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基 (h TERT)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 PCR- TRAP- EL 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免疫组化法 )对 30例大肠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及 2 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 h TERT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端粒酶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大肠黏膜及大肠腺瘤性息肉 (P<0 .0 5 ) ;2大肠癌组织端粒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1 ) ;3相关分析显示端粒酶活性与 h TERT表达存在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h 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大肠癌、癌旁组织、正常大肠黏膜及大肠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大肠癌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PCT-TRAP-ELISA法检测30例大肠癌、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和2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水平.结果(1)3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及2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分别为83.33%,13.33%,3.33%和10.00%,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5);(2)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0%(8/10),无淋巴结转移者为0%(0/20),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3)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而呈逐渐增高趋势,但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作为大肠癌诊断的指标之一,对判断大肠癌的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肺癌组织中hTERT和P16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和P16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肺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激活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分别对 4 7例肺癌及相应癌旁肺组织中hTERTmRNA与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上述组织标本中P16蛋白表达。结果 :hTERTmRNA与端粒酶活性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8.7%和 72 .3% ,均明显高于相应癌旁肺组织 (P <0 .0 1)。肺癌中hTERT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呈明显正相关 (r=0 .70 2 ,P <0 .0 1)。P16蛋白在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2 9.8% ,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 (93.6 % ,P <0 .0 1)。P16蛋白表达与hTERTmRNA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74 5 ,- 0 .70 2 ,P均 <0 .0 1)。结论 :hTERTmRNA表达上调和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并可能在肺癌端粒酶活性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在大肠癌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 (TRAP)检测 4 0例大肠癌组织及其中 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发现 :4 0例大肠癌组织中 ,34例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85% ,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均为阴性。 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部位、细胞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提示 :端粒酶普遍存在于大肠癌组织中 ,可作为大肠癌的基因标志物。检测大肠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可能对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端粒酶活性、p53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p5 3蛋白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端粒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 p5 3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TRAP法检测 4 0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4 0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 ,并对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 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p5 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82 .5 % (33/ 4 0 )、72 .5 % (2 9/ 4 0 ) ;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p5 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12 .5 % (5 / 4 0 )、7.5 % (3/ 4 0 ) ,大肠癌组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1;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 (包括病理分化程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端粒酶活性与 p5 3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端粒酶在大肠癌组织高表达和在癌旁正常组织低表达的特性 ,有可能使端粒酶成为大肠癌诊断的一种标志物 ;p5 3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端粒酶活性与 p5 3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提示大肠癌是由多基因参与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及其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肠癌、癌旁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 ,探讨其与大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诸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ELISA法定量检测 34例大肠癌组织、2 0例癌旁组织及 1 6例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的活性 (TA)。结果  34例大肠癌组织中 ,端粒酶阳性表达 31例 ,阳性率 91 2 %。 2 0例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 ,仅 2例为阳性 (1 0 % )。 1 6例转移淋巴结中 ,1 3例检出端粒酶活性表达 ,阳性率为 81 3 %。淋巴结转移“ +”的大肠癌组织与淋巴结转移“ -”的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A值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大肠癌组织与癌转移淋巴结中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1 )。端粒酶的活性表达与大肠癌的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分期及侵袭范围等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端粒酶的活性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恶性肿瘤标志物 ,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李娟  王沁  严祥 《医学争鸣》2003,24(18):1662-1664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及c Myc蛋白的表达以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4 2例食管癌组织、37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 1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hTERTmRNA的表达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c Myc蛋白表达 .结果 :在正常食管粘膜 不典型增生 食管癌组织中 ,hTERT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 ,4 8.6 % ,83.3% ;c 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 ,4 5 .9% ,5 9.5 % .食管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TERTmRNA与c Myc蛋白阳性表达率较正常食管粘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P =0 .0 0 2 ,P <0 .0 1,P =0 .0 0 4 ) ,癌组织中hTERTmRNA阳性表达率较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2 ) .食管癌组织中hTERT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1,P =0 .0 4 4 ) ,c Myc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2 6 ) ;结果还显示hTERTmRNA和c Myc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 (P <0 .0 1) .结论 :c Myc蛋白与hTERT基因的过度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c Myc蛋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TERT基因的表达 ,激活端粒酶 ,可能是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8.
