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Fc及C_3b受体活性降低,益气助阳药芪茸合剂及其单味药黄芪、鹿茸可显著提高这两种受体的活性并超过青年对照组水平。对青年小鼠除黄芪具有提高作用外,芪茸合剂及鹿茸均无显著作用。结果说明(1)老年小鼠可能气阳两虚,腹腔Mφ受体活性降低可能是衰老特征之一,益气助阳参茸合剂有利于恢复免疫衰老;(2)青年小鼠正气基本不虚,对益气助阳方药可无明显反应;(3)益气助阳方药对青年或老年小鼠腹腔Mφ受体(Fc、C_3b)无特异的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2.
消疣灵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煎剂消疣灵由大青叶、板蓝根、黄芪、甘草、苦参、薏苡仁、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组成。药理实验表明该方药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及脾脏重量、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增强正常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并明显对抗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抑制作用。提示消疣灵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理学基础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补肾方-黄芪生脉二至饮配合激素对B6.MRL-Faslpr/NJU自发狼疮样转基因小鼠增效减毒作用,为构建益气养阴补肾方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方案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构建B6.MRL-Faslpr/NJU狼疮样转基因小鼠模型,按照蛋白尿水平平均分为模型组、激素组、黄芪生脉二至饮给药组和黄芪生脉二至饮联合激素给药组。给药10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狼疮样转基因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MTT法测定各组豆刀蛋白(Con 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卡马斯亮蓝法检测尿蛋白含量变化;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肾组织中病理损伤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及分布情况;生化仪检测肾功能和计算脾指数。结果给药10周后,与病理模型组相比,黄芪生脉二至饮联合激素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减少肾组织免疫复合物沉积及病理损伤;与单用激素比较,黄芪生脉二至饮联合激素增加脾指数,显著改善激素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方联合激素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既能改善实验室指标,又能显著改善激素诱导免疫抑制的副作用,因此值得SLE患者长期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益气滋肾冲剂是我们多年来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方药,该药对IgA肾病的血尿和蛋白尿具有较好的效果.为了探讨该药的作用机理,本文应用小鼠IgA肾病模型,观察益气滋肾冲剂对小鼠IgA肾病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肾脏汞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肾功能(肌酐、尿素氦)测定、光镜和电镜观察肾脏的病理变化、显示汞的金属硫化物──银法(LM)特染切片显示汞在肾脏中的沉积部位等手段,研究经皮肤创面较长时间外用不同剂量的白降丹对小鼠肾脏的毒性,发现每日外用0.2mg、0.4mg白降丹对小鼠肾脏的病理损害不明显,而用0.8mg白降丹则可产生明显的病理损害,且小鼠肾脏中的MDA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为白降丹的临床合理运用提供了依据。说明白降丹对小鼠肾脏的毒性机理可能与引起肾脏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白降丹对小鼠肾脏的毒性和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荣明 《江苏中医》1996,17(6):41-43
通过肾脏汞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测定、光镜和电观察肾脏的病理变化、显示汞的金属硫化物--根法(LM)特染切显示汞在肾脏中的沉积部位等手段,研究经皮肤创面较长时间外用不同剂量的白降丹对小鼠肾脏的毒性,发现每日外用0.2mg、0.4mg白隆丹对小鼠肾脏的病理损害不明显,而用0.8mg白降丹则可产生明显的病理损害,且小鼠肾脏中的MDA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为白降丹的临床合理运用提  相似文献   

7.
膜荚黄芪茎叶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艳  闻杰 《中医药信息》1997,14(5):44-44
膜荚黄芪茎叶总黄酮(FAM)能增加HC模型小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增强抗体形成细胞的功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示FAM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体液免疫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肾功能和肾组织形态变化观察黄芪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研究黄芪对糖尿病肾病的有关作用机制.方法:雄性KKAy小鼠饲养至14周龄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治疗组(ip,3 mL·kg-1·d-1).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20,24,28周龄时检测各组小鼠血糖、血清肌酐和血尿素,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小鼠不同周龄时的肾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KKAy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血尿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24及28周龄时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黄芪治疗组KKAy小鼠从20周龄开始血糖明显高于正常组小鼠(P<0.01),但低于模型组小鼠(P <0.05或P<0.01);24及28周龄时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小鼠(P<0.01);从20周龄开始血尿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小鼠(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从20周龄开始模型组KKAy小鼠开始出现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基底膜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出现空泡,肾间质胶原结缔组织增多等病理变化,且随周龄增加病变加重;经黄芪注射液后治疗后的的KKAy小鼠,以上病变出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改善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虚灵由人参、虫草菌粉、麦冬、黄芪、肉苡蓉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补肾之功。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能增强机体抗疲劳、抗寒和抗缺氧能力。对白细胞低下的小鼠具有增强机体外特异免疫功能和调节血糖的作用。毒性实验表明,该药毒性低,小鼠最大耐受量为30g/kg,为临床一次用量的450倍。小鼠腹腔注射LD_(50)为9.9g/kg。长期毒性实验表明,该药对大鼠重要脏器及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黄芪、当归的免疫药理看"气血相生”理论的正确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补气药黄芪除增强免疫外,还促进造血;而补血药当归除促进造血外,还增强免疫。二味中药异曲同工之处甚多,补气补血相互交融。 1 黄芪与免疫 黄芪对细胞免疫确有调控作用,尤其在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和抑制T辅助细胞(TH)功能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经致敏而活化的T淋巴细胞会分泌、释放多种淋巴因子,γ-干扰素(γ-IFN)就是其中之一,其在抗病毒中发挥重要作用。黄芪本身不是一种干扰素诱生剂,但其能增强病毒诱生γ-干扰素的能力。黄芪水煎剂在小鼠脾细胞培养中可诱生γ-IFN,同时刺激淋巴细胞转化。浓度在0.05%~0.2%时,小鼠…  相似文献   

