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病因,与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84例ITP患儿存档骨髓涂片标本中人细小病毒B19-DNA,并用24例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病例作为对照,结果:84例ITP患儿经瑞氏染色存档的骨髓片中B19-DNA阳性36例,阳性率为42.9%,24例贫血患儿骨髓中B19-DNA阳性3例,阳性率12.5%,(x^2=7.708,P〈0.01),x 相似文献
2.
人细小病毒B19感染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技术对102例ITP患儿进行人HPVB19特异性IgM的检测.结果 102例ITP患儿中HPVB19-IgM阳性41例(40.20%),30例正常对照HPVB19-IgM阳性2例(6.67%),ITP组HPVB19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细小病毒B19(HPVB19)与小儿 ITP 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免疫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0例急性ITP患者同时测定血小板抗体及T细胞亚群,发现急性ITP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紊乱有关。认为病毒感染致血小板膜结构及抗原性发生改变,直接或(和)依赖T细胞辅助而激活B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这些抗血小板抗体介导单核巨噬细胞和补体破坏血小板,产生临床症状,在细胞免疫方面表现为T细胞总数下降,TS细胞功能下降,Tn细胞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因。方法:对60例ITP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单疱病毒Ⅰ型及Ⅱ型、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的检测,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检测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检测的抗体为IgM。结果:检测发现ITP患者中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疱病毒Ⅰ型及Ⅱ型、风疹病毒、肝炎病毒、HPVB19抗体呈不同的阳性率。结论:小儿ITP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致病机制为免疫介导。 相似文献
5.
6.
《医学动物防制》2019,(10)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 virus,HCMV)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2016年某院诊治的193例ITP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时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近原则,选择98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对象的尿样,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DNA,并比较HCMV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治疗效果。结果 ITP患儿HCMV阳性率(61. 14%)高于健康对照组(23.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929,P <0. 01)。HCMV阳性ITP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均值少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19,P <0. 01)。HCMV阳性ITP儿童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仅33. 05%,同时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至75. 42%。结论 HCMV感染可能是诱发儿童ITP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对ITP患儿应开展HCMV检测,及时发现,并及时给予更昔洛韦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发病与人细小病毒 B19(HPVB19)、巨细胞病毒(CMV)及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和肺炎支原体 (MP)的关系。方法 :应用 EL ISA技术对 2 6例急性 ITP患儿和 2 6例对照儿童进行了 HPVB19- Ig M,CMV- Ig M,HBs Ag和 MP- Ig M检测。结果 :ITP组 HPVBl9- Ig M阳性率为 2 3.1% (6 /2 6 )。 CMV- Ig M阳性性率为 2 3.1% (1/ 2 6 ) ,而对照组 HPVB19- Ig M阳性率为 0 (0 / 2 6 ) ,CMV- Ig M阳性率为 3.8% (1/2 6 ) ;ITP组 MP- Ig M阳性率为 5 3.8% (14 / 2 6 ) ,对照组阳性率为 11.1% (3/ 2 6 ) ;以上指标 ITP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 HBs Ag ITP组阳性率为 7.7% (2 / 2 6 ) ,对照组为 3.8% (1/ 2 6 )两组间差异不明显 (P>0 .5 )。结论 :儿童急性 ITP同 HPVB19,CMV和 MP感染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述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引入金标免疫标记技术,对2004年1月-2007年5月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连续住院确诊的儿童急性ITP 34例,作以EB病毒感染IgM检测.结果 34例中14例EB病毒的IgM阳性,阳性率为41.18%.结论 儿童急性ITP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多种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技术对102例诊断明确的ITP患儿进行人细小病毒(HPVB19),柯萨基病毒(CBV1-6),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及EB病毒(EBV)特异性IgM的检测.结果:102例ITP中HPVB19-IgM阳性41例(40.12%);CBV1-6-IgM阳性28例(27.45%);HCMV-IgM阳性17例(16.66%);EBV-IgM阳性7例(6.86%);四种病毒总阳性率50.98%,除EBV外其他三种病毒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病毒感染是小儿ITP的主要致病因素;(2)HPVB19感染是引起ITP最常见的病因;(3)HCMV感染与婴儿ITP的发生、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明确的关系;(4)CBV1-6感染也是ITP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燕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3):431-43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最常见出血性疾病,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水痘、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也偶见于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后。近年来新的报道也可见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但此类报道多见成人,儿童ITP与Hp感染相关性少见报道。对我科24例ITP患儿进行Hp检测,发现ITP患儿Hp检出率高;并根据检测结果针对Hp阳性患儿在常规治疗ITP基础上清除Hp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以及Hp感染与患者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重症ITP患者与对照人群的Hp感染率;比较Hp阳性和Hp阴性ITP患者的年龄、性别、骨髓巨核细胞数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结果:42例ITP患者中28例14C-UBT阳性(66.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P<0.01)。Hp阳性和Hp阴性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3%和21%,两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ITP患者Hp感染率增高,Hp阳性IT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ITP复发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5例复发ITP患儿并40例对照组血清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腺病毒(ADV)、单疱病毒(HS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65例复发ITP患儿感染阳性率为61.5%,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病毒感染是ITP患儿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 6 6例ITP患儿和 4 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6 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 2 6例 ,阳性率 39% ;4 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 4例 ,阳性率 10 % ;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1.36 ,P <0 .0 5 )。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有显著差异 (χ2 =12 6 5 ,P <0 .0 5 )。而初发与复发、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血小板高与低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其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高 ,尤其是急性型ITP。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根除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常规视治的轻度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血清Hp阳性的急性ITP初治患儿93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51例)和对照组(B组42例).B组行常规激素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加根除Hp治疗.结果 A组Hp清除率87.5%;两组间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1年内复发率A组低于B组(P=0.033).结论 Hp清除对儿童急性ITP的疗效无影响,但能减少复发率,对于Hp感染的ITP患儿建议行根除Hp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成人难治性ITP患者,根据免疫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9例应用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CsA)治疗;21例应用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治疗;11例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连续4周,观察疗效.结果 CsA治疗组9例,有效6例(66.7%);VCR治疗组21例,有效15例(71.4%);DXm治疗组11例,有效7例(63.6%).且CsA治疗组患者的异常细胞免疫得以改善;而后两组大部分患者血小板抗体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对于经糖皮质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无效的难治性ITP患者根据不同的免疫机制,采取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13C尿素呼吸试验对正常儿童和ITP患儿进行HP检测。结果384例正常儿童中48例HP阳性,感染率12.5%,而267例ITP患儿中有60例HP阳性,感染率22.5%,ITP患儿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不同类型ITP患儿中,急性ITP的HP感染率为23.1%、慢性ITP为21.2%以及难治性ITP为21.4%,比较显示不同类型的ITP患儿HP感染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中,ITP患儿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HP感染与儿童ITP的发病存在着密切联系。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ITP患儿HP感染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 P C R 和 E L I S A 技术对32 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 T P) 患儿的外周血进行了人细小病毒 B19( H P V B19) 、 E B 病毒( E B V) 、巨细胞病毒( C M V) 及乙型肝炎病毒( H B V) 系列检测。结果:病例组 H P V B19 D N A 阳性8 例(25 .0 %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 E B V D N A 阳性2 例, C M V D N A 阳性3 例, H Bs Ag 和 H Be Ag 同时阳性2 例,4种病毒的总阳性率为46 .9 % (15/32 例) 。提示:近半数儿童 I T P 病例的发生可能与上述病毒感染有关,而 H P V B19 较其他病毒与 I T P 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