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琴  朱捷 《临床眼科杂志》1995,3(3):172-17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一般为一眼先发病、另一眼于5年内先后同样发生,少有双眼同时发作者。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60例中有10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同时发作,现将其发病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发病情况:女性8例,男性2例;女性与男性之比为4:1;发病年龄47~68岁不等,平均57.4岁。8例患者发作前有情绪波动及劳累过度史,2例有阿托品类药物全身应用史。4例患者几乎双眼同时发作,6例为一周内双眼先后发作。二、房角情况:10例患者20眼均为窄角,其中有4例经降眼压反缩瞳处理后仍有一眼房角大部分开放,其余…  相似文献   

2.
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晶状体不全脱位所致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发病急、临床症状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同,临床检查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故易被误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若按此类青光眼进行治疗,由于晶状体脱位被忽视往往导致术中准备不足、治疗效果不理想。为探讨此类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观察了相关患者的治疗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晶状体不全脱位所致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35眼,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所证实。其中男21例21眼,女14例14眼;年龄35岁~78岁,平均63.2岁…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4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例,均伴有急性葡萄膜炎、视网膜闭塞性血管炎、眼底周边部有融合的黄白色病变,尔后发生了视网膜脱离。作者复习文献收集了40例,其中包括作者报告的4例。患者年龄在13~65岁之间;男多于女(男26例,女14例);单眼者21例,双眼者19例,双侧者一眼发病后6~42天另眼发病,但  相似文献   

4.
巩膜隧道小梁切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以发病较急、症状较重、房角关闭、眼压升高及视功能损害严重的一种眼科急症。病人入院后 ,常规应用药物控制眼压 ,根据房角关闭程度采用内或外引流术。我们采用巩膜隧道小梁切除术治疗 3例房角全部关闭的急性青光眼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本文 3例均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女 2例 ,男 1例。年龄最大者 64岁 ,最小者 5 7岁。发病时间最长达 1个月 ,最短 3天。术前眼压 2例 81 65mmHg ,1例 63 96mmHg。术前检查房角全部关闭。术后眼压 1例 13 35mmHg ,1例 7 10mmHg ,1例 12 2 3mmHg。术后第 1天 3例前…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延缓形成1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艳平  郭玉銮 《眼科》2001,10(2):115-115
前房延缓形成是抗青光眼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术后效果 ,还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为了进一步探讨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现将我院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各种类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 76例 80只眼 ,其中术后浅前房 16只眼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小梁切除者 76例 80只眼 ,其中男 2 9例 ,女 47例 ,年龄2 8~ 80岁 ,平均 5 6岁 ,单眼 72例 ,双眼 4例 ,在 80只眼中前房延缓形成 16只眼 ,占 19 7% ,16只眼中男 6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5 8岁 ,均为单眼。1 1 青光眼类型  16只眼中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1…  相似文献   

6.
心纳素 (atrial natriuretie peptide,AN 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循环激素 ,具有强大的利尿排钠、扩张血管的作用 [1]。为探讨心钠素水平与眼压的直接关系 ,进一步探讨心钠素对眼局部的体液调节作用。我们于 1996~ 1997年对 16例青光眼患者进行房水与血浆心钠素含量的测定。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无全身疾患、需住院手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16例。其中 8例 (3男 5女 )为缓解期 ,另 8例 (4男 4女 )为急性发作期 ,眼压均大于6.0 0 k Pa。另一眼均为临床前期 ,年龄 56~ 68岁 ,平均 62岁。1.2 方法1.2 .1 血浆采集…  相似文献   

7.
结膜下麻醉行抗青光眼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临床上对 5 6例单纯球结膜下麻醉手术病例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 5 6例患者 ,其中男 2 1例 ,女 35例 ,年龄35~ 81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4 6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9例 ,继发性青光眼 1例 ,均行小梁切除术加虹膜根切术。1.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透明质酸钠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术中小梁切除口注入玻璃酸钠预防小梁切除术后虹膜根切缘前粘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即玻璃酸钠组、对照组。玻璃酸钠组34例34眼,男15例,女19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56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开角型青光眼5例,初诊时平均眼压395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30例30眼,男12例,女18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62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7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开角型青光眼3例,初诊时平均眼压425mmHg。术前对应病情分…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我科1999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眼外肌麻痹患者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29~82(平均57.8)岁。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24例,左眼10例。31例为急性起病,3例为慢性起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复视症状,其中1例伴有鼻衄,经检  相似文献   

