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报告50例60眼19~79岁各种白内障患者进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32眼晶体核直径测量,平均为6.09×7.05mm。术后矫正视力91.6%在0.5以上,1.0以上占80%。术前平均角膜散光0.39D(SD1.08),术后平均1.79D(SD2.13),95%术后散光在1.12D以内。随访1个月,角膜散光为0.30D(SD1.97D)。术中、术后合并症少;与超声乳化术比较,该手术成本低,费用少,无需超声乳化仪操作即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王静  李建平 《眼科》1998,7(4):208-21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56例(64只眼)老年性、先天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施行3.2mm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和散光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87.5%,1个月者占93.8%,3个月以上者占97.1%。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42±0.89D,1个月为0.84±0.64D,3个月以上为0.81±0.12D。与同期所做5.5mm切口超声乳化及PMMA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比较,术后1周和1个月散光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散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2mm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快,效果好而稳定,角膜散光小,适当的植入方法及慎重选择病例可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Yao K  Jiang J  Xu W  Qiu W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87-89
目的评价通过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上方3.2mm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对90例(100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硅胶或HEMA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天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93.0%;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1.0者分别占56.0%,65.1%和67.5%。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0.93±0.58D,比术前增加0.20D(P<0.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78±0.60D和0.73±0.59D,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示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和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早期恢复和稳定眼屈光状态和视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折叠式人工晶体眼内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对3.2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随机选择白内障42例(49只眼)行上述手术,对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32只眼(65.31%),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1.0以上者41只眼(83.67%),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1.72%,术后角膜散光较术前平均逆规化0.10DC。结论手术切口小,操作轻,术后早期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轻微,减少了缝合所需时间及消除缝线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3.2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的手术结果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随机选择白内障22例28只眼行上述手术,对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23只眼(82%),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24只眼(86%),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13%,角膜散光在术后1周、1月、3月与术前角膜散光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该手术的主要优点是患者在术后早期获得较好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角膜散光轻微,同时减少了缝合所需要的时间及消除了缝线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对视力、角膜激光、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80例(88眼)糖现性白内障在门诊施行超声乳化术。结果 术后1天视力0.6以上54眼(61.4%),术后3月视力1.0以上50眼(56.8%)。术后角膜散光度数逐渐减少,由循规性散光向逆规性散光转变。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加重。结论 术后可极大的改善视力并且有利于观察病性进展,为进行眼底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63例(87眼)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分别测量患者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底检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为<0.3和≥0.3两个等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近视病史时间、术前眼轴长度、术前角膜散光度、术前角膜屈光度、玻璃体后脱离、后巩膜葡萄肿及黄斑病变多种因素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结果 术后2周视力:裸眼视力:<0.3者45眼(51.72%),≥0.3者42眼(48.28%);最佳矫正视力:<0.3者32眼(36.78%),≥0.3者55眼(63.22%)。术后3个月视力:裸眼视力:<0.3者38眼(43.68%),≥0.3者49眼(56.32%);最佳矫正视力:<0.3者23眼(26.44%),≥0.3者64眼(73.56%)。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和≥0.3组比较,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黄斑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0.05)。黄斑病变(OR:8.06,95%CI:1.75~37.07)、角膜散光度(OR:3.87,95%CI:1.20~12.48)和眼轴长度(OR:1.50,95%CI:1.09~2.06)是术后矫正视力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有黄斑病变者术后矫正视力预后差;随着角膜散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术后矫正视力恢复差;其他因素尚不能认为是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地,伴随黄斑病变、角膜散光度过大和眼轴过长是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影响强度:黄斑病变>角膜散光度过大>眼轴过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46例(77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通过3.2mm切口植入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查,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眼轴长度的变化。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人工晶状体100%囊袋内植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分别有59眼、60眼、65眼和65眼。术后6个月患者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 -1.04±0.59)D、(-0.23±1.14)D、(43.72±1.16)D、(28.46±1.77)mm、(2041±825)个·mm-2。与术前相比,球镜度数、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两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效果良好,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对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同时植入负低度数后房型人工晶体最佳效果。方法采用角膜隧道切口,原位超声乳化碎核,超声能量设立Ⅱ或Ⅲ级核为50%~60%,超声时间50~120s,22例(29眼)眼轴长≥28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22眼(75.9%),矫正视力≥1.0者7眼(24.1%),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7.2%),未见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超声乳化具有切口小、散光小、联合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预防视网膜脱离或减少后发障及手术并发症等优点,恢复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不同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不同大小切口对术后视力和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的影响,对白内障超声乳化32mm水平切口、60mm反眉状切口的69只眼对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2mm切口的96只眼,在术后1周至3个月进行视力和角膜散光的测定和评价。