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睾丸卵黄囊瘤超声图像表现(附一例报告)丁青薇,王绍文睾丸卵黄囊瘤极罕见,多数发生于3岁以下小儿,其声像图特征尚未见报道.我院超声检测成人睾丸卵黄囊瘤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病例简介男,23岁,未婚.发现睾丸明显肿大伴疼痛1个月.超声检查:左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对睾丸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病理证实为睾丸肿瘤的57例患者的术前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的符合率93%(53/57),漏误诊率7%。不同的肿瘤其声像图各具一定的特征性,低回声血流较丰富44例,主要见于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混合性回声,血流丰富10例,主要见于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混合性回声夹杂强回声血流极稀少3例,见于畸胎瘤。结论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符合率高,声像图结合临床可对睾丸肿瘤的诊断及病理类型作出初步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组15例临床疑为睾丸肿瘤的患儿均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卢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均提示为睾丸卵黄囊瘤,弥漫型2例、局限型13例,肿瘤内部血供丰富。多普勒超声显示主要为低阻型血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声像特征及结合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诊断小儿睾丸卵黄囊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睾丸卵黄囊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确诊的睾丸卵黄囊瘤患儿的睾丸声像表现。结果 17例患儿中,有12例超声诊断为卵黄囊瘤,有3例误诊为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误诊为睾丸淋巴瘤。超声诊断准确率70.6%。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的优点在诊断小儿睾丸卵黄囊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睾丸卵黄囊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确诊的睾丸卵黄囊瘤患儿的睾丸声像表现.结果 17例患儿中,有12例超声诊断为卵黄囊瘤,有3例误诊为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误诊为睾丸淋巴瘤.超声诊断准确率70.6%.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的优点在诊断小儿睾丸卵黄囊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婷  黄斌  陈军  刘芳  陈晓晓 《浙江医学》2020,42(21):2351-235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错构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比较,旨在提高超声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杭州市西溪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3例胆管错构瘤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根据其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胆管错构瘤超声声像图特点:肝内多发散在囊性回声,囊壁较厚、无包膜、形态不规则,部分不伴增强效应;肝实质回声弥漫性改变,合并多发高回声及低回声结节;肝内多发散在彗星尾征。超声造影显示:肝内囊性病灶为无增强区,高回声低回声病灶为“等进等出”增强模式。结论胆管错构瘤的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异性表现,提高对其超声声像图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晏湘梅  李坚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53-2554
目的:探讨卵黄囊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黄囊瘤的患者资料,探讨其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表现为1例呈实质非均质肿块,1例呈单房囊性肿块,2例呈多房囊性不均质肿块,6例呈混合性、部分网状肿块。结论:卵黄囊瘤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年龄、血清、临床症状,可以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与病理学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9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组织学分型,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检查实质性回声型22例,囊性回声型11例,混合回声型24例,乳头状回声型2例,其病理学类型分别对应为滤泡性腺瘤、胶样腺瘤囊性变、滤泡性腺瘤囊性变和乳头状腺瘤。结论:不同声像图特点对不同类型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毅东 《重庆医学》2012,41(3):288-28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像技术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3例睾丸肿瘤的二维及CDFI声像图表现。结果 33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16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6例,胚胎癌7例,畸胎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其共同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形态失常,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实性团块回声;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有其各自的一些声像图特点。结论二维声像结合CDFI能对睾丸肿瘤良、恶性作出初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是睾丸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对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为睾丸精原细胞瘤33例的术前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结果典型精原细胞瘤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低回声不均质团块,内部血流丰富,阻力指数低。结论精原细胞瘤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超声对睾丸精原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睾丸卵黄囊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细胞培养的基础上,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ATRA对睾丸卵黄囊瘤细胞增殖影响,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TRA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卵黄囊瘤细胞的VEGF mRNA表达水平下调,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卵黄囊瘤细胞的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两者下调作用均呈较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以抑制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增殖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干扰SALL4基因对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SALL4干扰质粒载体pGPU6/GFP/Neo-SALL4 shRNA,转染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细胞,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验证干扰效果,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来研究其对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细胞体外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载体并干扰SALL4表达后,荧光定量PCR结果示干扰组mRNA水平(24.0%±4.0%)较阴性对照组(93.0%± 43.0%)显著下降(P<0.05),蛋白相对表达量(0.39±0.10)也较阴性对照组(1.02±0.09)显著降低(P<0.05),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RNA靶向干扰SALL4表达可抑制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细胞增殖能力并诱导其凋亡,提示SALL4基因可能是儿童睾丸卵黄囊瘤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几种少见的组织学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的MRI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少见组织学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的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畸胎瘤恶变16例,卵黄囊瘤7例,胚胎性癌6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8例;25例病灶位于松果体区,9例病灶位于鞍区,3例位于脑室脑边系统.16例畸胎瘤恶变均呈囊实性改变,T1WI、T2WI平扫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0例可见到脂肪信号,病理镜下成分多样,与MRI表现相对应.7例卵黄囊瘤T1WI、T2WI平扫信号均较均匀,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术前血清甲胎蛋白均明显升高.6例胚胎性癌病灶边界较清楚,其内信号不均匀,6例均可见明显囊变坏死,灶周可见中—重度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8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信号不典型,取决于其内所含肿瘤类型.结论 颅内少见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影像资料可做出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在体外培养取自人体的睾丸卵黄囊瘤组织,比较并建立人睾丸卵黄囊瘤细胞原代培养的理想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机械分散法、酶消化法和植块培养法进行人睾丸卵黄囊瘤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倒置显微镜及台盼蓝染色观察并比较三者的培养成功率、细胞活力、细胞形态和数量等,免疫组化法鉴定其细胞来源.结果 原代培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镜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法,对5 例颅内卵黄囊瘤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颅内卵黄囊瘤典型结构为疏松网状结构区和实性细胞团块区共同存在,并可见Schiller 小体和玻璃样小体。AFP 阳性5 例,PLAP 阳性3 例,SP1 阳性3 例,HCG、CEA、CK、ER 全部阴性。提示:颅内卵黄囊瘤常伴有畸胎瘤和生殖细胞瘤成分存在,其形态学、发生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均与生殖腺卵黄囊瘤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方法 将20例经病理证实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前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结果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超声表现为有16例(80%)境界不清晰,17例(85%)形态不规则,18例(90%)回声不均匀,内有极低回声或无回声,后方回声稍增强或显著增强。彩色多普勒显像,16例(80%)内部出现丰富血流,其病理基础是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大量瘤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衬里含粘液样细胞,囊腔内含粘液。结论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具有涎腺恶性肿瘤常见的声像图表现,也存在本病较为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睾丸内各类型恶性肿块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组24例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块CT、MR影像表现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4例中精原细胞瘤17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淋巴瘤各2例;未成熟型畸胎瘤、卵黄囊瘤、睾丸网腺癌各1例。影像学检查对睾丸恶性肿块定位准,尤其MR对肿块组织特征显示清楚,部分肿瘤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结论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对大部分睾丸恶性实性肿块可明确诊断及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