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男,42岁。被碎裂砂轮击中左颈部,伤后7出现失语、右侧偏瘫;伤后第2d头颅CT扫描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查体:嗜睡,失语,右肌力0级,张力增高。左颈部中段有伤口长6cm。经颅彩色多普勒显示左颈内动脉内膜碎裂,局部闭塞,颈动脉分叉部至颈内动脉颅外段全部被血栓充填,局部无血流信号;颅内左侧大脑前、中动脉血流明显减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7岁。阵发性头痛、左下肢麻木2周,伴阵发性右下肢无力、右眼疼痛1周。症状于平卧时可明显减轻。体格检查:右半身少汗。既往高血压史20年,糖尿病史4年。颈部3DCE-MRA显示左颈总动脉直接延续为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残迹未见确切显示(图1A)。头部3D TOF MRA显示左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分别由右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供血(图1B、C)。颅底CT薄扫:左侧颈动脉管未见显示(图1D)。讨论本例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如通过MRA和颅底CT检查做出诊断。MRA能显示颈内动脉缺如、颅内侧支循环及可能存在的其…  相似文献   

3.
对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1例TCD诊断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71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4 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 a,血压最高达200/110 mm Hg,吸烟史30 a,饮酒10 a余.入院后查:BP 160/100 mm Hg,神清,语利,深舌无偏斜,双侧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基本恢复.TCD检查所见:双颈内动脉颅外段未探及血流信号,双颈外动脉低阻力、高流速血流频谱改变.颅内动脉可见典型的侧支循环开放的血流特征,主要表现为:左大脑中动脉(LMCA)及左颈内动脉终末段(LTICA)低流速、低搏动血流频谱改变;左大脑前动脉(LACA)血流方向逆转(即由负向变为正向),右大脑前动脉(RACA)、右大脑中动脉(RMCA)及右颈内动脉终末段(RTICA)血流速增快(代偿);双大脑后动脉(PCA)P1段血流速增快(代偿);双眼动脉(OA)反向血流频谱改变(即由正向变为负向);右椎动脉血流速减慢.TCD诊断:(1)双颈内动脉颅外段未探及血流信号(待除外闭塞?);(2)左大脑前动脉血流方向逆转(前交通支开放、右→左分流型);(3)双大脑后动脉P1段血流速代偿性增快(双后交通支开放);(4)双眼动脉反向血流频谱改变(双颈内、外侧支开放);(5)右椎动脉血流速减慢.上述检查结果均经颈动脉超声和CTA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性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如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如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点。结果:超声表现为左侧甲状腺上动脉起源于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远端分支未见入颅内的颈内动脉样管腔及血流频谱,且远端分支血流阻力指(RI)较高似颈外动脉样频谱,左侧颈部血管管腔较对侧细。头颈CT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不显影,左侧大脑前动脉由对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大脑A1段缺如,左侧大脑中动脉由椎基底动脉供血,左侧颈动脉管缺如,确诊为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如。结论:超声检查便捷、价廉、安全、可实时动态观察,可以作为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早发现、早预防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2 2岁。因反复头痛 ,眼痛 ,全身麻木感17年 ,加重 2个月来院诊治 ,检查 :生命体征及颅神经检查均未见异常。左上肢静脉稍显露 ,发红 ,无痛 ,无痒 ,无不适。胸片正常。 EKG正常。 MRI+MRA示脑血管畸形 ,考虑烟雾病 (moyamoya病 ) ,右侧半卵圆中心多发脑软化灶。经颅多普勒示 :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锥基底、双大脑后动脉血流代偿性增快 ,左颈内动脉虹吸部血流速度增快 ,可能狭窄 ,右颈颈内动脉虹吸段流速正常 ,呈“烟雾病”改变。颈部血管彩超显示 :双侧颈动脉各层次、结构、走向清晰 ,内膜光滑、均匀 ,未见局部狭窄与扩张 ,管腔…  相似文献   

6.