结果:超声乳化32mm切口组和60mm组术后1周至1个月的视力明显高于囊外摘除12mm切口组(P<005),术后1周至3个月时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明显低于囊外摘除组(P<001)。结论:采用6mm反眉状巩膜隧道切口水平缝合一针,同样有效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并早期获得良好视力,术后1个月时的视力和角膜散光比较32mm切口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特点、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总结了一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操作改进及随访结果。方法对40例(40只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小切口(6mm)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采用周边旋转刻蚀法对硬核性白内障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1.0者占57.5%;≥0.8者占82.5%;≥0.5者占97.5%。术后平均散光为0.50±0.25D,小于同期内施行的40例大切口(9~12mm)对照组(P<0.001)。结论该手术不失为一种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且安全、可靠的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12.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及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Wang W  Yang G  Nin W  Fang J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294-29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及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计102例(120只眼)眼轴长≥28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Ⅱ级核5只眼,Ⅲ级核84只眼,Ⅳ级核16只眼,Ⅴ级核15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式切口及原位超声乳化碎核,超声能量设定Ⅱ或Ⅲ级核为50%~60%,超声时间40~130秒,平均71.3秒。Ⅳ或Ⅴ级核采用超声乳化中央切核和手法出核,超声能量设定为65%~70%,超声时间48~82秒,平均68.7秒。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52只眼(43.4%),矫正视力≥0.5者75只眼(62.6%)。术后随访11~22个月,平均14.5个月。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6.7%)和后囊膜破裂(4.2%)。未见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超声乳化联合负、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良好视功能、矫正屈光不正、预防视网膜脱离、减少后发障及手术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6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60例6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经原3.2mm巩膜隧道小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术后第一天有54眼(90%)的裸眼视力≥0.5,第一周60眼(100%)≥0.5,第一月23眼(38.33%)≥1.0,第三月27眼(45%)≥1.0。手术致角膜散光第一周为1.21±0.38D,第一月为1.02±0.17D,第三月为0.87±0.12D。结果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早期视力恢复快效果好,手术致角膜散光少及屈光状态稳定,并无严重并发症。作者还介绍了折叠式人工晶体的发展、材料和种类,讨论了折叠式人工晶体的植入方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莉  王莉 《眼科研究》1999,17(3):226-227
目的 评价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上方角膜内0.5mm隧道切口,对64例眼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天,1周,1月视力大于0.5者分别为78%,86%,87%,术后我变化小于0.5D,结论术式切和性好,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轻,并发症少。实为一种有前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白内障小切口超声乳化摘除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经透明角膜隧道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16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经角膜缘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吸出,并植入软性或硬性人工晶体。对超声乳化能量、时间、负压及术后视力、散光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采用较低能量、中度真空压力及中低档流速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力≥0.8者143例,≥0.5者49例。术前近视力≥0.8者,术后远视力常较佳。术前及术后散光3.0mm切口组无统计学差异,5.5mm切口组有统计学差异。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透明角膜超声乳化联合软性或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是高度近视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眼轴,26.5mm的28例(38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其中Ⅱ级核10眼,Ⅲ级核20眼,Ⅳ级核8眼,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月视力≥0.5者27眼(71.1%),并发症主要包括后囊破裂2眼(5.3%),角膜水肿6眼(15.8%),眼轴〉30mm组,视力效果不及眼轴26.5 ̄30mm组。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用钻石刀在颞侧角膜周边血管弓中央的透明角膜上,做一深0.30mm、宽1.75mm和内口长3.20mm、外口长3.50mm的梯形角膜隧道切口,对812例(84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和1个月,61.30%和79.05%的术眼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术后早期切口附近角膜变平,视轴中央角膜散光有轻微变化,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8.23%。并发症主要有切口热灼伤(0.40%)、术中后囊膜破裂(1.07%)、晶体脱位(0.12%)、眼内炎(0.12%)和囊样黄斑水肿(0.24%)。结论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便利,手术疗效良好、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并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27例(33眼)眼轴〉25mm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其中Ⅱ级核4眼,Ⅲ级核18眼,Ⅳ级核9眼,Ⅴ级核2眼。结果 术后最佳视力〉0.5者24眼占72.7%,随访6 ̄24月,平均15.3月,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浑浊5眼占15.2%,无视网膜脱离。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且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2.8 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e W  Lü P  Zhang X  Li J  Xu J  He X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4):282-284
探讨2.8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附折叠式人工晶状植入手术效果。方法对105例(126只眼)行上述手术患者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状态,前房反应、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1d、3d、1周、2或3个月裸眼视力在0.5以上的眼数分别为102只眼(81.0%),108只眼(85.7%)、112只眼(88.9%)及112只眼(88.9%);术后3d、1周、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46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对546例672眼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施行不同切口的超声乳化摘出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3h及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83.0%、88.9%;术后1wk及1mo视力≥1.0者分别占27.2%、28.5%。术前无散光而术后出现散光35例,但均在+1.0D以下,且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在排除合并症干扰后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所见的各种类型的白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