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食物不耐受可能与其发病有关。目的:调查我国苏州地区克罗恩病(CD)患者的食物不耐受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7年3月—2015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IBD患者100例,其中CD 50例,溃疡性结肠炎(UC)50例。以食物过敏原IgG抗体检测试剂盒(ELISA法)检测14种食物的血清特异性IgG,据此评价食物不耐受情况,分析食物不耐受与CD疾病特点的关系。结果:与UC患者相比,CD患者更易发生食物不耐受(98.0%对72.0%)且敏感度更高(P=0.000 1)。CD患者糖类和蛋白质类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统计学分析显示一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与患者确诊年龄、病变部位、疾病行为、合并肛周病变、瘘管和疾病活动有关(P0.05);对糖类、蛋白质类食物不耐受者,病变部位多为末端回肠(LI);疾病处于活动期时,可表现为对多种食物不耐受。结论:苏州地区CD患者较UC患者更易发生食物不耐受,尤其是末端回肠型CD患者,以糖类、蛋白质类食物不耐受为主。食物不耐受与CD病情活动、进展和肛周病变、瘘管有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对于炎症性肠病(IBD),迄今尚无疾病诊断和监测的金标准。鉴于免疫系统在IB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检测血清免疫特异性抗体水平对于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能有一定价值。目的:探讨血清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和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在IB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2月—2016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BD患者91例,其中克罗恩病(CD)52例,溃疡性结肠炎(UC)39例,36例排除IBD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SCA-IgG、IgA和pANCA。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对ASCA、pANCA进行诊断试验评价;采用ROC曲线、Pearson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两种血清学抗体与IBD、CD、UC以及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血清ASCA-IgG和IgA均与CD相关(AUC=0.626和0.614),而UC仅与ASCA-IgA相关(AUC=0.486)。血清pANCA与IBD(r=0.342)、CD(r=-0.262)、UC(r=0.614)均相关,对IBD和UC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D(P0.05)。CD患者的ASCA-IgG与病变累及回肠末端相关(P0.05),pANCA与病变累及结肠相关(P0.05);UC患者的ASCA-IgG、IgA均与病变累及回肠末端相关(P0.05)。结论:血清ASCA、pANCA有助于在IBD诊断确立的基础上区分CD与UC,并可能对病变部位具有提示作用。ASCA可能与病变累及回肠末端相关,而pANCA则可能与病变累及结肠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FI)与炎症性肠病(IBD)的相关性,为IBD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符合IBD诊断的患者(n=143),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n=97),克罗恩病(CD,n=46),对照组健康体检者(n=47),用ELISA半定量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依次为:IBD(75.52%,108/143),UC(78.35%,76/97),CD(69.57%,32/46),均高于对照组(17.02%,8/47,P<0.05);而IBD、UC与CD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BD患者对14种食物不耐受率的范围为1.39%(牛肉、蘑菇)-45.46%(蛋黄蛋白),其不耐受的食物多集中依次为蛋黄蛋白、虾、蟹、玉米、牛奶、大米及鳕鱼等.结论:FI可能是引起或诱发IBD发病的原因之一.通过检测FI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对临床IBD患者的饮食指导有一定意义,并对进一步探讨IBD的发病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价值。方法比较不同肠道疾病及IBD患者不同情况时SAA变化,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SAA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临床活动度、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的关系。结果功能性肠道疾病及IBD患者中,CRP升高组与CRP正常组、ESR升高组与ESR正常组S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白细胞升高组与白细胞非升高组S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UC患者的全结肠组与部分结肠型组、低白蛋白组与白蛋白正常组、CD患者小肠结肠型组与小肠型组SA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D及UC患者SAA分别与CRP相关。结论 SAA是一种与IBD患者CRP相关并有利于反映其不同临床活动度、病变部位、CRP、ESR及UC患者白蛋白变化的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骨密度状况进行评估,探讨其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IBD患者血液学指标、身高、体重及腰椎骨密度进行测量,并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分析IBD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克罗恩病(CD)77例,溃疡性结肠炎(UC)43例,3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D组、UC组及对照组的腰椎骨质的T值分别为-1.72±1.20、-1.26±1.12和-0.62±0.87,CD组的T值低于UC组(P=0.045)和对照组(P=0.000),UC组T值低于对照组(P=0.014).CD组、UC组及对照组的腰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4.0%和0;CD组的腰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UC组的腰椎骨质疏松发生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体重(BMI≤18.4kg/m~2)是CD(OR=11.25,95%CI 3.198~39.580,P=0.000)和UC(OR=14.50,95%CI 1.058~88.200,P=0.045)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病变部位、CD活动指数(CDAI)、服用糖皮质激素、服用免疫抑制剂、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等因素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骨密度下降的发生在IBD患者中较为普遍,低体重是IBD患者骨质丢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炎症性肠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之间蛋白质和脂代谢的差异,研究这些差异与疾病活动性及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5至2007年溃疡性结肠炎(UC)195例、克罗恩病(CD)76例及正常对照者97名的蛋白质和脂代谢资料.同时评价临床疾病活动指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性别分层分析蛋白质和脂代谢指标的改变,同时分析蛋白质和脂代谢的改变与疾病活动性及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 UC患者的ESR与血清白球比呈负线性相关(β=-0.521,P<0.01),与α2-球蛋白呈正线性相关(β=0.319,P<0.01);CD患者血清球蛋白与ESR(β=0.558,P<0.01)以及cRP(β=0.424,=P0.01)呈正线性相关.UC患者间因病变部位不同,血清白球比、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直乙结肠炎患者该三项显著高予其他类型的UC患者(P值分别=0.003、0.005、0.038).CD患者间亦因病变部位不同,血清球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仅累及结肠者的血清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小肠受累者(P=0.029).结论 UC患者血清白球比和α2-球蛋白的异常程度可作为炎症活动性的预测因素;CD患者血清球蛋白增高预示疾病严重程度活动性增加,累及小肠的CD患者相对仅累及结肠的CD患者而言存在更为严重的营养缺失.  相似文献   