经椎动脉入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8岁.2008年5月因骑摩托车发生车祸,头部受伤导致右眼球隆起,右眼结膜充血、水肿、肿胀,视物模糊、视力明显下降.于2008年11月11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脑血管DSA造影:诊断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于12日予以经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闭塞.术后症状缓解出院,2个月后冉次出现右眼球外突,眼结膜充血,眼周可闻及杂音,考虑海绵窦内有其它分支动脉供血,海绵窦瘘再发.于2009年2月24日再次来我院行脑血管DSA造影: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不显影;左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前交通动脉增粗,有侧大脑前及右侧大脑中动脉经前交通动脉显影,双侧大脑前、大脑中动脉显影无异常,同时见右侧颈内动脉远段显影盗血致右侧海绵窦显影,右眼静脉明显增粗.左右椎动脉造影示大脑后及小脑动脉无异常,右侧后交通动脉明显增粗,并见向前部盗血致右侧颈内-海绵窦显影.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例1:男,32岁.因头部摔伤2 h来诊.查体:神清语明,BP120/80 mmHg,左耳见血迹.头CT检查脑内未见异常,左侧颅底见线状低密度影,CT诊断颅底骨折.临床以颅底骨折收入院,并予对症治疗,入院后约6 h出现嗜睡伴右侧肢体瘫,再次行头颅CT检查见左侧半球密度稍低伴脑沟,裂消失,考虑左侧颈内动脉供血区缺血性梗塞.行DSA检查动脉期显示左颈内动脉呈向心性狭窄,闭塞.诊断外伤性左颈内动脉闭塞,左半球广泛脑梗塞,予降颅压、抗凝治疗,伤后约21 h死于脑疝.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侧颈内动脉急性闭塞后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及发生机制。方法 3例患者均行头CT/MRI、TCD和(或)颈动脉彩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3例均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临床表现各异:例1首发右大脑中动脉和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随后右大脑中动脉梗死。例2首发左大脑中动脉TIA,再发后循环TIA,最后右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梗死。例3首发右大脑中动脉TIA,随后该血管梗死,再发后循环梗死。结论 一侧颈内动脉闭塞,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首发症状既可是TIA,也可是脑梗死,当不能用单一循环或一侧循环解释症状时,要注意存在颈内动脉闭塞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5例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其中左颈内动脉系统TIA 2例,右颈内动脉系统TIA 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2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右颈内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2例,左颈内动脉闭塞2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1例;扩容、升压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即可表现为前循环TIA,也可表现为后循环TIA,病因是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临床表现与病变血管不一致,确诊本病需靠脑动脉造影,低灌注是其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扩容、升压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经颅超声造影在颅内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造影在颅内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59例患者超声造影前、后分别经颅超声探查颅内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比较造影前、后颅内动脉的显示率,总结经颅超声造影在颅内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血流特点,并与MRA或DSA结果对比。结果造影增强经颅彩色多普勒(CE-TCCS)对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显示率较常规经颅彩色多普勒(TCCS)明显提高,其中对于MCA(M2段)、ACA(A1、A2段)、PCA(P1、P2段)的显示率与TC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例椎-基底动脉造影前显示率为71.3%(15/21),造影后显示率为100%;CE-TCCS检出3例MCA闭塞,15例MCA狭窄,3例ACA狭窄,2例PCA狭窄;4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7例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3例和狭窄8例,患者同侧颅内动脉血流灌注减少,血流速度减低。2例MCA狭窄支架置入术后,CE-TCCS显示血流通畅,速度在正常范围,所有结果均经MRA、DSA证实。结论经颅超声造影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的显示率;有助于判断颅内动脉狭窄,也可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左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与正常人图片工作记忆的激活脑区差异及其记忆障碍的脑加工机制。方法 对患者组12例左侧颈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 (其中左侧颈内动脉狭窄4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2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5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及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图片工作记忆任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采用AFNI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左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的反应时间显著延长(P<0.05),正确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组图片工作记忆的编码期、保持期、提取期的脑激活显著少于对照组,其中提取期最为明显。结论 左侧颈动脉狭窄/闭塞患者图片工作记忆任务的脑激活区存在损害,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能为早期诊断认知障碍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颅内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筛查单侧重度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用TCD对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1)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同侧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均低于对侧。(2)侧支循环开放形成,前交通动脉开放占63.5%,后交通动脉开放占46%,颈内外动脉开放占44%。结论:重度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使同侧半球血流速度下降,侧支循环建立,TCD与CTA从不同角度对颈动脉病变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5岁,右利手.2011年10月9日因"看杂志转动颈部时,突发言语不利,左侧肢体无力"来我院就诊,患者急性发病,不能讲话,左侧肢体无力,不能持物、站立,既往发病前1个月有感染发热、颈部承重病史.查体:血压120/80mmHg,神志清,完全性运动失语,偏瘫步态;颅神经(-),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无不自主运动,双侧病理征(-).头颅MRI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灶(图1).给予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并予活血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病程中无新发症状,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3周后,言语不利、左侧肢体无力等症状逐渐改善,言语不利情况恢复正常,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2011年10月13日行头颈CTA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端闭塞,近端呈瘤样突起,诊断为颈内动脉闭塞、颈内动脉瘤(图2).