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老年人胆石症伴感染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手术病人。结果 手术治疗老年胆石症急性发作136例,治愈118例(治愈率86.7%),死亡4例(病死率3.85%)。胆囊切除65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取石36例,胆总管探查取石25例,胆总管切开引流7例,胆囊造瘘3例。结论 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纠治各种夹杂症,采用有效而简单的手术方式,治疗高龄胆石症也同样能取得满意的疗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3月~2007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31例老年胆石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老年胆石症131例,单纯胆囊切除103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5例,胆总管探查取石5例,胆肠吻合5例,胆囊造瘘3例,治愈114例(87%),好转15例(11.5%),死亡2例(2.5%)。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老年胆石症外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00年3月-2007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31例老年胆石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老年胆石症131例,单纯胆囊切除103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5例,胆总管探查取石5例,胆肠吻合5例,胆囊造瘘3例,治愈114例(87%),好转15例(11.5%),死亡2例(2.5%)。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老年胆石症外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曹辉国  袁胜勇 《河北医学》2012,18(6):796-799
目的:探讨老年性胆石症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93例老年性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老年胆石症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治愈79例(84.9 %),好转13例(14.0% ),死亡1例(1.1%).其中行胆囊切除术60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4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5例,胆肠吻合术4例,胆囊造瘘术3例.结论:老年胆石症应根据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并重视围手术期及术后处理,对于老年性胆石症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禁忌症,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微创可行性.方法:分析38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81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效果肯定,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性胆石症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疗效、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 对我院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性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手术疗效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55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2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6例,胆肠吻合术4例,胆囊造瘘术1例.术后78例患者共治愈67例(85.9%),好转10例(12.8%),死亡1例(1.3%).结论 对老年胆石症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禁忌症,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应根据个性化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方式,以减少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65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症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探讨86例65岁以上老年胆石症病人选择手术时机及方式。结果:胆囊切除64例,占74.3%;胆囊造瘘6例,占6.98%;胆囊造瘘加胆总管探查15例,占17.4%;1例死亡,占1.16%。结论: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处理合并症是外科治疗老年胆道疾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疾病特点,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本院7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其中结石性胆囊炎69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0例;保守治疗后好转7例(并发膈下脓肿1例)胆囊切除62例,胆囊大部分切除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或(和)取石、T管引流7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微创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镜括约肌切除术(EST)取石失败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结果45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2.0±16.4)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7%),2例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行经T管肝素溶石。术后3~7周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治疗效果肯定,微创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6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中,慢性胆囊炎35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34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3例,胆囊坏疽13例,胆囊癌1例。其中传统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4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瘘口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十二指肠瘘修补术1例,腔镜下胆囊切除术8例,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例。本组患者中痊愈84例,1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心肌梗死,1例患者胆囊癌放弃再手术出院。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有手术条件及指针者宜尽早手术治疗,手术风险可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原发性胆囊癌及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对2004—2005年收诊的36例胆囊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确诊率为25.0%,手术治疗36例,术式包括胆囊切除、肝楔形切除4例,腹腔镜术中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区域淋巴结清扫2例,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11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2例,开关术1例,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Stent支架植入术2例,胆囊切除、肝楔形切除、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例,胆囊切除、肝楔形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胆总管空肠吻合术2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Nevin分期I期2例,II期3例,III期11例,IV期12例,V期8例。