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海英  张风 《眼科》2002,11(2):87-89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严重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3月住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PDR的182例(198只眼)患者中术后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的16例(17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玻璃体出血中52.9%出现于术后第一天,出血原因包括纤维血管膜残端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膜渗血,视网膜切开,视网膜裂孔,前玻璃体纤维血管增殖等;出血并发症包括继发性青光眼,增殖膜形成等。结论:PDR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出血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出血量大、难于吸收及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积极治疗可改善视力预力预后。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及视网膜下手术治疗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和估价,对26眼因AMD玻璃体出血混浊施玻璃体切除术;6眼黄斑中心凹处新生血管膜形成、出血行视网膜下手术。结果为玻璃体切除术组,术后全部看清眼底,发现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13眼,有新生血管膜及疤痕10眼,两者同时存在3眼,术后视力提高22眼,不变及减退各2眼,视力在0.05以上仅8眼;视网膜下手术组,成功取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3眼,出血冲洗干净3眼,术后视力进步4眼,不变及减退各1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虽然能清除玻璃体出血及混浊,但不能阻止AMD病变的发展和治疗视网膜下病变及恢复视功能;视网膜下手术能清除部分视网膜下病灶,亦不能恢复色素上皮和感光细胞功能。因此,视网膜移植可能是治疗湿性型AMD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探讨其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医院眼科诊断为PDR的患者30例(30只眼)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且术后均并发玻璃体再积血。对全部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PDR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治疗,并观察预后效果。针对眼压正常且未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23例(23只眼),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患者口服或肌注止血类药物及活血化瘀类中药等。针对视网膜脱离的患者7例(7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症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巩膜切口的内口出现新生血管10例(10只眼),占总眼数的33.33%;残留血管膜残端出血5例(5只眼),占总眼数的16.67%;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出血8例(8只眼),占总眼数的26.67%;视网膜静脉阻塞3例(3只眼),占总眼数的10.00%;另有原因不明的患者4例(4只眼),占总眼数的13.33%。不同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的时间不同,术后一周并发14例(14只眼),占总眼数的46.67%;硅油取出后直接并发6例(6只眼),占总眼数的20.00%;硅油取出后1个月时并发5例(5只眼),占总眼数的16.67%;硅油取出后3个月时并发5例(5只眼),占总眼数的16.67%。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后6个月,在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23例(23只眼)中,20例(20只眼)患者积血全部消失;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3例(3只眼),需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7例(7只眼)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积血均全部消失。结论 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玻璃体再积血的主要原因为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巩膜切口的内口出现新生血管、残留血管膜残端出血、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出血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四类。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玻璃体积血58例(58眼)。分析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并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变化和并发症。结果本组主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和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力在0.01~0.05者术前为6眼(10.35%),术后1周为35眼(60.35%),随访2~4月的50例中为33眼(66.00%)。术中并发症有医源性裂孔和眼内出血;术后并发症有玻璃体再次积血,视网膜脱离,晶状体浑浊等。结论对药物治疗不能吸收的玻璃体积血施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可显著提高,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报告应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7例(7眼)因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玻璃体出血。所有病人术后眼底清晰可见,视力明显提高。术后4例出现再出血,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加用氩离子激光视网膜光凝,无再出血。随访3至18个月所有病人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出现。认为玻璃体切除术不但能使屈光间质恢复透明,视力提高,预防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而且为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激光治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病因,观察再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302例PDR患者315只患眼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32只眼再出血并再次治疗后随访3~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的临床资料。 结果 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0%,再出血发生时间为手术后1~210 d,平均时间为51 d。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中,28%为巩膜切口纤维血管向内生长,19%为视盘表面残存新生血管膜或血管残端处理不当,22%为视网膜激光光凝不足,9%为视网膜表面新生血管膜剥除不彻底,6%为视网膜静脉阻塞,16%为外力作用。通过冷凝巩膜切口处纤维血管、剥离视盘和视网膜表面残存新生血管膜并电凝视盘表面血管残端、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 包扎双眼等治疗,再出血眼视力提高者占91%,视力下降者占9%。再次手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再次出血、虹膜后粘连、晶状体混浊加重、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 结论 PDR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巩膜切口纤维血管向内生长、视盘表面和(或)视网膜表面新生血管膜剥除不彻底、血管残端处理不当、视网膜激光光凝不足和外力作用。处理好巩膜切口、彻底剥离视盘和视网膜表面新生血管膜、电凝血管残端以及足够的视网膜激光光凝是预防和治疗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的有效方法。(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238-240) 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单纯性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0年10月我院采用玻璃体切除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单纯玻璃体积血患者40例(40眼),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随访期术后3-12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玻璃体积血切割术,术后3月视力≥0.6者10眼,视力0.1-0.6者20眼,视力数指-0.1者5眼,3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下降,2眼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后行睫状体冷凝术视力丧失。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对于糖尿病性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玻璃体积血性药物治疗长期不吸收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后脱离的并发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阐述了玻璃体后脱离发生过程及可能机制,列举玻璃体后的脱离的分类。详尽描述玻璃体后脱离的并发症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出血、特发性黄斑前膜形成与脱落、视网膜新生血管、特发性黄斑裂孔子、黄斑囊样水肿和视乳头水肿。对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203-206)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患者13例18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为7个月~4年,平均23个月。18只眼视网膜均在位,16只眼(88.9%)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0.3者11只眼(71%),最好视力为1.0。