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纤维支气管镜与影像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分型与影像学关系,以及支气管内膜结核动态演变的纤维支气管镜与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8例经细菌培养、纤维支气管镜或手术确诊的EBTB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结果与胸部CT表现,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分型、动态演变与影像学特点给予评价。结果4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纤维支气管镜结果:黏膜炎症型13例,干酪坏死型8例,结核结节型6例,溃疡型7例,肿瘤型2例,纤维狭窄型5例,混合型7例。各型支气管内膜结核影像表现有交叉,CT主要表现为:肺叶、段气管支气管壁增厚31例,占64.6%,气管支气管狭窄或阻塞20例,占41.7%,支气管充气征19例,占37.5%,管腔内结节或肿块12例,占25%,阻塞性炎症12例,占25%,肺叶、肺段不张或实变18例,占37.5%。CT检查结果与支气管镜对照:病变检出符合率为83.3%。19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在1~5个月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复查,其中12例(黏膜炎症型3例,干酪坏死型4例,溃疡型3例,混合型2例)病灶吸收好转,其余7例中6例转型,4例转变为纤维狭窄型,1例无变化;28例进行了CT随诊,其中20例(黏膜炎症型6例,干酪坏死型4例,溃疡型3例,结核结节型1例,纤维狭窄型2例,肿瘤型1例,混合型3例)病灶吸收好转,6例转型,2例转变为纤维狭窄型,2例无明显变化。CT与支气管镜对照疗效判定符合率达88.5%。结论CT检查与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病变的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相符性,CT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动态演变的观察、并发症的预测及临床治疗疗效的评估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对照分析,探讨CT仿真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前景.材料和方法:50例正常人群和20例中央型肺癌或主气道炎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16层螺旋CT扫描.扫描条件:120kV/250mAs,准直宽20mm,螺距为1:1,扫描方式为16层容积扫描,重建层厚为1.25mm.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患者一次屏气完成扫描.其横断面图像转入SUN工作站(ADW4.0)进行三维重建,选用Navigation程序进行仿真支气管镜的研究.结果: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可清晰地显示至第4级亚段支气管内腔,与纤维支气管镜完全吻合.与纤维支气管镜比较,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可100%地显示其表现为管腔闭塞者;对于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为恶性狭窄者,CT仿真支气管镜主要表现为支气管闭塞;而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为乳头或菜花样占位者,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仅20%左右显示为腔内占位.结论: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可良好地显示至亚段一级支气管管腔;但其显示气道腔内占位的分辨率不及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上,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是对纤维支气管镜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诊断不同病理类型中央型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门占位、拟诊中央型肺癌360例,均进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以术后或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为准,比较以上3种检查手段诊断不同病理类型中央型肺癌的价值。结果:确诊肺癌320例。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特异性分别为89.5%、90.4%,均非常显著高于痰脱落细胞检查的40.8%(P<0.01);3种方法联合检查的特异性为98.5%,显著高于单项检查(P<0.05)。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0.3%、86.8%,非常显著高于痰脱落细胞检查48.6%(P<0.01)。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腺癌、腺鳞癌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阳性率显著不差异(P>0.05)。结论: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对于中央型肺癌均是较好的诊断手段,且对不同病理类型诊断价值相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随着螺旋CT成像技术的发展 ,许多学者对螺旋CT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仅对 2 2例肺部气管支气管病变患者进行局部薄层CT扫描 ,并结合CT仿真支气管镜 (CTvirtualbronchoscopy ,CTVB)、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reconstruction ,MPR)技术以提高螺旋CT在气管、支气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 2例患者中 ,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11个月~ 72岁。其中肺癌 16例 ,炎症 3例 ,结核 1例 ,气管肿瘤及支气管异物各 1例 ,所有肺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电子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1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支气管镜镜下病理、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及培养检查。结果 11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刷检、BALF涂片及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结果阳性率为36.4%、37.3%、42.7%。