5年存活率为8.3%。结论目前临床发现的胆囊癌大部分为中、晚期,疗效较差。提高疗效的途径在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强调病理检查对判断预后的重要性,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8例,根据胆囊管及胆总管直径、腹腔感染及组织水肿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胆道镜探查取石(16例);B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94例);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一期胆总管缝合(48例)。评价手术时间、结石残留率、并发症率(出血、胆漏、伤口感染)。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5.1±14.7) min,B组为(102.2±18.1) min,C组为(110.1±16.4) min,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20,P=0.887)。A组有1例术后出现结石残留,B、C组无结石残留,总体结石清除率为99.4%。总体并发症率为1.9%,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在适合的人群中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施悦  徐俊法  罗芸葆 《西部医学》2008,20(1):158-159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17例胆道手术患者有选择性地行胆囊管造影198例,其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4例,行胆总管探查;有2例造影假阴性,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行二期手术。随机抽取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154例、胆切+总探病人200例与造影组分别进行对照。结果造影组198例病人中,胆切154例,有2例术后残留结石,残石率1.3%,而对照组有14例之多,残余结石发生率为9.1%。在造影组中有44例行胆总管探查,均证实有胆总管结石,阴性探查率0%,对照组200例中有23例进行了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阴性探查率11.5%。结论有选择性地经胆囊管造影能降低残余结石发生率及胆总管阴性探查率。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0a中12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120例修复后108例再手术患,损伤部位和修复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率90%(108/120);再手术率与患性别、年龄无显关系;再手术率与损伤原因、损伤部位、修复时机、手术方式和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修复后再手术率最高(100%),开腹胆囊切除术(0C)次之(91.30%)、0C 胆管探查术最低(71.43%),三组间相差显(P<0.05);损伤部位再手术率:肝总管、肝门部胆管、高位胆管分别为92.31%,91.67%,94.52%三无显差异,而胆总管损伤再手术率最低55.56%,与前三个部位再手术率相差非常显(P<0.01).结论:胆管损伤力争手术中、术后早期(<48h)确诊并修复,短期内(<4wk)修复应慎用,4wk后行近端胆管与空肠Roux—y端侧—侧吻合较合适,并内置T管支撑6mo以上,可降低术后胆管狭窄及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再手术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Xin Y  Hong DF  Cai XJ  Mou YP  Li LB  Wang GY  Wang XF  Wei Q  Chen D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8):2703-270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IOEST)技术(LC—IOEST)与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技术(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疾病的最佳微创治疗方案。方法将术前经B超或MRCP确诊和术中胆道造影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275例,随机分为LC-IOEST(129例)和LC—LCBDE(146例)两组,比较两组联合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两组联合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C-IOEST和LC-LCBDE两组联合技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手段,后者还可能避免EST的一些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胆石症形成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胃切除术后发生胆石症4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病例中行毕Ⅰ胃大部分切除7例,毕Ⅱ式28例,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6例。所有病例均行胆囊切除术,3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加行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所有患者均经相应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而得以痊愈。结论:准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胃切除术后胆石症治疗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两种微创治疗方案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LC+LCBDE与EST+LC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疗效的RCT,检索时限均为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例研究,共17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C+LCBDE与EST+LC在手术成功率方面与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ST+LC相比,LC+LCBDE手术总时间较短、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住院费用较低。结论:在患者自身和医疗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LC+LCBDE比EST+LC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2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预防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探讨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近15年因肝胆胰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等肝外胆道损伤共26例进行分析。结果:行胆囊切除术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手术致肝总管横断2例,胆总管横断7例,胆总管结扎4例,胆总管裂伤9例,右肝管裂伤2例,副肝管横断2例。结论:胆道周围的炎症水肿,萎缩性胆囊炎、Mirizzi综合症和高位胆囊手术时易发生胆管损伤;门静脉高压症和术中出血,胆管损伤的机会增大;术中经验不足或过于自信亦是造成胆管损伤的重要原因。肝胆胰手术的经验积累,克服盲目自信,术中规范操作可以降低肝胆外道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1996年以来我院2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诊治体会、经验教训。结果:本组20例均为单纯胆囊切除术。发生原因:胆囊床迷走小胆管2例,胆总管损伤5例,肝总管损伤2例,Mirizzi综合征3例,胆囊管结扎线脱落5例,胆总管缝针刺伤3例,经带血管蒂肝圆韧带大网膜修补等处理,术后恢复满意18例。2例术后胆总管狭窄,行胆肠Roux-Y吻合术,无1例死亡。结论:减少医源性胆瘘关键在于预防,术中规范正确操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正常解剖关系及变异,正确放置引流管等均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