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3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NFα、IL-6含量及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结果: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为48.8%(21/43),突变株感染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野生株感染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机体免疫压力的增高可能是导致HBV前C区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毒株X基因/C基因启动子的热点变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Hou J  Cheng J  Wang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2):107-110
目的HBV/X基因存在调控HBV复制的调节序列,X基因变异将影响这些调节序列功能,研究中国HBV毒株X基因/C基因启动子(BCP)区的变异情况。方法设计BCP下游反义链错配引物,将点突变附近的一个碱基(nt1767)由A→T,则正好可在BCP变异株中引进一个BclI(T↓GATCA)酶切位点,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筛检143例中国人感染的HBV毒株BCP区变异,并与前C区变异比较。结果114例血清HBVDNA阳性慢性HBV感染者,BCP区和/或前C区变异者49例(43%),BCP变异者37例(32%)。BCP变异无论在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肝炎病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慢性HBV无症状感染者。BCP可与前C终码变异共存或单独出现。结论在中国HBV毒株BCP区存在热点变异。HBV毒株BCP变异可能影响HBV前C基因组mRNA转录,是HBV感染持续和肝病变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WBV前C/C区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构建HBV前C/C区基因EB病毒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到HepG2细胞,并表达HBeAg。结果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均阳性,转染的细胞目的DNA和表达蛋白检测均阳性。结论采用EB病毒载体构建HBV前C/C基因的表达载体,能在HepGZ细胞中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由于EB病毒载体以附着体的形式复制,不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基因中,拷贝数稳定,适合于体外研究HBVC/C基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88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HCV与HBV-M,阳性率分别为14.77%和90.91%。用PCR法检测发现血清HCVRNA阳性12例(13.64%);11例血清HBVDNA阳性病人的肝癌组织中8例HBVDNA阳性;1例肝癌组织中同时检出HCVRNA与HBVDNA。结果表明,本组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与HCV感染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3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NF,IL-6含量及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结果: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为48.8%,突变株感染组TNFα、IL-6水平明显主于野生株感染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  相似文献   

6.
88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HCV与HBV-M,阳性率分别为14.77%和90.91%。用PCR法检测发现血清HCVRNA阳性12例(13.64%);11例血清HBVDNA阳性病人的肝癌组织中8例HBVDNA阳性;1例肝癌组织中同时检出HCVRNA与HBVDNA。结果表明,本组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与HCV感染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 ,HBV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对其感染导致的乙肝特异性诊断仍以EIA或RIA为主。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一直尝试利用RCR法检测HBV。本文设计了一对HBV引物 ,并对之检测HBV的扩增产物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用于确定PCR产物分子量的HBV阳性血清(HBsAg、HBeAg、DNAP、HBVDNA均阳性 ) ,及HBVDNA阴性血清由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惠赠。用于临床考核的HBeAg阳性血清的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阴性血清取自健康献血员。1.2 引物通过计算机检索Ge…  相似文献   

8.
肝病患者血清中AFP,HBV—DNA,抗—HcV存在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定瑞 《广西医学》1995,17(4):278-279
本检测203例肝病患血清中AFP,HBV-DNA和抗-HCV,其阳性结果为:AFP42.4%,HBV-DNA67.9%,抗-HCV23.6%,在87例AFP阳性血清中,HBV-DNA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72.4%和35.8%,其中:HBV-DNA阴性抗-HCV阳性率45.8%,HBV-DNA阳性抗-HCV阳性率31.7%,结果表明,HBV与HC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发生,关系十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PCR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突变与HBV感染患者肝脏病变的关系,建立HBV前C区1986位点突变的PCR分析方法。方法 根据HBV前C区DNA序列,采用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HBV第1896位核苷酸的突变,并检测了126例临床血清标本。结果 成功分析了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126例临床标本突变株检出率为47.2%。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为临床HBV的研究和病情分  相似文献   

