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声带真菌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声带真菌感染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声带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声带真菌感染患者,男2例,女23例,平均年龄28.3岁。自发病至到我院就诊平均时间为16.2 d。所有患者均以声带新生物为诊断入院,均有声音嘶哑,均有感冒病史、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使用史,电子喉镜示双侧声带片状白色伪膜样增生物。25例患者均经手术取病理活检,显示均为声带真菌感染,确诊后停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1个月。术后1个月复查,21例声音嘶哑消失,4例基本消失,电子喉镜检查示所有患者声带白膜消退、无充血,6例患者声带轻度增厚僵硬。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声带真菌感染多见于青年女性,感冒后不恰当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好发,易误诊漏诊。声带片状白色伪膜是喉镜下的特征,主要临床表现是进行性声音嘶 哑。活检病理诊断是诊断的金标准,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带真菌感染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7年9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声带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5例患者取声带表面假膜涂片见菌丝,病理检查确诊声带霉菌病,经对症治疗痊愈,随访3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不恰当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可造成喉部真菌感染,且声带真菌病易误诊漏诊,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确诊后予以声休、停用抗生素及激素,并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可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声带真菌感染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7年9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声带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  5例患者取声带表面假膜涂片见菌丝,病理检查确诊声带霉菌病,经对症治疗痊愈,随访3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  不恰当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可造成喉部真菌感染,且声带真菌病易误诊漏诊,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确诊后予以声休、停用抗生素及激素,并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可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声带曲霉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门诊2008年12月~2009年7月收治的6例声带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6例门诊患者声带病灶活检,标本分别作涂片镜检和病理检验,涂片直接镜检阳性2例,病理检验显示6例均为声带曲霉菌感染。嘱患者禁声1周,停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1例因其肝功能异常未服用任何药物,8周后复查,无声嘶,发音清晰,声带白膜消失,无充血。5例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3~8周后复查发音清晰,声带光滑,白膜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声带曲霉菌诊断涂片直接镜检阳性率低,病理检验可以确诊。治疗声带曲霉菌病要求患者禁声并停用抗生素和激素,同时予以合理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喉部真菌感染多由于免疫力低下或条件致病菌导致鼻腔及咽部真菌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现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4例喉真菌病的临床资料. 一、临床资料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26岁,病程为8d至1个月;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严重的声音嘶哑、说话费力,均有10d以上外院门诊应用二代或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史,均采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或静脉点滴;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声嘶加重.纤维喉镜检查4例患者均可见双侧声带覆盖大量白色干酪样物,1例患者合并喉下气管黏膜点状溃疡,表面覆盖分泌物.4例患者入院检查均未发现基础性疾病,X线胸部摄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声带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疗效。方法报告1例50岁女性患者因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声带白斑于2015年5月16日就诊我院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通过应用CNKI、VIP、万方、Pub 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1995~2015年声带真菌感染的相关文献。共获得来自23篇文献共计33例声带真菌感染患者的资料。结果该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声带真菌感染。将该例患者与既往报道的33例声带真菌感染患者合并分析,结果显示:男12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7岁,临床表现以声嘶为主,其中手术治疗8例,均予抗真菌治疗。结论声带真菌病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易误诊,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全身或局部抗真菌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喉真菌病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 例喉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5例病变均经病理活检后确诊为喉真菌感染,经禁声、停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及采用抗真菌治疗治愈。随访2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 喉真菌病临床上容易误诊,多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病,病理活检是确诊喉真菌病的重要手段。确诊后禁声,停用抗生素和激素及采用抗真菌治疗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8.
