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维持较低的血红蛋白水平对患者手术过程和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ASAⅠ或Ⅱ级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Ⅱ和Ⅲ3组,每组各40例,术中血红蛋白(Hb)浓度分别为:100g≤Hb〈120g/L、80g≤Hb〈100g/L和70g≤Hb〈80g/L。测定术前(T0)、术中(T1)、术毕(T2)、术后24h(T3)、出院时(T4)的血常规、乳酸、动脉血气,观察上述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记录术中总输血量及输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预后等。结果各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在T1~T3时均低于T0,同期比较Ⅱ组低于Ⅰ组,Ⅲ组又低于Ⅱ组;T4时这些指标与T0比较差别减少,同时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减少。3组T1~T3的乳酸含量高于T0,T4虽仍高于组T0,但差距已明显缩小,组间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3组T1~T3的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T0,至T4时与T0已无差异。pH、PaCO2及其氧分压(PaO2)各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组各时点及组间同期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的输血量及比Ⅱ、Ⅲ组多,Ⅱ又明显多于Ⅲ组。Ⅰ组因输血导致的过敏反应、发热多于Ⅲ组。3组间的住院时间无差别。3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发生率无差别。结论术中Hb维持在70~80g/L水平对患者是安全的,且能减少术中输血量和因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临界血红蛋白浓度输血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5例住院并输血的病例进行分析,预后分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四种情况,临界血红蛋白浓度分为〉100g/L、70-100g/L、〈70g/L(A、B、C)三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不同临界血红蛋白浓度输血者预后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给予高血红蛋白浓度者(〉100g/L)输血治疗。未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建议对临界血红蛋白浓度〈70g/L者予以输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中同种异体输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103个患者经历了肝癌切除术,分为术中输血组和未输血组,随访患者术后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输血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低于未输血组,除1年生存率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输血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和平均术后总生存时间均明显短于未输血组(P<0.05)。结论肝癌术中同种异体输血缩短患者无瘤生存期,增加肝癌复发的机会。临床上肝癌手术中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尽量减少输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血红蛋白(Hb)输血指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2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Hb<100 g/L时即输入红细胞悬液;观察组患者术中Hb≤80 g/L时输入红细胞悬液.分别于麻醉前、肿瘤切除后、手术结束、术后24 h及出院时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血常规、血乳酸浓度、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两组肿瘤切除后、手术结束及术后24 h Hb、红细胞压积(Hct)、血乳酸浓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中患者Hb≤80 g/L作为输血指征可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减少术中输血量,但应注意避免肺氧合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48h内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HbA1c≥9.0%,B组:6.5%≤HbA1c<9.0%,C组:HbA1c在正常范围内,4.5%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输血指征管理对中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45—72岁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80名,随机数字法均分为Ⅰ组:输血指征为Hb 100 g/L;Ⅱ组:输血指征为Hb80 g/L。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使用静脉复合气管内吸入麻醉,分别于麻醉前、肿瘤切除后、术毕、术后24 h和出院时测定血常规、血乳酸含量、动脉血气,并记录术中总输血、输液量、输血并发症。结果1)血常规:在肿瘤切除后至手术后24 h,Hb 80 g/L组(Ⅱ组)患者Hb[(89±4.6)g/L]明显低于Hb 100 g/L组[Ⅰ组,(109±5.1)g/L],但在出院时,Ⅰ、Ⅱ组Hb分别为(127±8.3)g/L和(128±6.0)g/L(P>0.05);2)血乳酸浓度:肿瘤切除后2组患者分别从术前的(1.03±0.10)、(1.00±0.08)mmol/L升高为(1.90±0.15)和(1.85±0.19)mmol/L,并持续至出院(P<0.05)。3)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2组患者在麻醉前、术后24 h和出院时,动脉氧分压(PaO2):Ⅰ组分别为(82.4±3.8)、(82.3±4.2)、(81.9±3.0)mmHg,Ⅱ组分别为(82.6±3.9)、(80.7±3.3)、(81.8±3.3)mmHg;动脉CO2分压(PaCO2):Ⅰ组分别为(41.0±1.5)、(41.4±2.0)、(41.7±1.5),Ⅱ组分别为(41.3±1.8)、(41.7±1.5)、(41.5±1.6)mmHg;血液pH:Ⅰ组分别为7.41±0.02、7.41±0.01、7.41±0.02,Ⅱ组分别为7.41±0.02、7.42±0.02、7.41±0.02;4)输血和相关并发症等:观察过程中患者无一例死亡。Ⅱ组患者输入浓缩红细胞的比例(22.5%)和输血量[(0.40±0.77)U/例]均显著低于Ⅰ组(分别为47.5%和(0.93±1.00)U/例,P<0.01),但2组患者输液量、输血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率(1/40vs1/40)、延迟愈合率(1/40vs1/40)和住院时间[(11.7±1.0)dvs(11.7±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脏器功能异常合并症的中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中将输血指征从Hb 100 g/L降至80 g/L进行管理,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显著降低浓缩红细胞输入比例和输入量,同时不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延迟愈合率,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对节约用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输血对肿瘤术后预后的影响于俊秀,刘永慧(山东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外科肥城271608)EffectofBloodTransfusionsonPrognosisafterTumorExcisionYuJunxiu,LiuYonghui(TheCentra...  相似文献   

8.
