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生儿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区直属某医院的新生儿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证实为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提出产、婴室环境卫生不良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健全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增强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新生儿肠炎2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用细菌培养方法,早期发现医院感染新生儿肠炎,并积极治疗。方法对连续两个月发生的新生儿腹泻20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分析。结果证实本次发病是由产科婴儿室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引起。结论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及措施的落实,杜绝婴儿室感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产婴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解产婴室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对产婴室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控制,将近两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由1993年25.64%下降为1995年10%。结论产婴室医院感染是可以控制的,只要领导思想重视,医护人员增强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加强消毒管理,建立必要的监控措施及合理的规章制度,就能减少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开展医院感染研究工作前后产婴室感染率的对比,说明产婴室医院内感染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思想重视,加强消毒管理,建立必要的感染管理准则,就能减少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新生儿科2008年一起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状况,以采取措施避免暴发.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新生儿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同时进行环境卫生学等监测.结果 此次新生儿科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持续1月余,共出现19例感染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45%,早产儿占63.1%.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不合格样本主要为哺乳间和早婴室空气、空调送风口和暖箱物体表面及实习生的手等.结论 此次流行原因包括早婴室通风不畅、集中式空调系统未定期清洁、医护人员手卫生未真正落实等,经过采取各项控制预防措施,流行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6.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我区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国内外报导其引起院内感染的事例增多,尤易在婴儿室与儿科造成传染暴发。1987年4月我区首次在南充市某医院(以下简称甲医院)产婴室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随后于7~8月间,南充市另两所医院(以下简称乙、丙医院)的产婴室内又发生了一批病例,现将这3所医院产婴室内鼠  相似文献   

7.
1993年9月,南宁市某医院产婴室发生一起新生儿败血症暴发,患儿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伴有皮肤炎症,共发病11例,发病率57.89%(11/19),其中4例死亡,病死率36.36%(4/11)。7名患儿血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产婴室环境、医疗用品及周围人群均可检出金葡菌。其入侵途径主要是通过患儿脐部、阴囊、肛周皮肤炎症处进入血循环,导致败血症。对金葡菌耐药性、细菌L型及婴儿室消毒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1992年9月我院妇产科产婴室发生新生儿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13型暴发感染。本月住院,出院214例,共感染发病23例,均为新生儿,感染率10.74%。死亡10例,死亡率43.47%。感染患儿都具有发病急、来势猛、病情恶化快,病情多在3~4日迅速加重并持续一周左右的特点。新生儿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13型感染实属罕见,在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对感染的机理、流行病学调查、存在因素、改进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次产婴室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蒋世革康若尧章光清1992年9月,在某医院产婴室出现院内感染,暴露新生儿95例,发病23例,发病率24.21%;死亡10例,病死率43.48%。临床共同特点:发热、黄疸、皮疹、腹胀,大便呈绿色粘液状,量及次数均不多。病...  相似文献   

10.
葡萄球菌是引起人类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目前从人体分离出 14种葡萄球菌。 1995年 9月武汉市中心医院婴儿室发生脓疱疮院内感染 ,对此进行了院内感染调查 ;为预防婴儿室再次发生院内感染 ,此后进行了 3次前瞻性监测 ,均检出中间型葡萄球菌 (以下简称中葡 )。现将其鉴定方法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第一次采样于 1995年 9月婴儿室脓疱疮院内感染调查中 ,在 6例病婴的脸、颈、背等患处采样 ;病婴母亲的手、鼻拭子、床单、床头柜等处采样 ;健康婴儿的鼻拭子 ;工作人员的手、鼻拭子采样 ;婴儿室未消毒的空气、地面、墙壁、…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 技术对某院新生儿室发生的 1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和溯源分析。方法 对某院新生儿室环境和新生儿室患者样本进行 采样和细菌培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FGE 检测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医生工作站电脑键盘分离 出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生儿病房环境监测未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 分析显示,未分离出与院内 感染株同源的菌株。结论 应用PFGE 技术对新生儿病区的院内感染株进行监测,新生儿病区并未发生金 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株的暴发流行。 关键词: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源性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R378.1,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4 0294 03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某院新生儿室发生的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和溯源分析。方法对某院新生儿室环境和新生儿室患者样本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FGE检测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医生工作站电脑键盘分离出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生儿病房环境监测未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析显示,未分离出与院内感染株同源的菌株。结论应用PFGE技术对新生儿病区的院内感染株进行监测,新生儿病区并未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株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防止和减少婴儿室及新生儿病房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方法 对17例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新生儿中易引起暴发流行。结论 患病儿、人工喂养、难产、早产是易感因素。感染途径主要有经产道感染和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MRSA感染率。方法早期筛查MRSA携带者、感染者并早期干预。结果及时发现了MRSA感染者和携带者,经不断改进干预措施,未发生因MRSA感染而导致的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事件。结论加强MRSA早期筛查及干预,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止或终止MRSA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国内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暴发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对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1 091起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涉及68个国家及地区,2000—2006年是暴发事件发布的高峰期。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明确感染源的事件590起(占54.08%),依次是患者(37.46%)、环境(22.88%)、污染的医疗设备(15.09%);明确感染途径的事件占63.98%,依次是接触传播(73.78%)、侵入操作(15.19%)、呼吸道传播(8.17%)及胃肠道摄入(2.86%);医院感染病原体为:细菌类(83.68%)、病毒类(8.16%)及真菌类(7.52%);暴发案例控制主要根据传播途径及感染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国内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38.37%)高于国外(15.17%),国内ICU医院感染暴发检出的首要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32.56%),国外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结论 医院感染暴发存在一定规律可循,应针对其暴发流行的特征,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16.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 探讨和总结综合医院门诊感染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归纳统计门诊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及门诊部各科室空气及诊疗器械带菌情况。结果 门诊感染管理重点科室有门诊手术室、注射室、输液室、口腔科等;门诊部流行菌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不动杆菌同等。结论 加强门诊部医院感染管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2月,我院ICU共收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患者14例,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其护理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烧伤病区患者创面MRSA医院感染流行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调查分析南方某医院烧伤科患者创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造成局部流行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30日烧伤病区患者较为集中创面感染MRSA,对其发生原因、分布特点,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创面感染MRSA6例,4例为重症烧伤,2例为中度烧伤,患者全部治愈,无血液MRSA的感染,均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创面感染MRSA造成暴发流行与周围环境污染、无菌操作不严格致交叉感染有关。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MRSA,细菌耐药性强,万古霉素有效;做好环境消毒、规范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避免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发医院感染暴发实时监测系统,对感染暴发进行及时灵敏的预警.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和科室感染日常监测数据,制定出科室感染暴发阈值,提出医院感染暴发的筛查策略和预警展示条件.结果 系统能实时监控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因素及暴发流行风险,达到有效暴发预警效果;感染暴发不仅包含确诊的感染病例,也进行住院病例临床症状的暴发监测,实现暴发预警进一步“关口前移”;应用监测系统近两年时间,预警疑似暴发>10起,并进行临床调查及采取相应措施,成功地避免多次医院感染的暴发.结论 医院感染暴发监测系统实现了感染暴发的有效预警,具有实时、高效、灵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与环境工作的监督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大对消毒重隔离工作标准要求,加强抗生素应用的管理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自1995年至今未发生一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全院员工人人有责,杜绝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