术后玻璃体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伴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结合术中及术后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玻璃体再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除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20例(21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术后14眼(66.7%)视力提高并恢复有用视力(>0.02)眼部原发病变稳定,视网膜复位,结论:对药物控制无效的患者行玻璃体行除术是一种拘救视功能的积极有效方法,手术可以折除玻璃体内增殖的网架,促使新生血管萎缩,术中出血可采用眼内光凝,电凝等方法控制,联合巩膜环扎术可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术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6月-1999年6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9-45个月。随访时31眼视网膜均在位,视力提高者27眼(占87.1%),其中≥0.1者22眼,最好视力为0.8,有4眼视力无改变。术后玻璃体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结合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玻璃体再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是一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眼病,主要表现有玻璃体混浊、周边部视网膜血管异常和新生血管、黄斑异位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首先由Criswick和Schepens于1969年报告,国内于1992年和1995年有陆续报告。我们近年来收集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切除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且的:探讨老年性黄斑病变相关性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手术时机。方法:对31例老年性黄斑病变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玻切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黄斑部剥膜3例、视网膜切开1例。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程在12个月以上者,黄斑区形成黄斑前膜和固定皱折,术后视力提高较少,均低于0.01;视网膜切开行黄斑下积血冲洗1例术后并发新生血管青光眼;27例发生完全玻璃体后脱离并且玻璃体腔为降解的血块。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有一定疗效,但手术最好在出血后半年内进行;视网膜切开冲洗易出现并发症,效果不好;对老年性黄斑病变玻璃体积血的手术因玻璃体后脱离及血块的降解使得手术操作较容易,不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研究手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玻璃体积血、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的价值及疗效.方法 对28只眼湿性AMD伴玻璃体积血及黄斑下视网膜出血患者:其中12只眼单纯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16只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切开视网膜下积血冲洗+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取出术(联合术).观察比较手术前与手术3个月后的视力和眼底情况,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 手术3个月后22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占78.6%(22/28);14只眼视力≥0.02占50.0%(14/28);7只眼视力≥0.05占25.0%(7/28).12只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术5只眼视网膜下出血吸收,7只眼出血未全吸收或出现视网下再出血.首选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眼随访中有5只眼玻璃体再出血而行联合手术.16只眼联合术视网膜下出血全部吸收.结论 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使AMD玻璃体积血的清除获得很好效果;湿性 AMD伴玻璃体积血及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效果不好;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也不能较好提高术眼视力,但可减少玻璃体积血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展过程、手术治疗和转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PVD可以加重DR的病情,完全PVD可以消除新生血管生长支架,减少玻璃体出血,增加氧气浓度,使玻璃体手术简单化等.副作用小的纤溶酶等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可以诱导PVD,其可改变DR的转归和减少玻璃体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键 《眼科》1995,4(2):122-12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玻璃体及其和视网膜、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本文拟就玻璃体与视网膜界面的作用、玻璃体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视网膜屏障及玻璃体细胞学的变化四个方面,对玻璃体在非糖尿病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作一综述。随着对玻璃体更深入的研究,将为进一步提高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解决玻璃体替代品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玻璃体移植术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伴有虹膜红变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于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后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伴有虹膜红变的PDR 20例(26只眼)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积血和(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3~7 d后进行非接触广角镜下玻璃体切除术.观察虹膜新生血管(INV)的变化情况,记录玻璃体切除术手术历时、术中和术后出血情况,以及术后视力等.结果 玻璃体内注药后,22只眼(84.62%) INV明显消退,其余4只眼(15.38%)无明显变化.4例4只眼未行玻璃体切除术.20例22只眼玻璃体切除术手术历时(71.13 ±9.52) min,4只眼(18.18%)术中发现牵引性视网膜裂孔,剥除视网膜前增生膜视网膜未完全复位,行硅油填充.术后3d时2只眼(9.09%)出现玻璃体积血,经保守治疗后吸收.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者17只眼(77.27%),无变化者5只眼(22.73%).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使PDR虹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并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伴虹膜红变的PDR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后非接触广角镜下玻璃体切除术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扩大了PDR玻璃体切除术适应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并发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5/2016-08收治入院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患者59例59眼的病例资料,其中21眼仅予以玻璃体切除设为对照组; 38眼玻璃体切除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随访12mo结束时,观察组眼底彩色照相可见38眼患者视网膜深层、浅层出血和渗出均完全吸收,且B超检查可见所有患者视网膜下积血完全吸收; 对照组经玻璃体切除后12mo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腔积血完全吸收,但有18眼患者视网膜下伴不同程度出血、渗出,B超检查可见视网膜下仍有少量积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3、6、12mo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wk,1、3、6、12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后1wk,37眼患者前房和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仅1眼残留少量明显萎缩的新生血管,消退率为97%; 对照组玻璃体切除术后1wk,16眼新生血管明显消退,消退率为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80,P<0.001)。两组患者随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PCV并发玻璃体积血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0例42眼做了玻璃体切割术,中共伤性玻璃体出血与机化21眼,眼底病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6眼,其它原因引直怕玻璃体病变5眼。术后视力0.5以上者8眼(19.0%),视力有增进者32眼(76.2%)。本文着重叙述了我们的经验体会,并对手术适应症,手术进机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玻璃体切除治疗复发性出血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对复发性出血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44眼)玻璃体积血施行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膜剥离,水下透热,眼内光凝(或经巩膜冷凝),并根据病情选用眼内长效填充材料。结果视网膜静脉阻塞18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9眼,视网膜裂孔致玻璃体积血6眼,静脉周围炎5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眼,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积血(综合症)2眼,老年性黄斑变性1眼。术后随访2~24月,44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视力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0.05以上者36眼(81.82%),0.2~0.8者27眼(61.36%)。结论复发性出血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经药物治疗无效,B超显示出现玻璃体后脱离或B超显示伴有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者,玻璃体切除术是消除玻璃体积血并使视网膜复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