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手术矫治颌骨畸形的方法。方法:对8例不同类型的颌骨畸形患者分别采用双颌手术(4例)、上颌单颌手术(1例)、下颌单颌手术(3例)矫治畸形。术式包括上颌骨改良式LeFortⅠ型截骨术、上颌扩展术(腭中缝骨切开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术、下颌骨根尖下截骨术、颏成形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的面容和咬合功能均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正颌外科技术矫治颌骨畸形是一种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可行的治疗偏颌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下颌升支发育过长 ,上颌骨体及升支均发育过长、或者合并下颌前突的病人 36例 (将原有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之升支舌侧水平截骨线改成与牙合平面夹 30°~ 45°角的不同方向的斜行截骨线 )。劈开后旋转下颌骨达到左右对称。结果 :36例均为健侧正常 ,患侧发育过长或合并下颌前突的病例 ,施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术后无并发症 ,X光片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术后面形及颏的形态均令人满意。结论 :改进后的口内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矫治偏颌畸形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总结应用LeFortⅠ型截骨整体后退术治疗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难点、要点,为治疗这种畸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25例上颌采用LeFortⅠ型截骨整体后退术治疗的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结果25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咬牙合关系及满意的面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在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情况下,LeFortⅠ型截骨后退术是治疗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安氏Ⅱ类骨性畸形 LeFortⅠ型截骨后退术 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应用LeFort Ⅰ型截骨整体后退术治疗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难点、要点,为治疗这种畸形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25例上颌采用LeFort Ⅰ型截骨整体后退术治疗的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25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吱(牙合)关系及满意的面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在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情况下,LeFort Ⅰ型截骨后退术是治疗安氏Ⅱ类骨性畸形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双颌外科术式、手术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总结,为今后从事此项手术提供经验。资料和方法治疗下颌前突综合征31例,均采用口内途径,上颌LeFortI型截骨,下颌升支垂直截骨及颏成形术进行颌骨移动矫治颌骨畸形。结果31例经双颌外科手术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有2例术后七年复发,其余29例效果稳定。结论经口内途径一次完成上下颌骨移动矫治双颌畸形,达到功能和美观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理想术式。通过手术改善畸形容貌,术前对术后面型的准确预测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牙颌面畸形累及上下颌骨所引起的双颌畸形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功能障碍和面容异常 ,同期行外科矫正常常需要涉及上颌骨前部、后部 ,下颌骨升支及颏部 ,还可能涉及下颌骨根尖下的前部骨块 ,尤其还要行这些骨块在三维空间的移动、拼对、坚固内固定等 ,所以需要精确的术前设计以及娴熟的正颌外科操作技巧 ,才能保证双颌外科的成功 [1 ]。笔者自1991年 9月至 1999年 5月 ,共进行较典型的双颌畸形外科矫治 13例 ,术前均进行严格的头影测量分析 (VTO)以及模型外科制作 ,术式采用 L efort 型截骨术、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颏部水平截骨、上下前牙根尖…  相似文献   

7.
下颌前突是常见的颌骨畸形,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前突,牙切口下颌升支矢状截骨术进行下颌前突整形治疗.手术通过剥齿反合、开合、偏合、牙齿不齐等,对患者外貌及咬颌功能有离肌肉、后退下颌骨,使之与上颌骨建立新的位置关系,并重严重影响.与常规口内切口截骨不同,我们采用下颌角下缘外建肌肉止点,从而矫正下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8.