术期输血与癌症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大多数癌症患者,尤其是需要手术治疗者往往离不开输血。输血诱发免疫抑制,有利于移植器官存活的事实早已获得公认。1981年,Gantt等提出,肿瘤抗原在许多方面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相似,输血有可能象作用于移植器官那样作用于肿瘤组织,有利于肿瘤组织在体内的存活。此后,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提示输血可能影响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可能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对预后不利。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限制性输血策略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在髋关节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词主要为hip, strategy和Red blood transfusion及其相关或相似或相近的词汇。搜索策略:"transfusion OR transfusions OR transfusion strategy OR transfusion threshold"AND "hip OR lower limb" AND "transfusion strategy OR strategy OR restrictive OR liberal"。入选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回顾性队列研究(RCS),试验设置2组:使用较低血红蛋白水平(Hb)作为输血触发阈值(限制性输血策略或输血方案)组,使用较高Hb作为输血触发阈值(开放性输血策略或输血方案)组。主要临床结果包括死亡率、谵妄、感染、心血管事件、血栓栓塞事件、脑血管事件、肺栓塞、急性肾衰、30 d再入院率和住院日。使用STATA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作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外伤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减压术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0例外伤性面瘫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1个月组(n=18)、1~2个月组(n=15)、3~6个月组(n=16)、>6个月组(n=11),实施面神经减压术。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估各组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及康复率,并评估面神经功能指数(FNFI)评分。结果 术前,各组H-B分级、FN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组、1~2个月组H-B分级优于3~6个月组、>6个月组,且<1个月组优于1~2个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康复5例、12例、18例,1~2个月组分别为3例、5例、12例,3~6个月组分别为0例、2例、5例,>6个月组分别为0例、1例、3例;<1个月组、1~2个月组术后1年康复率高于3~6个月组、>6个月组,且<1个月组高于1~2个月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将其分为早期组(确诊至手术时间≤7 d)与晚期组(确诊至手术时间>7 d),各32例。早期组行早期手术治疗,晚期组行晚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PCT、hs-CRP、IL-6水平、预后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前、手术后、术后3 d,晚期组的PCT、hs-CRP、IL-6水平均高于早期组(P<0.05)。早期组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晚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可降低患儿PCT、hs-CRP、IL-6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手术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不同手术时间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1~3级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27例,其中手术时间小于120min患者15例为A组,手术时间大于120min患者12例为B组,术中监测血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选择麻醉前和术中每30分钟为时间点,并记录术毕前最高值,术前、术中每小时和术后动脉血气分析监测血pH、Na^+、K^+、和BE值。结果A组患者术中HR的变化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术毕前HR最高值明显高于术前,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BP、CVP逐渐增高,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手术时间的延长和灌流液量的增加而增高,2组相比B组比A组变化明显(P〈0.05);血Na^+的浓度术前术后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血K^+的浓度和PH值随手术时间的延长和灌流液的增多逐渐下降,2组相比B组比A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以B组明显(P〈0.05)。结论长时间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由于灌流液的吸收引起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剧烈变化而出现灌洗液吸收综合征,应进行严密的监测和预防处理,并适当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两组,每组24例,均予以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并控制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高血糖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高血糖组脑血管病变梗死灶较大,病情较严重;治疗后高血糖组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87.5%,高血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脑梗死患者梗死灶较大,病情更严重,临床疗效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刘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17-2619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回输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112例,将患者按病案号尾数奇偶性分为两组,奇数为观察组57例,偶数为对照组55例。