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染铅大鼠皮层NOS和nNOS神经元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芬  李积胜  杨烽  陈俊  王华仁  高云 《武警医学》2004,15(8):573-575
 目的探讨铅损害大鼠大脑皮层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阳性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ADPH-d组织化学和nNO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饮用含不同剂量醋酸铅(0.02,0.2g/L)饮水的大鼠皮层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铅染毒大鼠皮层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铅对大脑皮层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并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42岁,间断性双下肢疲软、无力3年.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血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患者儿子,19岁,无任何不适症状,也无明显的精神症状,学龄期开始智力及表述能力较同龄人差.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血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是否患有脊柱疾病对飞行学员能否胜任飞行任务有决定性作用.目前我海军招飞体检中,仅对外科检查脊柱外观有阳性体征者行X线摄片.但部分脊柱病变外观并无明显阳性体征,因此极易漏诊.如何避免脊柱病变漏诊,提高招飞质量,是招飞体检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对2006-2008年外科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学生233例行脊柱X线摄片,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1岁.左大腿无明显诱因行走时疼痛20余天,呈持续性,无放射痛,无发热,休息后缓解,症状逐渐加重.体检:左髋部外旋、外展时疼痛加剧,"4"字试验阳性,直腿高抬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8岁.发现下腹部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半年就诊.体检:下腹可触及约20 cm×20 cm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压痛阳性,耻骨联合处压痛明显,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6.
黄建新  王岩  刘爱琴  封淑文  杜巧 《武警医学》2008,19(11):978-98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探头观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高频超声对68例高血压患者,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检查48例健康体检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有无粥样硬化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阳性组,研究阴性组,对照阳性组,对照阴性组.结果 研究阳性组共42例,占研究组61.8%,研究阴性组26例,占研究组38.2%,对照组阳性组13例,占对照组27.1%,对照阴性组37例,占对照组72.9%.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本组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导致最大剪切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内中膜厚度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块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动脉硬化的发生及进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8岁.因头痛伴呕吐1月余就诊.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小鼠大脑皮质NOS活性及nNOS蛋白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李积胜 《武警医学》2005,16(7):501-504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小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探讨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机制.方法复制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利用Y-迷宫检测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NADPH-d组织化学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血管性痴呆小鼠与正常小鼠大脑皮质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血管性痴呆小鼠比正常小鼠Y-迷宫学习记忆训练次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脑皮质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皮质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8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减退伴视物模糊2月.查体:右眼视力下降,晶状体浑浊,眼底见大量渗出物,其他未见明显特殊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1岁.5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活动障碍、感觉减退.自发病以来,大小便均正常.体检:躯体自T4~5椎体平面以下感觉明显减退,浅反射减弱,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力I级,感觉减退,病理反射阳性,跟膝胫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4岁.6年前因间断性抽搐5 d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2.
张瑞红  吴蕾  丁岩  张亚妹 《武警医学》2008,19(6):502-505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20例及经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组)30例术中均取瘤体及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肌瘤和内膜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 服米非司酮后,PR在肌瘤和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ER的阳性表达率变化不大(P>0.05);bcl-2在肌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变化(P>0.05),在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bax在肌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0.05),在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差别(P>0.05).米非司酮治疗后内膜83.3%(25/30)表现为增生期改变,其中32%(8/25)为简单增生过长.结论 米非司酮能促进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同时又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A联合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均行CTA和灌注成像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双阳性组、单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3组近期及远期预后.结果:双阳性63例,占52.5%,双阳性组近期及远期预后明显较单阳性组和阴性组差(均P<0.05).结论:灌注成像和CTA可...