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种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三种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评价三种不同类的青光眼房水引流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9例难治性青光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9例,25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先天性青光眼,3例恶性青光眼,均施行颞上象限前房到赤道部区域的青光眼房水引流物的植入术,其中用molteno植入6例,用Baerveldt植入8例,用Ahmed植入35例。结果:用molteno植入术后一个月,4例眼压在1.37kP  相似文献   

2.
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治疗恶性青光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治疗恶性青光眼的疗效,并对具体操作手法作一介绍。方法:对23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行联合手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前房形成,其中20例眼压控制良好,1例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2例再行阀门管植入术以控制眼压。22例视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恶性青光眼是一种少见的难治性青光眼,发生于内眼手术后或闭角型青光眼经缩瞳剂治疗无效,而出现的浅前房、高眼压,对患者视功能的损害相当严重,是眼科治疗的难点之一。我们见到1例有晶状体眼的恶性青光眼,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改良式小梁切除联合前房冲洗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良式小梁切除联合前房冲洗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朝阳市中心医院眼科(122000)冯少良常规滤过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多难奏效,本人于1992—1995年间试行改良式小梁切除联合前房冲洗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例8眼,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资料与...  相似文献   

5.
恶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7例(17眼)恶性青光眼不同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药物治疗,晶状体囊内摘除 玻璃体前界膜划开4例,晶状体囊外摘除 后囊膜切开 前部玻璃体切除9例,17例前房均恢复并保持良好。结论:恶性青光眼是多种发病因素混合存在的难治性青光眼,早期药物治疗有效,后期多种联合手术则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观察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的疗效。对象与方法:1997年5月至2000年8月收住青光眼病区的恶性青光眼病人16例,其中14例发生在小梁切除术后,1例发生了于周边虹膜切除术后,1例直接发生恶性青光眼,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先后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有14例加后房型折又形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所有16例恶性青光眼病人均治愈,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前房恢复正常深度,视力提高,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可作为恶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与恶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艳  戴惟葭  郭丽 《眼科研究》2000,18(1):81-82
目的 讨论抗青光眼术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与恶性青光眼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两 小梁切除术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并发恶性青光眼8例8只眼。结果 8只眼均于术后1月内出现扁平前房,周边虹膜与角人皮相贴眼压24 ̄50mmHg,平均29.5mmHg,其中7只眼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注气术,1眼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脉络膜上腔放液术,术中8眼均于脉络膜上腔放出淡黄色液体,术后前房加深 ,眼压降至正  相似文献   

8.
恶性青光眼     
作者治疗66例恶性青光眼,对本病的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药物治疗常规和新的手术方法。恶性青光眼是抗青光眼手术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占闭角型青光眼的2—4%。其特点是术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1眼发生恶性青光眼其对侧眼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9例单眼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其对侧青光眼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结果:9眼恶性青光眼对侧眼联合手术后眼压控制正常,前房加深,视功能无进一步损害,未发生恶性青光眼。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可作为恶性青光眼高危眼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晶状体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晶状体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的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采用联合手术治疗,随访6~14月,平均9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2例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均治愈,并停用睫状肌麻痹剂,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恶性青光眼见于青光眼手术后,双眼同时发病临床少见,本科近2a收治2例双眼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同时手术均并发恶性青光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新观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纳  刘磊 《眼科》1997,6(4):208-209
恶性青光眼或称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眼疾,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在1995年里我院共收治了24例恶性青光眼病人,在保守治疗无效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成功。现对其具体分析,并就其发病机理提出一些新的见解。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人  相似文献   

13.
缩瞳剂引发的"恶性青光眼"伴晶状体全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青光眼”的非手术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选择。方法 分析1例缩瞳剂引发的、伴晶状体全脱位的“恶性青光眼”患者的误诊原因和诊疗经过。结果对已经丧失视功能的上述患者行颞下方睫状体平坦部前玻璃体抽吸切除联合巩膜瓣下滤过性手术,术后18月眼压正常。结论 充分了解“恶性青光眼”的诱发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对于非手术因素诱发的“恶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因地制宜地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前段玻璃体及晶体切割治疗恶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青光眼治疗困难,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玻璃体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所以玻璃体手术用于治疗恶性青光眼已获得满意效果〔1~3〕。本文报告2例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晶体切割治疗恶性青光眼均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例1 男 62岁 右眼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呕...  相似文献   

15.
方敏  余敏斌  李劲嵘 《眼科》2007,16(1):69-71
极少数伴有渗出性睫状体、脉络膜或视网膜脱离的急性全葡萄膜炎可出现双眼急性高眼压、浅前房、房角关闭等症状体征,类似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既往国外文献将其归为可逆性闭角型青光眼(transientangle-closure glaucoma)旧。但按恶性青光眼的现代概念,应将其归为非典型恶性青光眼,该型青光眼临床上较为罕见,在发病初期较难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我们报道二例病例的临床诊治体会,以提高对该类型青光眼的认识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86例(2897眼)PACG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为恶性青光眼组与非恶性青光眼组,探讨恶性青光眼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PACG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ACG患者手术后恶性青光眼的发生率为2.93%。恶性青光眼组患者的女性比例、行小梁切除术比例、术前眼压、晶状体厚度、房角完全闭合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恶性青光眼组(均为P<0.05),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均显著低于非恶性青光眼组(均为P<0.05)。两组间的年龄、病程、血压、相对晶状体位置等临床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女性、年龄45~60岁、小梁切除术、术前眼压>30mmHg(1kPa=7.5mmHg)、前房深度<1.8mm、晶状体厚度>4.5mm、眼轴长度<22mm、房角完全闭合是PACG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其中,短眼轴、术前持续高眼压、房角完全闭合3个因素是PACG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眼压以及患者自身的眼球解剖结构是PACG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易感因素,需引起临床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赖强 《国际眼科杂志》2005,5(4):774-774
具有前房普遍性变浅;对缩瞳剂治疗无反应或反而加重病情;对扩瞳睫状肌麻痹剂有效;角膜直径小;长期高眼压对药物治疗效果差的临床特征病例,是恶性青光眼的高危患。对此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往往在抗青光眼术后发生典型的恶性青光眼发作。为了预防典型的恶性青光眼发作,我们采取巩膜瓣下抽吸玻璃体积液,后行小梁切除术能得到满意效果,无恶性青光眼典型发作。  相似文献   

18.
刘颖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60-161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与发病因素、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药物控制眼压恢复的13眼,玻璃体切除术结合药物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6眼,1眼药物治疗失败,因拒绝手术导致失明。结论:充分了解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与发病因素、临床症状与体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手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能有效治疗各种恶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9.
邓慧娟  周燕陈虹 《眼科》1994,3(2):104-107
报告一例60岁、女性患者、因左眼抗青光眼术后四天并发恶性青光眼,经药物保守治疗4个月无效,患者尚伴有滤过泡破裂,经行小梁切除术重新造瘘、利用自身巩膜修补原瘘口,抽吸玻璃体水囊与前房注气四联手术获得成功。作者详细介绍手术经过,并对手术每一步骤与目的加以说明,就原发性与继发性恶性青光眼的形成、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恶性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恶性青光眼的可能的发病机理、手术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 :对 12例 (16眼 )恶性青光眼的发病情况、联合手术的方案以及手术治疗的时机进行分析。结果 :联合手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恶性青光眼患者全部有效。结论 :恶性青光眼发病的机理可能与睫状突、晶状体和玻璃体前界膜之间的异常关系有关。对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 ,而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