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空腹献血引起献血反应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花 《中国输血杂志》2007,20(3):235-235
献血过程中极少部分人因采血环境,疼痛刺激,血管原因以及过度疲劳,采前空腹和精神紧张,恐惧等因素而引起献血反应。据报道因空腹献血引起的献血反应约占9%[1]。空腹引起的献血反应症状重,时间长,如不及时正确处理既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献血工作的进行。现将对3例空腹  相似文献   

3.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献血晕厥反应。主要表现为面包苍白、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四肢无力、出冷汗,严重的尚有意识障碍、抽搐、血压下降等。献血反应的发生,在献血人群中容易造成恐惧,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出现连锁反应,对无偿献血工作造成影响。笔者对305例献血晕厥反应者进行了调查,探讨分析其原因,发现主要是心理因素导致迷走性晕厥,空腹、环境因素、疼痛、疲劳也是诱因,预防从这几方面着手,采取措施减少献血晕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采献血反应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07例机采献血反应进行了观察分析并对手工采集全血和机器采集成分血进行了献血反应率的比较。结果:精神、饮食及机器因素是影响机采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针对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把献血反应率降到最低点,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机采献血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5.
血站外采血献血反应中晕厥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 《护理学报》2004,11(6):40-4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无偿献血在采血车、单位会议室、部队营房和露天采血棚中进行,受影响因素增加,献血反应有所增加甚至出现晕厥。  相似文献   

6.
1003例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40  
我站组织无偿献血40416人次,其中出现反应者1003人次,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慌、胸闷、出冷汗、脉细等。下面将探讨献血反应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1 病例简介 1003名献血反应者均是无偿献血者,按常规每人采血200ml。发生的献血反应症状分为轻、中、重。其中876人为轻型(面色苍白、头晕目眩),121人属中型(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6人为重型(除轻、中型部分症状外,尚有神志模糊、意识障碍、抽搐、心音低钝、血压下降以及心率不齐,脉细速等)。反应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均在数分钟后恢复常态。  相似文献   

7.
刘丽  谢鸣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9):696-696
大多数人可承受抽血 4 5 0ml无任何副反应[1] ,有些献血者却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轻重不同的献血反应 ,现将一例不常见的严重献血反应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女 ,18岁 ,汉族 ,某学校学生 ,于2 0 0 4年 2月 18日 14∶10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献血 4 0 0ml,献血后无不良反应 ,15∶0 0发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献血反应111例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学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11例大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例献血反应中,因精神紧张者69例、空腹饥饿者23例、疲劳11例、其他因素8例。结论大学校园应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的健康教育,重视对献血大学生的心理护理及献血过程中的观察,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献血反应的诱发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振英  毕绮辉 《新医学》1999,30(12):731-732
1引言在公民献血过程中,由于部分献血者对血液生理及献血知识缺乏认识,或因精神、身体状况不佳以及环境因素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1997年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3353名献血者中有8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6%。另一项调查结果(199年)则显示在536例献血反应中轻度者占90%,中度者占7%,重度者占3%。由此可见,预防献血反应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就献血反应的绣发因素、临床表现及其预防措施进行阐述。2献血反应的诱发因素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1997年对80例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  相似文献   

10.
献血反应主要是机体因精神紧张、恐惧、焦虑、疼痛刺激、晕针晕血、疲劳、空腹、环境等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神经系统、体液因子调节失调和迷走神经兴奋导致的外围小血管扩张,以致组织有效循环血量短暂减少而出现的临床症状[1].  相似文献   

11.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如能预防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可大大提高再次献血的比率,特别是捐献成分血,采集时间长,需双臂穿刺,易导致枸缘酸钠中毒症状,献血者极不易接受。为此,我们在献成分血前或献成分血中给献血者服用2支10ml 10%的葡萄糖酸钙对预防和降低献血反应,特别献二个治疗单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迟发性献血反应4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献血反应多在采血过程中出现,少数是在献血后立即发生。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出汗及晕厥等,一般经平卧、休息、对症处理,可很快恢复,但也有极少数献血者是在献血30min后出现迟发性献血反应。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4例因迟发性献血反应造成献血者意外伤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1990年元月至12月,我们观察了4000名献血者12 000例次献血中发生的117例次献血反应,报告如下。观察对象和方法 (一)4000名献血者均为农民,体格检查合格,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其中男性1845名,献血5160次;女性2155名,献血6840次。首次献血者献血3840次,多次献血者献血8160次。年龄在20~45岁之间。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分析了3例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包括精神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并提出了护理对策。认为应采取措施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了解和认识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3年1月~12月在本中心无偿献血的33651人,对献血量及献血次数的不同分类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献2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483人(2·21%),再次献血者19人(0·08%);献400ml血发生献血反应数:初次献血者245人(2·26%),再次献血者15人(0·14%);献200ml与400ml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524,P>0·05),两组内献血数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χ2=0·762,P<0·05)。结论200ml与400ml献血量与献血反应无明显关系,但献血次数对献血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献血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的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适量献血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探讨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笔就本献血车组自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发生的478例献血反应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迟发性献血反应在献血反应中比较少见,也容易对献血者造成意外伤害。本站2003—2008年共发生迟发性献血反应3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献血量与献血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2001~2002年本站无偿献血400ml者共27695人次。笔者统计了无偿献血者献血400ml过程中.在不同献血量出现献血反应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苏州市中心血站采血时发生献血反应的38名无偿献血员的临床表现,总结紧急处理与护理的方法。结果16名发生轻度献血反应的献血员稍作休息后恢复;7名发生中度献血反应的献血员给予平卧、头低脚高位,休息5~15rain后恢复正常;15名发生重度献血反应的献血员给予平卧、头低脚高位10~20min后,也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发生献血反应的无偿献血员经密切的观察、及时的处理,均能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发生献血反应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献血反应的发生同献血者性别、年龄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而同献血场所环境、献血次数、献血类型、献血量、采集护士工作年限等无统计学显著相关性。结论:献血前应加强对年轻的,特别是女性献血者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选择适合的献血量,献血过程中加强对他们的沟通交流等心理护理,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