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位引流对气管插管新生儿排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翻身、拍背后先行体位引流再吸痰,对照组翻身、拍背后立即吸痰,2组均于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统计2组出现吸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吸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吸痰是缺氧性动作,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吸痰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导管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即中心静脉导管组、胸腔引流管组与三腔气囊导尿管组,各组均为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胸膜腔置管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三组患者分别采取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管和三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引流。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置管时疼痛发生率、置管时出血量、二次置管率与调整引流管率,平均切口大小、肺复张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引流管组和三腔气囊导尿管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心静脉导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和三腔气囊导尿管组患者置管时疼痛发生率、二次置管率与调整引流管率以及置管时出血量均明显低于胸腔引流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患者平均切口大小明显短于三腔气囊导尿管组和胸腔引流管组,且三腔气囊导尿管组短于胸腔引流管组;术后1 d、3 d、5 d,中心静脉导管组和三腔气囊导尿管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胸腔引流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和三腔气囊导尿管组切口感染、肺水肿/皮下气肿、胸膜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将吸痰管插入适当深度进行吸引,患者吸气时经气导管缓慢注入湿化液。试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将压缩雾化吸入机连接气切面罩,恒速小量给予患者24小时持续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疗效,以及SPO2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刺激性咳嗽发生率、痰痂形成发生率、气管粘膜出血发生率以及VAP发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吸痰后各个时间点,试验组SPO2≦74%的患者数均低于对照组,SPO2为85%~95%的患者数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对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气道湿化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流稀便的最佳方法。方法:将60例需引流稀便的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留置肛管接引流袋引流稀便,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气囊导管接胸腔闭式引流瓶持续负压引流稀便,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脱出厦皮肤炎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1),实验组的渗漏及堵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用一次性气囊气管导管接胸腔闭式引流瓶持续负压引流稀便效果好,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患儿,男,3个月,诊断为重症肺炎,呼衰。于1995年9月收住本科。入院后在面罩氧下面色黄灰,口唇发绀,嗜睡,呼吸极度困难,且有呼吸暂停现象。立即经鼻行气管插管,纽帮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后第3天,患儿突然出现面色及口唇青紫,心跳骤停。立刻行胸外心脏按压,气囊加压给氧,快速气管插管内吸痰处理,但吸痰导管受阻,吸痰无效。考虑为痰痴堵塞所致,经用吸痰管稍用力插入气管插管内,再行吸痰,吸出痰血痴,同时行胸外按压,气囊加压给氧,心二联(阿托品0.25mg,副肾素0.05mg)心内注射,心跳恢复,面色口唇转红,自主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规范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方法:通过正确的导管固定、气道湿化、有效的吸痰方法、气囊管理科学的护理方法,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60例气管插管病人,历经插管时间最长25天、最短3天的规范护理,无并发症的发生.讨论:根据气管插管患者的气道特点,探讨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置管病人吸痰前予大剂量气道湿化液对预防气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气管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吸痰前给予小剂量湿化液1~3ml湿化气道,观察组患者吸痰前给予大剂量湿化液5~10ml湿化气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湿化过程中,观察组对血氧饱和度造成的影响居较低水平,而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吸痰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粘膜损伤、刺激性咳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置管病人吸痰前予大剂量气道湿化液对预防气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喉癌者行气管切开后临床使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患者血氧饱和度(SpO_2)、排痰效果情况。方法: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治疗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雾化吸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 9例患者经口雾化吸入药物,研究组41例患者经气管切口给予雾化吸入,比较两组雾化前、雾化中患者呼吸频率(RR)、SpO_2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气道湿化效果,统计因雾化吸入所致并发症情况,观察患者吸痰次数、吸痰量。结果:研究组湿化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雾化时的RR、SpO_2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吸疫次数、吸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患者在气管切开后行雾化吸入治疗,选择经气管切口处吸入,气道湿化效果理想,患者临床吸痰次数减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内未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不同吸痰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未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吸痰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吸痰护理,观察组予以气管内插管吸痰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祛痰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气指标水平较护理前均发生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祛痰总有效率95.24%比对照组76.19%高,且并发症总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6.19%(P0.05)。结论:ICU内未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予以气管内插管内吸痰护理,可保持肺部正常通气功能,有效提高祛痰效果,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带套囊与不带套囊气管导管在0~6岁小儿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0~6岁,体质量在3 kg以上,拟行全麻气管插管的手术患儿13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分别在全麻快速诱导后插入带套囊和不带套囊的气管导管。观察并比较2组插管时更换导管的例数,控制呼吸时喉部漏气的例数,拨管时呛咳反应的例数,拨管前脱氧时血氧饱和度(Sp(O2))最低值,拨管后10min内不吸氧时Sp(O2)最低值,术后回访严重气道并发症导致的喘鸣例数。结果实验组换管的例数、控制呼吸时喉部漏气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拔管时的呛咳反应发生率,拔管前、拔管后10min内的Sp(O2)最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喉头水肿及声门下狭窄等严重气道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选择材料和工艺良好的带套囊气管导管,在足月新生儿~6岁的患儿应用带套囊气管导管是安全可行、效果良好的。  相似文献   

