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杀伤T细胞(NKT)是具有NK爱体和T细胞受体且显示NK细胞和T细胞两方面性质的一类功能独特的免疫细胞群。因其可产生大量特异性的细胞因子,NKT细胞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和免疫稳定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KT细胞的特性、鉴别、体外扩增、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自然杀伤T细胞(NKT)是具有NK受体和T细胞受体且显示NK细胞和T细胞两方面性质的一类功能独特的免疫细胞群。因其可产生大量特异性的细胞因子,NKT细胞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和免疫稳定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KT细胞的特性、鉴别、体外扩增、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功能及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肽四聚体标记技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并对其细胞因子分泌能力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生化和病毒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35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A基因型为A02或A24的患者中有9例患者至少检出1种被四聚体识别的HBV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其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能力明显低于其自身的外周血总CD8+T细胞。检出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而HBV DNA水平低于阴性患者。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存在明显的功能缺陷,可能因病毒抗原持续刺激造成功能耗竭,但外周血出现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仍表明患者体内出现较强抗病毒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钟亮星  祁岩超  杨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662-3664
目的:研究人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CEA-rV)负荷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 (DC)后能否在体外诱导人癌胚抗原(CEA)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方法:将CEA-rV负荷脐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后用于激发同源的T细胞, 检测其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以及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未经CEA-rV负荷的DC激发的T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经CEA-rV负荷的DC 激活的T细胞对CEA分泌性肿瘤细胞具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CEA-rV负荷的DC可以诱导CEA特异性T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5.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是通过单抗识别肿瘤抗原,将抗原抗体的高亲和性与T细胞的杀伤作用相结合,通过非MHC限制性的方法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ALL及CLL中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靶向CD33抗原双特异性及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对T细胞增殖及其抗白血病作用。方法构建抗CD33scFv-抗CD3scFv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CD33-BiTE)及在BiTE基础上加入CD80胞外段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CD33-TriTE)表达载体, 使用真核细胞表达系统表达蛋白并进行亲和层析纯化。检测CD33-BiTE及CD33-TriTE对T细胞活化增殖功能及对白血病细胞杀伤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①成功构建了CD33-BiTE及CD33-TriTE表达载体,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纯化得到的融合蛋白能与相同靶抗原流式抗体竞争结合于靶细胞表面。②CD33-BiTE及CD33-TriTE分别与人T细胞共培养12 d后, T细胞数扩增至基线值的(33.89±19.46)倍和(81.54±23.62)倍, CD33-TriTE促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优于CD33-BiTE(P<0.05)。③体外实验证实CD33-BiTE和CD33-TriTE均可增强T细胞对表达CD33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浓度越高, 抗体的杀伤作用越强。④与CD33-TriTE相比, CD33-BiTE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增加其PD-L1表达, 而TriTE对过表达PD-L1的Molm13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结论该研究构建了CD33-BiTE及CD33-TriTE表达载体, 并在真核细胞表达了融合蛋白, 体外实验证实其促T细胞增殖活化的特性, 并具有促T细胞抗白血病作用。其中CD33-TriTE较CD33-BiTE促增殖效果更强, 且对PD-L1高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杀伤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8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 ,用Coulter-JT型血细胞计数仪作血细胞计数。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CDCDT细胞及CDCD细胞比例增高 ,CDCD/CDCD比值降低 ,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1,p<0.05,p<0.05) ,CDCDT细胞比例无差异。NK细胞比例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CDCDT细胞及NK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5、p<0.001) ,CD、CDCDT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虽有增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CDCD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及比例失衡 ,对指导乙肝的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是造成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是控制HCMV感染的重要免疫细胞,过继输注病毒特异性CTL对预防及治疗HCMV感染均安全有效。