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小兰 《时尚育儿》2016,(4):155-156
目的:探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感染预防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最近在我院接受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行UAE治疗,但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52名患者通过肌注哌替啶后,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8名患者未经特殊处理.40名患者有恶心呕吐症状,给予患者胃复安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缓解,22名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症状,未对其特殊处理,患者手术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经过分析对比,对患者病情进行多观察,并采取有效、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刘爱萍 《现代养生》2014,(4):226-227
目的:探究自动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子宫肌瘤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72例,对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等临床护理操作,观察患者临床指标。结果:在本次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均治愈出院,三个月后患者瘤体平均体积为60.1cm3,瘤体控制效果非常显著(P<0.05)。结论:在对子宫肌瘤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要合理控制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内容,加强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3.
胡鸿飞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87-188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0年2月住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5例采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进行讨论。结果 35例患者均行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成功,3~5 d出院。随访6~12个月,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个月复查子宫肌瘤平均缩小31.09%,子宫体积缩小平均38.4%。1年子宫肌瘤缩小达35.66%,子宫体积缩小50.29%。本组出现疼痛31例(88.57%),便秘26例(74.29%),恶心、呕吐25例(71.43%),发热10例(28.57%),子宫动脉痉挛1例(2.86%),术后停经1例(2.86%),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护理效果良好。结论细心观察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雷瑶  郝爱萍 《现代保健》2011,(31):80-8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40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0例患者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情绪稳定,能愉快配合治疗与护理,插管栓塞术均获成功,并于术后1周左右平安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介入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给予积极健康指导和加强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s方法行股动脉穿刺插管,选用4F或5F的RH、Yashiro、Cobra或RUC导管.造影证实为肿瘤供血动脉后经导管注入栓塞剂栓塞子宫肌瘤.所用栓塞材料为平阳霉素和碘油混合剂+明胶海绵条25例,聚乙烯醇PVA颗粒(直径250~750μm)+明胶海绵条6例.栓塞剂量根据肿瘤大小及血供情况决定,以完全阻断子宫动脉血流为宜.结果 栓塞技术成功率100.00%,3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治愈16例,占51.61%;部分缓解12例,占38.71%;无效3例,占9.67%;总有效率达90.32%.结论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谭丽  周振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899-2899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患者实施治疗后,著有效为89例,显著有效率为74.2%,有效为22例,有效率为18.3%,总有效为111例,总有效率为92.5%.患者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1个月,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明显下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体积下降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小、治愈率高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56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56例子宫肌瘤. 结果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5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子宫及肌瘤体积呈进行性缩小,总有效率达96.43%. 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不仅是治疗子宫肌瘤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目前最佳非手术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子宫动脉栓塞术即栓塞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是一种子宫肌瘤的根治疗法,此法不需要开腹,创伤小,术后不需住院,只需留院观察一天即可回家,这样既方便了病人又减少手术的痛苦,同时又保留了生殖器官,受到患者的认可。我院自2001年3月至今,对2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了该法进行治疗,并配合密切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萍 《现代保健》2010,(22):4-5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育龄期妇女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育龄期妇女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性激素的变化、栓塞后怀孕及生育情况.结果 (1)育龄期妇女子宫肌瘤栓塞治疗的疗效安全 (2)并发症少且症状轻 (3)对卵巢功能及雌激素分泌的影响小 (4)子宫肌瘤栓塞对怀孕和生殖影响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为育龄期妇女提供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辉  郑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6):1033-1034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3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其月经变化、子宫和肌瘤体积变化、FSH、E2及LH水平及围绝经期症状,并与接受传统手术的常规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栓塞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9%、87.5%和93.7%,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治疗后FSH、E2及LH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与健康体检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对卵巢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属于良性实心肿瘤,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主要患病群体集中于40岁左右、未生育的女性,一般不具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癌变几率相对较低。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剖宫产和人工流产的增多,子宫肌瘤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同时又有低龄化的趋势,成为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因素,子宫肌瘤治疗和护理逐渐引起高度重视。现阶段治疗子宫肌瘤主要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手术具有出血少、康复快的特点,成为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措施。