10.
HBV,HCV,HGV重叠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杰  杜绍财 《铁道医学》1999,27(4):244-245
目的 了解10年前我国HBsAg阳性献血员HBV,HCV,HGV重叠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套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RNA、HGVRNA、免疫PCR技术检测HBVDNA。结果 发现在HBsAg阳性献血员中,HBVDNA阳性率90%,HCVRNA阳性率20%,HGVRNA阳性率6%,三重感是性率3%。结论HBsAg阳性献血员吸较高比例的双重感染,且以HCV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抗HBs阳性临床意义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2例抗HBs阳性慢性乙肝病进行临床分析,发现抗HBs与其他血清HBV标志物同时检出者以抗HBs,抗HBs/抗HBc同时阳性多见(32.4%),其次为抗HBs与HBVDNA或HBsAg共存(24.5%,13.7%),推测这些患者可能有HBV前S/S区基因变异株感染。资料显示,抗HBs阳性CHB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对较轻,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值,与抗HBs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3′-碱基特异性PCR法(3′-BS-PCR)。结果:55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突变株25例。突变株的检出主要集中在抗-HBe阳性患者中,并随肝损害加重而增加,重型肝炎患者突变株检出率最高。HBV、HCV重叠感染者高于HBV单纯感染者。结论:突变株感染者病情较重,预后差;抗-HBe的出现并不完全意味着病情的缓解;HCV的重叠感染可能是导致HBV前C区基因突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谭志明  江元森  黄仰甦 《广东医学》1999,20(10):767-768
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8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68例患者中血清中有6例HGV RNA阳性。这6例患者同时重叠HCV感染,其中2例HBV,HCV,HGV重叠感染。13例HCV RNA阳性,9例HBV DNA阳性。结论血透患者是HGV感染的高危人群,输血中血透患者感染HGV,HCV,HBV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HBV与HCV重叠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法和套式PCR法对深圳地区44例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者进行HCV-RNA检测,并同时作HBV-DNA检测,以了解HBV与HCV重叠的感染情况,同时观察其血清ALT的情况。结果发现,44例患者中HBV-DNA阳性12例(27.27%);HCV-RNA阳性22例(50.00%),抗HCV阳性21例(47.73%).表明HBV与HCV的重叠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主要含有3种蛋白质,由S基因编码的主要外膜蛋白,即HBVHBsAg,由S基因与前S1区共同编码的外膜中蛋白前S2蛋白以及由S基因、前S2区与前S1区共同编码的前S1蛋白。目前临床除检测传统HBV五项指标、HBVDNA和HBVDNA多聚酶外,国内外相继开展了HBV前S1抗原、前S2抗原及相应前S2抗体检测,为进一步研究HBV感染后增殖、传染、愈后和转归提供了新的指标。但由于所用方法敏感性差异,S基因及前S区表达产物及抗体的临床意义,与HBV五项指标及HBVDNA的相互关系报道各异。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虽已有对HBVDNA和HCVRNA用PCR方法一次性同时检测技术,但由于广泛昨杂,易污染,费用高,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笔者根据HBVDNA在血清中含量较多,易于提取的特点,将HBV的引物用量由两次扩增减为一次扩增,并将蛋白酶K改为异硫氰酸胍一饱和酚抽提,使反应时间有所缩短,又使成本费减少近30%,经对92例患者血清的检测,结果发现与同份血清单一PCR方法检测HBV和HCV感染阳性的总符合  相似文献   

1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0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6.7%和45%,尤其在急性乙肝(AH)或抗HBe阳性或抗HBs阳性的患者中,HBV.DNA在PBMC中检出率显著高血清,提示HBV.DNA普遍存在乙肝患者甚至HBsAg转阴的病人PBMC中,可能是肝脏病病变反复活动及病毒重复感染的来源。因此也导致既往有HBV感染史的HBsAg阴性献血员传  相似文献   

18.
斑点杂交法检测银屑病皮损中的HBV 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了20例银屑病皮损中HBVDNA的存在情况,并与血清中HBVDNA及其表达产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20例中6例皮肤员HBVDNA阳性,其中4例血清斑点杂交及HBV感染标志阴性,提示银屑病发病可能和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系统阳性的慢件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DNA,筛选出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乙肝e抗体(抗—HBe)阴性和HBeAg阴性/抗—HBe阳性各20份PCR阳性血清,分别用人工合成的HBV前C区基因寡核苷酸探针M0(无突变),M1(1点突变),M2(2点突变)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发现HBeAg阴性/抗—HBe附性慢性乙肝患含有17例(占85%)在1896位核苷酸发生点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其中10例(占50%)发生2点突变。选突变PCR产物直接测序,同样证实点突变的存在。提示乙肝患含HBeAg阳性自然转换为抗—HBe阳性、并不一定是病毒复制减弱,而可能足HBVDNA前C区发生了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20.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HBeAg 阴性CH- B 患者血清HBV- DNA 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PCR法对经肝穿活检确诊的52 例HBeAg 阴性,33 例HBeAg 阳性CH- B 血清进行了HBV- DNA 含量检测,并将HBeAg 阳性与阴性患者HBV- DNA 含量、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与低水平患者肝脏病理损害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 HBV- DNA 含量HBeAg 阳性患者显著高于阴性患者,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患者肝脏病理损害明显重于低水平患者( 均P< 005) 。结论 提示血清HBeAg 阳性;确为判断HBV 复制的良好指标; 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者,尤以重视,及时给予抗病毒等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