我院采用下颌骨体部截骨 ,部分配合上下颌骨的根尖下截骨以及颏成型术等治疗颌牙合畸形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中男 2 5例 ,女 2 3例。年龄 1 7~ 34岁 ,平均 2 2 5岁。 48例入院后经临床检查、模型分析及尖影测量 ,确定牙合畸形分类 ,其中下颌前突畸形 1 3例 ,下颌前突并牙合畸形 8例 ,单纯开牙合畸形 1例 ,上下颌前突并小颏畸形 8例 ,偏颌畸形 1 4例 (其中并小颏畸形 4例 )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 4例。1 2模型外科及手术方法  48例牙合畸形除尖影测量外 ,采用石膏模型外科的方法 ,在不同的模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在矫治下颌骨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例下颌骨畸形患者中单纯下颌前突畸形3例,前突伴偏颌畸形2例,继发性偏颌畸形1例.X线头影测量SNA为79°~83°,SNB为80°~88°,ANB为-5°~-2°.采用改良口内进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并配合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结果:创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均获得协调的上下牙颌关系和满意的面部形态.结论:口内进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配合正畸治疗是治疗下颌骨畸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颌外科是近二十年来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由颌面外科与正畸科协同矫正各种颌骨畸形,并取得了单独使用手术治疗或单独使用正畸治疗所不能得到的理想效果。近年来,正颌外科式术发展较快,但LeFortⅠ型截骨术是矫正颌骨畸形最常用的术式。LeFortⅠ型截骨术的现代概念是按LeFortⅠ型骨折线截骨,并使上颌骨断离下降,整体移动上颌骨,藉此矫正上颌骨前后向、垂直向、水平向的畸形,对于上颌后缩、前突、开(牙合)、长面综合征、腭裂继发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正颌外科手术中同期完成下颌骨的塑型手术、上颌骨前壁骨移植或Medpor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1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3岁。均诊断为牙颌面畸形,其中下颌前突或伴下颌骨偏斜畸形13例,双颌前突畸形2例,上颌后缩伴下颌前突畸形3例。对上述病例进行正颌外科手术的同时行下颌骨的塑型和(或)上颌骨的骨移植或Medpor植入术、颏成型术。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均出现下唇的麻木,但术后1~6个月下唇感觉恢复正常。无牙齿损伤、伤口感染和骨段坏死发生。经过6~23个月的正畸治疗,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和协调的面部比例关系及满意的面部轮廓。术后6个月~3年影像检查评估结果表明骨移植成活良好,较少出现骨吸收的现象。结论:在正颌手术的同时进行下颌骨的塑型和(或)上颌骨骨移植或Medpor植入术是可行的,可增加术后面部的美学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下颌骨截除的骨质可以用于正颌手术中,避免了其他部位的取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安氏三类错合伴开合行双颌手术对颏部形态的影响,为术前预测颏部形态改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行双颌手术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开合患者行颅平面扫描,测定患者手术前后软组织测量指标来观察手术前后颏部形态的改变。结果: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软组织测量指标的变化,患者的上唇倾角和鼻唇角术后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患者下颌部分的位移较上颌部分的位移比率大,下颌部分较上颌部分的软硬组织相关系数大。患者的开牙合距离与患者术后颏部形态有一定的关系,开牙合距离与面角差值以及Y轴角成正相关。患者开牙合距离越大,颏部向上向前的倾向越大,旋转的角度也越大。结论:安氏Ⅲ类错合伴开合的患者行双颔手术,患者的开牙合距离与患者术后颏部形态有线性关系。安氏Ⅲ类错合伴开合患者适合接受双颔手术,软硬组织移位的比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正颌外科矫治下颌前突畸形的临床体会。方法:对6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了正颌外科矫治手术,其中5例行双侧改良式SSRO,1例行双侧改良式SSRO加LefortⅠ型截骨术。结果:经术后1~5年随诊观察,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获得协调的上下颌关系,1例畸形轻度复发。结论:下颌前突畸形患者采用双侧改良式SSRO,配合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能明显改善面部外形和咬牙合关系,改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安氏Ⅰ错[牙合]畸形患者下颌旋转与移动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0例,非正畸治疗组18例。所有患者均无外科手术治疗史、无拔牙史和功能矫治治疗史。通过头颅侧位片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可诱导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下领垂直向生长和颏点垂直向移位增加。上颌与下颌磨牙的垂直向或[牙合]向移动与下颌旋转及颏点的水平向移位无关。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在上颌磨牙的[牙合]向移动和下颌旋转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畸治疗影响下颌的垂直向生长及颏点的垂直向移动,而对下颌旋转及上颌磨牙的[牙合]向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武丽坤 《当代医学》2011,17(4):44-45
