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军医杂志》2018,(4)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3组,每组1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仅行单纯T10椎板摘除;急性脊髓损伤组(SCI组),行单纯T10椎板摘除后,以改良Allen's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虎杖苷治疗组(P组),同SCI组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后,于术后即刻和术后第1、3、5、7天给予大鼠腹腔注射虎杖苷(20 mg/kg)。比较3组大鼠术后第1、3、7、14天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实验评分;术后第7天,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3组大鼠术后脊髓形态学改变;术后第7天,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大鼠脊髓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1、3、7、14天,SCI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实验评分均显著低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P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实验评分均显著高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SCI组大鼠脊髓中神经元数量和突起锐减,细胞核肿胀且核膜明显,可见明显间质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与SCI组比较,P组大鼠脊髓神经元数量和突起明显增多,间质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Sham组比较,SCI组大鼠脊髓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 NOS、COX-2、IL-6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P组大鼠脊髓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 NOS、COX-2、IL-6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杖苷可改善急性脊髓损伤并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NLRP3炎症小体是细胞内识别危险信号的多蛋白复合体,它可以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危险信号与促炎细胞因子结合而形成炎症体。与肾脏疾病中的Toll样受体驱使危险信号的影响相似,大量的研究显示,NLRP3炎症体参与了肾脏炎症。本文讨论NLRP3在肾病发病中的最新证据,包括IL-1β与IL-18依赖性经典作用和非经典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4.
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13岁,自服百草枯约50ml,服后恶心,呕吐2次。约30min后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洗胃、血液灌流等处理。患者逐渐出现胸闷、憋气,为进一步治疗,于服药后15h转至我院。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血浆置换、抗感染、保护重要脏器等治疗。随着病程发展,逐渐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并出现胰腺、肝脏、肾脏等多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5.
1肺损伤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1.1临床表现 百草枯(PQ)重度中毒者多在1周内死于广泛性肺部渗出、纵隔气肿、气胸和皮下气肿等;极重度中毒者可在24h内迅速出现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及纵隔气肿等。中度中毒者通常在1~2周内出现胸闷、气短等肺部症状,可致肺不张、肺浸润、胸膜渗出和肺功能明显受损,以后逐渐发展为肺纤维化,并呈进行性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死于呼吸衰竭。轻度中毒者,无明显肺浸润、肺不张和胸膜渗出等改变,可表现为一过性轻度氧合下降。此外,个别病例未见肺损伤而被治愈者,动脉血气分析呈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白介素22(IL-22)在哮喘模型中的作用,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IL-22的调控作用,探讨AS-Ⅳ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BUD)组和AS-Ⅳ组4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小鼠以制备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行HE及AB-PAS染色,进行气道炎症评分,ELISA法检测4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IL-22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L-22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单细胞悬液中Th22的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增加(P<0.05),BALF中IL-22水平增高(P<0.01),肺组织中IL-2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脾单细胞悬液中Th22比例增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BUD及AS-Ⅳ治疗后,小鼠气道炎症评分降低(P<0.05),IL-22 mRNA的表达水平及Th22细胞的比例均较哮喘组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Ⅳ对哮喘气道炎症发挥治疗性作用,这可能与AS-Ⅳ通过抑制Th22细胞分化、抑制IL-22的表达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黄体酮对大鼠脑损伤后皮质炎症相关因子环氧合酶-2(COX -2)、前列腺素E2( PGE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NF - 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黄体酮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黄体酮治疗组,按照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脑损伤模型.黄体酮治疗组伤后1,6h腹腔注射黄体酮16mg/kg.各组于伤后24h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皮质COX -2、PGE2、iNOS和NF - κB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损伤组大鼠皮质COX -2、PGE2、iNOS和NF - κB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2)黄体酮治疗组与脑损伤组比较,皮质COX -2、PGE2、iNOS和NF - κB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 结论 黄体酮可能是通过抑制NF - κB的活化,阻断NF - κB和iNOS自身强化的炎症反应过程,进而降低COX -2、PGE2的表达,抑制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磷汀对百草枯(PQ)染毒大鼠肺组织摄取的影响及其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模型组(n=10)和药物干预组(n=60)。