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齐艳华  廉井财  邓伟  周德佑  王康孙 《眼科》1997,6(4):195-196
通过对戴角膜接触镜患者停镜后进行定期角膜地形图观察,发现戴角膜接触镜可引起角膜变形,如中心区不规则散光、缺乏正常角膜的由中心向周围逐渐变扁平和丧失辐射性对称。停镜后角膜恢复正常形态的时间为2~8周,平均为4.07±1.76周。最长时间为12周。停镜2周左右角膜变化较明显。提示屈光性角膜手术前,对戴角膜接触镜患者要定期检查角膜地形图,直至角膜形态恢复正常,才可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对角膜表面进行地形学检查的仪器不断问世,为角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屈光性角膜手术的设计、术中定量以及术后随访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角膜地形图分析已愈来愈成为眼科临床和科研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对角膜地形图分析的概况、历史和临床应用及其评价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视眼与正常眼的角膜地形图差异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为了解中轻度近视眼的发病机理,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镜摄影法观察35只轻、中度近视眼的角膜,并与35只正常眼比较。结果显示,近视眼角膜表面规划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值、角膜中心屈光度、Simk及以角膜为中心,直径为3、57mm的平均角膜屈光度较正常眼高(P〈0.05)。而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urface asymmetric index,SAI)值,第1与第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正常角膜的地形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查仪检测35眼的正常角膜,结果显示,角膜中央屈光度平均为43.45±1.47D,直径3mm、5mm、7mm处角膜屈光度平均分别为43.45±1.37D、43.16±1.42D、42.84±1.45D,角膜中央与角膜缘屈光度差值平均为1.78±0.89D,角膜中央与旁中央屈光度差值平均为0.65±0.47D,角膜顶点均不在视轴处,正常角膜地形是非对称的复杂形态,并对正常角膜形态及分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角膜地形图仪和角膜曲率仪对正常角膜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使用角膜地形图仪和角膜曲率仪对286只正常角膜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发现两种检测结果中,△K的差别主要是由K2的不同所致。两种检测方法散光轴向差小于20°的占66%,而大于40°的占10.82%。此外还探讨了角膜的散光程度及角膜屈光度对两种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接触镜引起角膜翘曲的角膜地形图一例王建华,张惠成MeeS.Chong陈友慈患者女,40岁,戴-5.00DS硬角膜接触镜10年无任何不适,于1992年8月20日来我院门诊随访检查。眼部检查:右眼视力4.3,左眼视力4.4。戴接触镜后,右眼视力4.9,左...  相似文献   

8.
分析角膜塑型术后角膜地形图的类型及其动态变化 ,探讨角膜地形图类型与视力的关系。方法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对比分析了 36 0例 ( 712眼 )戴OK镜前后角膜表面的形态及与视力的关系。结果 :术前角膜地形图以蝴蝶结型为多 ( 78 6 % ) ;术后角膜地形图分为两类八型 ,即规则型 (均匀型 ,顺轴圆枕型 ,逆轴圆枕型 ,局灶型地形图改变 )和不规则型 (中央岛型 ,半环型 ,钥匙孔型 ,不规则型 ) ,以均匀型和圆枕型占多数 ,各型随时间而改变 ,且趋于平稳。不规则地形图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较大。结论 :角膜地形图的定量分析对角膜塑型术后角膜表面性状的评价 ,镜片设计的改进 ,塑型疗效的预测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祖国  陈家祺 《中华眼科杂志》1994,30(3):189-191,T021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查仪对4(6只眼)圆锥角膜进行研究,并与18例正常眼进行对比,发现圆锥角膜中央屈光度大,同一个体双眼角膜中央屈光度差值大,下方角膜变陡。以上可能为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学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地形图的影响。方法:利用角膜地形图ORBSCANⅡ检查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患者41例81眼取镜当天及2wk后的角膜中央厚度,角膜中心的屈光度,散光,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和曲率半径的变化。用统计学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结果: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屈光度,散光两组数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和曲率半径两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戴软性角膜接触镜会影响角膜形态,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屈光度,散光在脱镜2wk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这种改变可能主要与角膜的供氧得到改善,角膜基质水肿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角膜地形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角膜地形图系统研究了101例161眼老年性白内障的角膜地形特征。结果表明,平均表面规则指数(SRI)为0.79,表面不对称指数(SAI)为0.36。模拟角膜曲率读数(SimK)为44.46D和43.56D,最小角膜曲率读数(MinK)为43.52D。双眼对称地形图的患者占50%(30/60)。33例37眼(23%)角膜表面散光度<1D。角膜地形特征以不规则形最多占40.4%,椭圆形最少占16.1%,圆形和蝶形领结形分别为21.2%和22.3%。提示老年性白内障术前角膜并非呈正球柱形,而是一个非球面体,周边弯曲度较中央小,从中央到周边相同径线的绝对屈光度逐渐减低,这可能部分的代偿球面散射作用,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更清晰的物象。  相似文献   