7.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累及消化道,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高。生物电阻抗分析(BIA)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营养评估。目的:以BIA结合血清学指标分析住院IB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住院治疗且进行BIA的IBD患者,共19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克罗恩病(CD) 129例,溃疡性结肠炎(UC) 69例。对CD与UC患者的血清学指标、BIA参数及其相关指数进行比较。结果:CD患者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体质量和体脂量显著低于UC患者(P 0. 05),低体质量者占比显著高于UC患者(P 0. 05)。男性CD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体脂百分比、体质指数(BMI)、无脂体质量指数(FFMI)、体细胞质量指数(BCMI)、骨骼肌质量指数(SMMI)显著低于男性UC患者(P 0. 05),女性CD与UC患者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 05)。活动期与缓解期CD患者BMI、BCMI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IBD住院患者中,男性CD患者营养状况差于男性UC患者;除血清维生素B12外,女性CD与UC患者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BIA指数能有效评估营养状况,可作为BMI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背景: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D(CLEC4D)在系统性真菌感染中可诱导Th17细胞分化,调控IL-17A表达,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其在肠道免疫中是否发挥作用的报道。目的:探讨CLEC4D、CARD9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IBD患者48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36例,克罗恩病(CD)患者12例,以30例结肠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CLEC4D和CARD9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UC组、CD组结肠组织中CLEC4D和CARD9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UC组与C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 05)。UC组CLEC4D、CARD9表达与Mayo评分、Baron分级呈正相关(P 0. 05),CD组CLEC4D、CARD9表达与CDAI评分呈正相关(P 0. 05),与SES-CD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 0. 05);IBD患者CLEC4D、CARD9表达与CRP呈正相关(P 0. 05),而与ESR无明显相关性(P 0. 05)。结论:CLEC4D、CARD9在IBD患者中的表达升高,且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CLEC4D可能通过CARD9相关途径参与IBD的肠道免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不同肠道疾病、不同病变部位和不同活动度中的变化,评估CRP作为疾病活动度指标的价值.方法 收集CD患者42例,分为结肠组25例和小肠组17例,另收集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23例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hs)-CRP水平.结果 ①CD、UC、IBS组hs-CRP均值分别为(9.9±7.8)mg/L、(3.6±4.5)mg/L、(1.1±1.8)mg/L,CD组显著高于UC组和I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hs-CRP超过正常值患者的比率分别为76.2%、30.4%和7.7%,CD组亦显著高于UC组和I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CD患者中,结肠组的hs-CRP显著高于小肠组[(11.9±7.6)mg/L比(6.8±7.2)mg/L,P=0.04);结肠组hs-CRP超过正常值患者的比率较小肠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D患者中,hs-CRP≥10 mg/L者18例,其中疾病缓解(疾病活动指标<150)4例(4/17),轻度(150~220)3例(3/11),中度(221~450)10例(10/13),重度(>450)1例(1/1);hs-CRP与CD疾病活动指标、红细胞沉降率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52和0.70,P值均<0.01).结论 CRP作为疾病活动指标主要用于CD,病变仅累及小肠者的CRP升高程度显著低于结肠病变者,CD病情愈重CRP升高愈明显.  相似文献   

10.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性疾病,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目的:探讨IBD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4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99例IBD患者[包括61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38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与CD患者相比,UC患者的年龄明显增高,腹泻、血便发生率升高(P0.05),腹部包块发生率降低(P=0.015)。UC以全结肠型多见,CD以回结肠型多见;UC组接受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的比例高于CD患者(90.2%对71.1%,P=0.014)。2例UC患者内镜下显示黏膜缓解,CD患者为3例。UC组织病理学可见隐窝分支(57.1%)、隐窝扭曲(76.2%)、隐窝萎缩(54.8%)、隐窝不规则(28.6%)。78.9%的CD患者可见溃疡,炎症浸润程度较重,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为15.8%。结论:UC患者确诊年龄较大,以腹泻和血便为主要表现,5-ASA为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内镜下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出血和溃疡,组织病理学以隐窝结构改变和炎症浸润为主。