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采用腹横筋膜重叠缝合修补法(Shouldice)对26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彪 《海南医学》2005,16(12):122-123
我院1999年12月~2004年11月采用腹横筋膜重叠修补术(Shouldice法)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26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自身的疝囊壁修复和加强缺损及薄弱的腹横筋膜以减少腹股沟疝手术后的复发.方法:在疝囊颈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利用带蒂的疝囊壁修补缺损或薄弱的腹横筋膜治疗成人腹股沟疝11例。结果:本组全部治愈,手术时间45-100分钟,平均55分钟;伤口Ⅰ期愈合;住院时间7~9天;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补片修补术病人;随访1~3年均无腹股沟区的慢性疼痛、牵扯不适以及疝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利用自身疝囊壁修复和加强缺损、薄弱的腹横筋膜来实施疝修补术,既可纠正局部病理解剖,避免组织反应,又能达到恢复局部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能有效的防止复发疝发生。  相似文献   

5.
袁锋  严雄  谭同军  戴世明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76-1878
目的探讨结合腹横筋膜修补的Lichtenstein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11年12月95例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资料,95例腹股沟疝行Lichtenstein手术中同时行腹横筋膜折叠缝合及内环修补。95例中Ⅰ型疝29例,Ⅱ型疝45例,Ⅲ型疝16例,Ⅳ型疝5例(复发疝)。并存病:高血压30例,心脑血管疾病25例,糖尿病18例,前列腺增生19例,慢支肺气肿12例。结果 95例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血清肿7.4%(7/95);尿储留7.4%(7/95);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4.2%(4/95),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保留导尿、理疗等处理短期内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无牵拉感、异物感,疼痛轻、恢复快,随访1~5年无复发率。结论该手术术式合理,符合现代疝外科理论,符合无张力疝修补原则,临床疗效好,适应症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相同组织腹股沟斜疝修补的新手术方式。方法后壁重叠缝合腹横筋膜,前壁将腹外斜肌腱膜内侧缘与腹股沟韧带缝合,将腹外斜肌腱膜外侧缘与腹直肌前鞘缝合的200例行修补腹横筋膜改良福克森(Ferguson’s)斜疝修补术患者(B组),与180例行单补片修补后壁患者(A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A组的复发率为0.5%,B组的复发率为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修补腹横筋膜改良福克森斜疝修补术,是首发腹股沟斜疝修补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只强调高位结扎疝囊颈部,加强腹股沟管前后壁,而忽视了腹横筋膜在预防疝的复发上所起的作用。近年来各大医院对腹股沟疝修补术有了新的观点,手术更趋合理化。而基层医院仍沿用传统方法。我院1993年—1997年对腹股沟疝21例实行腹横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横筋膜加强修补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 24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腹横筋膜前平片腹股沟疝修补术,A组121例术中加强腹横筋膜修补,缩窄内环.B组121例常规平片无张力修补.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及异物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较A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腹横筋膜加强修补更有效地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减少复发率,疗效可靠,扩大了平片治疗巨大疝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10.
腹股沟斜疝腹横筋膜修补术9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 ,我院采用腹横筋膜重叠缝合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 98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8例 ,男 80例 ,女 18例 ;年龄 2~ 82岁。其中复发疝 2例 ,双侧疝 12例。1.2 手术方式 ①高位缝扎疝囊 :按常规切开皮肤和腹外斜肌腱膜 ,在游离精索后 ,打开疝囊并回纳疝内容物 ,离断疝囊 ,于近端高位作内荷包缝合加贯穿缝扎。②缩小深 (腹 )环 :游离精索至深环处。牵开精索 ,分离腹横筋膜移行的精索内筋膜 ,用示指伸入深环 ,触摸腹壁下动脉的位置。在深环上下缘间断缝合腹横筋膜数针 ,缩紧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采用喉罩,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观察组每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15 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动脉血糖,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的剂量,拔除喉罩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以及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静态与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血糖升高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喉罩时,观察组MAP和HR升高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P和HR与手术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静脉VAS评分在2 h、6h、12 h时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4 h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具有麻醉用药量少、缩短苏醒和拔喉罩时间、血流动力学较稳定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1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男尸上,观察了36侧腹股沟区腹横筋膜,发现32侧(88.9%)腹横筋膜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水平或稍上方有一明显增厚也呈弓状的腹横筋膜弓(腹横弓),出现率88.9%;用游标卡尺测得此结构本身最宽处宽度为<3mm7侧(21.9%);3~5mm21侧(65.6%);>5mm4侧(12.5%)。腹横筋膜弓最高点距腹股沟韧带上缘垂直距离为28.0±6.7mm,根据以上应用解剖学研究基础,试行改良了腹股沟疝后壁修补方法,即在腹股沟韧带上方2.5~3.0cm处,从皮下环内侧脚最高处切开的腹外斜肌腱膜至内环处,高位结扎疝囊、紧缩内环后,在精索后方将切开的腹外斜肌腱膜下叶置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深面与腹横筋膜弓缝合,内侧与联合腱缝合,精索复位,将腹外斜肌腱膜上叶下椎与股沟韧带缝合。这样可能会避免常规修复后壁方法所带来的缝合张力过大以及解剖结构扭曲等因素导致的疝复发。  相似文献   

13.
14.
曹卫良 《海南医学》2006,17(1):72-72,10
目的总结腹横筋膜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间以充分解剖内环及其周缘腹横筋膜为基础进行加强修补腹股沟斜疝78例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充分解剖内环及其周缘腹横筋膜并在直视下加强缝合在腹股沟斜疝修补中意义重大,较传统的方法更能有效地修补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和内环,复发率低,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方法很多,我科自1996~2006年间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6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内环口腹横筋膜修补在开放TEP疝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7例次)和对照组(106例次),试验组手术方法为分离出腹膜前间隙后修补内疝环口缺损腹横筋膜,再放置强生VYPROvyproII补片覆盖耻骨肌孔,对照组分离出腹膜前间隙后直接放置强生VYPROvyproII补片覆盖耻骨肌孔。随访1年,分析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及阴囊积液血肿、复发、睾丸萎缩、损伤腹壁神经等并发症。结果:185例(203例次)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减少,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及阴囊积液血肿、睾丸萎缩、损伤腹壁神经等并发症并无增加。结论:腹横筋膜是腹股沟管后壁的重要结构,在疝修补中有重要作用,在开放腹膜后置网疝修补术中修补缺损腹横筋膜后可以减少疝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腹横筋膜在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解剖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总结我院患者35例以充分解剖内环及其周缘腹横筋膜为基础进行修补的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年~6年,无1例复发。结论充分解剖内环及其周围腹横筋膜对斜疝修补术临床意义很大,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9.
20.
改良Shouldice加提睾肌成人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疝修补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手术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复发率。1999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75例斜疝、直疝、复发疝患者,采用改良Shouldice加提睾肌疝修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