声带曲霉菌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喉部感染性疾病。当前随着抗生素、激素、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声带曲霉菌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回顾2009年以来收治的2例声带曲霉菌病进行报道。1临床资料例1,女,22岁,因声嘶10 d入院。入院前10 d患者于感冒咳嗽后出现严重声嘶,伴发音困难,不伴喉痛、发热及呼吸吞咽困难,院外予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声带息肉摘除术后促进声带康复,防止复发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纤维支气管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患者74例,治疗组38例,运用桃红四物汤合玄麦甘桔汤加减治疗,36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痊愈36例(94.7%),好转2例(5.3%);对照组痊愈33例(91.7%),显效2例(5.6%).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声带息肉摘除术后部分患者予以活血养阴之中药,可以替代抗生素与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声带真菌感染的诱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声带真菌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病理资料及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为中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失声10余天,无明显诱因,电子喉镜检查显示双侧声带充血、肿胀,表面见白色豆渣样伪膜;经支撑喉镜下取病变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声带真菌感染;给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1月后症状消失,复查电子喉镜见双侧声带色泽形态恢复正常。结论原发性声带真菌感染可无明显诱因,症状无特异性,确诊需组织病理学证据,抗真菌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原发于声带的曲霉菌病临床少见[1],大多由口腔、咽部和鼻部真菌感染发展而来.我科从2001~2004年共收治4例声带曲霉菌病患者,经手术、射频与伊曲康唑药物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支撑喉镜下声带黏膜瓣法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术后声带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声带良性病变术后声带粘连患者,使用支撑喉镜下声带黏膜瓣法治疗声带粘连,随访1~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者术后1、3、6个月嗓音嘶哑评估GRBAS评分各指标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术后评分较术前升高,标准化噪声能量、振幅微扰和基频微扰评分术后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3例合并呼吸困难的患者术后呼吸困难完全缓解。结论 支撑喉镜下声带黏膜瓣法治疗声带粘连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的关系.方法 2009年3月~2009年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科经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声带白斑同时合并反流性喉炎的8例患者,予以6~8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抗反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频闪喉镜检查、嗓音主客观声学评估、嗓音障碍指数以及反流性喉炎症状评分量表和体征发现量表的评估.结果 8例患者反流性喉炎均治愈,频闪喉镜、主客观声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8例患者声带白斑完全消失,随诊3~5个月未见声带白斑复发.结论 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其在声带白斑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临床中应注意对声带白斑患者进行反流性喉炎的评估,PPI治疗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14.
喉真菌病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喉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2005年间收治的8例喉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本组患者中,2例患者仅停刖抗生素并禁声而愈;6例患者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同时禁声而治愈。随访9个月~1年,7例患者声音恢复正常,声带光滑;1例患背声音基本恢复正常,声带无叫显充血肥厚,结论 就喉真菌病的治疗而言,禁声和停用抗生素同样重要,并可考虑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声带竹节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例声带竹节病患者的喉镜、病理和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声嘶患者分别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综合征,声带病变表现为双侧声带中部黏膜下脂黄色条带状沉积物,激素、休声等治疗声嘶无改善.1例采用病变切除术,术后声音质量明显改善.声带切除物常规病理检查,可见Reinke间隙炎性细胞浸润,小血管增生及血管炎,结缔组织间隙可见嗜酸性均质物质沉积;免疫荧光检查证实患者声带固有层有IgA、C1q和IgM沉积.结论 声带竹节病为自身免疫病患者喉部特征性表现,病理改变为免疫复合物在声带固有层的沉积,外科干预可用于类固醇药物无效或病变导致声带闭合不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声带曲霉菌病四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鼻咽喉科真菌感染多见于鼻窦、外耳道,发生在喉的真菌感染少见.原发于声带的真菌病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和报道,发现时易误诊为喉部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本文就声带的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内镜下等离子射频辅助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导致上气道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双侧声带麻痹导致的上气道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7例,27~7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等离子射频辅助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总结评估该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13例随访时间1年1个月~2年11个月,所有患者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在喉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涉及双侧声带前1/3和(或)前连合的声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的治疗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联合外用丝裂霉素,其余18例患者仅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结果:手术联合丝裂霉素组的30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术后出现前连合轻微粘连外,其余均未发生声带粘连;单纯手术组的18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术后前连合有粘连.结论:丝裂霉素可有效预防喉部手术后的声带粘连.  相似文献   

19.
敬告作者     
原发于声带的曲霉菌病临床少见^[1],大多由口腔、咽部和鼻部真菌感染发展而来。我科从2001~2004年共收治4例声带曲霉菌病患者,经手术、射频与伊曲康唑药物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球注抗生素、激素治疗外伤性内眼炎的疗效。方法对20例外伤性内眼炎患者全身和局部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激素。结果除1例无效外,19例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1.0以上5例,0.6以上6例,0.3以上3例,0.1以上2例,0.05以上3例。结论尽早大剂量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激素是外伤性内眼炎的首选治疗,它能有效地控制炎症,争取手术时机,获得满意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