CD患者病变为节段性病灶,组织病理学表现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部分可见非干酪样肉芽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食物不耐受状况,为对患者进行合理科学的饮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264例IBD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抗体,分析患者对单一食物和多种食物不耐受的状况,对IBD患者IgG抗体阳性食物进行饮食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对10种食物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克罗恩病(CD)患者对12种食物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其中阳性率和食物不耐受程度最高的都是蛋黄蛋清。UC和CD患者对两种食物不耐受率分别是27.14%和39.69%,对3~5种食物不耐受率分别是15.71%和27.84%;对更多种食物同时不耐受的患者比例相对较低。对食物不耐受IBD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后,IBD患者生存质量问卷(IBDQ)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饮食干预2个月和4个月后,患者的肠道症状、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提高,IBDQ总分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根据IBD患者的食物不耐受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改进饮食习惯及饮食种类,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提升情感与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式,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IL-17BR在IBD患者结肠黏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克罗恩病(CD)患者、3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内镜结肠黏膜标本以及30例CD患者、27例UC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的PBMC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结肠黏膜和PBMC中IL-17BR表达,并分析其与CRP、ESR以及CDAI、Mayo评分的相关性。采用ELISA法检测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前后血清TNF-α浓度,并分析其与IL-17BR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CD和UC患者结肠黏膜中IL-17BR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且活动期CD和UC患者IL-17BR表达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CD、U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BMC中IL-17BR阳性率差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D、UC患者结肠黏膜IL-17BR表达与CRP、ESR、CDAI评分、Mayo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IFX治疗后CD患者结肠黏膜IL-17BR表达、血清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调(P0.01),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IBD患者结肠黏膜IL-17BR表达与炎症程度和TNF-α水平密切相关,IL-17BR可能参与IBD肠黏膜免疫应答,因此可作为反映IBD疾病活动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炎症性肠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CD是一种胃肠道的慢性肉芽肿性炎性疾病,病变可累及消化道各部位,以末端回肠及邻近结肠最为常见,病变为穿壁性炎症,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od2基因与中国人小肠CD发病的相关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双气囊小肠镜(DBE)进行病变部位组织取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组织标本小肠CD24份,结肠CD44份,UC40份,健康对照50份。提取组织标本基因组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od2基因全部12对外显子,纯化后直接测序,根据结果分析其突变与CD病变的关系。检测各组突变的Nod2mRNA及其编码的NF.KB表达。结果小肠CD组、结肠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未检出西方人常见的3个Nod2基因多态性位点。小肠CD组的P268S突变率高于结肠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未显示该突变。小肠CD组Nod2突变标本其mRNA和NF—KB蛋白表达增加大于结肠CD突变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肠和结肠CD组无突变的CD患者与UC和健康者表达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Nod2突变的小肠和结肠CD标本mRNA表达大于任何无突变的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小肠和结肠CD患者中存在Nod2基因P268S突变,它可能通过调控NF—KB蛋白表达,导致细胞功能的改变,促进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背景: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为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成员,主要参与肿瘤生长、血管形成以及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有研究显示其参与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但相关作用仍未明确。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8(IL-8)与CXCR1和CXCR2的相互作用在IBD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CXCR2和IL-8在IB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活动期IBD患者121例,分为克罗恩病(CD)组和溃疡性结肠炎(UC)组,选取7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HC)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和肠黏膜组织IL-8和CXCR2 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肠黏膜组织CXCR2蛋白表达。结果:UC组外周血IL-8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17);CD组、UC组和HC组外周血CXCR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285)。CD组、UC组和HC组肠黏膜组织IL-8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206);CD组和UC组肠黏膜组织CXCR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02;P0.001),且UC组显著高于CD组(P=0.005)。UC组和CD组肠黏膜组织CXCR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C组(P=0.049;P=0.080)。结论:IBD患者肠黏膜组织CXCR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且以UC患者为著,下调肠黏膜CXCR2表达可为治疗UC提供新靶点。