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状况及血液在经过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后经血传播HBV病毒的残余风险,探讨本地区开展血液核酸筛查的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IA法和速率法对2010年11月2日~2011年12月31日经快速法HBsAg和速率法ALT初筛合格的70 428份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应用罗氏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对68 716份经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6样本混合法的HBV-HCV-HIV检测,并对阳性混样池进行拆分检测及对拆分检测阳性的标本送鉴别部门进一步分项鉴别确证。结果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中,HBsAg阳性标本有309份,阳性率为0.43%;核酸检测中,HBV DNA阳性标本有83份,阳性率为0.12%(1/828)。结论南宁地区常规病毒血清学筛查合格的献血者血液经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核酸检测(NAT)的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和血液经酶免疫法(EIA)筛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后经血传播HBV感染的残余风险.方法 采用国产和进口两种EIA试剂对献血者血液进行HBsAg筛查,罗氏诊断COBAS Ampliscreens NAT血筛系统检测EIA检测合格标本中HBV DNA,对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半套式PCR检测,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病毒基因亚型分析.结果 共筛查1998~2008年的献血者232 305例,发现HBsAg阳性2 999例,阳性率为1.3%;对2002~2007年EIA检测合格的113 639例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NAT检测,检测出13份HBV DNA阳性、HBsAg阴性的献血者血液,HBV残余风险高达1.1/10 000.结论 EIA筛查后血液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经血传播HBV残余风险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NAT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区献血者Rh表型和基因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Rh阴性个体的分子基础。方法 对1999年6月~2002年5月共83722名首次献血,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样本:Rh表型,对部分:Rh阴性、弱D表型的RHD基因编码区全长进行序列分析,并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或双管PCR法分析RhD基因型。结果 中国人Rh阴性率(IAT检测)为0.3%;弱D表型个体(包括弱D型、部分D型和其他弱D形式)概率约0.1‰;在IAT确认的Rh阴性中,RHD基因检出率为36.0%.D放散型(D^el)占24.3%。D^el个体以RHD1227A等位基因为主,纯合子占33.3%(9/27);表型为CCee的D^el个体占22.2%(6/27),均为纯合子。在真实RhD阴性个体(吸收放散试验排除D^el个体)中,RHD基因检出率为15.5%,以携带RHD—CE(2—9)-D2等位基因为主(占真实RhD阴性个体的11.9%)。另外,在IAT确认的Rh阴性中,如果排除无效基因携带,E抗原的频率仅为0.018%。结论 中国人RhD阴性的分子背景复杂,且与高加索人和非洲黑人存在较大差异,高频率的D^el表型个体和RHD—CE(2—9)-D2等位基因携带是中国人群Rh阴性个体分子背景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病毒载量与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的关系。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ELISA检测后,再行HBV、HCV、HIV核酸检测(NAT)。ELISA阴性、NAT阳性样品再进行HBVDNA、HCV RNA、HIV RNA定量检测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共检测51 248份献血者血液样品,检出41例隐匿性HBV感染者,其携带率为0.80‰;血浆HBV病毒载量均小于66IU/ml;HBcAb阳性者23例,占56.1%;HBcAb伴HBsAb阳性者14例,占34.1%;HBsAb阳性4例,占9.7%。HBsAb或伴HBcAb阳性组与单一HBcAb阳性组相比,HBV DNA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率约为0.80‰;其HBV病毒载量均较低,且血清学标志物的检出模式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阳性献血者感染标志物含量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血站HBV DNA阳性献血者标本,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定量检测乙肝五项和实时荧光PCR技术定量检测HBV DNA,并按照HBsAg阴性和HBsAg阳性进行分组比较感染标志物含量。结果共检测46 324例标本,发现HBV DNA阳性124例,阳性率0.27%,平均HBV DNA浓度(1.82±0.94)lgIU/mL。其中,HBsAg阴性组64例、HBsAg阳性组60例。HBsAg阴性组HBcAb阳性率为93.75%,主要以HBeAb(+)+HBcAb(+)及单独HBcAb(+)血清学模式为主,HBcAb平均浓度9.01(6.10,11.51)PEIU/mL,HBsAb平均浓度为3.18(1.06,14.86)mIU/mL,HBV DNA平均浓度为1.33(0.90,1.70)lgIU/mL。HBsAg阳性组HBcAb阳性率为100%,主要以HBeAb(+)+HBcAb(+)模式为主,HBcAb平均浓度14.85(9.90,18.48)PEIU/m...  相似文献   

6.
南昌地区献血者血液内毒素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血安全、有效是采供血机质量目标的重点[1-2],细菌污染是影响血液质量最常见因素之一,而且主要是由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革兰阴性细菌可产生内毒素,为此,本中心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内毒素,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南昌市近3年无偿献血者献血情况的调查,建立和调整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对首次与再次献血者的献血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站参加首次无偿献血的42444人次、再次献血51489人次作为研究对象.对采血量不足、献血反应、单次献血量、血液检测有反应性指标作相应的比较.结果 ...  相似文献   

8.