11.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预防及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探讨强化口腔清洁措施的应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强化组在检查气囊充盈后,采用冲洗加常规口腔清洁措施,并定时吸引鼻咽部。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清洁措施,比较2组口腔溃疡及痰培养结果。结果强化组口腔溃疡发生率及痰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化口腔清洁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SLIPA和气管导管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对老年乳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乳癌手术的老年女性患者3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SLIPA组(S组)与气管导管组(T组),每组15例。分别记录2组患者入室后5 min(t0)、手术结束(t1)、呼唤睁眼(t2)、拔除SLIPA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3)、拔除后3min(t4)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全麻苏醒期呛咳及使用降压药的例数;记录拔除SLIPA或气管导管后恶心、呕吐及咽痛的发生率。结果 S组在t2点血压、心率仅轻度增高,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3点血压、心率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在t2和t3点血压、心率较t0均明显增加(P0.05),在t3点达最高峰。组间比较,在t2、t3点,S组的血压、心率增加程度明显小于t组(P0.05)。S组患者苏醒期使用降压药、呛咳的例数明显少于T组(P0.05),拔管后咽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组(P0.05)。结论老年乳癌手术患者使用SLIPA可明显减少全麻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老年患者的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在综合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浅部吸痰组、深部吸痰组和浅部+深部吸痰组3组,观察比较3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日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痰鸣音改善、吸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结果]与浅部吸痰组和深部吸痰组比较,浅部+深部吸痰组在日吸痰次数、日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吸痰后痰鸣音方面改善最显著(P0.01);在肺部感染、气道损伤和痰痂阻塞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应用浅部+深部吸痰法有利于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延长吸痰间隔时间,减少吸痰次数,从而改善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接受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用密闭式和开放式两种方法进行吸痰对其肺部感染菌群的影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88例接受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4例.在治疗期间分别进行开放式吸痰和密闭式吸痰.结果:B组患者痰液标本检测的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论:对接受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密闭式吸痰,可以对该类患者的肺部感染菌的数量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一代喉罩气管导管(SLIPA)在膝关节镜手术的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SLIPA组与气管插管组。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入SLIPA喉罩和气管导管。于麻醉前(T1)、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前(T2)、置入即刻(T3)、置入后5min(T4)、气腹前即刻(T5)、气腹后10min(T6)、放气即刻(T7)、拔除即刻(T8)、拔除后10(T),分别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中和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心动过速,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呃逆。结果:喉罩组在置入期和拔除期HR、SBP、DBP的变化较气管插管组小(P0.05);两组各观察时点的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比较,SLIPA喉罩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提示SLIPA喉罩可安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6.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痰栓阻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常可引起严重的后果。故自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气管内持续滴药法及呼吸道蒸气加湿法,配合有效及时的吸痰,有效地预防了该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该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陆真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702-704
目的观察浅层吸引法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吸痰护理组(A组)与浅层吸痰护理组(B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吸痰后吸痰效果、吸痰次数、吸痰总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舒适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B组患者在吸痰次数、吸痰总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低于A组,吸痰后效果及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采用浅层吸引法可减少吸痰次数和痰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密闭式导管吸痰联合与不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治疗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度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并肺部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并观察其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中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密闭式导管吸痰联合纤支镜吸痰能显著降低肺部感染,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小儿术后深麻醉和浅麻醉下气管拔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给予术后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和浅麻醉下拔除气管。结果:拔管10 min后,患儿的血压和心率均恢复正常,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术后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的最佳起始时间,以提高疗效及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1、2、3组,三组患者分别于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即时、6h、24h进行氧气雾化吸入。结果: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第1组最优。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即行氧气雾化吸入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