IL-8主要在UC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提示IL-8主要与UC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与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患者结肠黏膜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PI-IBS组26例,UC组45例及对照组30例,结肠镜下活检降结肠和直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其肠黏膜P物质(SP)与IL-2,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PI-IBS组降结肠和直肠黏膜IFN-γ和IL-2阳性率表达、SP强度均值和面积高于对照组(IFN-γ:χ2=13.781,14.012,P<0.01;IL-2:χ2=13.890,13.931,P<0.01;SP强度:t=3.623,3.722,P<0.01;SP面积:t=3.454,3.561,P<0.01),但与UC组患者无显著差异.降结肠、直肠黏膜IFN-γ,IL-2阳性表达的PI-IBS患者,SP强度均值(t=2.202,2.220,P<0.05)、面积高于对照组(t=2.301,2.252,P<0.05),与UC组患者也无显著差异.结论:PI-IBS和UC缓解期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差异.从神经-免疫机制上分析认为IBS与炎症性肠病(IBD)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IBS可能是轻微的IB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粪便中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的检测,了解IBD患者中该菌的感染情况及其与IBD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确诊的IBD患者130例,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60例及克罗恩病(CD)患者70例.同时收集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及无肠道疾患的健康人群各60例为对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Cd毒素快速测试试剂盒(CDTK)方法对粪便样本中毒素A、毒素B基因进行检测,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130例IBD患者中,Cd感染者16例(12.3%),其中UC 10例(16.7%),CD 6例(8.6%);对照组中未发现Cd感染者(x2=15.779,P=0.000).处于活动期的IBD患者Cd感染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x2=10.092,P=0.001).结肠型CD患者的感染率为4/14,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CD患者(x2=13.125,P=0.001).轻度UC患者Cd感染率为4.5%、中度为14.3%、重度为6/17(x2=6.667,P=0.037);轻度CD患者的Cd感染率为0%、中度为4.2%、重度为5/16,感染率随疾病严重程度的上升而增高(x2=13.907,P=0.000).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与未使用者其Cd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4,p=0.378);免疫抑制剂与广谱抗生素同时使用者和单用广谱抗生素者Cd感染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330,P=0.962).结论 IBD患者中存在着一定的Cd感染率,尤其是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感染率随IBD疾病严重程度的上升而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的骨代谢和骨密度情况与健康对照者的差异,为临床防治IBD引起的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IBD患者20例为IB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应用、骨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检查结果以及髋关节和股骨颈骨密度T值.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组髋关节骨量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3% vs 30.0%,P=0.048).UC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 D]浓度低于对照组(t=0.036,P=-2.100),IBD组的血清β-CTX浓度高于对照组(UC:=0.003,P=2.975; CD:t=0.024,P=2.253).结论 老年UC患者髋关节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增加,25-(OH)D浓度降低;IBD患者血清β-CTX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9.
背景: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UC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对于老年与非老年UC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目前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老年与非老年UC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163例住院U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n=32)和非老年组(60岁,n=131),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病变累及范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以及炎症性肠病家族史、吸烟史、阑尾切除术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便血、黏液血便显著少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间腹痛、腹泻、体质量减轻无明显差异(P0.05)。非老年组肠外表现较多见,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变累及范围以左半结肠为主,非老年组全结肠累及多见(P0.05)。结论:老年UC患者便血、黏液血便较少见,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为主,范围较为局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UC及IBS-D患者粪便中FC及血液中PCT的水平,探索FC、PCT诊断UC、IBS-D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UC患者(缓解期UC 20例;活动期UC全结肠型20例;活动期UC部分结肠、直肠型20例) 60例,IBS-D患者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 30例。留取受检者粪便5~10 g,进行ELISA检验。空腹8 h后于次晨取静脉血5 mL,用罗氏701生化分析仪测定PCT。结果 UC组FC水平显著高于IBS-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IBS-D组F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FC与UC内镜下分期高度正相关(rs=0. 806)、与累及范围正相关(rs=0. 593)。UC组PCT水平显著高于IBS-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IBS-D组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PCT与UC内镜下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s=0. 720)、与内镜下累及范围无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 FC在UC与IBSD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可作为一种临床上诊断和鉴别UC、IBS-D的辅助指标; FC可作为监测患者治疗期间UC活动、缓解情况的辅助指标;可作为评估活动性UC累及范围的参考指标。PCT在UC与IBS-D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但对于活动性UC、累及范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