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常用于头颈部、口腔颌面部和鼻腔等部位的手术麻醉,插入的导管易固定,保持术中呼吸道通畅,并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临床中我们发现采用传统的单纯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易于进入食管,耗时较长,成功率受到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引导经鼻盲探  相似文献   

2.
套囊充气法在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中的使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1930年出现了经鼻盲探气管插管(blind nasotracheaintubatlon,BNTI)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完善,这项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插管的成功率也逐步提高。1993年van Elstraete等[1]首次报道了在全身麻醉上行套囊充气法BNTI可提高插管成功率。我们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3.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所需的颈椎活动度较小[1],是颈椎手术行全身麻醉时常用的插管方式之一.传统的经鼻插管方法耗时长、试插次数多.本院2001年以来,采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结合呼末CO2(ETCO2)监测的方法来引导盲探插管68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细导管引导经鼻套插气管导管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正>急救气管内插管常采用经口明视下进行,经典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失败率较高,而采用气囊充气法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率高,又避免了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预塑形气管导管在经鼻盲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鼻气管盲插存在插管困难和随插管时间越长创伤越大的问题。本文在提高经鼻气管盲插的成功率、减少插管过程的刺激和呼吸道的创伤方面交流自身经验。  相似文献   

7.
我科应用套囊充垫加头屈位法在全麻下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5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气管导管(ETT)套囊充气前后的气管横径变化值(ΔTD)与ETT套囊压(CPET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8月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男性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5 kg/m2,ASA Ⅰ至Ⅲ级.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拟招募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用指压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Endotrol导管又称directional-tip导管,可通过牵拉导管后端的环使导管的前端翘起,在经鼻盲探插管中可显著提高插管的成功率。Tachlight光索引导气管插管在临床上也已广泛使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将二者相结合,探讨经鼻插管是否更加快捷、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10.
口内手术或解剖畸形或上呼吸道病变患者不能直接窥喉,常需保留自主呼吸经鼻盲探插入气管导管。操作中需在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边倾听气管导管衔接管口气流声强弱边进行探插,影响麻醉医生操作和判断气管导管前端的位置。2009年1月起,我们采用小儿口哨连接气管导管后端,  相似文献   

11.
口内手术或解剖畸形或上呼吸道病变患者不能直接窥喉,常需保留自主呼吸经鼻盲探插入气管导管.操作中需在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边倾听气管导管衔接管口气流声强弱边进行探插,影响麻醉医生操作和判断气管导管前端的位置.2009年1月起,我们采用小儿口哨连接气管导管后端,利用气流的强弱带动口哨发音,有效帮助麻醉医生判断气管导管的前端是否对准声门及是否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现将口哨式气管导管的制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在为1例下颌骨骨折手术患者行经鼻气管插管时,发现导管折叠并嵌入声门。为引以重视,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气管插管导管套囊压力和持续时间对家兔气管黏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管黏膜对机械刺激敏感。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声嘶、咽喉痛甚至气管狭窄造成呼吸窘迫等时有发生。有研究证明以上情况的发生与插管后套囊内压不当有关。本研究拟探讨气管插管导管套囊压力和持续时间对家兔气管黏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鼻湿化快速充气通气交换技术(THRIVE)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非麻醉专业学员10名,依据插管期间供氧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THRIVE 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名。每名学员需完成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随机病例20例,共200例患者,男108例,女92例,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 Ⅰ或Ⅱ级。两组学员独立完成经纤支镜气管插管操作,插管期间T组使用 THRIVE 装置以FiO2 100%给氧,70 L/min,C组移开面罩进行插管。记录每例患者插管成功与否。绘制两组学员学习曲线,用累积和(CUSUM)方法建立学习曲线,运用累积和分析法算出掌握相应插管技术所需要的最小例数。记录学习曲线平台期前SpO2<90%的例数,气道建立过程中是否有鼻出血、口咽腔处损伤、牙齿损伤、心律失常、喉痉挛等明显通气及插管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 与C组比较,T组学员掌握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操作所需的最少插管例数明显减少(P<0.05),学习曲线平台期前SpO2<90% 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在围插管期均未观察到明显通气及插管并发症。

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行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无呼吸氧合期应用THRIVE通气可明显改善学习曲线,降低围插管期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且不增加通气相关并发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强调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院前急救中采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BNTI)42例病人的插管指征、时机及影响插管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病人在院前急救中均成功进行BNTI,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对一次插管成功率有影响。结论BNTI在院前急救中能有效的解除患者的通气障碍,为患者提供了基本的生命支持,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复方薄荷醇滴鼻液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的重要抢救措施,具有易耐受、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固定、便于口腔护理、可经口进食等优点,但也具有易发生鼻出血、鼻窦炎,甚至继发颅内感染,以及加重肺部感染等缺点.为了降低经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对58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复方薄荷醇滴鼻液的方法进行护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急危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的重要抢救措施.具有易耐受、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固定、便于口腔护理、可经口进食等优点,但也具有易发生鼻出血、鼻窦炎,甚至继发颅内感染,以及加重肺部感染等缺点。为了降低经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对58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复方薄荷醇滴鼻液的方法进行护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气管插管全麻技术在麻醉科广泛使用,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内拔除气管导管前需常规充分吸引气管内、口腔、咽腔内分泌物,预防术后误吸的发生;但积聚在气管导管套囊上端与声门口之间的分泌物常不易完全吸引干净,气管导管拔除后残留在此腔隙内分泌物可能流入气管内诱发呛咳、误吸.传统的方法是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内边吸引边拔管,但此方法会诱发术后低氧血症及肺不张可能.有专家建议将气管导管外气囊压力指示囊剪去,保留气管导管套囊内残留的一些气体,在拔除气管导管时通过气管导管套囊将导管套囊上端可能残留的分泌物带出气管.此方法可能出现套囊内残气无法排出或排出不畅,未完全放气的套囊卡于声门口引起拔管困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光棒在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困难气道且拟行经鼻气管插管患者131例,男62例,女69例,年龄18~6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纤维支气管镜组(F组,n=66)和光棒组(L组,n=65)。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术后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F组比较,L组第一次插管成功率[54(83.1%)vs 57(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一次插管时间明显延长[(106.9±29.8)s vs(94.6±26.9)s,P0.05];第二次插管成功率[7(63.6%)vs 4(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时间明显缩短[(107.1±21.5)s vs(137.3±19.5)s,P0.05];插管总成功率[61(92.4%)vs 61(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光棒引导是困难气道患者行经鼻气管插管时的有效技术,可以作为一个应急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估计气管插管有困难的病例,如果按常规经口快速诱导插管往往难以成功,且因“无通气时间”延长而有导致缺氧性心跳骤停的潜在危险。我们对这类病例试用保留自主呼吸、在监测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曲线引导入施行经鼻气管插管法,插管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