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风毒邪论是一种与传统中医中风病理有所不同的理论,在中风毒邪论指导下形成解毒通络方是较为理想的神经保护剂,可解决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主要障碍,有望成为提高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风毒邪论是一种与传统中医中风病理有所不同的理论 ,在中风毒邪论指导下形成解毒通络方是较为理想的神经保护剂 ,可解决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主要障碍 ,有望成为提高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论毒邪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相似文献   

4.
论毒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邪是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既可由外侵入,又可由内而生。具有凶猛暴烈、急骤善变、易攻脏腑、性多火热等致病特点。按传统的“三因”理论进行概括,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病因学角度对毒邪进行系统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病因理论、预防和治疗毒邪所致病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总结中医学有关“毒邪”的证治理论.方法:收集相关“毒邪”理论及“毒邪”致病的文献资料,归纳“毒邪”历史源流,探讨“毒邪”致病的证治规律.结果:“毒邪”可归为“邪盛为毒”与“邪蕴为毒”二说,长于“外毒”而短于“内毒”.从“毒邪”辨治来看,对于诸多顽疾的认识与治疗亦有所创新.结论:近代医家对“毒邪”颇有创新,主张“邪盛为毒”,倡导“毒分内外”,其中“内毒”为患,既为病变之所生,亦为病变之始因,但其毒理未详,尤当深究.  相似文献   

6.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毒邪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及治病特点。SIRS的中医病机至今不明确,通过对文献及其临床表现特点的分析认为与毒邪致病的特征相似,成为SIRS从毒邪论治的理论及临床依据;SIRS毒邪的形成具有邪实和正虚两方面,不可偏废;另外,SIRS毒邪的致病还具有损伤脏腑,肺和肠胃最易受损和易损血脉经络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六淫邪气论毒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邪气发病",《医学源流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说明引发疾病的致病因素便是"邪气",简称"邪".  相似文献   

8.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毒邪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及治病特点。SIRS的中医病机至今不明确,通过对文献及其临床表现特点的分析认为与毒邪致病的特征相似,成为SIRS从毒邪论治的理论及临床依据;SIRS毒邪的形成具有邪实和正虚两方面,不可偏废;另外,SIRS毒邪的致病还具有损伤脏腑,肺和肠胃最易受损和易损血脉经络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9.
论中医毒邪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王永炎院士为首的老一辈专家将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作用的清开灵注射液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病急危重症的救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现代研究发现,脑缺血发生后出现的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毒性氧自由基、酸中毒、花生四烯酸等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而清开灵注射液在不同环节、不同程度上阻抑了上述具有“毒”性效应的级联反应因子,这就促使我们对中风病病因病理深入思考。1997年王永炎在“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一文[1]中,明确提出了毒邪的概念:“毒,何谓也,我们认为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试论邪     
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体内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正所谓“天人合一”人只有适应天地阴阳之变化 ,调节自身阴阳之盈缺 ,才能使五脏充盛 ,气血调和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而病者 ,正邪之盛虚 ,正盛则邪退 ,邪盛则正虚。邪者 ,何也 ?1 邪之概念《难经》始曰一切病人之气为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言邪 :有大邪、小邪、清邪、浊邪、谷饪之邪诸称。可见 ,邪 ,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包括存在于外界环境之中和人体内部产生的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素。一切致病因素皆归于邪的范畴 ,诸如六淫、疫气、…  相似文献   

11.
中风热毒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中风发生学和治疗学现状及困惑中认识到 ,本病病理的复杂和盲区是疗效不佳的根本原因 ,中风发生学具有鲜明的“热毒”色彩 ,进而提出“中风热毒论”假说。认为中风发生和演进中 ,有“毒”的信息存在 ,中风时空维具备毒的十大特征。因而 ,清热解毒法理应成为熄风之要键  相似文献   

12.
《诸病源侯论》论毒邪篇幅之多,明目之清,发前人所未发,打破传统束缚,注重临床实际。如其提出毒邪判断要以阴阳为纲;毒邪向内为病重,向外为病轻;赤白为轻,青紫黑为重;过肘膝为重,以及伤肠胃心肝脾肾均有不同的症状特征,提示了六淫从化于毒,毒邪与六淫有不同表现等问题,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各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史其中男性72例,女性54例,36岁~50岁30例,51岁~60岁60例,61岁以上36例。口服降压药物不规律者68例,占540%;出血前有劳累和情绪激动30例,占23.8%。1.2临床表现按GCS评分法测量,3分~8分38例,9分~12分80例,13分~15分8例,其中单侧瞳孔散大者48例双例瞳孔散大者8例,不同程度肢体瘫痪者105例。1.3出血部位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出血90例,其中22例破入脑室;丘脑出血23例,其中11例破入脑室;皮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和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中医学中“中风”、“偏枯”病的范畴,其特点是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疗程长,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然而预防中风的发生,积极治疗中风先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则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采用活血化瘀法为主,辨证治疗中风先兆7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深对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研究。方法:以往治疗病例结合文献研究分析。结果:实践与医学理论、文献结合,可筛选出最佳治疗方案。结论:对今后脑出血患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风半身不遂头针治疗的临床效果,寻求其简便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将218例中风半身不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检验,P<0.01)。结论:头针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疗效肯定且不需昂贵设备,投入成本低廉,方法简便易行,推广及普及将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无排卵型功血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好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属中医"崩漏"范畴.吾师金季玲主任医师采用纯中药制剂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将近两年58例无排卵型功血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风病诊断系统的研究与验证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风病证候学与诊断标准的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多种现代数学方法对诊断因子进行筛选、赋值 ,建立了数学模型 ,研制成功中风病诊断系统。经过临床测试 ,该系统具有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可以纠正辨证因人而异的弊端 ;其可计量性为疗效评定和科研病例观察提供了客观依据 ,减少了人为因素和随意性的影响 ,为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预防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方法 对223例脑卒中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0例脑卒中患者中,医院内感染223例,感染率为11%,分别为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结论 脑卒中患者因自身特点,免疫力下降,侵入性操作.易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及独立的危险因素,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对照研究已经证实对已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长期的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生率。脑中风发生后80%以上的患者24 h内血压值偏高,血压能否调控在一个合理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转归及预后[1]。因此,在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中血压调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治疗。1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脑卒中后血压短时升高,数日后随病情稳定血压可有不同程度下降。脑卒中等水平80%以上的患者24 h内血压增高,而在4 d~10 d后血压下降趋向稳定。脑卒中后血压升高有卒中类型及种族特异性。L iP等用动态血压监护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发现脑出血组收缩压明显高于脑梗死组,黑人收缩压较高无性别差异性[1]。脑卒中后血压升高的病例中有半数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初时的血压往往高于非高血压患者,同时这些患者常伴有其他器官的高血压损害表现,如眼底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大、肾功能损害等。非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后出现的血压升高原因较多,部分原因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代偿性血压升高,部分原因是由于各种刺激导致的短暂性,反应性升高,如焦虑、紧张、“白大衣”效应、缺氧、持续疼痛、睡眠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