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40例胶质瘤患者病理标本、患者术前血浆及临床资料,分成高度恶性组和低度恶性组。10例因重度颅脑损伤而行内减压手术切除的脑组织和患者术前血浆,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胶质瘤组织标本中MMP-9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总MMP-9浓度。结果 MMP-9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高度恶性组瘤组织中MMP-9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度恶性组(P=0.027)和对照组(P=0.000)。各级别胶质瘤组MMP-9血浆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瘤组织MMP-9强阳性表达组血浆MMP-9浓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22)和弱阳性组(P=0.048),血浆MMP-9浓度与相应肿瘤组织MMP-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530,P=0.000)。结论瘤组织MMP-9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其高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的侵袭转移有关;胶质瘤患者血浆MMP-9浓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瘤组织中MMP-9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剪接变体对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正常脑组织、WHO Ⅱ~Ⅳ级胶质瘤组织,以及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SHG44和TJ905骨桥蛋白各剪接变体表达水平;小干扰RNA(siRNA)技术沉默野生型骨桥蛋白,慢病毒质粒表达载体分别导入三种突变型剪接变体OPN-a、OPN-b和OPN-c;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检测U251和U87细胞体外侵袭力.整合素αvβ3受体抗体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抑制骨桥蛋白的作用,阻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侵袭相关蛋白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水平和核因子-κB(NF-κB)p65转录进入细胞核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结果 WHO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以及U251和U87细胞骨桥蛋白各剪接变体呈高表达,而正常脑组织、WHOⅡ级胶质瘤组织及SHG44和TJ905细胞呈低表达.OPN-a和OPN-c可升高U251和U87细胞AKT磷酸化水平,诱导NF-κB p65转录进入细胞核,提高uPA、MMP-2和MMP-9表达水平,增强MMP-2和MMP-9活性,从而增强胶质瘤细胞侵袭力;OPN-b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力无明显作用.结论 OPN-a和OPN-c通过激活PI3K/Akt/NF-κB信号转导通路而增强胶质瘤细胞侵袭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替莫唑胺对大鼠脑胶质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采用MRI扫描、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确定模型建立成功。将C6脑胶质瘤模型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20只:(1)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0 ml/kg);(2)苦参碱组,腹腔注射苦参碱(20 mg/kg);(3)替莫唑胺组,腹腔注射替莫唑胺(25 mg/kg);(4)联合组,腹腔注射苦参碱(20 mg/kg)和替莫唑胺(25 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14 d。药物治疗后14 d处死大鼠,取胶质瘤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2、MMP-9和VEGF蛋白和m RNA表达情况。结果大鼠注射胶质瘤C6细胞后7 d,MRI扫描可见脑胶质瘤的存在,HE染色发现组织表现出神经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和细胞核分解,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也证明大鼠存在脑胶质瘤。与对照组相比,苦参碱组、替莫唑胺组与联合组MMP-2、MMP-9、VEGF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MMP-2、MMP-9、VEGF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苦参碱组和替莫唑胺组(P0.05),而苦参碱组MMP-2、MMP-9、VEGF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替莫唑胺组(P0.05)。结论苦参碱和替莫唑胺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脑胶质瘤MMP-2、MMP-9、VEGF表达水平,而且,二者联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基质金属蛋-9(MMP-9)和骨桥蛋白(OPN)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索MMP-9和OPN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本实验以5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MMP-9和OPN的表达,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P-9 mR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和OPN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级呈正相关(P<0.01);MMP-9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 MMP-9和OPN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协同作用,联合检测MMP-9和OPN的表达可能与判断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胶质瘤干祖细胞SU2分化抑制、侵袭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miRNA-125b的关系.方法 胶质瘤干祖细胞SU2经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诱导分化得到SU2分化细胞.U87胶质瘤细胞经无血清、含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得到U87胶质瘤干祖细胞.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SU2及其分化细胞中CD133、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SU2和U87胶质瘤干祖细胞的侵袭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U2及U87胶质瘤干祖细胞中miRNA -125b和MMP-9基因表达.