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耐药表型由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双纸片法初步分型,通过PCR扩增耐药基因ermB和mefA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定ermB和mefA基因序列。结果 所有23株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均表现为内在型耐药,没有发现诱导型耐药和M型耐药。ermB基因在23株肺炎链球菌中均检测到,其中5株同时检测到mefA基因,没有发现仅单一mefA基因阳性的菌株,基因型与耐药表型完全一致。所测ermB和mef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收录序列高度一致。 结论ermB基因介导的靶位改变可能是重庆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2.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由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常见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普遍有效,毒性低,过敏反应少,被广泛用于治疗CAP和其他呼吸道感染,随着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的不断加重,目前对所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及临床疗效的持续监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炎链球菌是导致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最主要社区获得性感染致病菌。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的耐药性迅速增长,多重耐药菌株全球范围流行,在我国及周边一些国家,这一问题尤其严重。本文综述了大环内酯及相关的林可霉素、链阳性菌素的抗菌作用机制,肺炎链球菌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简单介绍肺炎链球菌耐药株的实验室检测、流行情况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行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世界各地以较快速度上升,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耐药率普遍较高,出现了氟喹诺酮药性临床菌株,肺炎链球菌的β-内酰胺耐药性主要由青霉素结合蛋白变异所致,非pbp基因突变也会导致β-内酰胺耐药性,大环内酯耐药性肺炎链球菌的耐药表型MLS型,M型分别由耐药基因ermB和mefA介导,23SrRNA和核糖体蛋白L4突变也是其耐药机制之一。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突变引起的靶位改变导致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肺炎链球菌也存在氟喹诺酮耐药性主动排系统,pmrA基因编码了外排蛋白PmrA。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分析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本次临床实践分析主要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了280例确诊为肺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实践分析,从患者的咽部和鼻咽部获取标本,借助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技术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耐药株。结果在280例标本当中,分离阳性株为12例,1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等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的特点,耐药株为8例,占66.67%,耐药株同时对阿齐霉素和交沙霉素耐药。结论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肺炎支原体进行研究,明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十分必要,值得在临床实践研究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肺炎链球菌抗生素耐药的流行病学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肺炎链球菌是儿科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近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多数文献报道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迅速增加,本文综述了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哇诺酮类、四环素、氯霉素、及SMZ/TMP耐药和万古霉素的耐受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2000~2001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7.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最为有效的药物[1-3]。肺炎链球菌属于CAP的重要病原体,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有很高的耐药性,并且耐药问题日渐明显[4-9],近10余年十分突出,应加强重视。为此,有必要加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链球菌(Macrolide-resistant Streptoco-  相似文献   

8.
张泓 《世界临床药物》2011,32(12):709-712
肺炎链球菌耐药率不断上升,监测其耐药性并掌握耐药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选药及控制肺炎链球菌耐药株流行.本文综述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现状、相关机制及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离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IPD)的流行血清基因型、致病毒力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及与细菌毒力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分离鉴定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共12株(观察组),同时收集10株携带肺炎链球菌(对照组);采用多重PCR扩增法进行血清基因型分型,PCR扩增6个致病毒力基因,包括荚膜(cps2A)、细菌素(bacteriocin)、表面黏附素A(psa A)、B组链球菌细胞壁分离蛋白(pcs B)、溶血素(ply)和酪蛋白水解蛋白酶P(clp P),分析其碱基序列的突变情况;采用MIC法测定青霉素、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基因型14、6A/6B和19F在2组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A、6C和17F在观察组中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青霉素和红霉素不敏感率和MI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离的IPD血清型主要有19A、6C和17F,共有6种致病毒力基因,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0.
喻延  罗迪青 《中国医药》2007,2(9):575-576
支原体(Mycoplasma)是现知可以在非生命培养基中独立生活、自行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没有细胞壁,也不能合成胞壁的前体如胞壁酸核和二氨基庚氨酸,具有多形、可变及易溶解等特性,可以被细菌滤器过滤,对干扰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天然抵抗,而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及大环内酯类敏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生素广泛大量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水平越来越高,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如大环内脂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尤为突出,给疾病的治疗和临床用药造成了诸多困难。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耳炎、菌血症、脑膜炎等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尤其易感染儿童、老年人、居住拥挤的人群。自1967年在美国首次检测到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以来,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耐药株迅速发展,耐药率也持续增加。多重耐药株不断涌现,并在全球范围流行,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索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关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问题,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已发展了多种检测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检测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全球瞩目。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其耐药基因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现就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为靶位改革,某些细菌产生的灭活酶也可导致细菌的耐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主动外排系统在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上述3种耐药机制,着重对主动外排系统的近年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李威  谢晓恬 《世界临床药物》2021,42(12):1049-1055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macrolide 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MRMP...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院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s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本院儿科首诊肺炎患儿385例,取痰液分离得到72株sP。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E-test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72株SP中,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9%、11.1%、6.9%、77.8%、29.2%、86.1%、88.9%、0.0%、0.0%、2.7%、0.0%。结论江门市新会地区儿童感染SP对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高.临床应合理选药。  相似文献   

18.
肠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球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在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中居重要地位。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菌素B是结构无关但功能相近的三类抗生素(MLSB),可以作为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替代药物,近年来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量用于临床,在药物选择压力下,肠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为严重。耐药机制包括erm基因介导的药物靶位的改变和mef基因及msrC基因介导的抗生素的主动外排等。  相似文献   

19.
对青霉素 G敏感性降低的肺炎链球菌常常对红霉素及其他 14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阿奇霉素耐药。一项在 1996~ 1997年完成的研究显示 ,西欧国家报道的肺炎链球菌的大环内酯耐药率 ,法国为 4 5 .9%,西班牙为 32 .6 %,比利时为 31.1%,意大利为 2 4 .1%,瑞士为 15 .8%。 telithromycin(HMR36 4 )是新近开发的酮内酯类抗生素 ,对红霉素敏感性和耐药性肺炎链球菌都具有较高活性。Nagai等为了解中欧和东欧地区 (耐药性肺炎链球菌高发区 )肺炎链球菌的大环内酯敏感性状况 ,测定了 telithromycin、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克林霉素对 1999和 2…  相似文献   

20.
朱胜金  杨丹 《贵州医药》2011,35(1):82-84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自1990年来,SPN菌在耐药性方面的流行性逐渐增加,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今年来,国内外均报道临床分离得到的SPN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