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对结肠肿瘤性病变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如何通过放大内镜和实体显微镜观察分析大肠息肉腺管开口类型,从而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方法 2001年8月-2002年2月结肠镜检查139例大肠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 pattem)并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 139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124例,进展期癌9例,LST型病变5例。5例LST的直径为10-50mm,其中ⅢL型1个,Ⅳ型4个。本组采用放大内镜与病理、实体显微镜诊断的符合率高。结论 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如发现有V型腺管开口则高度提示早期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诊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近2年内在肠镜检查中发现的46例共47个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病变的检出及处理情况。方法记录所有LST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及内镜下大体分型.所有病例均行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的pil形态.46例LST患者中,42例共42个病变接受内镜下治疗,其中14例行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切除病变.24例行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分片切除术(EPMR)切除病变,1例行透明帽辅助EPMR切除病变,3例行单纯高频电热圈套切除术切除病变。结果 LST检出率:常规肠镜检查中LST病变检出率为0.8%。病变分布:47个LST病变中,直肠22个.乙状结肠10个.降结肠7个.横结肠4个,升结肠2个,盲肠2个。内镜下病变大体分型:颗粒均一型25个,结节混合型12个,平坦隆起型8个.似凹陷型2个。Pit形态:Ⅱ型pit2个,Ⅱ型 Ⅲ1型pit8个,Ⅲ1.型pit9个,Ⅳ型pit28个。病理形态:绒毛状腺瘤28例,均伴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其中7例有局部癌变(6例m癌,1例sml癌),但根部无癌残留;增生性息肉2例;管状腺瘤11例,10例合并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局部癌变(m癌);锯齿状腺瘤(Serrated腺瘤)6例。结论 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处理方法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早期癌变8例内镜下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早期癌变在内镜下治疗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放大大肠镜与黏膜染色技术观察黏膜pit分型,发现LST早期癌变,并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对LST早期癌变进行治疗且随访疗效。结果 8例LST早期癌变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占75%;病变大于30mm以上者占75%;放大内镜下病变pit分型以Ⅳ型为主,占75%;病理形态以绒毛状腺瘤癌变为主,占62.5%,浸润深度以黏膜内癌为主,占75%(m sml占87.5%)。8例早期病变均进行EMR,一次性完全切除成功,其中EMR和内镜下分片黏膜剥离切除术(EPMR)各4例。平均随访20.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肿瘤局部残留、复发及转移。结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早期癌变多为黏膜内癌,内镜下行EMR是一种有效的或可能治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罕见大肠平坦型病变并锯齿状腺瘤2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指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大肠的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指大肠的一类特殊病理形态的腺瘤,其成瘤上皮成分有明显增生,使腺管或绒毛呈锯齿状外观,类似于增生性息肉样改变,或腺瘤成分与增生性息肉成分同时存在。以上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多数由息肉恶变而来,研究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形态和临床病理特征,对早期发现并摘除息肉及降低肠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近3年来肠镜发现的252例大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结肠镜检查诊断大肠息肉后并采用氩气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镜发现大肠息肉363例(其中确诊腺瘤样息肉恶变5例),内镜下息肉切除330例,术后发生局部出血16例,通过内镜下治疗均有效控制。结论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简单、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兴平  崔国产  殷标  徐春林  彭陵  陶俊   《放射学实践》2010,25(9):1030-103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大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纤维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63例大肠病变的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影像资料。结果:63例大肠病变中结直肠癌44例;息肉6例;血吸虫病肉芽肿7例,其中3例恶变;内分泌癌1例;脂肪瘤2例;阑尾黏液囊肿2例及黏液性囊腺瘤1例。63例的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仿真内镜(VE)、结肠平铺显示(PE)及透明化显示(Raysum)等后处理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4%、68.3%、85.7%、85.7%及71.4%,MPR分别与SSD、VE、PE及Raysum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值分别为χ2=2.019,P〈0.05;χ2=1.518,P〈0.05;χ2=1.518,P〈0.05;χ2=1.699,P〈0.05)。结论: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大肠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MPR显示病灶更佳,检出率更高,是纤维肠镜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而各种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中应用价值各异,应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Scan染色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77医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2例经病理确诊为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息肉行i-Scan染色+放大内镜检查,行EMR治疗,留取完整标本送病理检查,创面均给予钛夹封闭。结果本组102例患者共检出150枚息肉,直径为0.8~2.0 cm,均为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术后病理诊断:腺瘤性息肉148枚,术后1个月复查见病变部位黏膜光滑,未见息肉及病变黏膜残留;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枚,未追加外科手术,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他处转移。