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09例中晚期鼻咽癌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均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顺铂为主进行化疗,对所有病人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然后评价近期疗效及急性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放疗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鼻咽部病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口腔黏膜炎、上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联合化疗在改善鼻咽癌病灶方面优于单纯IMRT,但急性期不良反应稍有增加,故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保证顺利开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综合化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9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调强放疗综合化疗(观察组,46例)和常规放疗综合化疗(对照组,44例),治疗期间每周观察急性毒副反应,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及口干反应均比观察组重(P均<0.01);两组恶心、呕吐、便秘、白细胞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综合治疗时注意观察毒副反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能快速度过反应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09例中晚期鼻咽癌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均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顺铂为主进行化疗,对所有病人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然后评价近期疗效及急性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放疗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鼻咽部病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口腔黏膜炎、上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联合化疗在改善鼻咽癌病灶方面优于单纯 IMRT,但急性期不良反应稍有增加,故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保证顺利开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患者的护理。方法对实施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后从心理、皮肤、口腔及黏膜、饮食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鼻咽癌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完成放疗,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结论对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做好相应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在普通放疗鼻咽癌患者和调强放疗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及其放疗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放疗的53例鼻炎癌患者,按放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放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急性不良反应(主要是黏膜反应、皮肤反应、口干、味觉改变、吞咽困难等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程度较轻,对照组以上反应较重。在晚期不良反应中,实验组患者黏膜、皮肤、口干、味觉改变、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多数为Ⅰ期,程度轻,但在视力损伤、听力下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强放疗可有效减轻患者负面心理,短期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利于患者坚持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综合化疗时的护理方法。方法:9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调强放疗综合化疗(观察组,46例)和常规放疗综合化疗(对照组,44例),治疗期间每周观察急性毒副反应,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及口干反应均比观察组重(P均〈0.01);两组恶心、呕吐、便秘、白细胞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综合治疗时注意观察毒副反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能快速度过反应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根治性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根治性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根治性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治疗,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鼻咽癌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根治性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需慎重把握。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80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患者的护理.方法:对80例实施全程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后从心理、皮肤、口腔及黏膜、饮食、骨髓抑制、脱发、功能锻炼方面进行护理.结果:80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全部顺利完成放疗,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结论:对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做好相应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在CMS的Xio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6MV X线7-9野的调强适形放疗的计划设计,处方剂量DT=69.96 Gy/33次/6.6周或DT=66 Gy/30次/6周。同期化疗为DDP 80~100 mg/m2静脉滴入,平分2 d用;5-Fu 500 mg/m2,第1~5天,1次/3周。同时观察86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急性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86例患者中无放疗野内的肿瘤复发。鼻咽部肿瘤和颈部病灶完全缓解69例(80.2%),部分缓解15例(17.4%),治疗有效率达97.6%。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3.7%,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口腔黏膜炎,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或腹泻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等,但不良反应大多可耐受。结论调强适形放疗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患者的护理。方法:对80例实施全程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后从心理、皮肤、口腔及黏膜、饮食、骨髓抑制、脱发、功能锻炼方面进行护理。结果:80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全部顺利完成放疗,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结论:对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做好相应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口腔黏膜及口干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其中观察组行调强放疗,对照组行三维适形放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Ⅰ、Ⅱ级,少数为Ⅲ级反应,口干反应多为Ⅰ、Ⅱ级,未出现Ⅳ级反应;对照组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Ⅱ、Ⅲ级,口干反应也同样多为Ⅱ、Ⅲ级。观察组的黏膜反应、口干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调强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口腔毒副反应轻,更为安全,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反应情况,指导护理人员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45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22例)和常规放疗组(23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 下颈前切野,面颈联合野剂量达40戈瑞(Gy)后改为面颈联合缩野 上颈后电子线野,鼻咽部剂量达70Gy,颈部治疗量70Gy,颈部预防剂量50Gy。调强放疗先设定7~9个适形野,再设定80~100个调强子野照射,靶区剂量2Gy/(次.天)。观察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期间病人的皮肤反应、腮腺反应(口干)、口腔黏膜反应、咽部黏膜反应。结果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Ⅰ、Ⅱ级,咽部黏膜反应为Ⅱ、Ⅲ级。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Ⅱ、Ⅲ级,咽部黏膜反应为Ⅰ、Ⅱ级。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Ⅱ、Ⅲ级。结论:使用调强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放疗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反应,但咽部黏膜反应较重,口腔黏膜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84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出院后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放射损伤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焦虑、恐惧、抑郁、敌对和躯体化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保证调强适形放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300-3301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放疗科和肿瘤内科2012~2015年收治的晚期鼻腔-鼻窦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放疗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χ~2=4.20,P=0.04)。两组患者急性黏膜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鼻腔、鼻窦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能够更好改善近期临床效果,局部不良反应可耐受,但应用紫杉醇+顺铂同步化疗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明显,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和唾液腺功能晚期放射性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和唾液腺功能晚期放射性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能降低鼻咽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其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放疗10次以上、口腔黏膜损伤2度以上、喷喉、思浮欣局部用药不佳的鼻咽癌患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起始剂量10 mg/12 h,根据疼痛缓解的程度调整剂量,在用药过程中给以适当的护理和用药指导,用药1 w后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放疗患者总有效率为96.87%,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有15例(46.87%)患者。结论服用奥施康定治疗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损伤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59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GP方案化疗,在化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研究组联合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62.0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生存率82.14%高于对照组的53.57%(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治疗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疗效和总结其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3例接受放疗致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患者给予口服奥施康定,治疗过程了解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给予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服用奥施康定1周后有42例患者(97.67%)疼痛有效缓解,有1例患者(2.33%)无缓解;不良反应:便秘20例(占46.51%),呕吐11例(占25.58%),恶心8例(占18.60%),头晕4例(占9.30%),嗜睡4例(占9.30%),胃痛1例(占2.33%)。结论奥施康定治疗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的疗效确切,但存在不良反应,应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及时缓解患者的症状,确保患者顺利渡过放疗期。  相似文献   

19.
总结15例紫杉醇与调强适型放疗同期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不良反应的护理,包括白细胞下降的护理、急性变态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胃肠道反应的护理、黏膜反应的护理、皮肤反应的护理,脱发的护理和肝功能异常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霞  郭嬿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72-1673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23例患者分为两组,2007年6月~2008年9月收治的108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5例病人为干预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每天调强适形放疗后观察,记录口腔黏膜情况,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及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Ⅱ级,有3例因口腔黏膜反应较重而中断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干预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Ⅰ级,无1例因口腔黏膜反应中断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鼻咽癌患者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明显减轻了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