观察组用血液回收机在术中进行血液回收回输,患者术中血细胞比容(Hct)〈30%时输自体血;对照组当血细胞比容(Hct)〈30%时输库存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色素Hb和血球压积Hct对照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量、输库血量、失血量、及代血浆用量的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色素Hb和血球压积Hct以及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1,1.26,0.25,0.31;P〉0.05),而术中自体血回输量、输库血量及代血浆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68,7.18,1.92,3.29;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回输技术可减少或不用库存血,既解决了节约用血,又减少了输血后并发症,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是脊柱手术中安全用血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输液温度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和热能丢失的影响.方法 65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用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输入的液体用Biegler输液输血加温器加温,使液体输入患者体内时的温度与体温接近,对照组30例按常规输入,持续监测并记录术中食管温度、液体输入量,并计算体热丢失量.结果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体温较恒定,而对照组则体温明显下降,体热丢失明显,术毕低体温(<36℃)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入加温液体可有效地保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防止体热丢失、术后寒颤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张宇  李金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0):2666-2667,2670
目的探讨在半肝切除术中分别应用三种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法,观察其应用效果及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新桥医院住院需实施半肝切除术的患者共12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原则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取Pringle法进行肝血流阻断,B组患者采取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C组患者采取肝悬吊法联合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平均输血量较B、C组多;A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含量明显低于B、C两组,而血清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B、C两组高;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0%,明显高于B、C组的发生率15.00%、12.50%;术后2年内,B、C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2.50%、75.00%,明显高于A组患者,A组患者的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在半肝切除术中不仅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还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且术后2年内的生存率较高,预后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7.
血液保护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手术中血液保护的方法和护理特点。方法选择大、中型颅脑手术患者58例,按手术单双日顺序分为两组,各29例。单日患者不采集自体血为非血液保护组;双日患者于麻醉平稳后,从外周输入平衡液和明胶溶液,同时按10 ̄15 m l/kg采集患者自体血液为血液保护组。观察记录患者麻醉前、采血前5 m in、采血后5 m in、回输前5 m in、回输后5 m in、术毕时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氧饱和度以及尿量,输血量。结果血液保护组在采血后5 min和回输前5m in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麻醉前(P<0.01)和非血液保护组(P<0.05),在此期间动脉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保持稳定状态;非血液保护组在输血前5 m in、输血后5 min及术毕时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麻醉前,高于血液保护组。结论颅脑外科手术在麻醉后采集患者自体血安全可行,术中可减少库血输入量70%左右,达到半数以上手术患者不输库血。  相似文献   

18.
骨科术后伤口引流血液自体回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华  夏新华  孙艳玲 《天津护理》2009,17(5):249-250
目的:观察由骨科患者术后伤口引流液中回收洗涤浓缩红细胞的含量和细胞功能的变化,并探讨自体血液再回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利用自体血液回输的患者30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仪,术后将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6 h内,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并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共回输浓缩血量达6 876 mL,平均每例219 mL,自体血回吸收率为75%,患者术前、术后Hb及Hc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使用自体血回输仪,及时回收了伤口引流失去的血液,减少术后患者对异体输血的需要量,是安全有效的血液回输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在言语治疗中血压上升患者和血压不变患者的言语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了30例脑卒中患者在2个月的言语治疗过程中,血压的变化和治疗前后的汉语失语检查法(ABC)检查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血压上升者(12例)口语表达方面的得分变化较血压不变者(8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听理解方面的得分变化,血压上升者较血压不变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治疗中血压上升者口语表达方面进步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