结论依据i-Scan染色预测息肉的组织学病理较确切,腺瘤性息肉系癌前病变,行EMR可完整切除息肉,减少息肉的复发,有助于发现早期癌变,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大肠腺瘤287例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腺瘤287例随访观察510515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冯福才,戴益琛,张月彩,周殿元国内外学者均已公认大肠腺瘤是一种癌前病变,主张发现即予摘除。关于腺瘤摘除后随访情况却少有报道。作者对内镜下摘除大肠腺瘤性息肉287例(病理证实)患者进行了肠镜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病人大肠镜检查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对 5 81例因下消化道出血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患者进行大肠镜的检查与治疗。结果 大肠息肉 314例 (5 4 0 5 % ) ,大肠癌 89例(15 32 % ) ,慢性结肠炎 72例 (12 39% ) ,溃疡性结 (直 )肠炎 5 8例 (9 98% ) ,肛门肛周病变 9例 (1 5 5 % ) ,血管瘤、P—J综合征各 3例 (0 5 2 % ) ,结肠憩室、肠结核、孤立性溃疡各 1例 (0 17% ) ,阴性 30例 (5 16 % ) ,大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确诊率 94 84%。在 314例中发现并摘除息肉 395个。结论 对下消化道出血病人应及早进行大肠镜检查与治疗 ,以期早期明确病因 ,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56例大肠癌患者在肠内充气1000~1500 ml后行快速容积扫描,在图像工作站采用后处理软件行仿真内镜成像,检查结果与电子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56例中仿真内镜共检出肿瘤146个,检出率为93.6%;电子肠镜检出肿瘤139个,检出率为89.1%.仿真内镜对肿块型和混合型大肠肿瘤的判断较肠镜准确,两种方法的分型符合率分别为98.5%、88.6%和88.2%、77.1%;肠镜对浸润型及溃疡型大肠肿瘤的判断较仿真内镜准确,两种方法的分型符合率分别为96.9%、100%和87.5%、95.2%.仿真内镜对右半结肠癌的定位诊断符合率高于肠镜,对左半结肠癌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与肠镜无明显差异.结论:仿真内镜可从任意角度及远、近两端分别观察肿瘤的形态特征,对病变定位准确,并可判断肿瘤浸润范围,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无痛胃肠镜是通过静脉注射镇静、镇痛及麻醉药后,在一根比圆珠笔略粗的软管(长约100cm)前端装有微型摄像仪,可直接将消化道的图像传到电视屏幕上,医生在患者麻醉状态下诊断分析。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无痛胃镜清楚地观察胃肠道内部诸如溃疡、息肉、憩室炎症等病变。无痛胃肠镜,具有图像清晰、屏幕画面大、操控灵活、影像质量好、分辨率高、弯曲角度大等优点.能准确发现黏膜的水肿、充血、色泽改变等,并在无痛胃肠镜下行切除息肉、止血、抓取异物和活检做病理检查等吲。同时可以保存患者镜下的内容,对患者的内镜下结构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进行效果和诊疗技术的对。2011年3月~2012年1月我院实施无痛胃肠镜诊疗技术治疗患者9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形态学和术后病理结果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下形态、FICE和放大模式下及靛胭脂染色后病变黏膜结构的特点,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8例浅表型胃肿瘤表面结构、色泽、皱襞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内镜染色及放大技术,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结论充分认识浅表型胃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结合组织学特征以及内镜不同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常规涎腺造影及电算体层(CT)表现,说明涎腺造影联合CT检查对涎腺区肿瘤具较高诊断价值。 98例涎腺病变来自两个医疗中心。其中涎腺病变76例、颌下腺病变22例,病变包括良、恶性肿瘤、炎症、脓肿等。多数病人于常规涎腺造影后即行CT检查,部份病例进行了常规断层。常规涎腺造影主要依据各级腺管移位这个间接征象来进行疾病诊断。CT具较高密度分辨力,普通CT检查即可显示涎腺大小及形态,涎腺造影后CT检查可进一步显示涎腺内部结构。涎腺良性肿瘤如涎腺混合瘤、神经鞘瘤、脂肪瘤、血管瘤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观察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效果,预防息肉可引起出血,甚至 癌变.方法:纤维胃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通过电视荧屏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活动情况,将连接于高频电发生器的电凝管或氩气刀管,通过电子胃镜活检孔道送达消化道的病变部位,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变性脱落,同时有止血功能,从而达到息肉摘除并止血目的.结果:全部病例无发生穿孔和大出血现象.所有患者单纯息肉均一次性摘除,混和息肉视患者耐受情况一次或二次摘除.结论: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简便、危险低、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直肠息肉早期癌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肠镜、共聚焦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发现的直肠息肉早期癌变应用IT刀、HOOK刀进行ESE治疗。结果9例直肠息肉早期癌变全部完整挖除,所有挖除病变术后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中出血量平均60ml,发生ESE穿孔3例,均经金属夹夹闭修补成功。结论ESE是治疗直肠息肉早期癌变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在内镜下行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中,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的80例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40例,比较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护理,探究组病人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其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明显要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内镜下行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中,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宫腔镜宫颈锥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经TCT,阴道镜活检诊断排除宫颈恶性病变患者100例,用宫腔镜行宫颈锥切治疗,同时切割颈管息肉样增生或息肉组织,术后口服抗生素,1、2、3个月复查,必要时再次阴道镜检查。结果:手术时间5~15 min,平均10 min,术中出血1~5 mL,有效率100%。结论:宫腔镜宫颈锥切近期疗效肯定,是其他方法未能治愈的宫颈良性病变的补充或终末治疗方法和诊治CIN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钡灌肠是诊断大肠病变的最基本检查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钡灌肠X线检查结肠癌的价值。方法 对8例钡灌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诊断大肠癌的可靠征象,分析钡灌肠的优势及局限性。结果 钡灌肠8例,结肠癌3例并与CT诊断、电子肠镜检查、手术所见对照。结论 钡灌肠对诊断大肠病变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内窥镜治疗肠息肉具有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清洁的肠道和患者良好的心理及身体条件,为顺利插镜、观察肠粘膜病变及经肠镜切除息肉等诊疗活动提供基本条件[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