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再手术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通立 《中外医疗》2010,29(4):103-104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和治疗选择,探讨降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再手术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胆囊切除术后3年内因胆道原因再次手术病例31例的临床表现、再手术原因和方法。结果本组再手术原因依次为胆总管继发结石(16例),出现"小胆囊"或"再生胆囊"(9例),胆道损伤(4例)和胆瘘(2例);分别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小胆囊"或"再生胆囊"切除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腹腔引流术。30例治愈,1例死于肝肾功能衰竭。结论强调胆囊切除术的风险性,加强术者责任心,熟悉解剖,提高手术操作技能,术后放置引流等措施可降低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2.
苏智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694-695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病变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7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25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病变的原因、类型、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25例均行再次手术。切除过长胆囊管或小胆囊,其中胆囊管或小胆囊内残余结石21例,残余胆囊合并有胆总管结石2例,加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另2例为残余胆囊。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无肿瘤及恶性变。结论首次手术前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术中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三管之间的关系,术中仔细探查,规范切除胆囊是预防胆囊残余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56例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减低此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56例残余胆囊结石再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1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例;急诊手术30例,择期手术26例;初次手术在三级以下医院施行42例,在三级以上医院施行14例。结果:除1例因粘连严重并发门脉高压症,分离时引起大出血被迫终止手术外,55例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留胆囊及结石后,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术式,在术中解剖清楚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管关系,然后距胆总管0.3~0.5cm切断结扎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陈占贤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1):146-147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床大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7年10月1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床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床出血7例、胆囊床肝实质损伤出血3例.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床出血的预防重在操作仔细、止血严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1996年以来我院2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诊治体会、经验教训。结果:本组20例均为单纯胆囊切除术。发生原因:胆囊床迷走小胆管2例,胆总管损伤5例,肝总管损伤2例,Mirizzi综合征3例,胆囊管结扎线脱落5例,胆总管缝针刺伤3例,经带血管蒂肝圆韧带大网膜修补等处理,术后恢复满意18例。2例术后胆总管狭窄,行胆肠Roux-Y吻合术,无1例死亡。结论:减少医源性胆瘘关键在于预防,术中规范正确操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正常解剖关系及变异,正确放置引流管等均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残余病变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6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病变的原因、类型、处理及效果。结果 首次手术均为单纯性胆囊切除术,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问最短1个月,最长6年。胆囊管残留过长7例,残端小胆囊10例,胆总管残留结石29例,其中胆总管扩张伴感染者13例。46例均行再次手术。切除过长胆囊管或小胆囊17例,其中胆囊管或小胆囊内残余结石儿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9例。治愈44例,死亡2例(为化脓性胆管炎、中毒性休克)。结论 胆囊切除术应以提高手术质量着手。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术中仔细探查、规范切除胆囊;术后出现症状时,仔细全面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去除病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1999年304例胆囊切除术后6例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漏的原因主要为胆囊床处理不当迷走胆管的渗漏或副肝管损伤,胆囊管残端结扎线滑脱,以及误伤胆总管.非胆总管损伤性胆漏,绝大部分经充分引流可治愈,对各类胆总管损伤所致的胆漏应在充分引流3个月后行胆道重建术,手术方式以胆肠Roux-en-y 吻合内引流术最为理想.结论提高每个外科医生对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警觉性,高度重视每例胆囊切除术,熟悉解剖,操作细致是预防胆漏的  相似文献   

8.
胡建波  梁勇  范明 《四川医学》2008,29(2):227-22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0~2006年收治的2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应用腹腔镜探查技术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三角及胆囊床迷走胆管漏12例,胆囊管钛夹脱落2例,胆囊管未完全夹闭1例,胆囊管与肝总管交界处撕裂伤3例,肝总管小裂口(<0.3cm)1例,不明原因2例.对于迷走小胆管破口用钛夹夹闭或镜下结扎处理;对胆囊管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行丝线结扎;对胆总管交界处撕裂及肝总管小裂口行镜下缝合关闭.所有患者肝下均放置引流管引流.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无远期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结论 腹腔镜探查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断尤其是胆瘘的治疗方面能充分发挥其有效和微创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建会 《吉林医学》2012,33(3):555-556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对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12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因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而引起的胆漏7例,胆囊管残端结扎不牢固引起胆漏1例,术中胆总管撕裂引起胆漏1例,T管早期滑脱及拔T管后胆漏3倒。保守治疗10例(83.3%),再手术2例(16.7%),均全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及拔除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部位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术中操作不正确、术前或术后炎性反应有关。发现胆漏后,根据腹膜炎的程度,是否合并胆道梗阻,是否有通畅的腹腔引流等是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严重并发症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瘘3例,胆管损伤6例,大出血1例。并发症出现后胆管损伤者3例行roux-en-y吻合,1胆总管吻合加T型管引流术,2例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大出血患者给予急诊开腹止血,胆瘘2例给予腹腔引流,1例开腹行胆囊管结扎。最终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术中仔细辨认解剖结构,精细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lop年至lop年间,行开腹胆囊切除404例术者未能即时发现,术后均因出现腹痛、黄直再次手术而愈。损伤原因多与粘连、解剖变异等原因有关,现将胆囊切除术中预防损伤问题进行讨论。l解剖变异及关系不清,是造成太中肝外胆管损伤的重要原因,其中2例与解剖关系有关、造成术原因可能是:①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使胆总管牵拉移位,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颈管切断结扎。由于胆囊颈管较短,同时因炎症与胆总管粘连,致使钳夹胆囊颈管困难误将胆总管损伤。②左右肝管开口位置较低,在分离胆囊三角及肝门时,将右肝管及左肝管损伤。③手术切口过…  相似文献   

12.
