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湿性疗法的认知程度,为制定相关的理论及实践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选取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74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从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湿性疗法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69%的ICU护士没有听说过湿性愈合理论;知晓该理论的138名护士得分中位数为11.0分,四分位间距为4.0分,总体得分偏低;不同学历、职称、护龄、职务或是否为伤口小组成员湿性愈合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同事交流,而最理想的途径是专业培训。结论:ICU护士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院校和在职教育应结合多种形式提供专业系统的培训以满足其学习的需求,不断提高临床伤口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非专科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临床伤口的认知情况,为开展伤口知识培训、提高临床伤口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345名护士展开调查。[结果]345名临床一线非专科护士湿性愈合理论得分为4.87分±2.37分,50%左右的护士存在伤口治疗误区;55.7%的护士遇到疑难伤口都是询问护士长,80.0%的护士以院内业务学习途径获取知识,存在"技能、理论、敷料选择、伤口评估及记录知识缺乏"等人数均占60%以上。[结论]非专科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掌握不理想,临床实践中应加强伤口护理知识的培训,拓宽知识面,以提高全院的伤口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外科医生伤口愈合理论的认知、态度,更好地促进病人伤口的愈合。[方法]通过自行拟定的调查问卷对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外科医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涉及湿性愈合理论的概念、优点、适应证等认知,对湿性愈合方法和护士国际伤口师的态度,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构成比等进行统计描述。[结果]绝大部分外科医生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31.7%的外科医生完全不了解;35.9%的外科医生了解一点;28.1%的外科医生一般了解;3.7%的外科医生比较了解;仅有0.7%的外科医生非常了解。在赞成湿性愈合方法的态度方面,4.1%的外科医生居然完全不赞成;24.7%的外科医生赞成一点;35.6%的外科医生一般赞成;17.8%的外科医生比较赞成;仅仅13.7%的外科医生非常赞成。在赞成国际伤口师的态度方面,19.2%的外科医生完全不赞成;11.0%的外科医生赞成一点;17.8%的外科医生一般赞成;27.4%的外科医生比较赞成;38.4%的外科医生非常赞成。[结论]外科医生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甚少,不太赞成湿性愈合的方法,对国际伤口师的赞同也不理想。因此,医院及伤口界专家需要对外科医生进行伤口愈合知识的再培训,更新观念,以提高临床伤口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老年科护士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认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科护士对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26名老年科在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科护士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知识总得分中位数为21.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7.0分;不同性别、职称、工作年限、护士类别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知识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科护士对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认知情况并不理想,临床护理实践中需要不断增强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更新理念,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的现状,为医院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对福建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937名非伤口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得出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的现状及相关培训需求现状,并比较不同特征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的差异。结果 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及培训需求得分分别为(38.56±13.26)分和(32.43±7.74)分,得分率为56.71%和81.08%,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为科室伤口负责人的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不佳,对湿性敷料知识的需求较高。医院应对非伤口专科护士的伤口及敷料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及时更新其伤口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社区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问卷对广州市51所社区卫生机构的206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水平总分为(66.97±16.85)分,年龄、参加市级及以上的伤口护理培训、接触慢性伤口频数、用湿性愈合方法处理过慢性伤口是社区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水平较低,管理者应积极为社区护士参加伤口护理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创造机会,以提高其伤口护理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50名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了解欠缺,了解率最高为64.0%,最低为12.7%。结论建立统一、科学的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指引,加强对ICU护士的规范化知识培训对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基层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现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佛山市高明区16所社区医院中护理人员418名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18份,回收有效问卷407份,针对所属医院、现任科室、职称等基础资料予以收集,并对湿性愈合理论相关知识的熟识程度及应用情况予以调查。结果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认知及应用情况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认知及应用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山市高明区基层护理人员小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及应用甚少,并不是十分了解如何应用湿性愈合处理伤口,应及时积极推广伤口湿性愈合理论教学,提升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湿性愈合理论应用新理念,增强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小创面的处理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有效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及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方法选取番禺区1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在册护理人员在延续护理认知、态度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番禺区社区护士延续护理知识维度以及态度维度得分率分别为67.3%和79.3%,均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职称、任职时间、婚姻状态的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开展延续护理的必要性都给予了认可。94.8%社区护士同意针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同时77.5%社区护士愿意加入慢性难愈性伤口延续护理工作团队。90.3%的社区护士认为有必要对开展延续护理人员进行慢性难愈性伤口相关知识培训。结论 本次调查提示番禺区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有一定的认知度,同时有较高的培训需求,针对慢性难愈性伤口延续护理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培训、沟通技巧、人文知识等3方面,可通过操作演示、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程度,为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问卷,对南京市4所三级医院的227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得分(19.12±5.93)分,认知正确率42.50%,其中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认知得分为(7.54±4.18)分,认知正确率31.42%;对ICU获得性衰弱治疗预防认知得分为(11.89±3.14)分,认知正确率56.62%。