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风病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为主要临床特征 ,成为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和疑难病。本人临床体会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后遗诸症 ,具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 ,男性 2 3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大者 73岁 ,最小者 4 5岁 ,平均 5 9岁 :病程 1~ 2年者 5例 ,6个月~ 1年者 7例 ;1~ 6个月者 2 3例 ;脑梗塞 2 9例 ,脑出血 6例。2 治疗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治疗。2 .1 第一组 :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 :内关 ,人中 ,三阴交。副穴 :极泉 ,…  相似文献   

2.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治疗进行性延髓麻痹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性延髓麻痹是延髓和桥脑颅神经运动核的变性疾病,为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类型。其病因尚未肯定,属疑难病症之一,药物治疗极难奏效。笔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头皮针治疗30例进行性延髓麻痹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5岁~72岁;病程3个月~2年;靠鼻饲进食者8例。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后足内翻的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分类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针刺经筋结点疗法加头皮针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针刺加头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经筋结点为主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中 ,笔者经常使用头皮针与体针配合治疗中风后遗症 ,效果很好。为进一步总结这一方法的确切效果 ,曾对 5 0例中风患者单纯使用体针 ,另外 5 0例使用头针与体针相结合进行对照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1 .1 治疗组使用头皮针与体针治疗 5 0例患者中 ,男 2 8例 ,女2 2例 ;年龄最大 81岁 ,年龄最小者 32岁 ;其中从发病到接受针灸治疗的时间最短者 2 h,最长达到 3个月 ;辨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2 1例 ,肝阳上亢、风火上扰 1 9例 ,气虚血瘀 9例 ,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1例。1 .2 对照组 5 0例中 ,男 31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舌体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中风后语言不利患者60例,按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舌体配合常规的头皮针加体针方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头皮针加体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治疗后2组BDAE语言评分情况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结论针刺舌体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项五针治疗中风后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项五针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项五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项五针组穴取哑门、天柱、治呛穴,行针刺治疗,行针时配合吞咽训练.常规针刺组穴取廉泉、通里、照海,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项五针组总有效率达9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达80.0%,项五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项五针比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对38例住院患者采用体针、头针、舌针三才取穴法针刺治疗,连续治疗一个月为1疗程,每天1次,留针30分钟,观察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7例。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韩舰华  付鲲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976-1977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皮针结合传统针刺观察组75例、传统针刺对照组75例;观察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和自由基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结果:头皮针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可降低中风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与传统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两组均可降低MDA含量,升高CAT、SOD及GSH-PX含量,组间比较头皮针组在降低MDA、升高SOD、CAT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对提高GSH-PX含量上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平衡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头皮针、平衡针,治疗3周。治疗前后均采用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综合评定。采用功能独立性(FIM)评分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评定法对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针刺组在NIHSS、FIM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联合平衡针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针刺组33例,对照组39例。针刺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应用体针、头皮针和颞三针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西医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有效率为82.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60岁以下患者有效率优于60岁以上患者(P〈0.05),病程在3个月以下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3个月以上患者(P〈0.01)。结论:针刺结合西药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比单纯西医药物好,而且年龄轻、病程短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从《黄帝内经》开始就已有刺皮针法的相关记载,现代刺皮针法更是因其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少而被更多地运用到临床中。刺皮针法的理论基础包括皮部理论、卫气理论、五脏理论,刺皮针法常用针具有鑱针、鍉针、锋针、毫针,刺皮针法衍生出的针法包括经皮刺激、皮内刺激,刺皮针法的主治范围等方面,阐述刺皮针法的特点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以为今后刺皮针法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Pro. HUA had practic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for about 50 years, borne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and was then highly respected by his colleagues and patients. In his large amount of practice, he combine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and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in western medicine in order to work hard on acupuncture indications and some stubborn diseases. With the time going on and medical cases accumulating, some unique treatment styles had been formed, such as Jiaji (paravertebral) acupuncture, sacroiliac acupuncture and sacral acupuncture. They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13.
项丛刺合围针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 1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 ,针刺组采用项丛刺和围针治疗 ,西药组采用麦角胺咖啡因、尼莫地平口服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 94 .4 % ,西药组 75 .4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项丛刺合围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信息科学时代,信息的载体就是数据。计算机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为针灸学领域储备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背后蕴含哪些尚未发现的特征与规律,缺乏系统深入的挖掘研究,严重制约了针灸学的学科发展。作为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计算针灸学应运而生,以针灸学中的现象和规律、理论作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针灸医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为针灸科学研究铺开一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15.
16.
针刺疗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针灸消除或减轻疼痛在古籍中早有记载。现在很多中医院已经将针刺作为一种麻醉手段或辅助麻醉手段应用在多种外科手术中。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针刺麻醉具有经济,安全性高及不良作用小的特点,但是单纯的针刺麻醉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针刺结合药物的麻醉方法。针药复合麻醉一方面可以明显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进而减少术后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针刺具有广泛调节作用的优点,加快术后恢复。本文对针刺镇痛的机制和针药复合镇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比较头针配合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临床确诊为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和体针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头针配合体针和单纯体针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积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头体针组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体针组(P<0.01)。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睡眠,头针配合体针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取太冲、风池为主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27例偏头痛患者,取太冲、风池穴针刺治疗,每日进行1次,5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2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59%。[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止痛迅速、疗效持久、应用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头针加体针组,对照组为单纯体针组。运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和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行测评并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3.3%,对照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0.0%和76.7%,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有很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HDS-R)、非认知功能(ADL)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