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MR 850湿化系统在非人工气道氧疗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外科ICU面罩吸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MR 850自动控温加热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进行加温湿化,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监测比较氧疗24 h后两组呼吸频率、PaO2、SpO2、心率及痰液黏稠度变化.结果:两组呼吸频率、PaO2、SpO2、心率、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R 850自动控温加热湿化器可提高氧疗效果和舒适度,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黄建芬  张丹如  程健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611-1613
目的 探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PICU吸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氧气进行加温湿化,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对氧气进行湿化.监测比较氧疗24 h后两组呼吸频率、PaO2、SpO2、心率、痰液黏稠度、舒适度、气道高反应及咳痰困难变化.结果 两组呼吸频率、PaO2、SpO2、心率、Ⅱ~Ⅲ度痰液黏稠度、舒适度、气道高反应性及咳痰困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采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更有利于提高氧疗效果和舒适度,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高海拔地区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低氧血症的预防。方法将72例气管切开脱机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面罩湿化吸氧,观察组采用新西兰费雪派克公司生产的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观察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及1h、6h、12h、24h、48h的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评价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脱机后不同时间PaO2、PaCO2、SpO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于呼吸道湿化,防止痰痂和痰栓形成所导致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引起的低氧血症起到了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儿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儿56例,所有忠儿在气管切开前均无肺部感染。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实验组采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对氧气进行加温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气管切开后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的例数及肺部感染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实验组痰液粘稠度Ⅰ°、Ⅲ°例数及痰痂形成例数、吸痰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最初两周内实验组肺部感染率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且感染时间迟,(P均〈0.05)。比较两组氧疗后24h及48hPaO2、PaCO2、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使用新型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减少了下呼吸道感染率,提高了患儿氧疗舒适度和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在机械通气撤机后患儿面罩吸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6例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撤机后的重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进行面罩氧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R 850湿化器连接RT 308湿化氧疗管路对氧气湿化后进行面罩氧疗,监测并比较撤机后24 h吸痰时两组患儿的痰液黏稠度、经皮氧饱和度和撤机后48 h内的二次插管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痰液Ⅰ、Ⅱ、Ⅲ度例数分别为6,19,3例,与对照组的2,15,1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98,P<0.01);研究组患儿经皮氧饱和度为(97.39±1.62)%,对照组为(93.89±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037,P<0.01);二次插管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3,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应用于机械通气患儿撤机后可使患儿气道始终保持湿润,处于近似生理湿化状态,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小儿心脏术后加温湿化氧疗与普通氧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心脏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采用普通氧疗方式,观察组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采用加温湿化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氧疗效果。结果:两组吸氧24 h心率(HR)、呼吸频率(RR)、经皮血氧饱和度(Sp O2)、痰液性状及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湿化氧疗在心脏术后患儿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幼儿吸氧温度,提高氧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面罩吸氧的患儿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采用新西兰FisherPaykel生产的MR810呼吸机上的加温湿化器将湿化液加温,设置氧气吸入管口气体温度为32℃~36℃;对照组采用常温湿化液,氧气吸入管口气体温度为室温(20℃~30℃)。观察两组吸氧后动脉血气指标[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2)]、痰液黏稠度、炎症介质分泌情况、再次气管插管率。[结果]两组吸氧后36hOI、PaCO2及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吸氧36h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应用温湿化氧疗能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可以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心肺氧合利用能力,提高氧疗效果,恢复心肺功能,降低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采用非湿化给氧与普通气泡湿化给氧对低流量鼻导管氧疗患者氧疗舒适度及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在呼吸科住院且接受低流量鼻导管氧疗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患者用干燥的湿化瓶直接吸氧,对照组患者常规用无菌蒸馏水湿化吸氧,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氧疗第3、第5天氧疗舒适度(氧气气味、氧气湿润度、鼻咽部感觉)及氧疗效果(咳嗽程度、咳痰难度、痰量、痰液性状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差异.结果 氧疗第3、第5天两组患者在氧疗舒适度和氧疗效果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非湿化给氧对低流量鼻导管氧疗患者的氧疗舒适度及氧疗效果不产生影响,且有利于降低吸氧患者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和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种吸氧导管,解决呼气箱停止给氧以达到节约氧气,提高氧疗的目的.方法:采用自制吸氧导管与普通吸氧导管对比,将48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并有氧疗指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4例,并动态观察其PaO2和PaCO2变化.结果:同等流量给氧,PaO2节氧吸氧导管给氧明显高于普通吸氧导管给氧,差异有显著性(P<0.05);1/2流量节氧吸氧导管给氧与普通鼻导管给全流量氧Pa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吸氧导管给氧两组PaC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节氧吸氧导管在1/2流量吸氧效果与普通吸氧导管相同,可节约氧气50%左右,氧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文丘里联合伺服型加热湿化器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气道湿化给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住院气管切开患者70例,根据设定的入选条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湿化给氧方法,使用氧气湿化瓶连接气切面罩结合气切口微量注射泵泵入0.45%生理盐水。干预组采用文丘里联合伺服型加热湿化器湿化给氧。观察比较两组气切口吸入氧气温度、气道内痰液粘稠度、气管内痰痂形成、血气分析中PaO2平均值、PaCO2平均值。结果两组气切口吸入氧气温度、气道内痰液粘稠度及气管内痰痂形成、动脉血气PaO2及PaCO2平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采用文丘里与伺服型加热湿化器联合应用湿化给氧,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氧合效果及吸氧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蕊  郭爱敏 《护理学报》2007,14(2):48-49