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诊断标记物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②方法 用TRAP法检测 2 9例肺癌组织、2 7例癌旁组织和 35例正常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表达。③结果  2 9例肺癌组织中 2 1例 (72 .4 % )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2 7例癌旁组织中 6例 (2 2 .2 % )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35例正常组织均不表达端粒酶活性。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34.0 13、3.937,P <0 .0 1、0 .0 5 )。④结论 端粒酶表达与肿瘤发生有关 ,其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有可能成为判定肿瘤复发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端粒酶与宫颈癌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银染色端粒酶重复扩增法(TRAP)检测各类宫颈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6 7%、8.5 7%、2 6 .32 % ,与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 (78.85 % )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宫颈癌组织无或有淋巴结转移其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9.70 %、94 .74 % ,两者之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组织中增高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与bcl 2和c 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12例大肠正常粘膜及 5 7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urvivin和bcl 2、c erbB2的表达。结果 :12例大肠正常粘膜中survivin呈阴性表达 ,阳性率 0 0 % ;5 7例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 3 6例 ,阳性率 63 2 % ;bcl 2阳性表达 3 3例 ,阳性率 5 7 9% ;c erbB2阳性表达 3 0例 ,阳性率 5 2 6%。survivin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等无明显相关性。survivin在bcl 2阳性和阴性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 72 7% ( 2 4/3 3 )和 2 9 2 % ( 7/2 4) ,两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survivin在c erbB2阳性和阴性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 73 3 % ( 2 2 /3 0 )和 3 7 0 % ( 10 /2 7) ,两者间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大肠癌患者survivin高表达导致的凋亡抑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survivin表达与大肠癌中bcl 2和c erbB2异常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原发性结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bcl-2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TRAP-银染方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36例膀胱癌和12例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和bcl-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膀胱闰酶阳性29例80.6%),bcl-2蛋白阳性者13例(36.1%)。癌旁组织端粒酶阳性5例41.7%,bcl-2蛋白则无阳性。二者与膀胱癌分期呈正相关,且在分化不良,复发、多发膀胱癌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化良好、非复发、单发膀胱癌。结论:端粒酶与bcl-2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二者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TERT mRNA和survivin mRNA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80例尖锐湿疣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hTERT mRNA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尖锐湿疣中hTERT mRNA阳性表达率(66.25%)明显高于正常皮肤(20%)(P<0.05);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55%)明显高于正常皮肤(5.0%)(P<0.05);hTERT mRNA和survivin mRNA两者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hTERT和Survivin的过表达在CA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urvivin可导致端粒酶活化,但端粒酶激活可能不完全依赖于Survivin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p53、金属蛋白酶-9(MMP-9)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的内在联系及其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HE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4例NSCLC组织进行检测,探讨NSCLC发生的分子机制及诊断的可能性。结果(1)hTERT mRNA、p53、MMP-9在NSCLC中均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08%,69.23%,84.62%。(2)hTERT mRNA在鳞癌中表达为64.71%,腺癌中为88.89%(2χ=6.997,P<0.01)。(3)p53与hTERT mR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0.651,P<0.05),二者的阳性共表达为53.85%,一致性表达为65.40%。p53与MMP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0.477,P<0.05),二者的阳性共表达为53.85%,一致性表达为53.85%。hTERT mRNA与MMP-9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0.671,P<0.01),二者阳性共表达率为71.15%,一致性表达率为75.00%。结论p53、hTERT mRNA、MMP-9具有协同促进NSCLC发生的作用;hTERT mRNA的表达与NSCLC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hTERT mRNA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46例肾细胞癌组织和15例对照组织(癌旁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46例肾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39例,阳性表达率为84.78%,而15例正常组织中Survivin蛋白仅1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67%,肾细胞癌组织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6例肾细胞癌组织中hTERT mRNA阳性表达41例,阳性率为89.13%,15例正常组织中hTERT mRNA阳性表达仅有1例,阳性率为6.67%,两组hTERT 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肾细胞癌组织中存在Survivin蛋白和hTERT mRNA过表达,这可能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在大肠腺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肠腺癌53例、大肠腺瘤12例和正常大肠粘膜10例中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大肠腺癌、大肠腺瘤与正常大肠粘膜中,环氧化酶-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44/53)、83.3%(10/12)和20.0%(2/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86.8%(46/53)、66.7%(8/12)和30.0%(3/10)。环氧化酶-2的表达在大肠腺癌与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与正常大肠粘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在大肠腺癌与正常大肠粘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环氧化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2)大肠腺癌53例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关系密切(P<0.05,P<0.05)。大肠腺癌53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关系密切(P<0.05,P<0.01)。结论:环氧化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环氧化酶-2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共同参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质溶素 (matrilysin ,MMP 7)与早期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早期大肠癌和进展期大肠癌、正常肠粘膜、大肠腺瘤、变性隐窝病灶 (aberrantcryptfoci,ACF)中MMP 7mRNA的表达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早期大肠癌癌灶周围肿瘤细胞MMP 7蛋白的表达。结果 :90 %(2 7 30 )的早期大肠癌MMP 7mRNA阳性表达 ,而相应正常粘膜几乎不表达 ;4 5例ACF只有 7例MMP 7mRNA弱阳性表达 ,10例腺瘤、2 0例进展期大肠癌均阳性表达。由正常肠粘膜、ACF、腺瘤、早期大肠癌到进展期大肠癌MMP 7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高 (P <0 .0 1)。 4 6 .7% (14 30 )早期大肠癌癌灶周围肿瘤细胞MMP 7蛋白阳性表达。早期大肠癌MMP 7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相关 (P <0 .0 5 ) ,有转移者MMP 7水平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MMP 7的高表达可能在早期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在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hMSH2和hMLH1的表达。结果 部分结直肠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hMSH2 和(或)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正常结直肠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MSH2 和 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大小、Dukes分期以及淋巴转移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hMSH2和(或)hMLH1的缺失可能与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hMSH2和hMLH1缺失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提示错配修复功能的缺陷可能导致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