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肾功损害时有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及并发症 ,野鼠为主要传染源。人群对此病有普遍易感性 ,临床具有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症和五期经过。目前出血热尚无特异性病源疗法 ,主要以肾衰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对症处理为主。我市既往为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的高发地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卫生条件的改善及灭鼠等爱国卫生运动的不断深入 ,本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现对我院 1998年4月~ 2 0 0 2年 10月间收治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 2 2例病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2例均为住院确诊病人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8例 ,男女比例为 7…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特点及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 (简称 EHF)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短期发热 ,继之出现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为其特征。[1 ]1 临床特点出血热的典型病例可呈现 5期[2 ] 。但轻者可跳期 ,如仅有发热及多尿期 ,或有发热、少尿和多尿期。跳期者一般病情较轻 ,病程较短 ,而重者可多期重叠 ,如发热后期出现休克 ,同时合并少尿 ,谓之三期重叠 ,其病情重 ,持续时间长 ,并发症多 ,预后差 ,死亡率较高。[3]1 .1 发热期 多数以突然发热起病 ,少数起病较缓 ,有头痛、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 ,体温在 1 -2日内升至 3 9-40℃…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E阿)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E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可出现多系统和多脏器损害,在辽西地区已流行9年,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近半年来我科收治EHF病人74例,治愈率达94.1%,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 tan virus)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典型病例临床上可分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在我们确山每年还有死于出血热少尿期病人,现将我院2002~2004年10月收治的出血热各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的五期临床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病例有发热 ,出血和肾损伤三大主征 ,并先后出现 5期经过。1 发热期(1)发热 :发热为 HFRS的必备症状。体温可迅速升高达 4 0℃以上 ,其发热特点为 :1热度 :以高热多见 ,约 1/ 3患者体温高达4 0℃以上 ,其余大多在 38~ 4 0℃之间 ,少数患者低于 38℃。2热程 :多数为 3~ 7天 ,亦有达 10天以上者 ,平均 5天左右。3热型 :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 ,少数病例呈不规则热型。4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轻型病例及家鼠型患者 ,常于热退后病情减轻 ;中、重型病例热退后病情反而加剧为本病的特点之一。(2 )感染中毒症状 :HFRS全身中毒…  相似文献   

6.
7.
8.
9.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为野鼠之黑线鼠 ,传染媒介为螨类。其病理基础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起病急骤 ,有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主要临床特征。可有 5期过程 :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祖国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 :起病急、表现恶寒、高热、口渴、面目具赤 ,上腭、胸前及腋下有斑疹隐隐 ,舌苔薄白或略黄、质红 ,脉数等 ,可属温病范畴。由于其发病高峰多在 10月至下一年的 1月 ,故名为冬温。根据临床表现 ,用卫气营血做为辨证纲领 ,全面分析 ,对各期进行有…  相似文献   

10.
11.
12.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护理措施总结。结果:通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加强了临床预见性,提高了护理效果,临床治愈33例,2例因严重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结论:经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杨玉娟 《中原医刊》2002,29(3):F003-F003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典型的病历通常分为五期 ,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而死亡患者中 90 %的发生在少尿期。由此可见 ,少尿期的观察与护理对该病的发展及愈后极为重要。为提高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人的护理质量 ,现总结我院近 5年来 36例病人的护理体会如下。1 细心观察出血倾向 本期中由于小血管不断受损、脆性增加、出血倾向日趋加重 ,除皮肤有大量瘀斑外 ,还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新的出血点或鼻衄、血尿、便血等 ,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刘× ,少尿第 6天 ,眼结膜显著充血、鼻衄、呕吐少量新鲜血 ,…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由致坦病毒 (HantaounVirus)引起 ,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热源性疾病 ,临床以发热和出血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疾病 ,致坦病毒可广泛侵及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 ,使其变性坏死 ,病程中可出现出血、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近年来 ,我院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在少尿期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容量综合征阶段行腹膜透析治疗 ,收到较理想效果 ,笔者统计了 1997~ 1998年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2 0例 ,其中 3例因有严重的合并症死亡外 ,17例顺利治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7年 10月~ 1998年 12月对 2 0…  相似文献   

15.
16.
尿量每日在500~1000ml为少尿倾向,每日500ml以下为少尿,每日50ml以下为尿闭。当患者出现少尿现象时,必须严格区别是肾前性(低血容量性)或肾性少尿,可从病史作出分析,一般在第四病日以前出现少尿,多由于进食少、呕吐、补液量不足、低血压休克引起,和5~6病日以后出现的少尿伴有  相似文献   

17.
18.
19.
孙爱玉  陶翠玲 《黑龙江医学》2001,25(12):915-915
流行性出血热 (EHF)是肾损害为主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其少尿期死亡率较高。目前 ,随着血液透析开展 ,在控制氮质血症 ,调整血容量以及降低病死率成效显著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 ,血透尚不能普遍开展。因此 ,采用中西药治疗EHF少尿期 ,对恢复肾功能、降低病死率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以活血化瘀疗法治疗EHF少尿期病人 2 3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按 1991- 0 6黑龙江省常见急性危重症诊断及抢救成功标准 ,选择 1992~ 1994年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经西医综合治疗 1~ 3d仍无尿 (<5 0ml/d)和尿少 (40 0ml/d)者 ,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