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宜 《日本医学介绍》2004,25(3):142-142
盐酸羟二氢可待因酮(14-hydroxy-7,8-dihydrocodei-nolle)与吗啡同为WHO推荐的治疗中、重度疼痛的阿片类药物。本药历史已很久,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传统认为羟二氢可待因酮是与吗啡同样的μ受体激动剂。但1997年发现它还可作用于κ受体。因此作为可替代吗啡的阿片类物质,二氢可待因酮开始受到  相似文献   

2.
新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成业 《日本医学介绍》1999,20(12):566-567
自1939年首次合成阿片类镇痛药哌替啶以来,迄今仍在致力于开发新的阿片类镇痛药。主要以①强效镇痛作用;②作用时间短(能随静滴速度变化而迅速增减镇痛效果);③降低呼吸对抑制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作为开发的目标。近年来欧美广泛应用的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F)是满足上述条件的新阿片类制剂,其独特的药理学作用引起广泛的关注。1.RF的药理学特性RF是由英国开发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短时效阿片类镇痛药。RF的结构式类似芬太尼等其他阿片类制剂,在哌啶环上结合酯。因此RF在血中和组织中可…  相似文献   

3.
任何期别的癌患者都能出现疼痛,70%晚期癌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30%为尚可忍受的剧烈疼痛。由于长时间持续疼痛,影响睡眠,食欲低下,身体衰弱,更增加了患者的不安与郁闷。由于对癌患者疼痛治疗成绩不佳,在日本国每年死于癌的20万患者中,可以推定其中10万人以上是在疼痛中痛苦地死去。世界卫生组织已制定了一个癌痛治疗计划和方法,要在本世纪内使全世界癌患者从疼痛中解放出来。镇痛剂是治疗癌痛的主要手段。以治疗癌痛为主要目的,为使保持疼痛持续消失,应该设立阶段性持续治疗方法。首先应保障不受疼痛影响的睡眠时间,接着要达到在安静状态下疼痛消失。最后达到在活动状态下疼痛消失。为达此目标,以镇痛剂为主的方法在世界上受  相似文献   

4.
人们很早就知道并且现在仍在使用的主要镇痛药有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和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或环氧化酶阻断剂 )。前者有抑制呼吸、便秘、躯体 /精神依赖性 ,后者有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这就成为继续开发易于使用的镇痛药的理由之一。新药应与阿片类镇痛药和NSAIDs具有同等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小。从中枢 /末梢神经系统中 ,推测有促进和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研究成为开发镇痛药的手段。抑制性氨基酸γ 氨基酪酸 (GABA)、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以及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是其中多与疼痛…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是由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它的主要特征是免疫缺损。1981年在美国被初次报道以来,在世界许多国家迅速传播,迄今呈报给世界卫生组织的艾滋病患者人数突破10万人,据估计,HIV感染者只在美国就约有150万人左右。因而可以说艾滋病即将出现世界性大流行。虽然HIV的潜伏期平均为4~6年,但艾滋病被发现后至今还不到7年,所以正确判断潜伏期是困难的,但广泛蔓延已是不可避免的,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并不亚于一场世界大  相似文献   

6.
盐酸羟二氢可待因酮( 1 4 hydroxy 7,8 dihy drocodeinone)与吗啡同为WHO推荐的治疗中、重度疼痛的阿片类药物。本药历史已很久,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传统认为羟二氢可待因酮是与吗啡同样的μ受体激动剂。但1 997年发现它还可作用于κ受体。因此作为可替代吗啡的阿片类物质,二氢可待因酮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1 药效及药理 将吗啡分子C3位的OH基替换为CH3,C6位的OH基替换为O原子便成为羟二氢可待因酮。C3位的甲基可使羟二氢可待因酮在首过效应(first pass)中避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因而与吗啡相比,口服时其生物学活性更高。羟二…  相似文献   

7.
Shar.  OP 李曼 《日本医学介绍》1989,10(11):509-511
自1981年6月报道第1例艾滋病(AIDS)以来,该病已成为世界上一大灾难。据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报道,1987年12月至今,在129个国家发现了总共73747名艾滋病患者,更确切的数字表明现在世界上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至少有500万人,据推测其中100万人已为艾滋病患者。日本的艾滋病患者尚不足100名,其中大部分病人是血友病患者。一、临床症状艾滋病可侵犯全身任何器官,但肺受侵害的机率最高,为查明是否有患艾滋病危险的病人,医生需要正确的问诊。不仅要探问卖淫行为,而且还必须查明性行为以外的生活史,如同性恋者,血液和血液制品  相似文献   

