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穴压豆法治疗顽固性跖疣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 2 0 0 2年 ,我们用耳穴压豆法治疗顽固性跖疣 38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8例中 ,男 2 2例 ,女 1 6例 ;年龄最大 45岁 ,最小 3岁 ,平均年龄 2 4岁 ;病程 1~ 6年 ;所有病例均经皮肤科确诊为跖疣 ,并经 3次以上激光、冷冻等治疗而无效。1 .2 治疗穴位与方法  1选穴 :主穴取跖疣患病部位相应的耳穴和肺穴 ,配穴选取肝、脾、肾上腺、神门穴。 2治疗方法 :先用探棒探压穴区 ,探出敏感穴位后 ,用 75 %酒精局部消毒 ,然后将王不留行籽粘贴于 0 .6cm× 0 .6cm大小胶布中心 ,轻轻按压于所取耳穴上。…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65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年龄 8岁 ;其中男 38例 ,女 2 7例 ;病程 1~ 2周 12例 ,l个月 10例 ,2~ 3个月 2 0例 ,6个月以上 2 3例 ;平均病程 4个月。治疗方法 :取穴瞳子、太阳、承泣、攒竹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每穴挤出 3~ 5滴血液 ;然后用三棱针点刺肝、胆俞穴 ,每穴点刺 3~ 5处 ,让瘀血自然流出 ;而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去血迹 ,取中号玻璃火罐于穴位处拔罐 ,每次拔 2处 ,穴位处可拔出少量血液约为 5~ 10ml,局部留罐 10~ 15分钟 ,隔日拔 1次 ;最后用 30号毫针刺合谷、足三里、光明穴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留针 …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1984年至1992年应用针灸结合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9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60例患儿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为5个月至1岁30例,1岁至2岁12例,3岁18例,平均年龄为1.8岁。全部患儿均有腹泻,少数伴有呕吐及脱水。全部病例均用针灸之后施行按摩手法治疗。取中脘穴、双侧天枢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三阴交穴,强刺激得气后反复上下提插6~7次,不留针,起针后紧按其孔。按摩穴位及后法:(1)用拇指和食指沿下肢侧内肌肉,相当于三阴交穴位以下,由下而上轻轻的揉涅至膝关节下方。再用同样方法从下肢外侧由下而上揉捏至膝关节下方。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聋哑在全国已经是遍地开花,兹将我院1956年6月到1957年6月一年内针灸治疗本病11例之结果:1.11例中坚持治疗者有6例,其他5例治疗1—2次则未再来,这些病例均未统计。2.6例病人:男性5例,女性1例。3.原因:6例均是后天性聋哑。4.病程最长19年,最短3年。5.治疗穴位。下列穴位主配轮番应用,每取主穴1—2个,配穴1—2个。6.隔日针灸一次,多用中等及轻刺法,留针10至30分钟,部分病人用电针。  相似文献   

5.
本组62例中,男27例,女35例;年龄34~76岁,其中右肩42例,左肩20例;病程2周至2年零3个月。 1.治疗方法 (1)针剌治疗:取穴:天鼎、天柱穴。操作法:肩周炎患者在这两穴多可摸到条索状结节,并有明显压痛,在压痛点上直刺进针,天鼎穴进针深度为0.5寸,天柱穴进针深度为0.8寸左右,以“捻转补泻”的泻法运针,使局部产生酸胀感,或向肩部放散,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  相似文献   

6.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患者,其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3岁。20~30岁5例,31~50岁59例,51岁以上22例。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1 周。 治疗方法 1.针灸:以远端选穴为主,取后溪、阳陵泉、绝骨、百会、承浆。取28~30号1.5寸毫针,在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不动。每次选取1~2个穴位。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经诊治皮疹消退后,有部分患者仍有局部针刺刀割样疼痛,笔者从1987~1993年临床中对39例患者施行电针、水针、红外线联合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39例患者中,男性28人,女性11人,年龄最大为74岁,最小为36岁,皆患带状疱疹经中西药治疗后仍存在局部针刺刀割样疼痛,以腰部,胁肋多见。 治疗方法:视疼痛部位大小,选用1~1.5寸毫针4~6枚,在距皮损周围1~2cm处平刺,针尖均刺向皮损中心,入针得气后,加上海产G6805治疗机,留针20分钟,出针。用注射器吸取0.1毫克维生素B_(12)注射液1毫升,取阿是穴穴注,同时用红外线照射患处,每日1次。 治疗结果:39例患者经治疗全部痊愈,其中治疗2次痊愈者2例,最长治疗30次共5例,绝大多数在  相似文献   

