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草纲目》食疗开发初探《时珍国药研究》杂志社邓来送(435002)《本草纲目》是我国本草中一部承先后后的伟大著作。国内外学者已作过许多担究,为纪念李时珍逝世400周年,本文就9氏有关食物疗法成就作一探讨。《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载药物主1892种...  相似文献   

2.
李时珍采诸家补养学说,收历代食治之法,集各家食疗之品,在《本草纲目》中详尽丰富的记载了诸多食养食疗内容。收集《本草纲目》中所载的食物,运用数据频次统计的客观手段,从书中记载的食物本草的性、味、功效等方面对食物的养生功效进行探讨,总结出"食物多以平性、甘味为主,以补为多"的规律,以此对《本草纲目》食物养生思想作初步探讨,以丰富中医食养的内容;同时对书中所载食物保健内容进行阐述,希冀对当今保健品的开发略有启发。  相似文献   

3.
王孟英为清代著名医家,善治温热病,也善用"食疗",认为食疗"药极简易,性最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只要辨明食物寒热温燥之性,以纠正疾病寒热虚实之偏,即可用作药物。笔者根据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王氏医案》(原名《回春录》)等书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疗管窥     
一、食疗的内容范围食疗历来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前贤曾有专著(如《食疗本草》等),亦有在方书中作专门论述者(如《千金要方.食治》等),内容相当丰富。近日又有一些新作出版,如《食物疗法》、《常见药用食物》等,也还有若干介绍或探讨性文章已经发表。但食疗作为一个总称,其内容范围似较驳杂,大致包括了这样一些情形:(1)原是食物,今作防治之药用,仍然内服,但在数量上可能较  相似文献   

5.
食物疗病与养生在我国很早就有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内经》中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条文,以后又有食疗专书相继问世,如唐朝的《食疗本草》、宋朝的《养老奉亲书》、元朝的《饮膳正要》、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对食物养生和疗病都提供了不少精彩的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本草纲目》对食疗理论、食疗药物收载、食疗禁忌等方面的贡献。认为《本草纲目》不但总结了明代以前对食疗的认识,而且完善发展了祖国医学的食疗思想,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食疗思想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把人体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采用取类比象、同类相补的观点应用食疗。  相似文献   

7.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博综典籍,穷究物理,历时27年三易其稿,以一己之力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考古证今,引用文献数量浩繁,不免会留下白璧微瑕。本文依据历代辞书和本草著作所载文献,辨析《本草纲目》"酱"引用文献中出现的失误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本草纲目》引用辞书释词、引述本草文献著作说明"酱"的食疗作用中穿凿失真、虚设增字的情况加以辨析,其次根据现代酱类食品营养研究阐释《本草纲目》"酱"的食疗保健作用及其认识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李时珍《本草纲目》除了在药物学上具有较大贡献外,对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也有很深的造诣。李时珍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主要可概括为:病症归纳,影响深远;辨证用药,方简验廉;注重食疗,丰富疗法;阐述经意,启迪后世。后人可以对《本草纲目》中脾胃病部分作进一步整理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治病不仅重视药疗,而且重视食疗,在其不朽论著《伤寒杂病论》中,食疗与药疗相结合的情况相当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点肤浅探讨,以就正于同道.一、继承前人经验重在发挥食疗即饮食疗法,据传在我国夏朝就已问世.远古人类在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有的食物还可当药用,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以这类食物治病的饮食疗法.很显然,这种疗法从一开始就寓有食疗与药疗相结合的内涵.商代伊尹精于烹调,又通晓药性,其《汤液论》采取烹调方法治病,可谓食疗与药疗相结合的雏形.由此看来,在远古时代食疗与药疗并无严格界  相似文献   