残余胆囊系指胆囊切除术后 ,因胆囊颈残留或胆囊管残株过长而形成的“小胆囊”。我院自 1992年 2月~ 1999年 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 15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中男 6例 ,女 9例。年龄2 6~ 63岁。首次手术外院 13例 ,本院 2例。其中首次为择期手术 6例 ,包括单纯胆囊切除 4例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 C) 1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 1例 ;急诊手术 9例 ,包括胆囊切除术 6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 3例。在急诊手术的病例中 4例系因腹腔粘连和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仅行胆囊大部切除术。1.2 临床表现 本组中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行胆囊切除术3750例发生胆漏9例(0.24%)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胆囊管结扎线松脱2例;副肝管损伤4例;胆囊床肝实质肝管损伤1伤;肝总管损伤1例;胆总管损伤1例。经再次手术处理,均治愈。结论:只要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严格遵循胆囊切除术的操作规范,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床,术后胆漏的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19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锡民 《当代医学》2011,17(9):61-6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8年12月17例腹腔镜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3例迷走胆管漏经剖腹缝扎胆囊床,腹腔引流后治愈;胆囊管残端漏3例,5例均再次手术结扎治愈;胆总管损伤漏6例,肝总管损伤漏2例,右肝管损伤漏1例,剖腹手术修补漏口,放置T型管支撑4~6个月;胆总管横断2例剖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放置T管支撑6个月。术后随访1~3a,15例恢复良好,2例反复出现胆管炎,经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漏及胆管损伤,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5.
朱先明 《当代医学》2010,16(32):91-92
目的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处理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3年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43例,以及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2年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9例,共202例,对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43例患者中,共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胆总管损伤1例,胆瘘2例,出血2例,胃肠道损伤1例,穿刺切口感染1例,皮下气肿3例,残余结石1例。本组11例并发症患者中转开放手术,1例因胆囊管结石嵌顿并发Mirrizzi综合征发生胆总管损伤,中转行肝总管空肠Roux2en2Y吻合术;2例因胆囊床大出血而中转止血;1例胃肠道损伤而中转手术。我院发生2例并发症,分别是:1例术前未发现胃癌,术中发现后中转手术,为晚期,只能关腹;另1例为术前未发现有严重肾功能障碍,术后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许多优点,但稍有不慎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必须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要求手术各个环节。正确面对中转手术问题,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遇到困难时,适时中转手术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6例术后发现的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管损伤在术后24 h内发现者13例,术后24 h~3 d发现者3例.术中胆囊床处理不够严密造成迷走胆管瘘6例;胆囊管过短,术中过度牵拉误将胆总管当成胆囊管予以离断1例;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的嵌顿等病理因素致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胆总管水肿易脆,造成胆总管不同程度的损伤6例;胆囊床较粗变异致胆管损伤2例;术后粗短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致胆漏1例.通过穿刺引流、腹腔镜探查或开腹手术等处理方法,行单纯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6例,行腹腔镜下缝扎小胆管和胆囊管3例,行腹腔镜下单纯胆总管缝合修补3例,开腹行胆管修补加T管引流2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本组无围术期死亡者.9例获随访,其中2例偶有胆管炎症状,经非手术治疗后能控制.随访患者未出现胆管狭窄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病理因素引起粘连水肿明显或解剖变异因素引起的危险胆囊,术中规范、仔细耐心的操作是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术后发现的胆瘘,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处理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残余结石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至2003年期间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病员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例,均于术中行了胆道探查。112例患者术后随访3-6月,术后均无胆管结石。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首先解剖套扎胆囊管,并于术中常规触摸胆总管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春  谢武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52-15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etomy,LC)中胆道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2003年6月~2010年5月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中胆道损伤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胆囊管残端漏,经开腹结扎胆囊管残端治愈;5例胆总管损伤、2例肝总管损伤,再次手术修补后放置T型管引流,6周后拔管治愈;2例为胆总管横断,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T”管支撑,8周后拔管。术后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应及时术中发现、术后严密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及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和护理.结果 迷走胆管漏12例,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发生胆漏2例,胆囊管残端烧灼后坏死发生胆漏2例.13例在腹腔镜下经腹腔引流管引流后6~19d痊愈出院;3例手术探查,行胆总管切开引流加腹腔引流术后21~30d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时对胆囊三角的处理要仔细,尽量避免使用电凝钩;胆囊床要避免地毯式电凝;在胆囊床发现管状结构时要用钛夹或合成夹夹闭,不要用电凝处理.术后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是及早发现胆漏并作相应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永茂  张孝国 《海南医学》2005,16(2):105-105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残余结石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至2003年期间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病员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例,均于术中行了胆道探查。112例患者术后随访3—6月,术后均无胆管结石。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首先解削套扎胆囊管,并于术中常规触摸胆总管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