模型组按染毒后8h、24h采样再分为8h-模型组和24h-模型组,每组5只;药物干预组根据氨磷汀的使用剂量[30、60、100mg/kg(分别以L、M和H表示)]和用药间隔时间[0.75h和1.5h(分别以1和2表示)]及采样时间(染毒后8h和24h)分为8h-L1、8h-M1、8h-H1、8h-L2、8h-M2、8h-H2、24h-L1、24h-M1、24h-H1、24h-L2、24h-M2和24h-H2组,共12个亚组,每组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经腹腔注射PQ 35mg/kg。染毒后1h,各药物干预组按上述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腹腔注射氨磷汀各3次,在不同时间(染毒后8h和24h)处死所有动物采样,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PQ浓度并检测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低剂量药物干预组肺组织PQ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及中、高剂量药物干预组(P<0.05),但不同时间间隔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药物干预组血浆PQ浓度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剂量组和各时间间隔组之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高剂量组SOD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各剂量药物干预组肺组织SOD和MDA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即SOD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P<0.01)。各药物干预组之间比较,0.75h间隔组SOD含量明显高于1.5h间隔组(P<0.01)。结论短期内多次重复给予一定剂量氨磷汀可显著减少PQ的肺组织摄取,减轻PQ中毒大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地塞米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小剂量环孢素A治疗组联合地塞米松(Cyc-L组)和大剂量环孢素A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Cyc-H组),3个治疗组根据给药疗程不同(3d、7d、14d)分为3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20%百草枯溶液(18mg/kg)制备急性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模型。染毒后2h,Dex组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mg/kg);Cyc-L组经腹腔注射环孢素A(5mg/kg)+地塞米松(5mg/kg);Cyc-H组经腹腔注射环孢素A(20mg/kg)+地塞米松(5mg/kg),每24h重复1次;Mod组经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22d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羟脯氨酸(HYP)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Mod组相比,各治疗组肺纤维化明显减轻,肺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上升和HYP表达明显下降。Cyc-H组疗效又优于Dex组和Cyc-L组。7d组和14d组较3d组肺纤维化明显减轻,HYP表达下降。7d组与3d组和14d组比较肺组织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地塞米松或地塞米松联合环孢素A均可减轻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肺纤维化,其中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环孢素A疗效优于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和单纯地塞米松疗效;②7d疗程的治疗效果要好于3d和14d疗程;③地塞米松或环孢素A联合地塞米松减轻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是增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剂量百草枯对SD大鼠消化道损伤的影响,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百草枯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用百草枯溶液灌胃,剂量为125 mg/kg,观察大鼠中毒后的行为学变化及30 d内病死率。死亡大鼠取胃、肝、小肠、大肠等器官作病理分析。结果中毒大鼠饮食、饮水少,30 d内病死率为70%。中毒死亡大鼠胃黏膜出现轻度糜烂,肝静脉轻度充血,小肠及大肠黏膜坏死,局部脱落,伴炎细胞浸润。结论大剂量百草枯中毒大鼠消化道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以小肠及大肠最严重,临床治疗应加强对胃肠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口服百草枯致中毒性肺损伤在治疗过程中CT征象演变特点及在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3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按病程分为1周、2~3周及3周后(长期);按中毒剂量分为低剂量(<20mg/kg)、中等剂量(20~40mg/kg)和大剂量(>40mg/kg)3组;按肺部CT征象进行分型,分为1型(胸部阴性)、2型(肺部渗出为主)、3型(出现肺部实变或不张)、4型(出现肺纤维化病变),均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进而观察百草枯中毒性肺损伤治疗过程中肺部CT征象的演变,比较三个剂量组在不同时期各型的差异.结果 1例在全部病程胸部表现为阴性:余22例在病程第1周22例CT表现均为2型,在病程第2~3周20例CT表现为3型,在病程3周后(长期)2例(2/22)CT表现为4型.肺部CT表现:低剂量组有1型1例(全部病程)、2型1例;中等剂量组2例肺部均出现2型及3型CT征象,1例出现4型CT征象;大剂量组19例肺部均出现2型及3型CT征象,2例出现4型CT征象.低剂量组:1周内表现为2型1例,全病程表现为1型1例;中剂量组:1周内表现为2型2例、2~3周内表现为3型2例、3周后表现为4型1例;大剂量组:1周内表现为2型19例、2~3周内表现为3型2例、3周后表现为4型1例.结论 口服百草枯致中毒性肺损伤在治疗过程中CT征象演变有一定的特征性和规律性,在各个治疗窗口期可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有效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每组再根据染毒时间分为6h、24h、48h和72h等4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20%百草枯溶液(25mg/kg)制备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Con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染毒后1h开始,ED组和Dex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mg/kg)和地塞米松(3mg/kg),2次/日,Con组和Mod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在染毒后6h、24h、48h和72h,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变化,然后处死大鼠,经心脏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ED组及Dex组各时间点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清MD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病理示急性肺损伤改变,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萎缩塌陷,甚至结构消失,且随时间进展加重;与Mod组相比,ED组和Dex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或P〈0.01),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而ED组和De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地塞米松对百草枯中毒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均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复方丹参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是否能抑制休克后早期炎症反应,从而防止失血性休克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A组)、失血性休克组(B组)和失血性休克丹参组(C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采用化学反应法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 