目前针对HCMV特异性CTL的制备方法仍在探索中。利用抗原递呈细胞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制备CTL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开展大规模临床实验;利用肽特异性四聚体或病毒特异性γ-干扰素抗体直接从供者PBMC筛选CTL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供者外周血,且制备成本高;第三方CTL作为一种产品可以随时使用,但仍需解决HLA不相合的问题。另外,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也存在差异。本文对目前采用的制备HCMV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3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其差异及意义并与健康对照组26例相比较。结果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急性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HBV DNA阳性组、HBeAg阳性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HBV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气道过敏性疾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为主。变应性鼻炎和哮喘都是异质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炎、气道高反应性、黏液高分泌,以及炎症细胞反应引起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研究人员认为,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1 γδT概述γδT细胞是T细胞的一个亚群。最初,由于γδT细胞在免疫细胞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并且是异质性的,所以对γδT细胞的研究还很少。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了γδT细胞在许多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芳  冯霞  闫惠平  张国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312-3313,3315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HBeAg特异性T细胞应答与血浆HBeAg 滴度动态变化有无关系.方法 分别收集22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后3、6、12月的外周血共88份标本,以HBeAg蛋白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产生IFN-γ的HBeAg特异性T细胞的频率,并检测患者HBV DNA、HBsAg、HBeAg等病毒学指标.结果 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月总的T细胞反应阳性率分别为31.8%(7/22)、50.0%(11/22)、77.3%(17/22)和95.5%(21/22);治疗后12月T细胞反应频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苷类似物治疗组与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反应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12月T细胞的平均反应强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苷类似物治疗组与干扰素治疗组均分别得出上述相同的结果.患者T细胞的平均反应强度与血浆HBeAg COI无相关性(r=-0.107,P=0.319).结论 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HBeAg特异性T细胞的应答较治疗前有所增强,但这种变化与血浆HBeAg 滴度的动态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抗原特异性T细胞(antigen specific T cell,AST)在防御病毒感染,肿瘤发生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检测细胞的活动以鉴别淋巴细胞对特异刺激的反应,在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单细胞水平同时检测相关功能分子的活性状态将有助于更全面的分析细胞的活性状态[1].一些新方法已经建立,这使得抗原反应性T细胞可直接检测而无需通过体外扩增[2],新一代的T细胞分析使得直接定量或鉴定特异性T细胞反应更为方便.本文主要就有关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方法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T细胞在天疱疮致病性抗体产生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方面采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的天疱疮抗原桥粒芯糖蛋白3(Dsg3)胞外段功能区,联合不同佐剂(CFA或Alum)免疫C57BL/6小鼠,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CS)法分选出免疫后小鼠的CD4+T细胞,过继转移到T细胞受体β链(T cell receptor beta chain,TCRβ)缺陷小鼠,于转移后1、2、3、4周检测TCRβ缺陷小鼠体内CD4+T细胞的恢复,B细胞的增殖、活化,及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结果过继转移后的TCRβ缺陷小鼠外周血中有CD4+T细胞的出现(比例有5%左右);CD4+T细胞进入缺陷小鼠脾脏中的淋巴小结,和B细胞相互作用;同时该小鼠血清中出现了特异性抗Dsg3抗体。结论 CD4+T细胞参与天疱疮致病性抗体的产生,在疾病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可能成为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最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但靶向T细胞肿瘤的CAR-T尚面临巨大挑战:①无特异性靶抗原:理想状态下,靶抗原应仅表达于肿瘤细胞上,而在正常T细胞上不表达,对于T细胞恶性肿瘤来说,大多数靶抗原在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均表达;②难以区分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CAR-T细胞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正常T细胞,否则很可能导致产品污染或肿瘤细胞的CAR修饰[1];③CAR-T细胞自相残杀:靶抗原在CAR-T细胞上的表达会导致CAR-T细胞自相残杀,而靶向正常T细胞表达的抗原会引起T细胞免疫缺陷,进而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2]。