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比常规痰查MTB、痰MTB培养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对纠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缺氧及防治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50例和常规吸痰50例动脉血氧纠正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结果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能明显迅速改善缺氧,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部感染治愈时间显著低于非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先考虑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取代常规吸痰以通畅呼吸道,尤其是合并明显缺氧、肺部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呼吸科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应用防污染毛刷对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采集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测定,依据测定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机械通气及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的灌洗术治疗.结果 通过机械通气及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的灌洗术、有效的抗菌素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全部改善;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应用防污染毛刷对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采集,通过细菌培结果应用敏感的抗生素,同时给予机械通气及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的灌洗术治疗,疗效安全且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灌洗治疗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疗效。方法:分常规组和灌洗组,常规组25例行常规抗感染、祛痰、吸痰管吸痰等治疗;灌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行支气管灌洗治疗。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72.0%,灌洗组总有效率96.2%,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灌洗在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经纤维支气管镜激光治疗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Nd:YAG激光照射治疗耐多药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91例。对照组45例,以全身抗结核与雾化治疗;治疗组46例,除上述治疗,另以功率为30~40 W,光斑直径1 mm,脉冲时间4~6 s,照射时间80~120 s的Nd:YAG激光.由石英纤维经支气管镜导入,烧灼病灶。治疗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经过平均3.8个月的临床治疗,治疗组46例患者全部痰菌阴转,41例患者的支气管结核病灶吸收好转;对照组45例患者中仅38例患者痰菌阴转,39例患者痰结核菌培养阴转,31例支气管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结论在全身用药及雾化治疗的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激光照射治疗耐多药支气管结核,疗效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是一种对耐多药支气管结核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减少对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资料与方法:对24例肺不张患者全部进行螺旋CT扫描并做支气管镜活检。结果:有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1例痰液堵塞,2例炎症,18例肺癌。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与支气管镜检查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140例,均行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将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肺癌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2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的吻合度采用Kappa检验。结果:140例中病理学确诊肺癌76例,良性病变64例。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K值分别为(81.43%、81.58%、81.25%、0.672),(80.0%、63.16%、100.00%、0.601)。CT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与支气管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敏感度、特异度与支气管镜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特异度高于CT增强扫描检查,但敏感度和准确度低于CT增强扫描,肺癌的初步诊断应首选CT增强扫描,临床确诊需要结合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肺部疾病CT仿真支气管内镜的表现及成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常见肺部疾患的CT仿真支气管镜征象 ,探讨有关成像技术。方法 选择因肺部疾患接受胸部CT检查的 5 7例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 ,将重建后的图像源容积数据传输至同机工作站 ,应用机内图像分析软件选择适当成像方式及阈值模式最终获取仿真支气管内窥镜图像资料。