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肝达复颗粒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大鼠和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达复颗粒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大鼠和小鼠的保肝作用。方法:以灌胃CCl4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皮下注射CCl4复制大鼠急、慢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肝羟脯氨酸(Hyp)、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为指标,观察肝达复颗粒的抗肝损伤作用。结果:肝达复颗粒对CCl4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大鼠和小鼠ALT,AST活性升高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肝达复颗粒可显著降低CCl4慢性肝损伤大鼠ALT,AST活性,升高肝组织SOD、GSH水平,降低MDA、Hyp水平。结论:肝达复颗粒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大鼠和小鼠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2.
问荆硅化物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问荆硅化物(SCE)对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进行实验,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NO及肝糖原、肝蛋白、肝甘油三酯、肝丙二醛、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SCE(灌胃1.0~2.0g/kg)能明显降低CCh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NO含量及肝甘油三酯、肝丙二醛含量,提高肝糖原、肝蛋白、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肝SOD活性.结论 SCE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及降低NO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傣雅解护肝方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傣雅解护肝方预防性给药7天后,用CCl4造模,检测造模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微镜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傣雅解护肝方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ALT、AST的升高(P<0.05);减轻四氯化碳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傣雅解护肝方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叉苦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叉苦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I4)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 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以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匀浆丙二醛(MDA )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为指标观察三叉苦提取物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三叉苦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动物模型的血清ALT、 AST 和肝匀浆MDA含量,提高肝脏GSH-Px活性.结论:三叉苦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药物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两面针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CCl4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以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指标观察两面针提取物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两面针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动物模型的血清ALT、AST和肝脏MOA含量,提高肝脏SOD活性.结论 两面针捉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护肝颗粒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模型,以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护肝颗粒三个剂量组小鼠均连续灌胃给药10d,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护肝颗粒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并有效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结论 护肝颗粒对小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达乐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大鼠和小鼠的保肝作用.方法:以CCl4造成小鼠和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肝达乐干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达乐的抗肝损伤作用.结果:肝达乐对CCl4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大鼠和小鼠ALT,AST活性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结论:肝达乐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用四氯化碳(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用肝细胞生长因子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 CCl4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出现肝功能异常.预防组和治疗组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01);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损伤也均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波棱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以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来观察波棱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波棱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动物模型的血清ALT、AST和肝脏MDA的含量.结论:渡棱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秃疮花提取物(DLE)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DLE灌胃,连续10 d.小鼠腹腔注射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16 h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制备肝组织匀浆测定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DLE给药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含量显著减少;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病理切片表明DLE作用后肝组织损伤不同程度减轻,其中剂量为2.0 g生药/kg体重时,肝组织的损伤程度较轻.结论 DLE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LE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和抗自由基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HG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G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用卡介苗联合脂多糖腹腔注射,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其中4组分别给予HG颗粒高(9 g/kg)、中(4.5 g/kg)、低(2.25 g/kg)剂量及复方鳖甲软肝片(1.5 g/kg)灌胃治疗,余10只模型小鼠(模型对照组)和10只未造模小鼠(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1次/d,10 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增高.HG颗粒组血清ALT、AST活性均较模型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HG颗粒具有保护卡介苗联合脂多糖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肝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益肝颗粒分别以1.33,2.67,5.33g/kg灌胃给药,连续8d,末次药后用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D—Gal)复制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24h后测定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结果:益肝颗粒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的AST、ALT和TBIL含量。结论:益肝颗粒对肝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小鼠急性、亚急性、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差异,探讨稳定、可靠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复制方法。方法:以CCl4油溶液(油为食用植物油)为材料,分别通过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灌胃等给药方式,固定给药时间,观察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肝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考察肝损伤模型复制的的稳定性、可靠性。结果: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CCl4均可产生急性肝损伤,使血清ALT明显升高,但只有高剂量才能升高AST;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CCl4均可产生亚急性肝损伤,CCl4中剂量组不仅可使血清ALT明显升高,还能升高AST;灌胃不同浓度的CCl4均可产生慢性肝损伤,CCl4各剂量组不仅可使血清ALT明显升高,还能升高AST,作用稳定,且呈浓度依赖性。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急性、亚急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坏死严重,组间没有明显区别;而慢性肝损伤模型出现肝细胞变性、部位肝组织坏死,浓度间呈现不同趋势。结论: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模型复制稳定、病理特征明显,更有利于用于考察药物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4.
紫草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明确紫草保肝作用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方法:采用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肝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肝组织形态学变化为指标,观察紫草提取物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萘醌化合物含量。结果:紫草各剂量组(1.2、2.4、4.8g/kg)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血清AST、ALT活力(P〈0.01),显著降低MDA含量(P〈0.5),减轻肝损伤程度,但对GSH活性没有显著影响。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萘醌类,其总含量为65.44mg/100mg。结论:紫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紫草萘醌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柴胡制剂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制作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柴胡制剂大、小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结论]复方柴胡制剂具有改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乌索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索酸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乙醇灌胃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模型,分别以乌索酸按30mg/kg、60mg/kg小鼠口服给药,观察其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急性肝损伤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乌索酸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乌索酸对酒精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海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3):251+255-251,255
目的:研究河蚬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方法制备小鼠急性化学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肝脏指数。结果:连续6d灌胃给予10.0mg.kg-1.d-1、35.0mg.kg-1.d-1、60.0mg.kg-1.d-1的河蚬提取物能明显抑制肝损伤小鼠ALT、AST、GGT和ALP活性的升高(P<0.05),降低增加的肝脏指数。结论:河蚬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在用于开发护肝的保健食品中河蚬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迪娜口服液小、中、大剂量组。连续给药6d后,采用0.1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10ml/kg)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不禁水18h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迪娜口服液中、大剂量组ALT水平显著低于联苯双酯组和迪娜口服液小剂量组(P0.01)。各组小鼠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苯双酯组和迪娜口服液小、中、大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和水肿变性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索排列较整齐。结论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傣雅解护肝方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傣雅解护肝方预防性给药7天后,用CCl4造模,检测造模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微镜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傣雅解护肝方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A岍、AST的升高(P〈0.05);减轻四氯化碳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傣雅解护肝方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