失血性休克组血清IL-1β、IL-6、TNF-α及MD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丹参治疗组与失血性休克组比较,丹参治疗组血清IL-1β、IL-6、TNF-α及MDA浓度显著降低(P均<0.05),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6).结论 复方丹参能有效抑制失血性休克后早期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SOD的活性,从而抑制休克后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维甲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趋化因子表达及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和维甲酸治疗组,每组45只。假手术组行左输尿管游离,不结扎;UUO组和维甲酸治疗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维甲酸治疗组术后每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5、10、20mg/kg)全反式维甲酸(ATRA)皮下注射,假手术组和UUO组注射同体积二甲亚砜花生油溶剂。于术后第3、7、14天观察各组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和RT-PCR法观察病变肾组织趋化因子RANTES、CCR5、MCP-1、MIP-1α和TGF-β1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肾组织RANTES、CCR5、MCP-1及MIP-1α无明显表达。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肾小管损害逐渐加重(P0.05),肾组织趋化因子表达进行性增加(P0.01)。与UUO组相比,维甲酸治疗组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肾小管损害程度显著减轻(P0.05),肾组织趋化因子表达显著降低(P0.01),但不同剂量维甲酸治疗组肾组织趋化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维甲酸能减少UUO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肾小管损害,抑制趋化因子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本实验以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为基础,以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中具有代表性的脾T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高压氧(HBO)对SIRS状态机体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A、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kg);C、D、E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悬液(500 mg/kg).D组腹腔注射后4h做1次HBO,B、E组腹腔注射后4、10、18 h各做1次HBO.HBO实施方案:100%纯氧洗舱5 min后匀速加压至0.20 MPa(10 ~ 15 min),维持1h后匀速减压,出舱.所有大鼠予腹腔注射后24h取脾,检测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数量、比例以及脾细胞凋亡率.结果 HBO(B组)降低正常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至14.09% (P <0.01),CD8+T细胞基本无变化,脾细胞凋亡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酵母多糖腹腔注射(C组)使大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平均减少至13.59%及9.75%(P <0.01),脾细胞凋亡率达到25.40% (P <0.05).HBO治疗可使酵母多糖所致CD4+T细胞减少明显恢复,D组为19.68%,E组为18.48%(P<0.01,P<0.05),HBO对CD8+T细胞几乎无影响.HBO治疗组(D、E组)脾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减少,分别为12.91%、15.97% (P<0.05).结论 HBO可以根据机体处于正常或疾病状态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HBO对正常机体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当机体处于炎症状态(SIRS)时,HBO则具有明显的促进免疫功能恢复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能不依赖HBO的压力和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明确阻断TLR-4表达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LI组和干预组,每组15只.ALI组和干预组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PS)方法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再按照观察时间点平均分为造模后6、12和24 h各3个亚组.测定各组肺组织TLR-4 mRNA表达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浓度,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LPS可以导致肺泡腔内TNF-α、IL-1β和IL-6浓度增加,阻断TLR-4受体会抑制炎症因子释放;ALI组的肺损伤评分高于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3.3±1.1 vs.1.9±1.0 vs.1.2±0.9).结论 阻断TLR-4表达能抑制脂多糖诱导ALI大鼠体内炎症因子分泌,减轻肺组织病理损害,能达到治疗ALI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AP)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不仅仅是局限于胰腺及胰腺周围的炎症,而常常与低血压、ARDS、急性肾功能不全等联系在一起。急性胰腺炎多数病情较轻、呈自限性,但其中约有15%~30%表现为SAP,后者的治疗一直是困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难题,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30%)是其明显的特点。大量研究证实,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直接相关。SIRS、全身性感染及MODS被认为是一动态连续的过程,其启动扳机是感染或创伤,起点是SIRS,终点是MODS,而且SIRS贯穿于始终。SAP从其病程的开始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SIRS,两者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至于在医学研究中把SAP作为SIRS的疾病模型进行研究。在此,我们对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