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手术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肺癌 2 3例 ,肺结核 8例 ,肺癌切除术后 6例 ,肺部感染及放射性肺炎 16例 ,支气管扩张症 4例。CTVB显示气管、支气管各种病理征象共 81处 ,与纤支镜对照其敏感性为 82 %。结论 通过仿真支气管内窥镜成像可清晰地显示多种肺部疾患所造成的气管、支气管腔内病理征象 ;合理选择成像阈值 ,优化扫描及重建参数可明显改善图像质量 ,提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儿童难治性肺炎肺不张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间经确诊后收治的66例难治性肺炎肺不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CT检查后确诊,66例肺不张患儿中以炎症最为多见,共62例(93.9%),呼吸道异物1例(1.5%),支气管软化症1例(1.5%),声门下狭窄1例(1.5%)。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对上述患儿进行反复清理、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清除异物治疗后,肺不张均在10 d内得以完全复张,整体复张率为100%;其中有3例需行第2次纤支镜治疗,治疗后得以复张。无心搏骤停、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儿童难治性肺炎肺不张,既可明确诊断,同时还可以安全、有效、准确地取出异物,吸取分泌物及进行肺部灌洗。因此,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儿童难治性肺炎肺不张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了解X线胸片正常的青年咯血病因。方法 对 5 7例X线胸片正常的青年咯血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 )检查。结果  5 7例咯血患者有 4 9例 (86 .0 % )确诊。其中 ,炎症 2 6例 (4 5 .6 % ) ,结核 11例 (19.3% ) ,支扩 8例(14 .0 % ) ,肺癌 3例 (5 .3% ) ,未确诊 8例 (14 .0 % )。结论 纤支镜检查X线胸片正常的青年咯血病因诊断有临床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部炎症延缓吸收的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住院治疗后复查肺炎延缓吸收、无吸收或进展的47例患者的CT表现,均经痰培养和/(或)临床经验性治疗后复查确诊。结果:47例诊断为肺部炎症延缓吸收,其中伴原发疾病22例,复查显示病灶吸收不明显或增多的患者为结核或真菌感染。肺部感染均累及多个肺叶,其中4个叶及以上28例,3个叶14例,2个叶5例;并发胸腔积液14例,其中单侧6例。肺部病变以斑片状阴影为主24例,结节伴晕征为主12例,支气管播散阴影为主11例。结论:肺部炎症延缓吸收患者多伴发其他疾病,CT表现以斑片状、结节伴晕征及支气管播散阴影为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影像学与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在咯血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胸部影像学、FB所见,镜下活检并刷检的病理诊断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8例咯血患者胸部影像学发现异常422例,阳性率92.1%,经FB病因诊断426例,阳性率93.0%。FB诊断主要病因:肺癌165例(36.0%)、炎症157例(34.3%)、结核76例(16.6%)。胸部影像学检查对FB检查的符合率为89.1%。结论在胸部影像学的基础上,FB检查对明确咯血部位及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43例)辅助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退热、肺部感染控制、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呼吸力学各指标改善效果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研究组治疗后于对照组比较,IL-6、TNF-α及hs-CRP水平显著更低(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在患者炎症反应控制及呼吸力学指标改善效果提高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对肺部疾病的诊治 ,尤其是危重症救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 0 0 2年1~ 12月 ,我们应用纤支镜在床旁直接插镜 ,救治气道重症阻塞 15例 ,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5例中 ,男 11例 ,女 4例 ,年龄 2 4~ 92岁。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 5例 ,肺癌 2例 ,肺癌术后 3例 ,脑梗死、脑部肿瘤及截瘫5例。其中 8例术前经CT或胸片提示肺不张 ,肺部感染 5例。1 2 方法 采用日本PentaxBF 18RBS纤维支气管镜 ,床边心电图、无创氧饱和度监测。术前向家属或病人说明检查目的、意义和过程 ,以求得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SCT肺部3期增强扫描方式对肺部孤立性小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应用改进的增强扫描方式(即3期扫描)检查的SPN患者的影像资料。3期扫描包括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平衡期120 s,分析SPN的强化程度及增强方式,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通过曲线首尾两点做直线,对照发现,代表慢性炎症的直线斜率要大于代表肺癌的直线斜率。肺癌和慢性炎症通过肺3期增强扫描,CT值增长幅度较大,肺癌增强扫描后最大增长值平均为25 HU,且一般会均匀强化,慢性炎症为35 HU,且一般为周边强化明显;结核增长幅度不大,平均为10.9 HU,且一般中央不强化。结论:通过3期增强扫描,结核比较容易区分,而肺癌和慢性炎症因为增长幅度都较大,增强CT值之间有交叉,所以通过时间-密度曲线首尾两点做直线,其斜率可对慢性炎症和肺癌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肺炎性假瘤45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肺部炎性假瘤是一种混合的炎症细胞中伴有明显纤维增生为主的慢性炎症病变,是非特异性炎症的最后结果,其X线表现常为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易与肺癌,结核球以及其他肺部良性肿瘤混淆,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60-198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肺炎性假瘤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