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人工抗原呈递细胞模拟树突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观察特异性T淋巴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效应.方法 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特异性抗原肽(CML28)作为目标肽,并以磁珠同时负载人工合成的HLA-A2-Ig二聚体-抗原肽(CML28)复合物以及B7-1分子,作为诱导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的双信号分子,模拟抗原呈递细胞的生物功能,建立一种人工抗原呈递细胞;从HIA-A2健康骨髓捐献者骨髓或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并与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共孵育,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程度.以初治急性白血病细胞作为靶细胞,将特异性T淋巴细胞与白血病细胞分别以5:1,10:1,20:1,40:1,80:1比例共孵育4 h,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杀伤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效果.结果 以该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后,其CML28特异性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实验组中抗原肽ALFCGVACA、FLQGDTSVL、DLMSSTKGL、VLTFALDSV所诱导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3.5±1.6)%、(15.2±1.5)%、(14.7±1.8)%、(34.3±3.5)%,与对照组[(2.2±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效应细胞与靶细胞分别以5:1,10:1,20:1,40:1,80:1混合后,随着效应细胞的增加,诱导杀伤急性白血病细胞效率也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磁珠为平台的人工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模拟人抗原呈递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白血病细胞,为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乔丹 《检验医学》2014,(10):1059-1063
多功能性T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并具有增殖能力,在慢性感染中具有更强的免疫调节功能。T细胞反应的质量对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预后具有关键的作用。了解不同T细胞亚群,特别是抗原特异性T细胞亚群在数量和功能方面的改变,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各种感染和肿瘤的预防性或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染色体易位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易位涉及的癌基因在T-ALL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ALL染色体易位主要包括涉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位点的染色体易位和形成融合基因的染色体易位.通过对染色体易位导致相关癌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来探讨T-ALL的发病机制,为发展临床上有效的相关特异性治疗提供可能.本文就T-ALL中染色体易位和涉及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细胞)疗法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将带有特异性抗原识别结构域及T细胞激活信号的遗传物质转入T细胞,使T细胞直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而被激活、增殖,从而发挥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2016年Ali等[1]首次报道抗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CAR-T细胞应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多数认为该病系由异常激活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针对CNS髓鞘产生免疫应答所致。根据细胞表面标志CD45RA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7(CCR7)可将T细胞(CD4+和CD8+)分为初始T细胞(TN)(CD45RA+CCR7+)、中心记忆性T细胞(TCM)(CD45RA-CCR7+)和效应记忆性T细胞(TEM)(CD45RA-CCR7-)亚群。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记忆性T细胞(Tm)及其亚群在MS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与MS的发生发展、复发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Ⅱ型登革病毒(DENV2)非结构蛋白1(NS1)特异性T细胞系,分析其抗原特异性、表型特征和细胞因子分泌能力.方法 NS1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分离T细胞,加入丝裂霉素C预处理的同系小鼠单核细胞和NS1蛋白,体外循环间歇刺激和有限稀释培养获得DENV2 NS1特异性T细胞,MTT法分析其抗原特异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特征,ELISA法分析其细胞因子分泌能力.结果 共获得9株DENV2 NS1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其纯度和活细胞率均大于95%;与胎牛血清刺激培养比较,该抗原特异性T细胞在NS1特异性刺激和植物血凝素非特异性刺激下均明显增殖(t=6.2780,P<0.05;t=5.1176,P<0.05),而在DENV2 E非特异性刺激下无明显变化;与同系小鼠T细胞比较,九株NS1特异性T细胞均高表达死亡配体分子FasL(t=30.3652,P<0.05);培养6 h和12 h时,NS1特异性T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L-4、IL-10、IFN-γ和TNF-α浓度均明显升高;其中IFN-γ浓度升高最显著,6 h时达到峰值[(348.2±53.4)pg/ml],TNF-α浓度在培养24 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3.2±1.2)pg/ml],而同系小鼠T细胞培养上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浓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成功构建了DENV2 NS1特异性T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NS1蛋白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在登革病毒所致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