8.
[主穴]风池(双),阿是穴(即压痛点) [备穴]养老、落枕(取病侧)。 [手法]用拇指按摩穴位。用力大小以病者能忍受为度。用松节油作润滑剂,效果更佳,一般按摩主穴即可奏效。如效果不好,加用备穴。每天1—2次。 [疗效]用上法治疗十五例,均获治愈。 [病例]王××,男,45岁,公  相似文献   

9.
本院于 1 996年~ 1 999年间收治顽固性呃逆 1 4例 ,经针刺与山莨菪碱穴位封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4例中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2 8~ 65岁。呃逆时间 5 6小时~ 6天 ,其中手术后出现 1 0例 ,脑外伤后出现 4例。2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 ,取双侧膈俞穴 (此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方旁开 5 cm处 ) ,局部消毒后 ,针灸针刺入该穴皮下进针 2 cm,不断提插 ,当局部有酸沉感后 ,留针 3min,拔针后 ,将山莨菪碱 1 0 mg 注射用水稀释成 6ml,用 1 0 ml注射器抽吸后 ,分别于两侧膈俞穴针刺同等深度 ,在抽吸无回血情况下 ,缓慢注入各…  相似文献   

10.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一年来,我们采用火针疗法治疗几种疾病,共50例,收到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0人,其中男性28人,女性22人。痹证32例,腰腿痛13例,中风3例,赘疣2例。2 治疗方法2.1 随证取穴 痹证:根据发病部位,循经选穴。肩部取肩髃、  相似文献   

11.
太冲穴为主治疗髋关节周围痛5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关节周围疼痛临床较为常见 ,以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为主症。近年来作者以针刺太冲穴为主治疗髋周疼痛 5 2例 ,疗效确切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 2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31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 1小时 ,最长 30个月。其中 40例有不同程度的扭伤或外伤史 ,12例无明显诱因。1 2 治疗方法1 2 1 取穴 :主穴太冲 ,配穴足临泣。1 2 2 操作 :患者仰卧 ,选 30号 1 5寸毫针针刺患侧太冲穴 ,进针 0 8~ 1 0寸 ,行捻转泻法较强刺激 ,针感要求局部麻胀 ,少数患者可向上传导。得气后 ,嘱患者…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6~65(其中21~42岁者占多数)。全部为初发、尚未化脓的病例。治疗方法:①穴位刺血:穴取患侧耳尖、攒竹,如两眼同病,可取双侧穴位。于穴区常规消毒后,以半寸较粗之毫针点刺瓦尖1~2分深,捏挤出血5~8滴,继以左手拇、食二指将撤竹穴区皮肤捏起,亦以半寸较粗之毫针点刺之,深约2~3分,捏挤出血5~6滴。③穴位针刺:穴取暖侧脾俞、胃俞,四穴均由上至下斜刺8分~1寸,使针感向下传导,得气后施以捻转泻法,不留针。每日治疗1次,连续3次。疗效标准:经1~3次治疗后,疼痛消失,局部充血…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2 2例 ,均为单眼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8例 ,年龄 4 0~ 5 0岁 5全 ,5 0~ 6 0岁 14例 ,6 0~ 70岁 3例。病程 :发病 4h内来诊者 5例 ,2d内来诊者 8例 ,1周以后来诊者 9例。2 治疗方法2 1 急救 :立即给予亚硝酸异戎脂吸入或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球后注射 6 5 4 2或阿托品吸氧 ,眼球按摩。2 2 针刺 :取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太阳、风池、翳明、合谷等穴 ,强刺激后 ,留针 2 0min ,每日交替进行。2 3 穴位封闭 :蝶脉灵及维生素B1、B12 上述穴位交替经药。2 4 静点 :蝶脉灵或复方丹参加胞 :磷胆硷静点…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90例中 ,男 74例 ,女 16例。年龄 19~ 30岁 4 8例 ;31~ 4 0岁 16例 ;4 1~ 50岁 10例 ;51~ 6 0岁 7例 ;6 0岁以下 3例。发病时间 :1~ 3个月 4 1例 ;3~ 6个月 2 3例 ;6个月~ 1年 14例 ;1~ 2年 7例 ;4年 4例 ;7年 1例。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人治疗前均采用过其他内服外用药 ,疗效欠佳。针具 :针柄为较粗的不锈钢柄 ,直径约为 0 .4~0 .5Cm,长约 8~ 10 cm;针尖呈细圆锥形似赤医针样。治疗方法 :位于腰骶脊旁开两侧俞穴 (肾俞 ,大肠俞 ,关元俞 ,小肠俞 ,膀胱俞等 )部位上 ,每边选 5~ 6个穴位 ,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后 ,每穴点刺…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6 2例患者均获确诊[1 ] ,都经CT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中女 3 5例 ,男 2 7例 ;年龄最大 82岁 ,最小 41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8年。属第 1次发作者 2 3例 ,复发者 3 9例。 3 9例复发者均服用过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在压痛点处进行消毒 ,将装有 0 .5 %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的注射器刺入上述压痛点 ,如无回血 ,即将该药缓慢注入 ,每次取 1~ 2点 ,每点注入0 .5mL。穴位注射后配合电针 ,选主穴下关、合谷 ,第 1支痛…  相似文献   