1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由于眼内压突然升高 ,导致虹膜血管铁血缺氧 ,血管内皮损伤 ;睫状体也同时产生供血危象 ,导致睫状体无色素上皮损伤 ,通透性增加。临床上表现虹膜组织肿胀 ,色素脱落 ,蛋白渗出 ,房闪阳性。但前房出现积脓则极为少见。现将我院自 1996年以来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前房积脓 14例病人情况 ,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14例病人均为住院患者 ,男 3例 ,女 11例 ,年龄平均 5 3岁 ,从青光眼发病到来院就诊时间 1~ 6天 ,平均 3天 ,入院时眼压平均 5 .33k Pa,角膜水肿 ,前房水混浊 ,前房内可见冻胶状或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人青光眼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以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51例69眼50岁以上老年人已确诊为青光眼的病例进行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患者51例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21例25眼(男4例5眼,女17例2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7例26眼(男6例9眼,女11例17眼)、开角型青光眼10例15眼(男6例9眼,女4例6眼)、继发性青光眼3例3眼(男2例2眼,女1例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1例25眼急性发作均有明显诱因,症状明显.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开角型青光眼14例22眼有轻微症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例2眼有夜盲等症状,余无明显症状.继发青光眼中有2例有明显症状,1例无明显症状.有家族史者11例;解剖因素(浅前房、窄房角)有39例;近视及远视患者有21例;视网膜静脉阻塞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1例;长期点用含地塞米松眼药水致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1例.结论:老年人青光眼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应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宣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做到早就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晚期青光眼手术疗效及安全性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致盲眼病 ,特别在边远山区 ,由于医疗及经济条件所限 ,加之部分青光眼症状隐匿 ,导致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不可逆视功能损害。临床实践中 ,我们对晚期青光眼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挽救了其残余视功能 ,但手术风险要高于早期青光眼。现就我院 1989年~ 1998年资料较完整的 6 2例 (6 5眼 )晚期青光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同期住院的原发性青光眼共 390例 ,其中晚期青光眼 6 2例 (6 5眼 ) ,占 15 .9%。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15岁 ,平均年龄 5 2岁。男 2 4例 ,女 38例 ,男∶女为 1∶1.6。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 0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2004年1月起对69例(84眼)闭角型青光眼施行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并进行6~15个月随访,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10例(142眼),男49例,女61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71例,间歇期及慢性期1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房角均为窄Ⅲ~Ⅳ。年龄34~81岁,平均67.3岁。采用本次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69例(84眼),对照组41例(58眼)。  相似文献   

14.
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现多数采用小梁切除术或深层巩膜咬切术。前者切孔较大,操作较复杂,一般须用手术显微镜,后者切孔较小,操作较简单。这两种方法效果有何差别?此问题颇有实际意义,但有关报导不多(?),为此本文对两种手术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并分层匹配作一回顾性的分析比较。对象与方法两组均为82年7月~90年8月住院患者,均为闭角型青光眼。深层巩膜咬切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2~80岁,平均58.2岁,共45眼,慢闭25眼,急闭20眼,术后随访8月~9年,平均2.2年。小梁切除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6~71岁,平均58.5岁,40眼中慢闭19眼,急闭21眼,随访时间8月~9年,平均2.25年。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住院病人的构成及变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了解青光眼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变化 ,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1996 7~ 2 0 0 2 6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 5 2 2 2例 ,按出院诊断、性别、年龄分组 ,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各占青光眼总数的5 4 42 %、 2 1 73 %、 3 3 5 %、 6 3 2 %和 14 17%。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 ( 2 2 5 4% )逐年下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则逐年升高 (P <0 0 5 ) ;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包括GIG)中 ,年龄大于 40岁的占 80 97% ,其中闭角型青光眼占82 0 9% ,年龄小于 40岁的 ,开角型青光眼占 89 62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1∶1 5 3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2 5 5∶1;皮质类因醇性青光眼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10~ 3 0岁 ,占 77 71%。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仍然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但开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研究不能忽视 ,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应特别注意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 ,40岁以下的男性群体则是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袁平 《临床眼科杂志》1996,4(4):223-22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防盲、治盲的工作重点,我院自1983~1993年对因单限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行滤过手术的另一眼.均施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共543例.进行了临床观察、随防.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54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2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91例.男性223例,女性320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7岁。543例均为一gi已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且需行滤过手术,另一眼无任何自觉症状,眼压<2.74kPa,前房角镜检查均为窄角.眼底C/D<0.5,周边视野均正常。543例的543只眼均…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右眼12例,左眼10例。视乳头水肿型6例,视网膜静脉血栓型16例,均为单眼发病。年龄23~40岁。病程2天~7个月,治愈时间1~6个月。造影时间于发病後4小时~7个月。单眼视盘肿胀,乳头边界  相似文献   

18.
注气法在抗青光眼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术中前房及结膜瓣下注气法预防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迟缓及结膜巩膜瓣粘连,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治疗16例20眼;单眼12例,双眼4例;男6例,女10例;急性闭角型9例,慢性闭角型4例,慢性单纯型3例;年龄在35~73岁之间,平均为57.6岁;初诊眼压急性闭角型平均6.25kPa(1kPa=7.5mmHg),慢性闭角型平均为4.40kPa,慢性单纯型平均为4.05kPa,术前对应病情分别予20%甘露醇,2%匹罗卡品眼液,0.5%噻吗心安眼液,Diamox,50%口服甘油等药物,使眼压降至正常范围,房角基本开放。手术及往气…  相似文献   

19.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抗青术 ,但由于术后滤道阻塞常导致手术失败。很多学者对小梁切除术后阻止滤道阻塞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近年来研究表明干扰素 α- 2 b具有抗纤维化 ,已被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1〕,并取得良好效果 ,笔者对 15例 2 6眼小梁切除术 ,采用 α- 2 b干扰素 5× 10 5 单位联合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 ,观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 ,男 10人 ,女 5人 ,年龄 38~ 76岁 ,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5例 9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7例 12眼 ,开角型青光眼 3例 5眼 ,全部患者均为药物不能控制的中晚期青光眼 ,入…  相似文献   

20.
患急性视神经炎光觉完全消失的病例并不少见,这些病例有的恢复了很好的视力,有的部分恢复。为了解光觉在视网膜上首先恢复的部位以及恢复过程,我们对光觉完全消失的急性球后视神经炎14例(19只眼)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例中:男5例,女9例。10岁~20岁6例,21岁~30岁4例,30岁~40岁2例,41岁~50岁1例,60岁1例。双眼发病5例(10只眼),单眼发病9例。右眼6例,左眼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