昆明、洛阳两地献血者人群HBV携带者的HBV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昆明、洛阳两地献血者人群HBV携带者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以套式PCR的方法对两地367份献血者HBsAg筛查阳性样本分型,根据HBV前s1基因和s基因区域内的保守序列设计出10条引物(2条外引物、8条内引物),并将其中8条内引物分为Ⅰ、Ⅱ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基因片段;将第2轮PCR产物做琼脂糖电泳,根据PCR产物片断大小判定基因型;分型结果以s基因直接测序法验证。结果昆明279份样本中成功分型214例,分型成功率76.7%,其中B型69例(32.2%),C型103例(48.1%),B、C混合型41例(19.2%);D型1例(0.5%);洛阳献血者的88份样本中成功分型72例,分型成功率81.8%,其中B型10例(13.9%),C型46例(63.9%),B、C混合型16例(22.2%)。经s基因测序法验证,该分型方法准确可靠。结论昆明、洛阳两地献血者人群中HBV携带者HBV基因型均以C型为主,并有一定比例的B型和B、C混合型,仅在昆明献血者中发现1例D型,未见A、E、F型。  相似文献   

9.
献血者中的隐匿性HBV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制品安全性在输血治疗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献血者的严格筛选与普及化的病毒筛检,已有效降低了血制品中传染性病毒的传播,并对临床用血安全有非常显着的提升.传统的献血常规筛检是采用酶免疫法(enzyme immunoassay,EIA)检测献血者血液中病毒的抗原或/和抗体,作为血液是否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武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进行戊型肝炎病毒核酸筛查,调查无偿献血者戊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情况,为完善血液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0年11~12月武汉地区经常规筛查合格的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EV核酸检测,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检测结果呈重复反应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以明确其感染状态。结果 2020年11~12月共收集17 409份献血者标本,对其中经常规筛查合格的17 322份标本进行了HEV核酸检测,检出HEV RNA反应性1例,追踪随访结果显示该献血者献血时处于HEV血清学窗口期。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戊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率为0.058‰(1/17 322)。结论 武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戊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率相对较低,通过对献血者采取选择性筛查的策略,可进一步降低输血感染戊肝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合格献血者血浆HBV残留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合格献血者血浆残留HBV的阳性率,评估输血后HBV感染风险。方法收集945份合格献血者的血浆,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核心抗体(抗-HBc);提取血浆DNA,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血浆标本以1∶5稀释后抗-HBc阳性率为19.68%,而1∶50稀释后阳性率则为2.33%。共检测出HBV DNA阳性标本3例,其中1例抗-HBc阳性,另外2例抗-HBc为阴性。合格献血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率约为0.32%。结论我国合格献血者标本中仍有部分血浆有HBV残留,抗-HBc阳性标本中HBV DNA阳性率较抗-HBc阴性标本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HBsAg阴性作为献血者发生输血后HBV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病毒标志物,采用检测HBsAg筛选献血者,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一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l8647—2001)的4.2条款中,以献血者血液经ELISA法检测HBsAg阴性,作为献血者未感染HBV的健康检查要求之一。随着我国普及新生人口的计划免疫,HBV感染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献血者中TTV检测及新基因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TTV在广东地区献血者人群中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半巢式PCR和克隆测序对南方医院输血中心 1998年初注册的献血者进行TTV感染调查和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在 10 3名献血者中有 2 0名检测出TTV ,检出率为 19%。用自动测序仪测序得到的TTV序列片段 (1915~ 2 185核苷酸片段 )与通过互连网下载的基因TTV日本株比较 ,同源性在 6 6 8%~ 99.3%。结论 :我国献血者中存在较高的TTV感染率 ,所分离到的两毒株可能为国内一种新的TTV基因亚型 G2c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技术在盐城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必要性。方法选取在2015年3~12月盐城地区采集的至少一种酶免试剂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55186例,采用RocheCobass201检测系统和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仪器及试剂开展HBVDNA、HCVRNA及HIVRNA联合NAT检测,采用6/8人份混样池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对筛查阳性的部分标本送至江苏省血液中心进行确证。结果至少一种酶免试剂阴性的55186份标本共检测了7965个pool,其中罗氏系统检测3930个pool,检出47个反应性pool,pool阳性反应率为1.20%。达安系统检测4035个pool,检出39个反应性pool,pool阳性反应率为0.97%。拆分检测共筛查出42份核酸反应性标本,总反应性率为0.076%。