16.
以中极、会阳穴为主治疗阳痿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针刺中极、会阳穴为主治疗阳痿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纳入标准 所选病例均为男性功能性阳痿病人。临床检查 :生殖器官发育正常 ,无畸型 ,无外伤 ,无手术损伤等 ,血清 FSH、LH等性激素测定均正常。所有病例进行夜间勃起试验 ( NPT)后进行筛选 ,以性生活不能有效勃起 ,性交 75 %以上不能正常进行而确诊。1 .2 一般资料  30例男性病例中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 0岁 ,其中 2 3~ 35岁 9例 ,36~ 5 6岁 1 3例 ,5 7~ 6 0岁 8例。病程最短 7个月 ,最长 3a。2 治疗方法2 .1 刺中极穴法 :取 30 # 3寸长毫针 …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严重困扰人类健康。资料显示[1],我国人群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率为9.56%,症状多出现在4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者达78.5%。本病在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笔者复习了近5 a来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报道,综述如下:1传统针灸疗法1.1针法杜氏[2]齐剌治疗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50例。取大轮穴(经外奇穴,相当于股骨内上髁上缘,膝内侧压痛点)、膝阳关穴。患处选穴,正中直刺1针,两旁开1寸向正中斜刺2针,以得气时酸麻感觉至膝部为宜,总有效率为86%。程氏等[3]用膝五针(鹤顶、内膝眼、外膝眼、阴谷、委阳穴)加刺络拔罐治疗4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针刺时使刺入鹤顶、内膝眼、外膝眼三针针尾呈等边三角形,刺入阴谷及委阳的两针呈60度角,直达骨膜。针刺后用梅花针扣击委中穴并拔罐、总有效率87.5%。朱氏[4]采用针刺阴陵泉、阴陵泉内外膝眼(简称膝四针),并加神灯照射治疗58例,治愈37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任氏[5]采用透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7例。穴取足三里透合阳、阳陵泉透阴陵泉、内外膝眼相透、曲池透少海,膝关节内...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一般资料5 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 :男4 1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71岁 ,平均年龄4 9 5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2个月 ,平均病程2 74年 ;CT或MRI示 :出血性脑血管病 2 3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 2 7例 ;左侧偏瘫 30例 ,右侧偏瘫 2 0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取穴上肢瘫痪 :取颈椎及胸椎椎间穴 ,浅刺法 ,从第四颈椎开始向下 ,取椎间穴连刺 4~ 5针 ,进针 7分许。以上椎间穴轮流交替使用为主穴 ,配穴为患侧的肩骨禺、肩、曲池、合谷、少海。下肢瘫痪 :取腰椎 1~ 5节的夹脊穴 ,进针 7分深 ,取腰椎及骶椎关节…  相似文献   

19.
肩关节周围炎 (肩周炎 )是临床常见慢性肩部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以肩关节疼痛、僵硬 ,主、被动活动受限 ,患侧肩关节周围有多个压痛点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我们采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 5 2例 ,收到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1 5例 ,女 3 7例 ;年龄 2 5~ 6 2岁 ,病程最长 3年 ,最短 1 5天。单侧 3 9例 ,双侧 1 3例。2 治疗方法2 .1 穴位注射。选穴 :选患侧 4~ 5个阿是穴及肩、肩、肩贞穴。药物 :0 .2 5 %利多卡因 2 0ml合维生素B1 2 5 0 0ug ,急性期加入强的松龙 75mg ,慢…  相似文献   

20.
口服各种制剂药物经消化道吸收作用治疗小儿泄泻的文献报导甚多,在此不加赘述,现就近几年来小儿泄泻的外治疗法(不经消化道的治疗方法),予以简述,提供治疗小儿泄泻的参考。 一、针灸穴位疗法:赵玉梅报导针刺治小儿腹泻200例。<1岁82例,1~3岁78例,3岁以上40例。发病1~2天者51例,3~5天81例,6~10天45例,10天以上23例。主穴:中脘、建里,下脘;辅穴:天枢、四缝、长强。腹部穴位均以捻转进针,虚寒者用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