目的分析Ⅱ类牵引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33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不拔牙患者进行Ⅱ类牵引治疗前后前牙覆盖、上下切牙位置、磨牙关系以及上下颌基骨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Ⅱ类牵引后,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前牙覆盖平均由8.0mm减少到3.1mm,上切牙平均后移2.3mm,下切牙平均向前移动2.0m,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了2.5mm,下颌基骨相对上颌基骨向前移动了1.2mm。结论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Ⅱ类牵引通过橡皮圈的力量,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而且可以使下颌前移,以致下颌磨牙前移,改善Ⅱ类磨牙关系,同时可以使唇向上切牙舌向移动,进一步改善深覆盖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下颌偏斜畸形手术矫治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颌偏斜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方法 选择2例下颌偏斜畸形的患者,分别采用患侧下颌升支倒“L”型截骨后退术及患侧髁状突切除+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旋转后退术加以矫正。结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面容及咬H3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观。结论 严重影响面容与嚼呷功能的下颌偏斜畸形,要用手术方法加以矫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颌面部外伤及颌骨骨折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各种治疗方法和新器械逐渐普及、推广.本文就我科自1989以来用传统铝丝弓杠牵引复位固定治疗的54例新鲜骨折进行总结回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中开放性骨折占46例.闭合性骨折占8例。其中上颌骨骨折14例、下颌骨骨折40例。上、下颌之比为1:2.86。上颌骨骨折以LeFortⅠ型多见.下颌骨骨折以体部和颏部多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比为8:1。所有病例均用铝丝弓杠夹板治疗,治疗1年后复查,显示骨断端完全骨性愈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正常,无颞颌关节损害.面部无畸形。2讨论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安氏II1错畸形患者下颌旋转与移动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0例,非正畸治疗组18例。所有患者均无外科手术治疗史、无拔牙史和功能矫治治疗史。通过头颅侧位片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可诱导安氏II1错!畸形患者的下颌垂直向生长和颏点垂直向移位增加。上颌与下颌磨牙的垂直向或向移动与下颌旋转及颏点的水平向移位无关。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在上颌磨牙的向移动和下颌旋转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畸治疗影响下颌的垂直向生长及颏点的垂直向移动,而对下颌旋转及上颌磨牙的向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颌手术矫治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苍鸣 《广西医学》2004,26(3):425-426
正颌外科手术属于整形手术之一 ,即将颌骨截断并重新拼结 ,以解决颌骨的畸形 ,从而改善患者的面容和纠正牙颌的功能障碍。我科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7月 ,行正颌手术 2 2例 ,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以整体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2例患者中女 1 6例 ,男 6例。年龄 1 8~ 39岁 ,平均 2 4岁。其中LeFortΙ型截骨术 3例 ,LeFortΙ型截骨加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6例 ,LeFortΙ型截骨加颌骨前牙根尖下截骨术 3例 ,颌骨前部根尖下截骨术 9例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1例 ,有 6例同时施行了颏成型术。术后均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2 术前护理2 1 评估 首先收集患者一般资料 ,如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家庭等。其次收集与患者健康有关的详细资料 ,如饮食、睡眠、嗜好、情绪状态等 ,做好评估。2 2 心理指导 牙颌面畸形 ,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容貌、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 ,本组患者术前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悲观、焦虑情绪。由于患者对手术期望高 ,但对手术缺乏了解 ,担心手术效果 ,我们在工作中常与患者交谈 ,耐心解释手...  相似文献   

20.
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整复颏部缺损牵张区新生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整复颏部缺损的牵张区新生骨密度变化.方法 选取4只成年恒河猴,通过下颌前份骨截除术形成颏部订三中联合骨缺损.在两侧下颌体部各制备一个输送盘,并用自行研制的多平面牵张装置使双侧输送盘向前内方向缓慢移动并在颏部正中对接以修复颏部骨缺损.牵张结束后16用处死所有动物.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定量分析并对比牵张成骨区新生骨与非牵张区下颌骨体部正常骨组织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牵张结束后16周牵张成骨区新生骨与非牵张区下颌骨体部正常骨组织的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运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术整复颏部缺损牵张结束后16周牵张成骨区新生骨骨密度接近下颌骨体部正常骨组织,基本满足下颌骨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