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寅宏  徐恩  邱少东 《广东医学》2012,33(10):1404-1406
目的 探讨糖耐量异常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113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n=60),糖耐量异常组(IGT,n=53),检测血清hs-CRP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结果 脑梗死患者IGT组血清hs-CRP分布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膜光滑性分级及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hs-CRP分布水平高于稳定斑块(P<0.05);IGT组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34,P=0.013).结论 脑梗死合并糖耐量异常时血清hs-CRP明显升高,且与动脉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参与了IGT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颜安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41-24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门诊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正常高血压组。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高分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测量颈总动脉从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等指标。结果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正常高血压组(P〈0.05);但斑块检出率两组未发现明显差异;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呈正相关(r=0.77,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且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的变化及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本科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41.7±11)岁,平均透析时间(18±9)月]作为病例组,4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抵抗素水平;利用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FMD)活性,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病例组血清抵抗素水平、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179,P=0.011;t=-2.838,P=0.006);病例组FM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2,P=0.003),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278,P=0.017),与FM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504,P=0.00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颈动脉IMT及肱动脉FMD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其可能与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试验组26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83例非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应用体外诊断试剂盒测定血脂、血糖指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及超声特点,同时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结果 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2级以上斑块发生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40例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及对照组再进行分组;脑梗死有斑块组和对照有斑块组合称为斑块组,脑梗死无斑块组和对照无斑块组合称为无斑块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脑梗死有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膜中层厚度水平均高于脑梗死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一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肾脏风湿科治疗的72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并用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其中IMT增厚组57例,IMT正常组15例,比较不同颈动脉IMT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IMT增厚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分别为(13.43±2.35) mg/L、(27.15±3.69)μmol/L,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的(7.81±1.37) mg/L、(17.17±2.2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424、0.615,P<0.05)。结论血清hs-CRP、Hcy水平可反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按照简化的MDRD方程,估算出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eGFR将CKD患者分为3组:A组eGFR≥60mL/(min.1.73m2);B组eGFR 15~59mL/(min.1.73m2);C组eGFR<15mL/(min.1.73m2)。以同期健康体检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高的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慢性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ysC、hsCRP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观察组血清CysC、hsCRP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MT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血清CysC与hsCRP、IMT、动脉斑块形成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ysC的升高与hsCRP的变化及颈动脉病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 )的改变,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方法: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MHD组)100例,与正常对照者( NC组)92例的IMT及血清CRP。结果:MHD组和NC组IMT分别为(1.15±0.18)mm和(0.74±0.21)mm;血清CRP分别为(18.70±9.32)mg/L和(0.75±0.31)mg/L。维持性血液透析组血清CRP及IM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表明IMT与CRP 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MT较对照组为厚,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CRP加重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缩短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来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方法用高频超声测量正常人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Crouse积分和血流频谱测量.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总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斑块面积和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结论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