不断完善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手术有效性,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本文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间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入手,阐述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真丝线段、平阳霉素+碘化油+明胶海绵(PLE)和聚乙烯醇颗粒(PVA)栓塞子宫肌瘤术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探讨其成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三种栓塞剂栓塞治疗,其中真丝线段组54例,PLE组40例,PVA组32例.术后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及时处理.随访时间6~60个月,应用超声复查子宫肌瘤体积.结果三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12、24个月PVA组子宫肌瘤体积[(50.84±30.77)、(39.92±25.72)、(31.24±30.60)cm~3]小于PLE组[(76.24±31.16)、(58.21±32.05)、(52.48±31.41)cm~3]和真丝线段组[(69.22±36.22)、(68.31±32.42)、(68.01±30.12)cm~3].三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但以真丝线段组最轻.术后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复发3例,真丝线段组2例,PLE组1例.结论 三种栓塞剂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明显效果,术后不良反应轻重与栓塞剂及栓塞程度、肌瘤大小有关,并发症发生与栓塞剂、栓塞程度、操作技术有关,有条件者尽量用PVA栓塞,效果好且并发症、肌瘤症状复发少.  相似文献   

13.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25,自引:6,他引:12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对行甲状腺腺瘤(甲瘤)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全切除术的病人进行CNP的对比研究。结果 介入CNP管理的实验组,其平均住院日缩短,术前等待天数减少,平均住院费用下降。甲瘤病人的满意度上升2.18%,达98.96%;子宫肌瘤病人的满意度上升2.87%,为99.55%,同时,CNP管理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满足感。结论 将CNP管理模式运用于我国的临床护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秋环  胡永刚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45-2847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技术于2006年5月~2009年9月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进行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应用专用的5F子宫动脉导管,选择比例合适的栓塞剂:平阳霉素8 mg+碘油10 ml(法国进口)+利多卡因2 ml,使用1∶1的比例(即肌瘤的大小与栓塞剂的比例),较大肌瘤(8cm左右)或多发肌瘤或血供丰富者加用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为100%。随访3~12个月,B超或CT示术后3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0%~60%,术后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0%~90%。12例患者肌瘤消失,并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或不愿手术的患者。选择合适比例的栓塞剂对较大肌瘤及多发肌瘤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和肌腺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北京源德公司生产的BY-01型高能聚焦肿瘤治疗机对15例子宫肌腺瘤、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于治疗后的1、3、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瘤体大小、B超图像及病灶血供丰富程度。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时瘤体开始缩小,平均约1~1.5cm,12个月时缩小平均为3cm;声像图改变为1个月病灶回声稍增强,血流消失,大小无明显改变,3~6个月病灶回声增强,血流消失,瘤体缩小约1~2cm左右。结论:HIFU治疗时无创伤、无副作用,是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内收治的114例子宫肌瘤患者且将其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术期人文关怀护理。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检查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超声检查。结果:①UAE术后,肌瘤平均体积明显缩小,血流信号消失。3年后,肌瘤平均体积缩小71.0%;②2例(2.5%)肌瘤在长期随访中可见血流的再通;③聚乙烯醇(PVA)颗粒和海藻酸钠微球(KMG)的栓塞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疗效,超声影像检查是评价UAE效果及术后长期随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膀胱尿道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987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例膀胱尿道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例行膀胱肿瘤剜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尿道肿瘤切除术,所有病例均请妇科同时行子宫肌瘤手术,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 病理检查示4例为膀胱平滑肌瘤,1例为尿道平滑肌瘤,5例均合并有子宫平滑肌瘤.术后随访1~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膀胱尿道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非上皮性肿瘤,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常合并有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及膀胱镜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段丽  路易玲  杨海霞 《中国校医》2020,34(8):598-600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均43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应激反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41.24±5.24)分、(43.24±5.51)分]均比对照组[(49.72±7.33)分、(50.64±7.87)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2、5.051,P值均<0.001);术毕时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水平[(251.62±27.44)ng/L、(128.36±19.57)ng/L、(117.97±13.58)ng/L]均比对照组[(330.10±32.37)ng/L、(144.87±21.14)ng/L、(134.87±14.84)n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27、3.758、5.509,P值均<0.001)。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朱聿君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0):4311-431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米非司酮5 mg、桂枝茯苓丸6丸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39例,米非司酮5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连服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行子宫内膜病检,观察子宫内膜变化;检测治疗前后雌孕激素,血红蛋白水平,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按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内膜及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治疗组子宫和最大肌瘤体积缩小较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类似且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多数患者月经逐渐恢复,肌瘤复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优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适于术前或围绝经期用药,但仍无法替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