8.
拉沙热、马尔堡病、埃布拉出血热,为急性病毒性全身性热性传染病。其传播方式与天花等疾病有相似之处。该病传染力强,死亡率高,尚无较好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在1976年3月将拉沙热定为法定传染病。日本把以上三种疾病称为国际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癌痛治疗法及日本厚生省日本医师会编辑的“晚期癌医疗护理手册”明确指出,治疗癌症疼痛的主要措施是镇痛药,其中首选口服吗啡。现已证明,癌症疼痛病人按照用药基本原则实施,90%以上可收到满意效果。癌症疼痛治疗的目标癌症疼痛治疗的目标是维持无疼痛状态,使病人恢复日常生活状态,要有步骤地实现下述目标。在治疗开始就应向病人说明并取得合作。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AIDS)是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经性交和输血感染AIDS 病毒而发病。潜伏期2~5年。发病率为10~15%。发病的人50%一年内、70%二年内、90%三年内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86年12月的统计,世界上现在被确诊的AIDS 患者有10万人,实际上有500~1,000万人被AIDS 病毒感染。据美国传染病总部(C-DC)87年1月12日的统计,美国现有AIDS 成人患者29,435人(已死亡16,667人),大多为男性同性恋者。据日本公开报道,87年1月20日的统计,日本被确诊的AIDS 患者共26人(已死亡18人),其中男25人,女患1人。26人中男性同性恋者10人(死亡5人);男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新的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关于糖尿病成因的研究,近几十年来有了显著的进步。根据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已经明确了糖尿病的原因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所致。因此对过去的糖尿病分型就有必要重新探讨,再加上现在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诊断标准,在此情况下,都希望有一个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以便共同研究,互相探讨。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病型分类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一直被医学界认为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现代病 ,患病率在世界各国都在迅速增长[1] ,在经济发达地区欧美国家总发病率是 3%~ 1 0 % ,尤其在美国西部的Pim印地安人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第一 ,高达 30 %~5 0 % ,太平洋岛国瑙鲁人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土著民族亦高达 2 0 %~ 30 %。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 (IDF)早在 1 991年曾估计全世界有已诊断的糖尿病 6 0 0 0万 ,到 1 993年增至 1 2亿 ,预计目前世界有糖尿病患者 2 3亿人。我国尽管糖尿病患病率较发达国家低 ,但糖尿病人的总数量可能占世界首位 ,并有逐年增加的…  相似文献   

13.
据日本总务省发表的统计结果,日本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500万,2002年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约740万,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占患者总人数的2/3,由此推断,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近500万人。也就是说5—6位老年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治疗在当今老年社会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随着生理生化学的进展及大规模高血压流行病学普查的深入进行,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病理研究更加透彻,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了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一、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分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原因不明的收缩压及/或舒张压长期升高的疾病。现将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血压病分期以及1939年由Keith—Wagener 提出的高血压病眼底分级列表如下(表1)、  相似文献   

15.
HIV/AIDS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动向1.流行状况至1997年11月末止,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接到来自全球197个国家与地区的174万例艾滋病患者疫情报告。从不同地区报告累计数的年度消长看,自80年代后半起,非洲的报告例数增加显著。依不同洲际区分来看,南...  相似文献   

16.
自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有关其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以及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一系列上消化道疾病的关联性的研究。1994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出台“对于伴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论其为初发或复发,均应施以抗酸药和抗菌药之除菌治疗”建议。同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Hp是胃癌之肯定的致癌因子”的见解。受此影响,以欧洲为中心的Hp除菌疗法兴致高涨并批准了数种治疗用药。在日本,以消化病学会和螺杆菌学会为中心,制订出了Hp感染诊断与除菌治疗适…  相似文献   

17.
现就1965~1974年以及目前还在住院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例的治疗方法和血小板变化加以分析。男3例,女22例,共25例。初诊年龄:15~68岁。ITP的诊断: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无减少,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疾病患者。从初诊至追踪观察的时间约7~16年。全部病例血小板常在10万以下,也有在2万以下的高度减少的病例。出血是治疗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胃癌     
近20年来,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进步。1962年胃癌研究会正式成立,为早期胃癌下了定义并提出了胃癌的大体分型。同年,为了达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胃癌的目的,成立了日本胃癌普查学会。从1964年起胃内窥镜活检成为胃癌诊断的有力武器,这样在20年前就奠定了控制胃癌的基础。目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胃癌都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但其内容逐渐发生着变化。从调整死亡率来看,自1959年达顶峰之后逐渐有所下降,1960年男性为48.3/10万,女性为30.1/10万。到1980年,男性为30.5/10万,女性则降至18.2/10万。减少的原因是:第一,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下降,这是主要原因。第二是由于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病例增加。早期胃癌占整个胃癌的比例显著增加,其永久治愈率在90%以上。第三是治疗方法,特别是外科手术疗效的提高。下面仅就第二、三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残率、死亡率高,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与健康的多发病。据1967年统计,在日本一年间约有20多万人发病。而死于本病者,男为50,542人;女为42,693人。还有人报告说日本每年有16万人死于本病。长期以来,传统的内科疗法虽有提高,但效果仍不显著。对于外科治疗,在一个时期内曾有争议,本文就外科治疗方面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一、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进展Cushing 氏时代:Cushing 氏(1903年),首先为一40岁的女性,根据偏瘫、神志障碍的神经学体征而作出内囊出血的诊断,并首次作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子宫颈癌是妇女一种常见的生殖道癌。由于子宫颈与外界相通以及新的检查方法不断出现,使得癌病有条件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近年来,对子宫颈癌采取了予防性的普查普治,使许多早期子宫颈癌及其他疾病,得以早期诊断,并给与相应的治疗。北京市1959年普查的患病率为646.17/10万,而1975年为90.46/10万,明显下降到七分之一。南京市1976~1977年普查子宫颈癌的患病率55/10万。日本较我国为低,1979年子宫颈癌的患病率为22.06/10万。近年来,日本观察到子宫颈癌与性生活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早婚者患上皮内癌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于婚后7~10年后出现一个高峰。白井强调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