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20岁.因外伤后右侧阴囊疼痛12h入院,平素身体健康.查体:右侧阴囊较对侧增大,睾丸位置上移,于左侧阴囊上部,抬举实验阳性,睾丸内下方触及3.5cm×2.5cm包块,触痛明显,质地偏硬,附睾界限不清,提睾反射可疑阳性,阴囊透光实验阳性,左侧睾丸及附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HBV相关性肝癌(HCC)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联合负载HBV表面抗原(HBsAg)和HBV核心抗原(HBcAg)后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从20例HBV感染相关性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出未成熟的MoDC(imaDC),HBcAg与HBsAg联合负载后用"细胞因子鸡尾酒"(IL-1β、ID-6、TNF-α和PGE2)促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熟MoDC的表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oDC分泌的细胞因子,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实验检测MoDC诱导自身T细胞分泌IFN-γ的频率,五聚体染色法检测MoDC诱导自身T细胞产生HBV特异性CD8 T细胞的能力.结果 HBsAg和HBcAg联合负载的成熟MoDC(scDC)表面分子表达水平比imaDC显著增加,其中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简称为1-4-5阳性组)的患者MoDC表面分子明显高于HBsAg和抗-HBc两项阳性(简称为1-5阳性组)的患者;scDC分泌IL-12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用无关蛋白负载的对照组(conDC),1-4-5阳性组患者MoDC分泌的IL-12水平明显高于1-5阳性组;1-4-5阳性组的scDC诱导自体T细胞分泌IFN-γ的频率明显高于conDC;有4例HLA-A2 的1-4-5阳性组患者的scDC诱导自体T细胞产生HBVcorel8-27特异性CD8 T细胞.结论 HBsAg和HBcAg联合负载可以逆转HBV相关性HCC患者MoDC受损的功能,增强1-4-5阳性组MoDC;诱导自体T细胞特异性应答的能力.1-4-5阳性组患者的MoDC功能强于1-5阳性组患者.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膀胱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膀胱癌中VEGF表达与MVD的关系及在膀胱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结果 68例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42例(61.8%)、MVD为63.64±33.20,均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VEGF的表达:浸润性肿瘤明显高于浅表性(P<0.01),Ⅱ、Ⅲ级明显高于Ⅰ级(P<0.05,P<0.01).VEGF阳性组MVD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VEGF阳性组术后5 a预后不佳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5 a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P<0.05).结论 VEGF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VEGF蛋白表达与膀胱癌的血管生成和病人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贾云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0):1599-1599,1603
患者 男性,33岁.主因腹泻10天入院.人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偶有脐周隐痛.既往体健.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急诊生化正常.腹盆部CT:空、回肠壁弥漫性增厚(以肌层为主),最厚处约27mm,粘膜层、粘膜下层及肌层依稀可辨,浆膜面光滑.增强扫描:病变区小肠粘膜明显均匀强化,肌层中度强化,肠系膜血管未见确切异常,肠系膜区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初步诊断:小肠弥漫性病变,嗜酸性胃肠炎?淋巴瘤?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回报:镜下可见肠壁梭形细胞性肿瘤浸润,细胞低度密度,局部细胞密度增强,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S100强阳性,CD117散在阳性,CD34阴性,SMA阴性,LCA淋巴细胞阳性.考虑神经分化间质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组织因子在大肠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因子单抗对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转移淋巴结的石蜡切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比阳性和阴性组间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肿瘤分期等的差异,以及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的组织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原发灶肿瘤细胞的TF阳性表达率为62.5%(20/32),Duke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阳性组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组.转移淋巴结组织因子的阳性表达率为84.2%(16/19),与原发灶的表达没有关系.结论 组织因子在大肠癌的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对肿瘤的淋巴转移及淋巴结中肿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组织因子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可能具有淋巴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HBsAg、HBeAg、HBcAb阳性(简称“HBeAg阳性”组)以及HBsAg、HBeAb、HBcAb阳性(简称“HBeAb阳性”组)患者血清蛋白电泳与肝损伤及体液免疫的水平.方法 检测“HBeAg阳性”组、“HBeAb阳性”组及对照组肝功能、体液免疫水平,检测蛋白电泳及乙肝两对半定量,比较3组以上检测项目.结果 患者组中白蛋白(A LB)条带均低于对照组,γ条带高于对照组(P均<0.05),“HBeAb阳性”组改变更为明显.患者组ALT、AST、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BeAg阳性”组血清中ALT、AST、HCY显著高于HBeAb阳性组,C3、C4、IgG、CRP水平的变化相反(P均<0.01).结论 患者组均可发生肝损伤,体液免疫较为亢进,血清蛋白电泳有所改变;“HBeAb阳性”组较“HBeAg阳性”组肝损伤、炎性反应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78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静息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静息心电图(ECG)对冠心病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有冠心病典型症状及危险因素的患者,男109例、女69例,年龄62.5(61.5±11.1)岁.其中,99例患者ECG有心肌缺血表现(ECG阳性组),79例无心肌缺血表现(ECG阴性组).对所有拟诊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静息ECG阳性与阴性组患者,C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54.5%vs 59.5%,P>0.05);静息ECG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56.4%,特异性为36.8%;静息ECG阳性组多支病变率明显高于ECG阴性组(66.7%vs 44.7%,P=0.029);静息ECG阴性组单支病变率明显高于ECG阳性组(55.3%vs 33.3%,P=0.026).静息ECG阳性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ECG阴性组(P=0.042).结论静息ECG阳性对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低,对多支、多危险因素的高危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