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信使,在正常和病理条件下通过转运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过程。治疗药物难以跨越血脑屏障(BBB)致使脑内药物浓度过低,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一直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治疗瓶颈。考虑到外泌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渗透性、能够穿越血脑屏障、天然的稳定性以及低免疫原性和毒性等优点,研究者们开始将其作为新型药物递送系统(DDS)来提升药物在脑内的生物利用度,为临床治疗CNS疾病提供一种新兴治疗策略。本文就外泌体DDS治疗CNS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概述了目前外泌体的载药方式和作为脑部递送载体的特性,重点介绍了外泌体作为核酸、蛋白质和化学药物的递送载体在CNS疾病中的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蛋白质组学用于分析不同条件下蛋白质组的变化和差异,发现和鉴定不同生理状态下蛋白质组的差异,可在蛋白质水平提供关于疾病发生和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本文介绍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概况及核心技术,着重综述近几年比较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与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宁  周文霞  张永祥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2):1391-1394
药物蛋白质组学是基因组和药物发现之间的桥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其研究内容在临床前包括:构建分子药理筛选模型、筛选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和毒理机制等;临床研究包括:利用疾病特异性蛋白质作为疾病分类分型和诊断的标志,还用于评价疗效和预测疾病的预后和转归等.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严重损伤人的身心健康,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且患病人数逐年呈增长趋势。由于CNS疾病的复杂性、多因素性及多基因调控性,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市场上也严重缺乏针对该类疾病的有效药物。因此,探索CNS疾病的病理机制对药物的开发十分重要,急需一种模式生物来构建CNS疾病模型。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不仅具有与人类高度保守的大脑组织区域,且具有丰富的社会学行为,成为研究CNS疾病和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斑马鱼在CNS疾病研究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在斑马鱼疾病模型中的研究应用,为今后CNS疾病的研究和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蛋白质相关的药物研究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主要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7.
蛋白质组学在药物毒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对不同时间和空间发挥功能的特定蛋白质群体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技术,在药物毒理研究中临床前、临床中发现毒性标志物以预测或早期发现药物毒性及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并简单阐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Notch信号通路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正常生长成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胶质细胞,不但参与大脑的正常发育,而且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直到最近才被公认Notch信号通路是小胶质成熟和活化的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一些Notch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科学家面临着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的转变,蛋白质组学的出现预示了生命科学进入了新纪元——后基因组时代,并且成为基因组和药物发现之间的桥梁。由于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是通过蛋白质发挥作用,蛋白质组学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大大加速和简化了新药开发的过程。在药物作用靶点的识别与验证、药物耐药机制的探索、药物毒理学研究等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就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相关概念、相关技术及其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
黄胜炎 《上海医药》2011,32(6):300-301
2010年以来上市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新制剂主要有口服膜剂、复方胶囊、缓(控)释制剂、注射剂、透皮贴片和喷鼻剂,其特点是应用了速释、缓(控)释制剂制备新技术进行老药的两次开发和获得新治疗用途。  相似文献   

1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传统药物无法防治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阿尔采末病、帕金森病、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学界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短肽类药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人工合成的联接蛋白43模拟肽、载脂蛋白E模拟肽、神经营养因子模拟肽、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模拟肽、金属硫蛋白模拟肽、促红细胞生成素模拟肽等短肽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价值已获得证实。该文对短肽类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细胞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的重要分支,通过细胞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动态监测细胞反应及药物作用于细胞后的代谢变化,寻找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阐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治疗干预效果,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机制、药效评价、新药研发等领域。综述细胞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以期为深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源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医药卫生期刊2000—2015年报道的药源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个案病例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发生最多。呼吸、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排在基础疾病的前三位。药源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在用药24h以后的最多(61.89%),其发生后未经药物治疗与经药物治疗痊愈的病例数基本相当(43.26%,49.92%)。在未经药物治疗而痊愈的病例中,有363例明确记载了患者的转归时间,其中87.60%的患者在3d之内痊愈。结论:临床中应警惕药源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生应首选停药等措施进行处理,多数患者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3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点;分析细胞计数正常病例的细胞学变化特点。结果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细胞学有不同的表现和变化特点;细胞计数正常的病例细胞学可有异常改变。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疗效监测的重要检测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炎症小体是一蛋白复合物,能够识别不同刺激信号,活化后能诱导免疫和炎症应答。NLRP3炎症小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研究最广泛的炎症小体。小胶质细胞、血管周围的巨噬细胞和脑膜巨噬细胞均能表达炎症小体,而炎症小体与急性脑部感染、急性无菌性脑损伤、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基于炎症小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机制探索和靶向药物开发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Vitamin D is formed in human epithelial cells via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and is also acquired from dietary sources. The so-called classical effect of this vitamin involves the regulation of calcium homeostasis and bone metabolism. Apart from this, non-classical effects of vitamin D have recently gained renewed attention. One important yet little known of the numerous functions of vitamin D is the regulation of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vitamin D is associated with its influence on neurotrophin production and release, neuromediator synthesis, intracellular calcium homeostasis, and prevention of oxidative damage to nervous tissue. Clinical studies suggest that vitamin D deficiency may lea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particularly schizophrenia and multiple sclerosis. Adequate intake of vitamin D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neonatal period seems to be crucial in terms of prevention of these diseases.  相似文献   

17.
P-糖蛋白(P—gp)属于ATP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转运体,它广泛分布于人体的肠、肝、肾、等部位的管腔上皮细胞和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由于临床使用的大多数药物都是P—gp底物和或调节剂,容易引起相应的药物相互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P—gp与血脑屏障、P—gp对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作用的研究进展、P—gp介导的相互作用及在中枢神经系统上产生的药物效应或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perspective describes compounds that target th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whose development was discontinued in 2006 and which were being develop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 rang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cluding chronic pain, Alzheimer's disease, Parkinson's disease, multiple sclerosis, epilepsy and anxiety. These discontinued candidates are described by disease area, based on information available from the Pharmaprojects database.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文献,对研究结果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病和周围神经病时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和扩张脑部血管等作用且不良反应少,但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价值尚存争议。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效果较好,但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反相HPLC快速测定微量人血清中7种中枢神经抑制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简便的RP—HPLC 条件和萃取方法,9min 内同时测定微量血清(<100μl)中7种中枢神经抑制药。样品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0∶2v/v萃取,N_260℃吹干。色谱柱:Spherisorb-C_(18)(4.0mm×150mm),流动相为MeOH/H_2O(45/55v/v)1.0ml/min 在220nm 检测。最小检出限≤35ng/ml,回收率在93.1%~98.3%,变异系数=1.6%。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于临床对配伍或交叉用药时的血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