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调督安神针刺法联合安神香囊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心脾两虚失眠患者分成2组,安神香囊组(对照组)36例(2例脱落),睡觉前将安神香囊放于枕边。调督安神针刺法联合安神香囊组(治疗组)36例(1例脱落),除使用安神香囊外,每周3次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两组均6周为1个疗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Epworth思睡指数评分(ESS)、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AIS)3个量表判定疗效。结果:(1)在治疗3周、6周后两组患者PSQI、ESS、AI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在随访4周时治疗组各项指标仍低于治疗前(P<0.05,P<0.01)。(2)在治疗6周后、随访4周时治疗组患者PSQI、ESS、AI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随访4周时,治疗组的显愈率和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T=27.274,P<0.01)。结论:调督安神针刺法联合安神香囊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疗效确切,且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脐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脐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每周治疗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状积分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PSQ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IS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IS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失眠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失眠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86.67%(26/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耳穴贴压以及两者联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更优方法。方法:将9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等进行评定,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0.00%和73.33%,3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3组PSQI、伴随症状总评分及随访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三部推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方法安全、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督脉灸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随访4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提升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失眠患者采用自拟柴胡益神方联合艾司唑仑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 ~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107例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掷币法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54例加用中药自拟柴胡益神方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PSQI)评价患者睡眠状况,采用睡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价睡眠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效果及PSQI评分及ISI评分.结果: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I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1.70%),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柴胡益神方能通过中医清热化痰、健脾利水、养心安神等功效,从而降低PSQI评分、ISI评分级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完成治疗及观察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中脘、三阴交、通里、关元和气海,施以提插补法,针刺5 d,停针2 d。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PSQI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且能显著降低PSQI总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结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仅采用五行音乐干预,观察组给予子午流注结合五行音乐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的各项评分和相关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2组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安眠药物及PSQI总分等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各方面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 < 0.01)。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1,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6.886, P < 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92,P < 0.01)。  结论  子午流注结合五行音乐疗法能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住院号末位数奇偶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剔除脱落病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干预1个月后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得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PSQI总分与6个因子得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在降低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温盒灸与单纯针刺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影响及疗效,进而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性,为失眠的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安徽省针灸医院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中选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对照组)30例和针刺结合温盒灸组(治疗组)30例。将临床疗效及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SQI总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温盒灸、单纯针刺对本病的治疗均有效果,但相比较,针刺结合温盒灸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芪枣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第二门诊部2014.07~2016.07期间收治的8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治疗组患者口服芪枣安神汤,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西药.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①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77.5%(P<0.05);②治疗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不良反应率2.5%明显小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芪枣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睡眠障碍同时提升睡眠质量,且药物安全性高,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4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规律显示出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 中医学认识解剖结构问题,当然要从自己的基本理论出发,最重要的首先是阴阳,同时要以确切的现代解剖内容为客观研究对象。就阴阳和解剖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内脏基本结构的非对称性符合阴阳规律,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