不同学历、职称、ICU工作年限、护理岗位的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程度低,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降低ICU患者并发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ICU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65名ICU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口腔护理预防VAP的知信行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 ICU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知、信念评分均较好,但部分护理人员仍需提高预防VAP的知识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U工作时间、学历、职称、参加培训是影响ICU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预防VAP知信行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CU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预防VAP的知识水平较为缺乏,需通过加强培训等方式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进而改善其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儿科ICU护士对每日唤醒的知信行情况,为临床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7月对我国7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298名儿科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每日唤醒知信行问卷。 结果 298名儿科ICU护士对每日唤醒的认知:知识得分为4(2,4)分,得分率为40%,157名(52.68%)护士表示不太了解或从未听说过每日唤醒。态度:认可度得分32(27,34)分,得分率为80%,217名(72.82%)护士愿意实施每日唤醒,258名(86.58%)护士想获得系统培训。实践行为:221名(74.16%)护士未接受过相关培训,159名(53.35%)护士从不或很少实施每日唤醒。 结论 儿科ICU护士对每日唤醒知识掌握较差,对每日唤醒的认可度较高,实践行为还有待加强,护理管理者应充分重视儿科ICU护士的培训需求,开展每日唤醒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系统培训,提高护士每日唤醒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循证知识的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市3所医院ICU护士及参加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共164名,对其进行一般资料、预防VAP循证知识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ICU护士预防VAP循证知识得分为(6.16±1.80)分;不同学历、等级医院的ICU护士预防VAP循证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护士执行预防VAP措施的主要因素为"科室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患者病情复杂危重造成护理工作量大"、"缺少相关预防护理措施的相关提醒和强化学习"等。结论 ICU护士预防VAP循证知识掌握情况不佳,应加强ICU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重视循证护理的发展动态与实践应用,落实VAP循证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VAP预防的有效性,以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与探讨ICU护士对危重患者眼部护理实施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制订培训方案与眼部护理指南,以提高护士对危重患者眼部护理的技能水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应用非随机取样法对本市2所综合医院92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ICU危重患者实施眼部护理状况.结果 ICU护士对危重患者眼部护理实施情况不容乐观,缺乏统一标准.结论 应加强ICU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学习,制订眼部护理指南,从而全面提高对危重患者的眼部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ICU护士的专业培训现状与需求,为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的设计方法,对我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曾接受ICU专业培训的护士占69.6%,未曾接受的护士占28.9%;曾接受过ICU系统培训占37.6%,分散培训占24.4%,个别指导占6.9%,自学占2.4%;ICU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评分为(2.20±0.63)分,不同年龄、护龄、在ICU工作时间、职称、层次以及不同ICU培训级别的护士对专业培训需求不同.结论 ICU护士对专业培训处于需要水平.ICU护士培训应针对不同年龄、职称、工作时间、级别等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东省ICU护士对ICU综合征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广东省选派的首批赴香港ICU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进行调查.收集的信息包括个人的相关信息及对ICU综合征的相关知识.结果 调查对象对ICU综合征的知识匮乏,且与个人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职务均无相关性;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在临床工作中未曾关注此病;大部分科室没有制订针对ICU综合征的护理指南;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在评估ICU综合征时依据临床经验,而没有一个是通过"用于ICU的精神混乱评估方法 (CAM-ICU)";只有很少部分人是在院校学习时获取的ICU综合征相关知识.结论 在工作及学习中,广东省ICU护士应当重视ICU综合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必要推广CAM-ICU,建立规范化的评估体系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认知、实施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对江苏省某三甲医院101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 结果 进行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 结果 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认知平均值为(4.75±1.42)分(总分10分),行为得分平均值为(3.32±0.32)分(满分4分).影响其认知的因素有不同的科室、ICU工作年限;不同ICU工作年限的护士其行为比较显著不同.阻碍护士实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因素主要有"因患者病情复杂危重而造成护理工作量大". 结论 医院应加强ICU护士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循证护理教育,完善相关的护理指南和操作规范,并合理配置人员、提供必备的设施用品.相关部门应完善医疗制度,调整医疗费用的结构,以有效落实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发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安徽省ICU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和核心能力的发挥情况,为改革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完善效果评价体系和提高培训效果,进一步加强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经安徽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证的236名ICU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和能力发展进行调查。结果 58名专科护士培训后担任护士长或教学老师职务,角色转变率为24.6%,92.2%的专科护士认为培训后自身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有52.1%的专科护士参与了科研活动,12.2%的专科护士还参与科研课题的申报。结论我省ICU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岗位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推动了我省护理学科的专业化发展。但专科护士科研水平普遍偏低,在培训基地加大培训力度的同时,需要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实践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ICU护士对危急值掌握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心血管专科ICU各层次护理人员对危急值临床意义、范围及报告流程的认知情况,探讨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水平。方法采用白拟的问卷调查表,对心血管ICU护士进行有关危急值临床意义及相关知识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的心血管ICU护士都认同危急值的重要意义。52.63%的心血管ICU护士能够掌握危急值的范围,其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对危急值的掌握比率分别为69.7%和4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73,P〈0.01)。92.1%的心血管ICU护士能够掌握危急值报告流程。护龄〈5年和t〉5年的护士对危急值的掌握比率为88.9%和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7,P〈0.05)。同时还发现血钾、血糖、血钠、自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是心血管ICU护士工作中最常见的5项危急值,内、外科室间虽然略有差别,但内容相同。结论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心血管ICU护士对危急值掌握情况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不同层次护士的掌握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教育与培训。同时,也提醒心血管领域的同仁们,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血钾、血糖、血钠、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5项检测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