12.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对轻、中度近视42例(58只眼)于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前、后行角膜地形图检测。结果表明,RK前大多数(76%)的近视眼角膜呈正性非球面性;RK后角膜绝大多数向负性非球面过渡。RK前近视眼的角膜地形图67%患者呈对称或不对称的蝴蝶结状;RK后角膜中央变扁区的主要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哑铃状与带状。RK前后角膜平均表面规则指数无显著改变,而角膜平均表面不规则指数则有显著改变。RK使角膜中央及中周部变扁,RK效应最显著的区域位于距光学中心1.140±0.090mm附近。RK前后角膜地形图的检测与分析不仅对RK设计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也使客观定量评估RK效应、使精确RK疗效预测性及有效改进RK质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地形图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聂晓丽  刘苏冰 《眼科研究》1996,14(3):186-188
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测仪对22眼戴角膜接触镜患者去除接触镜的1天、2周、3周分别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测,发现接触镜可引起角膜的SRI,SAI及形态、屈光的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去除接触镜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接触镜引起角膜地形图改变的分析的意义:鉴别临床前期的圆锥角膜,为角膜屈光手术提供真实的角膜形态和手术时间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超声角膜测厚仪和角膜地形图测量LASIK前后的角膜厚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测量LASIK术前后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分别用JEMED/EGH4000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和Orbscan-Ⅱ眼前节系统于LASIK术前及术后一月测量角膜中心厚度各三次,取其均值比较。结果:LASIK术前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测量中心角膜厚度值低于超声角膜测厚仪,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ASIK术后,角膜弯曲度、球面性的改变及其设计理论,可能影响角膜地形图的测定结果。对于欠矫症例再手术时,应用两种方法测量角膜厚度,互相参想,为再次手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角膜逆型术后角膜地形图早期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进行角膜塑型术(Orthokeratology,简称OK镜)治疗前后的角膜地形圉早期改变,有效预测OK镜的治疗效果和指导验配。方法:对使用OK镜的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共26例50只眼,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天、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二个月做屈光状态检查和计算机辅助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患者按等值球镜度分为两组,Ⅰ组屈光度〈-5.00D共(29只眼),治疗1个月以上者29只眼,  相似文献   

16.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角膜地形图仪分析小梁切除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改变,探讨术后引起散光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30例(30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常规小梁切除术,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3个月作角膜地形图,同时作视力、眼轴及眼压测定。结果角膜地形图改变分3种情况:16只眼角膜变陡峭、5只眼角膜变平坦、9只眼角膜地形图改变不规则,无论是角膜变陡峭还是变平坦均产生循规性散光。结论滤过性手术可产生角膜曲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圆锥角膜的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及厚变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2):740-743,I00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要求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状况,我们对152例患者的我角膜地形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162眼中38眼有异常角膜地形图改变,如不规则散光,丧失辐射性对称和缺少正常角膜的由中心向边缘的逐渐性变扁平。  相似文献   

19.
配戴角膜接触镜后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戴角膜接触镜可引起角膜形态的改变,停戴接触镜后,角膜形态会逐渐恢复,其恢复时间还与配戴镜片的种类、配戴方式、配戴时间的长短、个体差异等均有相对的关系;配戴接触镜后还可以引起角膜厚度的改变.角膜地形图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接触镜配戴者的角膜形态改变,尤其是对接触镜配戴者进行屈光治疗时,可以适当掌握手术时机,同时,可用于鉴别早期圆锥角膜及指导接触镜的更佳验配.  相似文献   

20.
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怡  贺翔鸽  白继 《眼科研究》2003,21(6):625-627
目的 观察和分析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形态和屈光度的影响,指导屈光手术时间的选择。方法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查仪,对术前佩戴角膜接触镜的患者50例100眼,分别于取镜后半月、1个月、2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软性角膜接触镜可引起角膜形态和屈光度的变化,角膜表面规则性降低。其主要表现为使角膜地形图发生不规则形和不对称领结形变化增多,这些变化多数于1个月左右恢复,部分长期戴角膜接触镜者恢复较慢。结论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情况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需较长时间才逐渐恢复。因此对戴角膜接触镜的患者进行屈光手术前,不仅要考虑停戴时间的长短,还应进行角膜地形图的多次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