结果 SU2及其分化细胞均表达β-tubulinⅢ和GFAP.SU2细胞侵袭数明显多于U87细胞(P=0.026 1).SU2细胞中的miRNA- 125b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U87细胞(均P <0.05).结论胶质瘤干祖细胞SU2分化抑制和高侵袭的生物学特征与miRNA- 125b和MMP-9的高表达有关,MMP-9可作为miRNA- 125b调控的靶基因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荧光引导鼠脑胶质瘤切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探讨荧光引导鼠脑胶质瘤切除的有效性。方法利用含有荧光物质的胶质瘤模型在手术荧光显微镜下激发荧光,根据荧光影像判定肿瘤边界并切除肿瘤。切除后对肿瘤中心、边界和周边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有荧光物质的胶质瘤体在荧光显微镜下激发出绿色荧光。荧光强度高的肿瘤组织含有大量的肿瘤细胞,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荧光强度较弱或者没有荧光的区域仅有少量的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切除胶质瘤,并为手术者提供客观的肿瘤边界,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具有深远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合成靶向分化抗原簇44(CD44)基因的siRNA片段,下调CD44在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的表达,揭示其在胶质瘤增殖、迁移和侵袭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根据CD44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的siRNA片段转染U251细胞,利用荧光实时定量(qRT-PCR)检测细胞中CD44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CD44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染色(methyh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单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U25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变化。结果体外合成的CD44-siRNA能有效抑制U251细胞中CD44基因在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并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和迁移侵袭能力(P0.05)。结论 CD44-siRNA能够有效抑制U251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其迁移侵袭力,为以CD44为靶点的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粘附分子(CD44v6)在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9例对照者脑组织中E-cd、MMP-2和CD44v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对照组脑组织E-cd的阳性表达率为100%;神经胶质瘤Ⅰ~Ⅱ级和Ⅲ~Ⅳ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0/25)和24%(6/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神经胶质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对照组MMP-2阳性表达率为11%;在经胶质瘤Ⅰ~Ⅱ级组为32%(8/25),Ⅲ~Ⅳ级组为64%(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神经胶质瘤组相比,MMP-2的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3)CD44v6在对照组及神经胶质瘤组均无表达。结论 E-cd和MMP-2在神经胶质瘤的牛物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与其侵袭性有关,而CD44v6则与神经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相似文献   

9.
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胶质瘤、转移瘤等)常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手术全切率低,尤其是功能区肿瘤,手术风险高,因此,术中如何判断肿瘤边界对手术切除肿瘤及脑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荧光引导切除术主要是通过荧光染色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MT1-MMPmRNA和CD44蛋白的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CD44s蛋白和MT1-MMPmRNA的表达。结果①CD44s蛋白表达在Ⅲ-Ⅳ级脑胶质瘤与在正常脑组织、Ⅰ~Ⅱ级脑胶质瘤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1);②MT1-MMP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级别呈正相关(P<0.01);在Ⅲ-Ⅳ级脑胶质瘤与在正常脑组织、Ⅰ~Ⅱ级脑胶质瘤之间其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CD44s蛋白表达与MT1-MMP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95,P<0.01),二者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CD44s和MT1-MMP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MMP-9、E-cad、nm23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MMP-9、E-cad、nm23的表达。按照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分级:Ⅰ级4例,Ⅱ级35例,Ⅲ级27例,Ⅳ级30例。另选取5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均为非颅内疾病死亡的尸检标本。结果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MMP-9表达显著增加(rs=-0.322,P〈0.01),nm23表达显著降低(rs=-0.355,P〈0.05)。E-cad阳性表达与胶质瘤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MMP-9与E-cad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s=-0.440,P〈0.01),E-cad与nm2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325,P〈0.01)。结论MMP-9、E-cad、nm23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表达水平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β-干扰素(hu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含huIFN—β基因的脂质体体外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用Western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通过Boyden小室法检测SHG44转染前后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变化,同时采用明胶酶谱法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比活性。