癌189份,其他诊断435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肝炎31份,肝硬化7份,肝占位3份,肝癌16份,其他14份。71份OBI标本中有7份为健康查体者标本。结论 OBI在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生率,肝占位和肝癌患者OBI发生率较高,健康体检人群中仍可筛查出OBI者。  相似文献   

18.
王钧  刘妍  徐东平 《传染病信息》2019,32(5):390-393,398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 OBI)是公共健康的一大难题,也是全球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由于目前检测方法以及临床实际问题的限制,不同研究中对于OBI的定义也不同。OBI的存在会影响临床诊断和输血安全,且OBI在临床高危人群中有再激活的风险,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本文就近年OBI定义和不同人群流行率、OBI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隐匿性HBV感染是指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HBV DNA持续阳性者。多方面证据表明隐匿性HBV感染客观存在,并且具有传染性和致病性,在肝脏疾病病因学诊断、献血安全和器官移植接受者的HBV感染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异,它能否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也有争议。由于发生机制仍然不明,可能与基因变异、HBV低水平复制、基因整合、HBsAg的表达和分泌被抑制等有关。隐匿性HBV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致病机制等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1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司机,因"间断性右季肋区不适2年,加重2月余"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肝区不适,在我院就诊时查乙型肝炎系列示:HBsAg阴性、抗-HBs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当时未行进一步诊治。2011年2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右季肋区不适,查乙型肝炎系列示:HBsAg阴性、抗-HBs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甲、丙、戊、丁型肝炎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