目的 探讨适用于全麻开胸术后患者理想的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将4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分为氧气雾化组与超声雾化组,各20例,分别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及肺部湿啰音发生率。结果 雾化吸入后氧气雾化组患者PaO2、SpO2升高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1);PaCO2降低较超声雾化组患者明显(P〈0.05);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变化及肺部湿啰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提高全麻开胸术后患者PaO2、SpO2和降低PaCO2的效果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提示其为开胸术后患者较理想的雾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时不同呼吸机参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119例随机分为A、B、C、D组,分别采用更高气压、高气压、中气压、低气压治疗,观察四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率(HR)、PaO2、SpO2、PaCO2、pH值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4组治疗后HR、PaO2、SpO2、PaCO2、p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21、29.46、12.34、36.47、18.38,P均<0.05),其中B组治疗后与A、C、D组HR、PaO2、SpO2、PaCO2、pH,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B组内治疗前后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5、13.46、8.75、9.83、2.58,P均<0.05).4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0.97,P=0.012),且B组总有效率高于A、C、D组(93.1%与71.0%、65.6%、5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正压通气治疗中,采用参数设定为10~15 cmH2O,FiO2为55% ~75%,随后FiO2减小到30% ~40%的高吸气压较低吸气压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PP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05—2011—05江苏泗洪分金亭医院ICU收治的3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通气,两组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分别监测两组患者在充分镇静情况下初始仰卧位及俯卧位通气1h、2h、4h、6h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02)、氧合指数(PaO。/Fi0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Sp0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呼吸循环指标。结果俯卧位组在动脉血氧分压(PaOz)、氧合指数(PaO2/FiO2)、SpO2等呼吸指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问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循环指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况,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2例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26例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后72 h治疗组PaCO2和RR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R、pH和PaO2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及双水平无创通气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8例经家庭氧疗和42例经双水平无创通气治疗的重叠综合征患者,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pH、PaO2,PaCO2值变化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分析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双水平无创通气组治疗后血pH和血PaO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血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家庭氧疗组治疗前后血pH、PaO2和血PaCO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水平无创通气组血pH值和PaO2随治疗时间加长均逐渐升高(均P<0.05),血PaCO2随治疗时间加长逐渐下降趋于正常值(均P<0.05);但家庭氧疗组血pH、PO2和血PaCO2随治疗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水平无创通气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升高,家庭氧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双水平无创通气治疗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家庭氧疗,可大量应用于重叠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BiPAP)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0月到2008年12月COPD患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两组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3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呼吸、心率及pH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h后呼吸、心率及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aO2、pH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3h后治疗组呼吸、心率、PaO2、PaCO2及pH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具有无创、并发症少的特点,能减少患者的痛苦,节省治疗费用,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项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8例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BiPAP常规治疗,对照组18例持续低流量吸氧,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2、24小时后两组同期动脉血气及呼吸频率、心率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2小时后PaO2、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4小时后PaO2、PaCO2、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呼吸频率、心率改变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PaO2、PaCO2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iPAP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COPD患者实施入睡时段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COPD急性期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相同治疗程序下,观察组患者进行入睡时段氧疗(18∶00~次日9∶00持续低流量氧吸入15 h),对照组患者进行日间氧疗(6∶00~21∶00持续低流量氧吸入15 h)。观察两组患者夜间突发事件情况及氧疗第5 d和第10 d日间及夜间呼吸、脉搏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对照组有3例发生夜间不良突发事件。氧疗第5 d和第10 d两组患者日间呼吸及脉搏情况差异不明显,但夜间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aO2,PaCO2及pH值情况氧疗第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第10 d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入睡时段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可减少COPD患者夜间不良突发事件发生,可有效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7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BiPAP治疗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祛痰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持续低流量吸氧,同时纠正酸碱平衡并给予营养支持);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面)罩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24 h动脉血气水平,住院时间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BiPAP治疗组治疗2 h后PaO2、PaCO2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24 h后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对照组仅在治疗24 h后PaO2、PaCO2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Bi-PAP治疗组治疗2、24 h后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BiPAP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可快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