10.
药膳与养生     
我国食疗药膳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约有两千余年之历史,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对人类健康.养生.延年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于1965-1968年在福建中医学院"省二届西学中班"学习中医时,认为食疗药膳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我国烹饪文化领中占有独特一席,应该继承,加以发扬.于是笔者在1976年编著出版《实用食物疗法》一书之后,陆续研究,撰写论文,参与编著全国有关食疗药膳巨著,诸如《中国食疗学》.《中华食物疗法大全》.《中华现代药膳食疗手册》等书,近十年来主办一.二.三届"榕城药膳"品尝会,推出养生保健药膳近百种.主编.编著《气功与药膳》.《肥胖症家常食谱》.《肥胖症保健药膳》等书.兹就养生药膳方面作如下概述,祈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1.
黄鳝营养极为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灰分、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它的食疗作用也很高,《本草纲目》中记载:“鳝鱼有益气血、补虚损”等功效。祖国医学认为:其肉味甘,性温,可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黄鳝还是一种高蛋白的滋补食物,  相似文献   

12.
“医食同源”,食物亦是药物,只要辨明食物寒热润燥之性,即可用作药物。清代王孟英氏对“食疗”甚为重视,认为“药极简易,性最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唐代孙思邈在《素问·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基础上,所著《千金要方》中专列“食疗”一门,认为“夫为医者,尚须先晓病  相似文献   

13.
"五果为助"体现了补益或增加人体所需膳食营养的重要性,《本草纲目》详实记载了五果在内的果类食物。通过立足食物性能,着眼于五果的阴阳五行归属、性味应五脏及其食养和食疗的应用等方面,并进行深度解析,旨在发掘五果的科学性品质,为五果的应用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4.
食养疗法起源很早,在祖国医学发展形成的同时,也有了食物治病的经验。周代专设的“食医”,即专职管理食物补养和饮食卫生的医生。至春秋战国时代,在《内经》中明确指出,疾病缓解后应该“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以助恢复。后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逐步充实内容,并著有食疗专书,如唐朝的《食疗本草》,宋朝的《养老奉亲书》,元朝的《饮膳正要》,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饮食调养专书,1973年叶桔泉所撰写的《食物中药与便方》,亦为我们的饮食疗法提供了具体而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雯  李丛 《江西中医药》2020,51(6):7-8,74
食疗也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身体机能,治疗身体疾病。喻嘉言秉持《内经》思想,重视药毒,并认为药物无法除尽病邪,必须搭配食疗以清除余邪,在其著作《(痘疹)生民切要》中包含大量食疗内容。本文对喻嘉言的治痘经验中关于食疗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探究其食疗思想。  相似文献   

16.
食物疗法,又称食治、饮食疗法,是指以谷、肉、果、蔬等食物治疗疾病。最早的食疗是以酒为主,故古之“医”字又写作“臀”。食疗历史悠久,《周礼·天官》载周朝的医事制度就设有食医。《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知,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相似文献   

17.
"食疗"一词首见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该书中另有"食治"一词和"食疗"语义相同,但由于避唐高宗李治的讳,多称为"食疗"。此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有"食养"的概念,与其含义相同。唐宋以来随着食疗发展日趋兴盛,又出现了食补、药膳、饮膳等同义词,其表达的基本含义均为通过饮食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现代食疗的内涵可以概括为:食疗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食物的不同性味,通过饮食调理或运用食物与药物配伍而成的膳食,以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疗简述     
食疗即是食物疗法,它是以祖国传统医学与饮食习惯的为基础产生的。其历史悠久,具有诸多功效及特点,同时介绍4种较常见的食疗。  相似文献   

19.
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雏形初步建立,寒热并用法亦形成于此时。寒热并用之法用于药物配伍始于《汤液经法》,成熟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将寒热并用之法首次完整系统的运用于方剂之中。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多首针对机体不同部位,出现的寒热错杂证候而设立的方剂,晋唐时期寒热并用法理论停滞不前。宋金元时期,寒热并用法获得巨大的理论飞跃,内涵更为丰富,代表方剂愈加繁多。明清时期,中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温病学派亦出现于此时期。同时,药物研究方面,以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主要代表,为后世提供了寒热并用法指导药物配伍的理论依据。寒热并用法作为中医常用治法,《黄帝内经》为其源,《伤寒杂病论》为其始,隋唐时期予以传承,金元时期予以革新,兴盛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就曾有关于南瓜的食疗记载。明《本草纲目》也称其能“补中益气”。《医林纂要》载其能“益气敛肺”。中医认为,南瓜有消炎止痛、解毒、养心补肺等作用。 日本内分泌学家在调查糖尿病的发生情况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爱吃南瓜的北海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