其中罗氏核酸检测系统反应性率为0.12%,达安核酸检测系统反应性率为0.0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6份送检标本中,有25份被确认为HBV DNA阳性,确认阳性率为69.44%。所有标本中无HCV RNA和HIV RNA的检出。结论在常规血清学检测的基础上进行核酸检测,能降低常规血清学检测漏检率,提高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01~2003年潍坊地区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方法 对2001~2003年潍坊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3年潍坊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段的增高HBsAg阳性率增高;学生和军人HBsAg阳性率低于其他职业者。结论 2001~2003年潍坊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V感染状况和经ELISA法筛查HBsAg后经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为选择合适的血液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种ELISA试剂对献血者HBsAg进行筛查,同时用一种核酸检测系统检测标本中HBV DNA,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共筛查献血者44 2567例,HBsAg阳性1 894例,阳性率0.428%;对68 662份标本进行核酸扩增检测,检测出45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HBV输血残余风险为0.066%。结论现有的ELISA检测体系存在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增加核酸检测能降低HBV输血残余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献血人群中HIV基因型、亚型分布与系统发育情况以及不同地区HIV流行病毒株的感染阶段和耐药性。方法收集重庆、新疆乌鲁木齐、河南洛阳、四川绵阳和广西柳州5地区无偿献血者抗-HIV阳性血浆标本176(人)份,采用逆转录巢式PCR对其HIV POL基因片段扩增并测序,同时用HIV Lag试剂盒做感染阶段的测试;应用MEGA 7.0软件构建HIV分子进化树并对其做基因分型,在Stanford University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上对HIV不同基因型做耐药性分析。结果本组献血者抗-HIV阳性血浆标本获得HIV POL基因片段成功扩增的比例为44.3%(78/176),其中重庆为37.8%(31/82)、乌鲁木齐为48.5%(16/33)、绵阳为71.43%(10/14)、洛阳为40%(4/10)、柳州为45.9%(18/37)。所有阳性PCR产物(HIV POL基因片段成功扩增的标本)经双向测序后均获得核苷酸序列,共检测出5个HIV基因亚型:B 1.3%(1/78)、CRF07_BC 74.4%(58/78)、CRF01_AE 16.7%(13/78)、CRF08_BC 5.1%(4/78)、CRF55_01B 2.47%(2/78)。所有阳性PCR产物所得序列经分析共检测出7个(9.0%)耐药性突变,包括4个PI accessory(Q58E、I84M)突变,2个NRTI(D67N)突变和1个NNRTI(V179E)突变。既往感染的154例(87.5%)与新近感染22例(12.5%)HIV,在基因型分布上没有展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我国献血人群HIV基因亚型多样性较强,以CRF07_BC为主;同时在本调查区域内的献血者中发现CRF55_01B,提示献血人群中或存在HIV感染的男-男性接触者。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44-2345
选取采用两种酶联免疫法吸附试剂检测无偿献血标本的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均呈阴性的79050份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标本进行乙肝"二对半"检测。此外,选取HBs Ag单试剂阳性标本19份、双试剂阳性标本20份,进行核酸检测。HBs Ag双试剂检测均呈阴性的79050份标本,核酸检测呈阳性12份,检出率为0.015%,其中乙肝"二对半"检测全阴性3份,HBs Ab单独阳性1份,HBc Ab阳性8份;HBs Ag单试剂阳性19份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18份,阳性1份;HBs Ag双试剂阳性20份标本,核酸检测呈现阳性18份,阴性2份。应用核酸检测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有较高的敏感性,能有效降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的输血传染、缩短HBs Ag检测的窗口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ELISA的局限性;另从HBs Ag单试剂阳性标本19份,核酸检测呈现阴性18份,阳性者的1份;HBs Ag双试剂阳性20份标本,核酸检测呈阳性18份,阴性2份的结果可以看出,使用HBV核酸检测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HBs Ag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血液筛查,均存在单一方法或单试剂漏检情况,因此不能相互取代,使用两种方法共同对无偿献血者进行血液筛查,相互补充,能够进一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既往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抗-TP中ELISA单试剂反应性或灰区,并被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屏蔽的献血者召回归队的可行性。方法对本站2013年11月—2016年8月间共268名屏蔽>6个月、既往ELISA 4项单试剂反应性或灰区现要求归队的献血者先检测ELISA 4项(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抗-TP)和HBV、HCV、HIV 3项病毒核酸检测;全部合格后,针对屏蔽项目加做第3家ELISA试剂检测和相应确证试验(HBsAg:中和试验;抗-HCV:RIBA;抗-HIV:WB;抗-TP:TPPA),对因HBsAg屏蔽的献血者补充检测抗-HBc,均合格者允许归队。结果 268名献血者按归队流程检测后,共有132名献血者可以回归献血者队伍,总合格率为49.25%(132/268)。结论通过归队流程确实能使近一半的ELISA单试剂不合格献血者归队,保留了一部分血液资源,但这一比例远低于普通献血者的合格比例,血站应慎重对待归队工作,因归队策略的不当选择而召回献血者献血可能会存在安全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吸毒人群聚集较多的地区,其中静脉吸毒由于共用注射器,极易发生HIV感染传播.因此严格把好血液检测关、并在献血者招募工作中做好排除高危人群工作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