11.
黄芪的药理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为中医传统的重要益气药,现代药理研究分析,黄芪的化学成份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以及氨基酸类等。黄芪中不同的化学成份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研究证实,黄芪甲苷是心脏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有效成份,也是降压有效成份之一。黄芪总黄酮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或H202作用,从而抑制膜脂质过氧化调节机体免疫,  相似文献   

12.
膜荚黄芪茎叶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黄芪茎叶总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实验小鼠药物处理前后T细胞总数及亚群变化;用核素标记法测定LA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FMA能促进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增加T细胞总数并调整T细胞亚群紊乱;提高rIL-2所诱导的LAK细胞活性。结论FAM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具有免疫刺激和免疫调整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黄芪蜜炙前后及黄芪复方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黄芪组(19.5 g/kg)、炙黄芪组(19.5 g/kg)、补中益气丸黄芪组(4.68 g/kg)、补中益气丸炙黄芪组(4.68 g/kg),分别进行常压耐缺氧和抗疲劳试验,通过测定游泳时间、小鼠耐缺氧时间以及乳酸、尿素氮等指标的含量,比较各组间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的程度。结果:黄芪水煎液,含黄芪的补中益气丸与空白组相比较均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缺氧存活时间;明显降低乳酸和尿素氮含量。各项指标炙黄芪作用均强于生黄芪,并以补中益气丸炙黄芪组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最强,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生黄芪、炙黄芪及其复方对小鼠均具有一定的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炙黄芪优于生黄芪,各组间以补中益气丸炙黄芪组作用最强,表明黄芪蜜炙后可增强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克狼灵煎剂对GVHR狼疮样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克狼灵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了诱导型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狼疮样小鼠模型,设立对照组,进行了14周的系统观察。结果:克狼灵能降低小鼠模型的自身抗体和尿蛋白水平,改善其肾脏病理变化,对脾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克狠灵对SLE的作用机制与强的松不同,可能与神经一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七叶神口服液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叶神口服液的药理作用,探讨其用于治疗眩晕证等疾病的可能性。方法:活血化瘀和抗氧化等药理方法。结果:七叶神口服液ig可显著抑制Adr-cold所致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显著缩短Adr所致小鼠偏瘫时间;对脑缺血缺氧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气虚”小鼠的游泳时间;提高老龄小鼠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降低血清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结论:提示该药具有较好的活血益气,抗氧化和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益气健脾、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脑老化小鼠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复制亚急性衰老及脑老化动物模型.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大脑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及凋亡百分率,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检测大脑神经元密度.结果: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均能明显:(1)稳定MMP,益气健脾方药更具优势;(2)抑制大脑皮质神经元密度的下降(对海马神经元密度的作用不显著).益气健脾法方药还能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百分比(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作用不显著).结论: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均有一定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单纯益气健脾方药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五指毛桃与黄芪益气作用的药理研究。方法:将所选小鼠分为空白组、黄芪组与五指毛桃低、中、高剂量组各10例,分别给药,服用1周后,从对胃排空、肠蠕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实验观察。结果:五指毛桃和黄芪都能促进胃排空,其中,五指毛桃中、低剂量组效果显著(P0.0l),黄芪和五指毛桃高剂量组则效果不明显。黄芪和五指毛桃对胃液总酸度及总酸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胃蛋白酶活性五指毛桃各剂量组与黄芪组相比均有增加,中、低剂量组差异显著。讨论:五指毛桃与黄芪都有益气作用,在抗炎、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效果突出。五指毛桃将有更大的价值和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18.
狼疮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狼疮颗粒的免疫抑制作用和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诱发家兔Arthus反应模型 ,观察狼疮颗粒的抗Ⅲ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刀豆球蛋白A(ConA)或脂多糖 (LPS)分别刺激脾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转化 ,观察狼疮颗粒的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 ;采用诱发小鼠皮肤迟发超敏反应模型 ,观察狼疮颗粒的抗Ⅳ型超敏反应的作用 ;采用大鼠足肿胀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研究狼疮颗粒的抗炎作用 ,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狼疮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 :狼疮颗粒可抑制家兔Arthus反应 ,并显示量效关系 ;对小鼠T-及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尤以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 ;对DNCB所致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狼疮颗粒对大鼠足趾肿胀、小鼠耳肿胀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能明显延长小鼠痛阈值。结论 :狼疮颗粒具有较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和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益气护卫汤对哮喘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益气护卫汤是著名中医内科专家洪广祥教授根据哮喘的发病特点创制的用于哮喘防治的有效方剂[1] ,以往的实验研究表明益气护卫汤可以降低哮喘豚鼠的气道高反应性(AHR) ,显著延长豚鼠卵蛋白雾化引喘潜伏期[2 ] ;降低豚鼠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水平[3 ] ;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平衡 ,并能有效抑制T细胞活化[4] 。本研究通过观察益气护卫汤对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 (BALF)中白介素 4 (IL 4 )、γ 干扰素 (IFN γ)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对Th1/Th2细胞亚群反应的影响及防治哮喘的作用机理。1 材料1.1 药物及试…  相似文献   

20.
芪附汤及其组方对阳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芪附汤及其组方对阳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芪附汤可明显增强阳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的活性,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形成率、脾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及白介素2(IL-2)的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形成率和脾细胞增殖反应。黄芪水煎液能促进阳虚小鼠的腹腔M的活性和IL-2的活性,增强脾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但作用不及芪附汤。附子水煎液能促进阳虚小鼠脾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与芪附汤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