结果转染pSV2IFN—β后,SHG44细胞中的目的基因蛋白有显著表达;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pSV2IFN—β脂质体转染组的侵袭性细胞数分别为49.26±14.67、54.63±12.27和18.17±5.42,转染靶基因后SHG44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受到明显抑制,这与MMPs活性下降的改变相一致。结论转染huIFN—β基因脂质体pSV2IFN—β使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侵袭力受到明显抑制,提示脂质体介导的huIFN—β基因治疗可能是抗神经胶质瘤侵袭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幼年和成年Wistar大鼠脑干胶质瘤侵袭性的差异。方法 50只幼年和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A组(n=15)和C组(n=15)分别将大鼠C6胶质瘤细胞注射到幼鼠和成鼠脑桥,B组(n=10)和D组(n=10)大鼠分别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到幼鼠和成鼠脑桥。2周后MRI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测量体积,常规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侵袭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β-catenin的表达。记录4组大鼠生存时间。结果 MRI检查结果:A、C组在脑桥均发现肿瘤,肿瘤平均体积分别为(49.63±8.34)mm3和(52.07±7.77)mm3,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B、D组无肿瘤生长。A、C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9.47±2.23)d和(21.47±2.23)d,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D组大鼠至另2组大鼠全部死亡时仍存活。A、C组肿瘤形态观察及MMP-2、MMP-9、β-catenin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成功建立幼年和成年大鼠脑干胶质瘤动物模型,但二者肿瘤侵袭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EX基因对C6胶质瘤干细胞(GS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清培养基培养C6胶质瘤细胞系,再取其单细胞悬液悬浮培养于无血清培养基中传代培养.采用单细胞克隆和免疫荧光染色分离鉴定GSCs,运用本实验室成功构建的重组子pDsRed2-C1-PEX,以脂质体为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GSCs,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验真核表达载体在GSCs中的表达及PEX基因对GSCs表达MMP-2mRNA、VEGFmNA的影响.结果 成功培养出GSCs并成功转染,PEX在GSCs中高表达并且体外对MMP-2、VEGF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X基因可以在GSCs中表达,并且体外可以抑制MMP-2和VEGFmRNA在GSCs中的表达,为胶质瘤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L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入组的LA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脑室周围型组,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其颈动脉斑块并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计算斑块积分。ELISA法检测MMP-2及MMP-9水平。结果:①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斑块阳性率及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积分均较脑室周围型组显著增高(P〈0.05);②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的MMP-2、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3组LA患者的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皮质下型和混合型组LA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及斑块不稳定性均较脑室周围型高;皮质下型组的MMP-2和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比存在差异;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提示皮质下型LA与颈动脉斑块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1组织抑制剂(TIMP-1)以及MMP-9 mRNA、TIMP-1 mRNA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法测定手术切除的70例不同组织学类型脑膜瘤标本中MMP-9及TIMP-1的蛋白表达,并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在不同组织类型脑膜瘤中MMP-9、TIMP-1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并测量其吸光度比值进行对比。结果MMP-9和TIMP-1在良性脑膜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00%和52.50%,在恶性脑膜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和53.33%。MMP-9在恶性脑膜瘤和良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TIMP-1在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MP-9 mRNA及TIMP-1 mRNA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脑膜瘤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MP-9与脑膜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关,促进脑膜瘤的侵袭性生长,其表达在基因转录水平已经上调,MMP-9和TIMP-1表达的失衡与脑膜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能力相关,MMP-9、TIMP-1基因参与了脑膜瘤的发展过程,与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垂体腺瘤(其中侵袭性17例,非侵袭性13例)标本和3例正常脑组织中OPN、MMP-9及MVD的表达。结果垂体腺瘤侵袭组OPN、MMP-9及MVD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组(P〈0.05);OPN、MMP-9及MVD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互为正相关(P〈0.01)。结论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可能与其上调表达OPN、MMP-9及MVD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