给予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6个月后复查头颈CTA示:右侧颈内动脉血流恢复通畅;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夹层动脉瘤(图3).2012年4月27日再次人我院,入院前查PT-INR值2.13,口服华法林7.5 mg/d.入院后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波利维75 mg/d常规术前药物准备5d,行右侧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WALLSTENT 7-40),术前造影见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夹层动脉瘤(图4);术后造影见狭窄明显改善,动脉瘤消失,血流通畅(图5),术后复查血管超声支架术后血流通畅.术后继续抗凝、抗血小板,术后3d体检:左侧肢体肌力V级,予出院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检查粥样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cerebral stroke,IC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52例ICS患者设为脑卒中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性质和部位。比较两组颈部动脉斑块(软斑、硬斑、混合斑)检出率、颈部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颅外段、右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结果脑卒中组检测出粥样斑块96个,对照组24个;脑卒中组软斑、混合斑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颅外段、右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患者早期斑块数量及性质与健康人存在较大差异,采用颈动脉彩超检查可准确提供斑块数量、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等信息,早期评估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尽早干预脑卒中发生风险及制定治疗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性失语的血液供应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人的失语种类及特征。结果 部分失语病人的缺血病灶位于优势半球,但具有相同动脉闭塞病人的失语类型并不相同。单纯运动性失语康复较快,混合性或感觉性失语康复较困难。结论 语的类型因MARE方形区复杂血供及其侧支循环情况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7岁。三十月前被棍棒打伤,现以头痛、眼胀、自觉左耳部杂音就诊。查体:无定位神经体征,左颈部上区可触及明显震颤。 TCD表现;双侧半球血流速度不对称,左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左颈内动脉终末段血流速度相对减低,呈低搏动性改变。于左颞窗向下水平探测可见频谱边缘呈毛刷样、频窗充填并伴撞击样杂音的低搏动高流速异常血流频谱。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不对称,左侧流速升高伴低搏动血流改变。于左眼窗深度在76mm处,流速及搏动指数相对减低,右眼窗同一深度未探及异常血流。TCD结果考虑:不排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能,建议行颈动脉双功能超声(CDFI)检查。 CDFI显示:双侧颈动脉球部不对称,左侧明显扩张,内径1.2cm,右侧内径0.6cm,球部上行1~2cm范围其动脉前壁与颈内静脉之间可探及一个0.13cm大小瘘道,颈动静脉血流紊乱.动脉血流向静脉管腔分流,证实为外伤性的动静脉瘘。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2001-04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遇到术后发生脑性盐耗综合征3例,对其发生原因和处理探讨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例1:男,72岁,因反复出现左侧肢体功能障碍1个月入院.14 a前曾患脑梗塞,有高血压病史14 a,无糖尿病、冠心病史.术前DSA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严重狭窄,约95%,长约3cm,左大脑前动脉闭塞.彩超示右颈内动脉内径1.7 mm,流速129 cm/s.例2:男,81岁,因坐起后头晕3个月为主诉入院,伴右侧肢体功能障碍l a,有高血压病史5 a,术前DSA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约70%,彩超示右颈内动脉内径1.7 mm,流速129 cm/s.右大脑中动脉闭塞,Wills循环良好.例3:女,70岁.因反复左侧上肢震颤伴无力3个月为主诉入院,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术前DSA左侧颈内动脉狭窄40%,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约80%.  相似文献   

18.
正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闭塞性病变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我们近期利用微导丝技术完成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支架置入术2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病例1患者男性,79岁,因"7个月前突发失语2次"于2014年7月17日入院。既往史:高血压7年,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不佳;糖尿病史15年。查体:神智清醒,右侧肢体肌力Ⅳ级,神经系统检查(-)。左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未闻及血管杂  相似文献   

19.
舒晓 《临床荟萃》2006,21(23):1742-1742
例1,女,52岁。因活动中突发头痛、剧烈呕吐,左侧偏瘫,右肢体发凉、疼痛,短暂性意识障碍3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血压97/70mmHg(1mmHg。0.133kPa)(左臂),136/80mmHg(右臂),脉搏62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2/6级,双侧颈动脉可闻及血管杂音,右桡动脉未能触及,神志清楚,理解能力差,双眼向右侧凝视,瞳孔直径左3mm,右2.5mm,右侧对光反射迟钝,伸舌向左偏,颈部有抵抗感,左肢体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征(-)。头部CT:右额、顶叶及右卵圆孔中心低密度影,考虑为脑梗死。胸部CT;自主动脉弓至降主动脉于左肾动脉分支处可见管径稍增粗呈梭形扩张,外侧见弧形稍高密度影,CT值约为60~77Hu。颈动脉彩色超声:左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夹层,右颈总动脉及大分支血栓形成伴闭塞,右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入院诊断;①右侧颈动脉系统血栓形成;②脑盗血综合征;③无脉症;④主动脉夹层(Ⅲ型)。入院13小时后,突发剧烈胸背痛,呕吐不止,呼吸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为患者实施GE256排CT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的患者41例,为所有患者实施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扫描。结果:41例患者应用血管探针技术、MIP、MPR、VR等图像重建技术,椎动脉、颈内动脉、脑内各动脉及主要分支均可获得清晰显示。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占19.51%,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占34.15%,颅内动脉伴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占46.34%。颅内动脉狭窄中,4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5例基底动脉狭窄,2例大脑后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伴大脑中动脉狭窄,14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6例M2段狭窄。颅外颈动脉狭窄中,1例单侧椎动脉发育细小,5例椎动脉C2、C3水平狭窄,5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8例颈内动脉分叉部狭窄。斑块血管共计29支,基本位于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部位。累及血管中中重度狭窄伴闭塞患者33例、轻度狭窄患者8例。结论: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扫描能够使病变部位程度、类型以及部位等得到准确显示,可为临床进行病情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